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武汉东西湖区物流园柴油车NO_(x)和PM_(2.5)排放特征
1
作者
张锦丽
张晓勇
+4 位作者
刘晓勇
张朝
范郑杨
王盼
胡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1,共7页
为探究物流园货运柴油机动车的污染排放情况,文章选取武汉市东西湖区A、B和C3家物流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查和武汉市机动车监管平台获取的数据进行了柴油机动车活动水平分析,并在物流园出入口断面开展NO_(x)与PM_(2.5)实地监测。结...
为探究物流园货运柴油机动车的污染排放情况,文章选取武汉市东西湖区A、B和C3家物流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查和武汉市机动车监管平台获取的数据进行了柴油机动车活动水平分析,并在物流园出入口断面开展NO_(x)与PM_(2.5)实地监测。结果显示,进出物流园的货车均以重型柴油车为主,占比超78.1%;其中,国Ⅴ+国Ⅵ排放标准类型的柴油机动车占比均超50%,并且仍有少量国Ⅲ标准的柴油机动车。研究表明,相关物流园柴油机动车活动水平与物流园占地面积无直接相关性,工作日与非工作日车流量变化与城市道路交通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3家物流园8月期间NO_(x)、PM_(2.5)、PM_(10)、CO和HC的排放总量分别为36.958、0.529、0.586、16.588和1.157 t;8月和11月进出物流园断面的NO_(2)和PM_(2.5)监测浓度,分别是相邻街道空气质量监测站的1.24~2.41倍和2.70~2.82倍,显示出物流园柴油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周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有明显影响,物流园柴油机动车结构类型同样关联到物流园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园
柴油机动车
活动水平
NO_(x)
PM_(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汉城市快速路区域空气PM_(2.5)中碳质组分的季节变化
2
作者
刘钲楠
张锦丽
+3 位作者
胡辉
陈楠
张晓勇
黄浩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10,共12页
当前,机动车排放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机动车排放控制受到广泛关注。依据武汉市三环线城市快速路细颗粒物(PM_(2.5))、臭氧(O_(3))、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浓度和交通流量等数据,借...
当前,机动车排放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机动车排放控制受到广泛关注。依据武汉市三环线城市快速路细颗粒物(PM_(2.5))、臭氧(O_(3))、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浓度和交通流量等数据,借助EC示踪法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开展了三环线空气PM_(2.5)中碳质组分的四季变化特征研究。研究发现,季节性气象因素和机动车排放使OC和EC浓度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春、秋、冬季PM_(2.5)中,OC和EC之间呈现出极强的正相关性;一次有机碳(Primary Organic Carbon,POC)浓度明显大于夏季,且其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夏季PM_(2.5)中,二次有机碳(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浓度大于POC浓度,二次生成为OC的主要来源。POC与SOC浓度随机动车总流量的变化而变化。SOC浓度峰值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在夏季出现于昼间,在冬季则出现于夜间,并且夏季的SOC与OC浓度比值(SOC/OC=0.46)大于其他季节(0.29~0.41)。同时,SOC/OC值与机动车流量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除冬季外,其他季节的SOC/OC值随机动车流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
机动车
有机碳(OC)
元素碳(EC)
二次有机碳(S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汉东西湖区物流园柴油车NO_(x)和PM_(2.5)排放特征
1
作者
张锦丽
张晓勇
刘晓勇
张朝
范郑杨
王盼
胡辉
机构
武汉市东西湖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华中科技大学
环境
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省
生态环境
科学研究院(省
生态环境
工程评估中心)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1,共7页
基金
武汉市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研究跟踪研究项目(HBT-16222022-222668)。
文摘
为探究物流园货运柴油机动车的污染排放情况,文章选取武汉市东西湖区A、B和C3家物流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查和武汉市机动车监管平台获取的数据进行了柴油机动车活动水平分析,并在物流园出入口断面开展NO_(x)与PM_(2.5)实地监测。结果显示,进出物流园的货车均以重型柴油车为主,占比超78.1%;其中,国Ⅴ+国Ⅵ排放标准类型的柴油机动车占比均超50%,并且仍有少量国Ⅲ标准的柴油机动车。研究表明,相关物流园柴油机动车活动水平与物流园占地面积无直接相关性,工作日与非工作日车流量变化与城市道路交通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3家物流园8月期间NO_(x)、PM_(2.5)、PM_(10)、CO和HC的排放总量分别为36.958、0.529、0.586、16.588和1.157 t;8月和11月进出物流园断面的NO_(2)和PM_(2.5)监测浓度,分别是相邻街道空气质量监测站的1.24~2.41倍和2.70~2.82倍,显示出物流园柴油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周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有明显影响,物流园柴油机动车结构类型同样关联到物流园的绿色转型。
关键词
物流园
柴油机动车
活动水平
NO_(x)
PM_(2.5)
Keywords
logistics park
diesel motor vehicles
activity level
NO_(x)
PM_(2.5)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汉城市快速路区域空气PM_(2.5)中碳质组分的季节变化
2
作者
刘钲楠
张锦丽
胡辉
陈楠
张晓勇
黄浩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环境
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市东西湖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湖北省
生态环境
监测
中心站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10,共12页
基金
武汉市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项目(HBT-16222022-222668)。
文摘
当前,机动车排放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机动车排放控制受到广泛关注。依据武汉市三环线城市快速路细颗粒物(PM_(2.5))、臭氧(O_(3))、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浓度和交通流量等数据,借助EC示踪法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开展了三环线空气PM_(2.5)中碳质组分的四季变化特征研究。研究发现,季节性气象因素和机动车排放使OC和EC浓度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春、秋、冬季PM_(2.5)中,OC和EC之间呈现出极强的正相关性;一次有机碳(Primary Organic Carbon,POC)浓度明显大于夏季,且其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夏季PM_(2.5)中,二次有机碳(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浓度大于POC浓度,二次生成为OC的主要来源。POC与SOC浓度随机动车总流量的变化而变化。SOC浓度峰值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在夏季出现于昼间,在冬季则出现于夜间,并且夏季的SOC与OC浓度比值(SOC/OC=0.46)大于其他季节(0.29~0.41)。同时,SOC/OC值与机动车流量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除冬季外,其他季节的SOC/OC值随机动车流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
机动车
有机碳(OC)
元素碳(EC)
二次有机碳(SOC)
Keywords
urban expressway
motor vehicle
organic carbon(OC)
elemental carbon(EC)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
分类号
X8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武汉东西湖区物流园柴油车NO_(x)和PM_(2.5)排放特征
张锦丽
张晓勇
刘晓勇
张朝
范郑杨
王盼
胡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武汉城市快速路区域空气PM_(2.5)中碳质组分的季节变化
刘钲楠
张锦丽
胡辉
陈楠
张晓勇
黄浩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