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肉瘤的免疫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中华 董爽 欧武陵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89-1092,共4页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手术是早期骨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伴随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提高。但是晚期转移性骨肉瘤,治疗手段仍十分有限,治疗效果不理想,所以仍需发展新的骨肉瘤系统治疗方法。自19世纪80年代以...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手术是早期骨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伴随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提高。但是晚期转移性骨肉瘤,治疗手段仍十分有限,治疗效果不理想,所以仍需发展新的骨肉瘤系统治疗方法。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免疫疗法已被用于骨肉瘤患者,一些患者对治疗产生反应,总体疗效甚微。近年来,免疫治疗进展迅速,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尽管目前关于骨肉瘤免疫治疗的报道有限,但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治疗骨肉瘤的一种有前途的选择。该文围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T细胞工程探讨了免疫疗法在骨肉瘤中的应用,并对其在骨肉瘤中的治疗潜力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骨肉瘤 免疫治疗 T细胞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Id1基因后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德利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3期1343-1345,1349,共4页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1基因后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方法:培养骨肉瘤HEK293细胞株,分别转染Id1-siRNA、NC-siRNA,转染24、48h后...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1基因后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方法:培养骨肉瘤HEK293细胞株,分别转染Id1-siRNA、NC-siRNA,转染24、48h后测定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转染48h后测定细胞中促增殖基因、增殖抑制基因、迁移和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转染后24、48h,Id1-siRNA组细胞的OD值、侵袭细胞数目均显著低于NC-siRNA组(P<0.05),划痕面积显著大于NC-siRNA组(P<0.05);转染后48h,Id1-siRNA组细胞的hnRNP A2、hnRNP B1、S100A6、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Aurora-A、Grb2、Gab2、Rap2a表达量显著低于NC-siRNA组(P<0.05),p53、TAp73、IGFBP5显著高于NC-siRNA组(P<0.05)。结论:siRNA沉默Id1基因能够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分化抑制因子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对血清和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含量、HPA轴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林浩 柳春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氟比洛芬酯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对血清和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含量、HPA轴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氟比洛芬酯联合自控静脉镇痛的实验组、接受单纯自控静脉镇痛的对照组。手术... 目的:氟比洛芬酯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对血清和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含量、HPA轴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氟比洛芬酯联合自控静脉镇痛的实验组、接受单纯自控静脉镇痛的对照组。手术前及手术后1d、手术后3d时,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HPA轴相关激素的含量;手术后1d、手术后3d时,测定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与组内手术前比较,组内手术后1d、手术后3d时血清中NGF、NPY、TNF-α、IL-2、IL-4、IL-10、ACTH、COR、INS、GH、PRL的含量均呈升高趋势且实验组患者手术后1天、手术后3天时血清中NGF、NPY、TNF-α、IL-2、IL-4、IL-10、ACTH、COR、INS、GH、PRL的含量以及关节液中PGE2、OPN、TGF-β1、FGF21、CXCL12、YKL-40低于对照组。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能够减少血清和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HPA轴的活性,镇痛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氟比洛芬酯 细胞因子 HPA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