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eaflet的跨平台管线数据采集解决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褚永彬 储奎 +2 位作者 舒珺 万善余 卞玉霞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10,29,共5页
城市快速发展促使地下管网规模不断扩大,对管网快速信息化提出了新要求。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多样,基于Leaflet开源JavaScript地图库,结合HTML5技术设计并实现跨平台的管线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包含GPS位置获取模块、自动成图模块和... 城市快速发展促使地下管网规模不断扩大,对管网快速信息化提出了新要求。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多样,基于Leaflet开源JavaScript地图库,结合HTML5技术设计并实现跨平台的管线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包含GPS位置获取模块、自动成图模块和拓扑编辑模块。该系统整体架构基于B/S模式,数据库采用MongoDB,具有良好的跨平台特性,实现了管线的快速绘制并自动建立网络连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FLET HTML5 燃气管网 数据采集 自动成图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土壤固化剂改性淤泥排水固结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郑洁 李行祖 王菁莪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通过自主研制的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模拟试验装置,对原状淤泥土样品与不同浓度离子型土壤固化剂(ISS)改性淤泥土样品开展了排水固结模拟试验,结合改性前后淤泥土样品的阳离子交换量、塑性指数和渗透系数变化数据,探讨了ISS改性淤泥加速... 通过自主研制的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模拟试验装置,对原状淤泥土样品与不同浓度离子型土壤固化剂(ISS)改性淤泥土样品开展了排水固结模拟试验,结合改性前后淤泥土样品的阳离子交换量、塑性指数和渗透系数变化数据,探讨了ISS改性淤泥加速排水固结过程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与原状淤泥土样品相比,经ISS改性后淤泥土样品的排水固结速度加快64.7%,最终固结沉降量增大13.4%,阳离子交换量降低66%,塑性指数下降38%,渗透系数提高2个数量级;ISS改性淤泥加速排水固结过程的机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ISS的作用使土颗粒表面结合水量降低,黏滞性水膜减薄,转换为更容易排出土体的毛细水及自由水;二是土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减薄使大部分封闭的无效孔隙开放连通,成为有效的渗流通道,显著提高了土体的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淤泥 离子型土壤固化剂 真空预压 堆载预压 排水固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体渗透性原位试验与反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洁 王晋荣 王菁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145,173,共6页
为测试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临江1号滑坡体的水力传导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钻孔原位渗流试验与数值反演相结合的测试及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流量阀控制钻孔底部排水速度,同时获取排水流速与孔内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并以此数据作为边界条... 为测试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临江1号滑坡体的水力传导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钻孔原位渗流试验与数值反演相结合的测试及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流量阀控制钻孔底部排水速度,同时获取排水流速与孔内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并以此数据作为边界条件和目标函数,采用有限元方法,基于Van Genuchten-Mualem模型对原位试验过程进行数值反演,最终获得滑体物质水力传导函数的模型参数。测试与反演结果表明:该滑坡体内稳定地下水位在孔底以上4.75 m处,钻孔周围地下水的补给速度为0.24 m^(3)/h。反演所得模型参数反映滑体物质较破碎,颗粒级配不均匀,整体饱和渗透系数为7.54×10^(-4) cm/s,与钻孔注水试验测试结果接近。非饱和状态的渗透系数受含水率影响显著,当饱和度降低至50%时,渗透系数即降低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渗透性 原位试验 数值反演 水力传导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资源的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评《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孝元 郭亮 刘丽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I0014-I0014,共1页
数控加工是指利用数控机床对应用零部件进行处理的工艺方法,一般情况下,传统机床加工、数控机床加工在工艺流程上始终保持一致,但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具体工艺流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零部件结构的品类多、形状复杂、应用精度高,大... 数控加工是指利用数控机床对应用零部件进行处理的工艺方法,一般情况下,传统机床加工、数控机床加工在工艺流程上始终保持一致,但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具体工艺流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零部件结构的品类多、形状复杂、应用精度高,大多数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都会采用数字信息化的控制实施手段,在避免刀具等元件发生位移的同时,实现对自动化加工技术的全面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加工 机床加工 数控加工 机械设计制造 数字信息化 信息化资源 数控机床 零部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黄土弹性模量与饱和度关系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洁 郑红卫 王菁莪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8-123,共6页
为研究非饱和黄土弹性模量与饱和度的相关性,采用一种基于吸应力理论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非饱和马兰黄土重塑样品的弹性模量随饱和度变化规律进行测试与分析。该方法通过自主研制的多功能摄影测量装置获取饼状土样从... 为研究非饱和黄土弹性模量与饱和度的相关性,采用一种基于吸应力理论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非饱和马兰黄土重塑样品的弹性模量随饱和度变化规律进行测试与分析。该方法通过自主研制的多功能摄影测量装置获取饼状土样从饱和状态至干燥过程中的高分辨率数码图像与含水率变化数据,同时使用压力板仪与单轴压缩仪分别测试试样的土水特征曲线与泊松比。结合吸应力理论与极坐标形式应力-应变关系理论计算土样在不同饱和度状态下的弹性模量。3种干密度重塑土样在自然风干过程中的弹性模量变化测试结果表明,马兰黄土的弹性模量随饱和度降低而呈指数增大,提出了拟合弹性模量与饱和度关系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黄土 弹性模量 饱和度 粒子图像测速 吸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液滴在特氟龙表面润湿行为的电控调节研究
6
作者 刘丽明 闫航瑞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0,43,共4页
为进一步探究界面润湿行为的电控调节机理,掌握电场调控的影响规律,基于能量最小原理和液滴体积不变原则,构建了多因素耦合的介电润湿等效模型,对比分析了加载电压大小、极性、频率变化对氯化钠液滴在特氟龙表面浸润特性的影响。由理论... 为进一步探究界面润湿行为的电控调节机理,掌握电场调控的影响规律,基于能量最小原理和液滴体积不变原则,构建了多因素耦合的介电润湿等效模型,对比分析了加载电压大小、极性、频率变化对氯化钠液滴在特氟龙表面浸润特性的影响。由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表明:在0~±70 V范围内,无论是施加正向还是负向电压,接触角均会随电压增大而呈现非线性减小趋势直至饱和,饱和接触角约95.3°,正、负向饱和电压由于离子体积差异相差约10 V。而在施加交流电场时,在50~250Hz内,频率越高,接触角越小,与此同时饱和电压会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呈现反向降低,本研究为深入探索介电润湿系统调控机理,进一步指导电润湿效应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与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润湿 微流体 介电层 接触角 界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