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早期预测前列腺癌经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刘靖 陈珂 +1 位作者 刘菊 李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7-1132,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常见影响因素早期预测前列腺癌(PCa)患者经内分泌治疗后2年内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价值。方法:选择接受内分泌治疗的92例中晚期P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均接受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测定、...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常见影响因素早期预测前列腺癌(PCa)患者经内分泌治疗后2年内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价值。方法:选择接受内分泌治疗的92例中晚期P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均接受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测定、CEUS检查以及病理分级。内分泌治疗后进行2年随访,随访期间进展为CRPC的PCa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CEUS参数,并利用多因素COX回归进行筛选,获得PCa患者进展为CRPC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潜在影响因素早期预测CRPC的价值,并分析各影响因素的联合模型早期预测CRPC的准确性。结果:2年随访期内CRPC的发生率为63.04%(58/9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P=0.021)、M分期(P=0.024)、Gleason评分(P=0.018)、治疗前PSA(P=0.004)、AUC TIC(P=0.003)是影响PCa进展为CRPC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预测CRPC的准确性均不高(AUC均<0.9),其中AUC TIC的准确性最高(AUC=0.818)。T分期、M分期、Gleason评分、治疗前PSA的联合可以提高早期预测CRPC的准确性,但准确性仍然不够高(AUC=0.834<0.9)。结合AUC TIC的联合预测模型能够在早期准确预测PCa患者进展为CRPC的概率(AUC=0.910),拟合方程为Logit(P)=-1.259+0.667×M分期+0.420×T分期+0.164×Gleason评分+0.021×治疗前PSA+0.007×AUC TIC。结论:Gleason评分、T分期、M期、治疗前PSA以及AUC TIC是早期预测老年PCa患者进展为CRPC的独立影响因素,利用超声造影指标AUC TIC结合常规临床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早期准确预测PCa患者进展为CRPC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老年人 超声造影 内分泌治疗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子宫及卵巢形态与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女童性激素分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余宣 黄敏 +1 位作者 谢丽 彭月享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7-571,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发性真性性早熟(ICPP)女童子宫及卵巢形态与性激素分泌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超声影像科收治的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确诊ICPP女童患者共64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发性真性性早熟(ICPP)女童子宫及卵巢形态与性激素分泌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超声影像科收治的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确诊ICPP女童患者共64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性激素测定,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子宫长径、容积、内膜厚度、卵巢长径、容积、最大卵泡直径)与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女童相比,ICPP患儿的的子宫/卵巢长径、横径、容积和FSH、LH的激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患儿子宫长径、横径、卵巢长径及横径与FSH、LH无相关性(P>0.05)。超声检查子宫容积(FSH:r=0.572,P=0.000;LH:r=0.618,P=0.021)、内膜厚度(FSH:r=0.456,P=0.014;LH:r=0.542,P=0.000)、卵巢容积(FSH:r=0.512,P=0.011;LH:r=0.622,P=0.000)、最大卵泡直径(FSH:r=0.572,P=0.000;LH:r=0.572,P=0.012)与FSH、LH水平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ICPP患儿超声检查子宫及卵巢容积及子宫内膜厚度与性激素具有相关性,在ICPP患儿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于无法完善性激素检测的地区及科室进行ICPP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患儿病情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真性性早熟 彩色多普勒超声 性激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联合高频超声在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谢丽 黄敏 +2 位作者 余宣 孙艳芳 彭月享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8-443,共6页
目的:探究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诊断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价值,分析超声下游离气体量对穿孔部位的评估价值。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普通立位X线摄片以及低频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并以... 目的:探究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诊断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价值,分析超声下游离气体量对穿孔部位的评估价值。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普通立位X线摄片以及低频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并以术中的情况为金标准,评估两种检查方法对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对其中经手术确诊为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进行超声下计算总游离气体量,对比不同穿孔部位下的游离气体量差异。结果:两种方法的检出情况存在差异(P<0.05);X线检出存在膈下游离气体95例,腹腔游离积液14例,超声联合检出膈下游离气体98例,腹腔游离积液42例,在腹腔积液的检出上存在差异(P<0.05);超声联合的方法诊断上消化道穿孔的灵敏度为96.15%,特异度为56.25%,曲线下面积(AUC)为0.700(95%CI 0.609~0.780,P<0.05);X线的方法诊断上消化道穿孔的灵敏度为83.65%,特异度为50.00%,AUC为0.668(95%CI 0.576~0.752,P<0.05);低频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出现4例漏诊,9例误诊,均与患者自身情况及合并疾病有关。胃小弯、十二指肠降部、胃大弯、十二指肠水平部、十二指肠上部及十二指肠升部游离气体量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幽门处穿孔游离气体明显高于胃小弯、十二指肠降部、胃大弯、十二指肠上部及十二指肠升部(P<0.05)。结论:超声联合的检查手段具有更高的上消化道穿孔检出率,但也存在一些漏诊误诊情况,主要与患者肥胖、胃肠胀气及合并腹部疾病有关。幽门处穿孔容易出现更多的游离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穿孔 低频联合高频超声检查 腹部立位X线 误诊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假黏液瘤的超声表现1例
4
作者 徐京 陈翠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9期1145-1145,共1页
关键词 腹膜假黏液瘤 超声检查 声像图表现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