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支化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子模拟
1
作者 王瑜 陈苏芳 +1 位作者 张道洪 杨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手段,研究了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支链分子和六氢均三嗪超支化环氧树脂(HHTE1)超支化分子作为改性剂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预测了材料三维结构和支链的改变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维平面材料的弹性...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手段,研究了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支链分子和六氢均三嗪超支化环氧树脂(HHTE1)超支化分子作为改性剂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预测了材料三维结构和支链的改变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维平面材料的弹性模量(E)、体积模量(K)、剪切模量(G)均大于一维线性结构材料的对应值(分别高出0.52%~1.61%、0.28%~1.04%、1.01%~2.89%);三维立体结构较二维平面结构材料的E、K、G分别减少1.52%~3.33%、1.05%~4.35%、2.30%~3.13%。与DGEBA支链相比,HHTE1支链交联改性材料的E、K、G均有明显提升(分别提升5.56%~11.90%,4.86%~10.86%、5.59%~10.74%)。本文构建的材料模型为晶体有序排列材料,研究其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能发现,空间位阻与支链相互作用分别主导力学性能变化,其Ex、Ez、G(010)受支链作用和主链取向改变的影响,Ey、G(100)、G(001)受空间位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分子 环氧树脂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力学性能 物化性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杜治平 黄丽明 +1 位作者 林志坤 熊利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13-2220,共8页
传统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因氯离子的存在易导致腐蚀、失活,通过负载、添加助剂或配体的铜催化体系可改善上述问题。本文介绍了各改进催化体系,并综述了其反应机理。其中负载CuCl2或CuCl催化剂的活性中间体是Cu(... 传统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因氯离子的存在易导致腐蚀、失活,通过负载、添加助剂或配体的铜催化体系可改善上述问题。本文介绍了各改进催化体系,并综述了其反应机理。其中负载CuCl2或CuCl催化剂的活性中间体是Cu(OCH3)Cl或Cu2(OH)3Cl;亚铜与配体混合时,配体的种类、数量、结构等会影响甲氧基铜物种的形成;固体离子交换得到的Cu-分子筛催化剂实现了无氯化,然而活性较低;将Si、Al、Ti等氧化物作为载体时,对载体表面结构的改性改善了催化性能。大多数铜催化体系的控制步骤为CO对甲氧基铜物种的插入反应,然而对于甲氧基铜物种的产生以及CO对甲氧基铜物种插入后的产物仍存在分歧。指出进一步研究各催化体系的反应机理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氧化羰基化 碳酸二甲酯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甲基苯并咪唑取代三氮环壬烷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庆祥 向爱华 孟祥高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28-1432,共5页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镍配合物:[Ni(tribentacn)](ClO4)2,(tribentacn为1,4,7-三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镍配合物:[Ni(tribentacn)](ClO4)2,(tribentacn为1,4,7-三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中心离子镍位于6个氮原子形成的畸变八面体的中心;还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 7三氮环壬烷 亚甲基苯并咪唑 镍配合物 晶体结构 DNA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磷酸制备大颗粒工业磷酸一铵的结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青 龙秉文 +2 位作者 邓伏礼 丁一刚 吴元欣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8期24-26,共3页
采用湿法磷酸制备大颗粒工业磷酸一铵,考察了搅拌速度和降温梯度对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250-350 r·min^-1、降温梯度为0.2-0.4℃·min^-1的最佳结晶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磷酸一铵颗粒较大且均匀、粒度分布较集中... 采用湿法磷酸制备大颗粒工业磷酸一铵,考察了搅拌速度和降温梯度对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250-350 r·min^-1、降温梯度为0.2-0.4℃·min^-1的最佳结晶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磷酸一铵颗粒较大且均匀、粒度分布较集中、晶型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磷酸一铵 大颗粒 结晶 monoammonium phosphate(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余酸制备工业级磷酸一铵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遵逵 丁一刚 +4 位作者 龙秉文 邓伏礼 刘生鹏 肖冠斌 张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8期63-66,共4页
以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所得的萃余酸为原料,采用二次中和法制备工业级磷酸一铵。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所得工业级磷酸一铵产品的纯度大于98%、收率(以P2O5计)可达28.5%。
关键词 萃余酸 工业级磷酸一铵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的工业生产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
6
作者 马超 吴元欣 +2 位作者 金放 李茜 胡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78,共5页
在我国以中、低品位磷矿居多,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加强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磷酸,同时能够有好的经济效益。分别阐述了湿法磷酸、热法磷酸、窑法磷酸等生产方法,概述了各个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等。着重... 在我国以中、低品位磷矿居多,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加强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磷酸,同时能够有好的经济效益。分别阐述了湿法磷酸、热法磷酸、窑法磷酸等生产方法,概述了各个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等。着重对工艺要求较高的热法磷酸和窑法磷酸进行说明,包括热法磷酸的燃烧水合一步法和燃烧水合二步法、窑法磷酸的KPA工艺和CDK工艺,并且阐述了在窑法磷酸工艺方面一些较新的进展。通过对于几种工艺的集中说明,便于对以上几种工业磷酸生产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选取最佳的生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工业生产方法 热法磷酸 窑法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铵盐浸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臻悦 徐志高 +3 位作者 吴明 张婷婷 李琼 池汝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35,共4页
采用复合铵盐作浸出剂浸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的稀土。考察浸出剂的配比、浓度、液固比、流速、pH等因素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H4Cl、NH4NO3、(NH4)2SO4质量比为4∶5∶6的复合铵盐浸出剂为最佳组合;液固比越大、流速越慢,浸... 采用复合铵盐作浸出剂浸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的稀土。考察浸出剂的配比、浓度、液固比、流速、pH等因素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H4Cl、NH4NO3、(NH4)2SO4质量比为4∶5∶6的复合铵盐浸出剂为最佳组合;液固比越大、流速越慢,浸出率越高;当浸出剂浓度为10g/L、pH=3.5时浸出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复合浸出剂 铵盐 配比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γ-Al_2O_3催化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 被引量:8
8
作者 杜治平 熊剑 +4 位作者 周彬 黄丽明 黄晨 林志坤 吴元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7-351,共5页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MnO2/γ-Al2O3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CO2程序升温脱附的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n(NO3)2为锰源经焙烧后形成的MnO2表面碱...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MnO2/γ-Al2O3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CO2程序升温脱附的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n(NO3)2为锰源经焙烧后形成的MnO2表面碱性最强,对尿素醇解反应的活性最高;采用超声浸渍法,当Mn在γ-Al2O3上的负载量(质量分数,下同)为30%时,Mn在γ-Al2O3表面主要以Mn4+的形式存在,且分散度高,催化剂表面的碱中心的碱性最强。当其催化尿素醇解时,碳酸丙烯酯收率达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γ-Al2O3催化剂 尿素 1 2-丙二醇 碳酸丙烯酯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铵盐浸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稀土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婷婷 张臻悦 +2 位作者 徐志高 李琼 池汝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0-33,共4页
采用氯化铵和硝酸铵配成的混合铵盐作浸出剂,用柱浸模拟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浸出过程,考察混合铵盐浸出剂的配比、浓度、液固比、pH和流速等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类型的浸出剂对该稀土矿有较高的稀土浸出率,且能较好地抑... 采用氯化铵和硝酸铵配成的混合铵盐作浸出剂,用柱浸模拟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浸出过程,考察混合铵盐浸出剂的配比、浓度、液固比、pH和流速等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类型的浸出剂对该稀土矿有较高的稀土浸出率,且能较好地抑制黏土矿物的膨胀,最优工艺条件为:NH4Cl和NH4NO3的质量比8∶2、浸出剂质量浓度10g/L、浸出液pH=4.0、液固比2∶1、流速0.5mL/min,在此条件下稀土浸出率为96.29%,黏土矿物的线膨胀率为2.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浸出 混合铵盐 膨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改性MnO2/γ-Al2O3催化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治平 林志坤 +4 位作者 陈方胜 胡星星 丁一刚 池汝安 吴元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333-4339,共7页
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MnO2/γ-Al2O3催化剂,并用碱和盐对其进行了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CO2-TPD对改性后的MnO2/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后催化剂在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PC)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aOH... 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MnO2/γ-Al2O3催化剂,并用碱和盐对其进行了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CO2-TPD对改性后的MnO2/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后催化剂在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PC)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aOH改性MnO2/γ-Al2O3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同时催化剂的焙烧时间、焙烧温度以及NaOH改性量影响催化剂表面碱性活性中心的数量和强度,其中中强碱的增加是改性后催化剂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在NaOH用量为MnO2质量的10%,400℃焙烧2h后,改性MnO2/γ-Al2O3催化剂表面的中强碱量最大,催化活性最高,PC收率与选择性分别达86.9%、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丙烯酯 尿素 催化 氧化铝 表面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醚水解耦合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治平 林志坤 +2 位作者 黄丽明 袁华 吴元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94-900,共7页
以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的热力学数据为基础,结合Benson、Joback和马沛生基团贡献法估算了碳酸二苯酯(DPC)的热力学性质,进而计算了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DPC反应和二苯醚水解反应的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计算结果表明... 以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的热力学数据为基础,结合Benson、Joback和马沛生基团贡献法估算了碳酸二苯酯(DPC)的热力学性质,进而计算了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DPC反应和二苯醚水解反应的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计算结果表明,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在5 MPa、353~413 K下,两个反应均为自发过程,其中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的平衡常数较大,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二苯醚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较小,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为达到耦合除水的目的,两个反应的反应速率需维持合适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苯酯 苯酚 氧化羰基化 二苯醚 水解 耦合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药物白藜芦醇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中 李菊 +2 位作者 符悦冠 陈嵘 荣凯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1,共4页
运用荧光猝灭法和分子对接法研究抗癌药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Res对Hb的猝灭作用为静态猝灭,药物与蛋白之间形成复合物.Res在Hb上只有一个结合位点,两者的结合常数为0.74×10~5... 运用荧光猝灭法和分子对接法研究抗癌药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Res对Hb的猝灭作用为静态猝灭,药物与蛋白之间形成复合物.Res在Hb上只有一个结合位点,两者的结合常数为0.74×10~5L·mol^(-1)(298 K),结合距离为3.65nm.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结合过程是自发、放热过程.热力学分析及分子对接结果表明Res与Hb之间的结合力以氢键为主,静电作用在结合中也发挥了作用.Res与Hb分子对接显示Res位于Hb的中央空腔,稍偏向于亚基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血红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KX-50的PBXs含能材料力学性能计算模拟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犁 余庚泽 +1 位作者 余晨 孙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8,共8页
在含能材料中添加高分子粘结剂来制备高聚物粘结炸药(PBXs)是改善其力学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含能材料1,1’-二羟基-5,5’-联四唑二羟胺盐(TKX-50)具有高储能、高爆速、低灵敏度和低毒性等特点。将TKX-50分别与HMX和RDX混合得到TKX-50/... 在含能材料中添加高分子粘结剂来制备高聚物粘结炸药(PBXs)是改善其力学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含能材料1,1’-二羟基-5,5’-联四唑二羟胺盐(TKX-50)具有高储能、高爆速、低灵敏度和低毒性等特点。将TKX-50分别与HMX和RDX混合得到TKX-50/HMX混合体系和TKX-50/RDX混合体系。该文利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分别计算在TKX-50、TKX-50/HMX混合体系和TKX-50/RDX混合体系中添加聚双(叠氮基甲基)氧杂环丁烷(poly-BAMO)和聚双(氟甲基)氧杂环丁烷(poly-BFMO)形成的PBXs的力学性能。基于弹性力学原理计算的结果表明,TKX-50/高聚物PBXs的杨氏模量E、剪切模量G、体积模量K较纯的TKX-50晶体模量均有下降。且模量随所加入poly-BAMO和poly-BFMO的质量分数增加而降低越多,其中poly-BFMO对PBXs弹性和塑性的提高比poly-BAMO更显著。TKX-50/HMX混合体系的PBXs与TKX-50/RDX混合体系的PBXs的K/G值分别相比TKX-50/HMX混合体系与TKX-50/RDX混合体系下降。在TKX-50/RDX混合体系中添加poly-BAMO或者poly-BFMO形成的PBXs相比TKX-50/RDX混合体系硬度增大,弹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KX-50 高聚物粘结炸药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β-环糊精包裹物清除过氧亚硝基作用研究
14
作者 吕中 黄慧芳 +3 位作者 赵慧平 洪岱 杨浩 陈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183,189,共5页
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药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由于难溶于水、不稳定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采用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包裹可克服上述缺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β-CD浓度增大,Res的水溶性明显增加,Res与β-CD形成包裹物的... 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药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由于难溶于水、不稳定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采用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包裹可克服上述缺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β-CD浓度增大,Res的水溶性明显增加,Res与β-CD形成包裹物的化学计量比为1∶1.体外实验证实Res/β-CD包裹物可清除具有强氧化与硝化性的过氧亚硝基ONOO-,低温有利于清除反应的进行,CO2的存在减少与ONOO-反应的Res/β-CD包裹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Β-环糊精 包裹物 过氧亚硝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不同类型MOFs材料对NO2气体扩散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园园 杨犁 +1 位作者 彭昌军 孙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3-830,共8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考察了不同浓度条件下NO_2气体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中的自扩散速率,并讨论了气体自扩散速率与材料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O_2气体在IRMOF系列材料、具有开放金属位点的MOFs材料和ZIF系列材料中的自扩散...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考察了不同浓度条件下NO_2气体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中的自扩散速率,并讨论了气体自扩散速率与材料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O_2气体在IRMOF系列材料、具有开放金属位点的MOFs材料和ZIF系列材料中的自扩散系数随着气体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MIL系列材料中的自扩散系数仅随着气体浓度增加而降低。其扩散性能主要受材料最小孔径和孔隙率影响,在同系列材料中最小孔径和孔隙率越大,NO_2气体的自扩散系数越大。其中NO_2气体在IRMOF-9、Mg MOF-74、ZIF-3、MIL-47和MIL-53Crht等材料中均具有较好扩散性能。通过气体分子在材料中的径向分布函数图、模拟轨迹等探讨了气体在MOFs材料中的扩散机理。研究发现MOFs材料金属簇吸附性能的强弱影响NO_2气体随浓度变化的自扩散系数曲线。同时研究了无限稀释条件下NO_2气体在MOFs材料中的自扩散系数D(0),从而获得NO_2在MOFs材料中的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自扩散系数 MOFs材料 N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模拟研究微孔材料对光气吸附扩散性能的影响及材料筛选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晓锋 宁贺佳 +2 位作者 杨犁 彭昌军 孙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7-325,共9页
利用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微量光气(COCl2)在微孔材料中的吸附和扩散性能,并分析了材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气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和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中的吸附等温线主要表现为第Ⅰ类型和第Ⅴ类型吸附.当光气压力较低时,CO... 利用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微量光气(COCl2)在微孔材料中的吸附和扩散性能,并分析了材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气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和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中的吸附等温线主要表现为第Ⅰ类型和第Ⅴ类型吸附.当光气压力较低时,COF材料和含有开放金属位点的材料对其吸附性能较好.通过对不同压力下吸附量的比较发现,吸附达到饱和前,随着压力和孔隙率(VF)的升高,材料对光气的吸附量增大.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光气在微孔材料中的扩散性能发现,较强吸附位点的存在不利于光气在孔道中的扩散.通过气体分子在材料中的径向函数分布图及模拟轨迹分析发现,分子协同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相互竞争决定了扩散速率的快慢.综合评价材料的吸附和扩散性能发现,COF-102,COF-300,Zn MOF-74,Zn-DOBDC和PCN-60是理想的吸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应用于环境中光气泄漏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气 微孔材料 分子模拟 吸附性能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