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26
1
作者 韩新才 闫福安 +4 位作者 王存文 余响林 喻发全 王凯 陈启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7,32,共6页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是国家培养新型工业化人才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武汉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针对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基...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是国家培养新型工业化人才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武汉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针对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基础与条件,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期为我国高校化工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程教育 人才培养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竹山铌稀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2
作者 陈浩 钟义飞 +3 位作者 阮耀阳 罗惠华 池汝安 周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7-130,共14页
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由于其不可再生性,稀土开发和利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竞争力至关重要。为给湖北竹山稀土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扫描电镜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结合XRF、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 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由于其不可再生性,稀土开发和利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竞争力至关重要。为给湖北竹山稀土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扫描电镜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结合XRF、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XRD)以及激光剖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等多种检测设备,系统地分析矿石物质组成、主要元素矿物分布。重点研究了含稀土、铌(Nb)矿物的含量、粒度特征、单体解离情况及矿物的连生关系。结果表明,该矿石中稀土元素(REO)含量为0.77%,成分以轻稀土为主。Nb_(2)O_(5)含量为0.35%,均超过工业品位。稀土矿物嵌布粒度普遍较细,均在100μm以下,主要为独居石,与白云母和石英等伴生矿物呈多相连生,嵌布形式复杂多样。含铌矿物的嵌布粒度普遍在50μm以下,主要为铌铁矿、铌金红石,其中铌铁矿连生关系复杂,与多种矿石呈两相及多相连生为主;铌金红石连生情况较为简单,主要与白云母和石英呈多相连生。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发和合理利用湖北竹山稀土矿提供了理论依据,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矿产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物 铌矿物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子模拟
3
作者 王瑜 陈苏芳 +1 位作者 张道洪 杨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手段,研究了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支链分子和六氢均三嗪超支化环氧树脂(HHTE1)超支化分子作为改性剂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预测了材料三维结构和支链的改变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维平面材料的弹性...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手段,研究了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支链分子和六氢均三嗪超支化环氧树脂(HHTE1)超支化分子作为改性剂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预测了材料三维结构和支链的改变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维平面材料的弹性模量(E)、体积模量(K)、剪切模量(G)均大于一维线性结构材料的对应值(分别高出0.52%~1.61%、0.28%~1.04%、1.01%~2.89%);三维立体结构较二维平面结构材料的E、K、G分别减少1.52%~3.33%、1.05%~4.35%、2.30%~3.13%。与DGEBA支链相比,HHTE1支链交联改性材料的E、K、G均有明显提升(分别提升5.56%~11.90%,4.86%~10.86%、5.59%~10.74%)。本文构建的材料模型为晶体有序排列材料,研究其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能发现,空间位阻与支链相互作用分别主导力学性能变化,其Ex、Ez、G(010)受支链作用和主链取向改变的影响,Ey、G(100)、G(001)受空间位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分子 环氧树脂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力学性能 物化性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科研项目开展科技活动与创新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吕中 陈嵘 户业丽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09-110,108,共3页
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将其中与生物学基础知识关联较多的研究内容归纳整理成小课题,供生物专业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和创新实验。这些课题不仅能拓宽创新实验的广度,还能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 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将其中与生物学基础知识关联较多的研究内容归纳整理成小课题,供生物专业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和创新实验。这些课题不仅能拓宽创新实验的广度,还能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分析总结能力,促进老师和学生参与科技活动与创新实验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 科技活动 创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吸附稀土离子综合化学实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芳 冯健 +3 位作者 吴柏宏 张臻悦 吴晓燕 池汝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5,共6页
分别以La^(3+)和Y^(3+)为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的代表,探讨了蒙脱土吸附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采用密封振荡平衡法考察了初始浓度、温度和时间对蒙脱土吸附稀土离子的影响。确定蒙脱土吸附La^(3+)和Y^(3+)符合Freundlich吸... 分别以La^(3+)和Y^(3+)为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的代表,探讨了蒙脱土吸附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采用密封振荡平衡法考察了初始浓度、温度和时间对蒙脱土吸附稀土离子的影响。确定蒙脱土吸附La^(3+)和Y^(3+)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属于非均匀表面的单层吸附,蒙脱土吸附La^(3+)和Y^(3+)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蒙脱土吸附La^(3+)活化能为28.1kJ/mol、吸附重稀土钇离子的活化能为13.8kJ/mol。该综合化学实验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蒙脱土 稀土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溶性磷淤渣综合利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韩 邓伏礼 +1 位作者 丁瑶 龙秉文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7-91,共5页
旨在将生产工业磷酸一铵(MAP)产生的磷淤渣中的硫、镁和磷高效分离利用,同时去除杂质离子。通过对磷淤渣进行酸浸、脱氟、冷却结晶、除杂和氨化等制备硫酸铵镁和硫基磷铵。研究表明,当酸浸液脱氟后加入氨水调节pH至0.85时,经冷却结晶硫... 旨在将生产工业磷酸一铵(MAP)产生的磷淤渣中的硫、镁和磷高效分离利用,同时去除杂质离子。通过对磷淤渣进行酸浸、脱氟、冷却结晶、除杂和氨化等制备硫酸铵镁和硫基磷铵。研究表明,当酸浸液脱氟后加入氨水调节pH至0.85时,经冷却结晶硫酸铵镁的产率可达62%;在冷却结晶硫酸铵镁后的滤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至2.6,滤液中的杂质三氧化二铁(Fe_(2)O_(3))、氧化铝(Al_(2)O_(3))、氧化镁(MgO)质量分数分别降低至0.08%、0.58%、0.93%,向除杂后的滤液中通入氨气并控制pH=9,经浓缩、干燥可得到硫基磷铵,硫基磷铵的总氮质量分数≥16%、有效磷质量分数≥26%、总硫质量分数≥11%、水溶性磷占有效磷质量分数≥75%以上。通过这种途径实现磷淤渣的高效利用更加绿色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级磷酸一铵 磷淤渣 硫酸铵镁 硫基磷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技术原位制备负载型掺杂CdS用于光降解染料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靳晓芸 王德钰 +2 位作者 De Rancourt de Mimérand Yoann 郭嘉 程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190,共7页
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结合分形几何、3D打印和等离子体技术,设计了负载型掺杂光催化剂制备与应用综合实验。实验采用原位配位辅助沉积(ISCAP),将硫化镉和锌掺杂的硫化镉化学固定在分形有机载体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 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结合分形几何、3D打印和等离子体技术,设计了负载型掺杂光催化剂制备与应用综合实验。实验采用原位配位辅助沉积(ISCAP),将硫化镉和锌掺杂的硫化镉化学固定在分形有机载体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X射线光电子谱(XPS)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同时,通过对染料罗丹明B(RhB)的降解评估了两种负载型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实验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和探究性特点,对学生应用、分析、创造等高阶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硫化镉 光催化 原位配位辅助沉积 掺杂 综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对锗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丽君 张臻悦 +1 位作者 吴汉军 郭文达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5,共11页
煤系伴生资源提取不可避免产生大量低浓度含锗废液,导致稀散金属锗资源的流失,并污染环境。采用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JFMBO)作为吸附材料富集回收煤浸出液中低浓度锗,通过XRD、BET、Zeta电位等测试手段研究了JFMBO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 煤系伴生资源提取不可避免产生大量低浓度含锗废液,导致稀散金属锗资源的流失,并污染环境。采用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JFMBO)作为吸附材料富集回收煤浸出液中低浓度锗,通过XRD、BET、Zeta电位等测试手段研究了JFMBO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等特征,并探究了JFMBO对锗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改性铁锰氧化物吸附锗的最佳投加量为2 g L;JFMBO对锗的吸附容量与溶液pH呈现正相关的趋势;JFMBO对锗的吸附容量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升高温度有助于JFMBO对锗吸附反应的进行。锗在JFMBO上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模型,25℃下锗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为169.535μmol g。JFMBO可再生使用,循环进行3次吸附-脱附后仍可保持较高的吸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改性铁锰氧化物 吸附 高效提取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虻幼虫降解磺胺类抗生素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佳庆 撒梦尧 王存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3-197,共5页
目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带来的生态风险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抗生素在生产过程中残留大量有毒有害的有机废弃物抗生素菌渣。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是处理有机废弃物的良好选择,具有抗逆性强等特点。试验以黑水虻幼虫作为载体,... 目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带来的生态风险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抗生素在生产过程中残留大量有毒有害的有机废弃物抗生素菌渣。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是处理有机废弃物的良好选择,具有抗逆性强等特点。试验以黑水虻幼虫作为载体,选取磺胺类(SAs)抗生素作为有机污染物,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SAs,探究黑水虻幼虫降解SAs的可行性及其体内营养成分的变化。研究发现:黑水虻幼虫抗逆性很好,幼虫的生长发育没有受到抑制,其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质的含量由31.18%升高到54.60%,并且对SAs的降解效率可达80.47%,比无黑水虻幼虫降解的33.56%有明显提升,最重要的是在幼虫体内未检测到SAs的存在。通过进一步对幼虫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分析发现,Enterococcus、Bacteria_unclassified、Enterobacteriaceae_unclassified和Dysgonomonas对SAs的胁迫响应明显。综合黑水虻幼虫的生长性能、幼虫营养成分、SAs的降解率以及肠道微生物分析结果,幼虫对SAs的降解是一种更实用、更环保的可行性方案,并且还可以增加幼虫体内的粗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黑水虻 磺胺类抗生素 营养成分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粕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俞作建 乔奕宁 +2 位作者 姚嘉诚 周俊锋 王存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蓖麻粕代替豆粕作为饲粮对黑水虻幼虫生长发育及其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将黑水虻幼虫分为3组,分别是豆粕组(SM组)、50%豆粕和50%蓖麻粕组(SCM组)以及蓖麻粕组(CM组),每组3个重复,测定幼虫存活数、体重和体长等,检测分析幼虫... 试验旨在探究蓖麻粕代替豆粕作为饲粮对黑水虻幼虫生长发育及其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将黑水虻幼虫分为3组,分别是豆粕组(SM组)、50%豆粕和50%蓖麻粕组(SCM组)以及蓖麻粕组(CM组),每组3个重复,测定幼虫存活数、体重和体长等,检测分析幼虫和虫沙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等变化。试验期12 d。结果显示,CM组虫沙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显示,蓖麻粕对幼虫肠道细菌的主要类型、丰富度和多样性无明显影响(P>0.05)。CM组的黑水虻幼虫生长更快,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SM组(P<0.05),而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蓖麻粕代替豆粕作为饲粮更有利于黑水虻幼虫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蓖麻粕 存活率 肠道微生物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的工业生产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
11
作者 马超 吴元欣 +2 位作者 金放 李茜 胡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78,共5页
在我国以中、低品位磷矿居多,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加强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磷酸,同时能够有好的经济效益。分别阐述了湿法磷酸、热法磷酸、窑法磷酸等生产方法,概述了各个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等。着重... 在我国以中、低品位磷矿居多,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加强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磷酸,同时能够有好的经济效益。分别阐述了湿法磷酸、热法磷酸、窑法磷酸等生产方法,概述了各个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等。着重对工艺要求较高的热法磷酸和窑法磷酸进行说明,包括热法磷酸的燃烧水合一步法和燃烧水合二步法、窑法磷酸的KPA工艺和CDK工艺,并且阐述了在窑法磷酸工艺方面一些较新的进展。通过对于几种工艺的集中说明,便于对以上几种工业磷酸生产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选取最佳的生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工业生产方法 热法磷酸 窑法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铵盐浸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臻悦 徐志高 +3 位作者 吴明 张婷婷 李琼 池汝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35,共4页
采用复合铵盐作浸出剂浸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的稀土。考察浸出剂的配比、浓度、液固比、流速、pH等因素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H4Cl、NH4NO3、(NH4)2SO4质量比为4∶5∶6的复合铵盐浸出剂为最佳组合;液固比越大、流速越慢,浸... 采用复合铵盐作浸出剂浸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的稀土。考察浸出剂的配比、浓度、液固比、流速、pH等因素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H4Cl、NH4NO3、(NH4)2SO4质量比为4∶5∶6的复合铵盐浸出剂为最佳组合;液固比越大、流速越慢,浸出率越高;当浸出剂浓度为10g/L、pH=3.5时浸出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复合浸出剂 铵盐 配比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BK-P204体系萃取分离锆和铪的机理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志高 王力军 +3 位作者 吴延科 池汝安 李攀红 阳慧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61-2068,共8页
为了解二异丁基甲酮(DIBK)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HA)组成的混合萃取剂萃取锆和铪的化学行为,分别采用斜率法和饱和容量法研究DIBK-P204体系在HSCN介质中萃取锆和铪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DIBK-P204体系萃取分离锆和铪时优先萃取铪... 为了解二异丁基甲酮(DIBK)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HA)组成的混合萃取剂萃取锆和铪的化学行为,分别采用斜率法和饱和容量法研究DIBK-P204体系在HSCN介质中萃取锆和铪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DIBK-P204体系萃取分离锆和铪时优先萃取铪,具有正协萃能力,萃取反应为加合反应机理;萃合物中Zr4+(Hf4+)、P204、DIBK的摩尔比为1:2:1,其萃合物组成分别为Zr(SCN)3·HA2·DIBK和Hf(SCN)3·HA2·DIBK;采用红外光谱分析负载有机相,推测萃合物可能存在的结构。因此,DIBK和P204混合使用可以改善HSCN介质下锆和铪的萃取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分离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BK-TBP体系萃取分离锆铪的机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志高 王力军 +2 位作者 吴延科 池汝安 张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74-2381,共8页
为了解二异丁基甲酮(DIBK)-TBP体系萃取锆铪的化学行为,分别采用斜率法和饱和容量法研究DIBK和TBP在HSCN介质中协同萃取锆铪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DIBK-TBP体系萃取分离锆铪时优先萃取铪,萃取反应机理为溶剂化机理,萃合物中Zr4+(Hf4+)... 为了解二异丁基甲酮(DIBK)-TBP体系萃取锆铪的化学行为,分别采用斜率法和饱和容量法研究DIBK和TBP在HSCN介质中协同萃取锆铪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DIBK-TBP体系萃取分离锆铪时优先萃取铪,萃取反应机理为溶剂化机理,萃合物中Zr4+(Hf4+)、TBP、DIBK的摩尔比为1:1:1,其萃合物组成分别为Zr(SCN)4.TBP.DIBK和Hf(SCN)4.TBP.DIBK,并通过对负载有机相进行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确定了萃合物可能的结构式;DIBK和TBP协同使用可以改善HSCN介质下锆铪的萃取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丁基甲酮 萃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γ-Al_2O_3催化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 被引量:8
15
作者 杜治平 熊剑 +4 位作者 周彬 黄丽明 黄晨 林志坤 吴元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7-351,共5页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MnO2/γ-Al2O3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CO2程序升温脱附的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n(NO3)2为锰源经焙烧后形成的MnO2表面碱...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MnO2/γ-Al2O3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CO2程序升温脱附的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n(NO3)2为锰源经焙烧后形成的MnO2表面碱性最强,对尿素醇解反应的活性最高;采用超声浸渍法,当Mn在γ-Al2O3上的负载量(质量分数,下同)为30%时,Mn在γ-Al2O3表面主要以Mn4+的形式存在,且分散度高,催化剂表面的碱中心的碱性最强。当其催化尿素醇解时,碳酸丙烯酯收率达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γ-Al2O3催化剂 尿素 1 2-丙二醇 碳酸丙烯酯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高吸水树脂吸附阳离子染料废水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余响林 秦天 +4 位作者 刘旭华 程冬炳 黎烨 余训民 廖海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6-169,共4页
本研究对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3种阳离子染料:孔雀石绿、亚甲基蓝和中性红的吸附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树脂成分、吸附时间、pH值、树脂量、染料浓度5种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羧基和磺酸基较多的吸水树脂对三种染料吸附较好,吸... 本研究对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3种阳离子染料:孔雀石绿、亚甲基蓝和中性红的吸附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树脂成分、吸附时间、pH值、树脂量、染料浓度5种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羧基和磺酸基较多的吸水树脂对三种染料吸附较好,吸附率均超过90%。相应的平衡时间分别是20min、10min、180min;最佳树脂投放量分别为0.20g/L、0.20g/L、0.50g/L;最佳吸附pH值分别为5.0、6.0、6.3;染料的吸附容量会随染料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染料 丙烯酸高吸水树脂 吸附率 吸附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铵盐浸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稀土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婷婷 张臻悦 +2 位作者 徐志高 李琼 池汝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0-33,共4页
采用氯化铵和硝酸铵配成的混合铵盐作浸出剂,用柱浸模拟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浸出过程,考察混合铵盐浸出剂的配比、浓度、液固比、pH和流速等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类型的浸出剂对该稀土矿有较高的稀土浸出率,且能较好地抑... 采用氯化铵和硝酸铵配成的混合铵盐作浸出剂,用柱浸模拟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浸出过程,考察混合铵盐浸出剂的配比、浓度、液固比、pH和流速等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类型的浸出剂对该稀土矿有较高的稀土浸出率,且能较好地抑制黏土矿物的膨胀,最优工艺条件为:NH4Cl和NH4NO3的质量比8∶2、浸出剂质量浓度10g/L、浸出液pH=4.0、液固比2∶1、流速0.5mL/min,在此条件下稀土浸出率为96.29%,黏土矿物的线膨胀率为2.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浸出 混合铵盐 膨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BK-P204体系萃取锆和铪的动力学 被引量:12
18
作者 徐志高 王力军 +2 位作者 池汝安 张力 吴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1,共4页
研究了DIBK-P204体系萃取锆和铪的动力学,采用恒界面池法考察搅拌速度、界面积和温度对锆和铪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IBK-P204体系对锆和铪萃取速率符合准一级反应,萃取反应的控制类型分别为相内反应控制和混合控制,对锆和铪萃取的... 研究了DIBK-P204体系萃取锆和铪的动力学,采用恒界面池法考察搅拌速度、界面积和温度对锆和铪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IBK-P204体系对锆和铪萃取速率符合准一级反应,萃取反应的控制类型分别为相内反应控制和混合控制,对锆和铪萃取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2.193kJ/mol和-18.984kJ/mol,升高温度不利于萃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BK P204 萃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羧酸盐类聚丙烯成核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罗贤祖 张跃飞 +2 位作者 杨小俊 周婷 常瑶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2,37,共5页
介绍了有机羧酸盐类成核剂的种类、特点及在聚丙烯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与其他助剂的协同效应,能诱导聚丙烯产生高含量的β晶。综述了该类成核剂在国内外的研究开发进展。
关键词 成核剂 聚丙烯 有机羧酸盐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刚 樊庆春 +1 位作者 阮红梅 张良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5,共5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酯类单体,配以环氧丙烯酸酯、乙烯基硅氧烷功能单体,合成了一种硅丙乳液,以此作为有机成膜物质添加至无机硅酸钾溶液中,与锌粉混合制备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酯类单体,配以环氧丙烯酸酯、乙烯基硅氧烷功能单体,合成了一种硅丙乳液,以此作为有机成膜物质添加至无机硅酸钾溶液中,与锌粉混合制备高附着力高柔韧性水性无机富锌涂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对合成硅丙乳液的形态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改性后的杂化涂膜及其富锌涂层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使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了富锌涂层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经制的硅丙乳液改性后的富锌涂层附着力0级,柔韧性1mm,耐腐蚀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着力 柔韧性 水性无机富锌 乳液聚合 硅丙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