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益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冯先成 段文潇 李寒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5-1478,共4页
为满足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在光纤到户FTTH系统接入网中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基于光纤光栅外腔反馈型GC-SOA结构的全光增益机制,窄线宽激光光源经可变衰减器、隔离器和光纤光栅注入到SOA中,SOA的输出光经隔离器和光纤光栅送至光谱分析仪,... 为满足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在光纤到户FTTH系统接入网中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基于光纤光栅外腔反馈型GC-SOA结构的全光增益机制,窄线宽激光光源经可变衰减器、隔离器和光纤光栅注入到SOA中,SOA的输出光经隔离器和光纤光栅送至光谱分析仪,通过光纤光栅反馈输入SOA形成钳制激光。对GC-SOA的阈值特性、增益特性及开关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注入电流小于GC-SOA的阈值电流时,增益随注入电流的增加而增加;当注入电流大于GC-SOA的阈值电流后,其增益不再随注入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了SOA的增益稳定,使SOA的饱和输出功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增益钳制 饱和特性 开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光子晶体偏振分束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先成 王芳 司擎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59,共3页
为解决二维光子晶体在光束调整和光束偏转中的应用,采用有限时域差分法和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通过在结构中引入消反层,从理论上实现基于二维光子晶体的偏振分束器。优化计算表明,通过随光频的改变调节消反层参数,可以实现TE模超过95... 为解决二维光子晶体在光束调整和光束偏转中的应用,采用有限时域差分法和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通过在结构中引入消反层,从理论上实现基于二维光子晶体的偏振分束器。优化计算表明,通过随光频的改变调节消反层参数,可以实现TE模超过95%的光发生透射,TM模超过95%的光发生反射,从而使TM模与TE模分离。引入消反层的偏振分束器具有尺寸小、透射率高、分束角大和偏振分束率高等优点,在高密度集成光通信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光子晶体 偏振分束器 时域有限差分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直放站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先成 王芳 司擎华 《邮电设计技术》 2013年第6期48-51,共4页
为解决用户分散地区,自然及人为障碍物(如高山、大型建筑物、隧道和地下商场等)的阻挡和屏蔽的通信问题,提出一种无线直放站监控系统。采用单片机W77E58、M AX1487、CC1000等芯片,设计光远/近端控制模块电路。通过自动衰减控制(ATT)设置... 为解决用户分散地区,自然及人为障碍物(如高山、大型建筑物、隧道和地下商场等)的阻挡和屏蔽的通信问题,提出一种无线直放站监控系统。采用单片机W77E58、M AX1487、CC1000等芯片,设计光远/近端控制模块电路。通过自动衰减控制(ATT)设置,实现完善的直放站近端、远端的监控、管理、维护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放站 监控系统 W77E58 自动衰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音卡的语音呼叫器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冯先成 胡昊云 《信息通信》 2006年第4期51-53,共3页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违法胡乱张贴的非法广告的行为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语音呼叫器”(俗称“呼死你系统”)是针对目前广泛存在的非法电话广告的一套简单CTI系统(Compute Telehone Integration),对非法广告电话进行反复的呼叫...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违法胡乱张贴的非法广告的行为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语音呼叫器”(俗称“呼死你系统”)是针对目前广泛存在的非法电话广告的一套简单CTI系统(Compute Telehone Integration),对非法广告电话进行反复的呼叫,迫使其停机或者换号,让其电话无法正常使用。本系统采用ADO技术+ACCESS数据库记录被呼叫者信息,并且可以自己录制播放的语音。本系统在Visual C++6.0的集成开发环境下完成,采用C/C++混合编写,利用多线程技术完成呼叫和播放录音模块。本系统具有小巧,灵活,高效的特点,并且实施成本低,可扩展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I 语音卡 Visual C++ ADO AC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SB接口的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熊开盛 董兆鑫 《电子工程师》 2006年第10期77-78,80,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USB接口,采用内置USB接口的微处理器芯片来实现的数据采集系统方案,并从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两个方面对该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3种硬件设计方案,并对其中一种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软件开发部分介绍了USB设备固件、USB设... 提出了一种基于USB接口,采用内置USB接口的微处理器芯片来实现的数据采集系统方案,并从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两个方面对该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3种硬件设计方案,并对其中一种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软件开发部分介绍了USB设备固件、USB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采集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B 数据采集系统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7210的Ethernet/E1网桥的设计与测试应用
6
作者 冯先成 吴昊 崔玉龙 《信息通信》 2008年第6期28-30,共3页
近年来国内各电信运营商为适应用户和开展各种业务对带宽的需求在网络基础设施上进行了很大的投入,电信运营商的骨干传输网络因采用DWDM技术而大大提高了传输速率。传输网络中无论是SDH(同步数字系列)、PDH还是卫星微波大都提供了符合IT... 近年来国内各电信运营商为适应用户和开展各种业务对带宽的需求在网络基础设施上进行了很大的投入,电信运营商的骨干传输网络因采用DWDM技术而大大提高了传输速率。传输网络中无论是SDH(同步数字系列)、PDH还是卫星微波大都提供了符合ITU-TG.703建议的E1接口,特别是现在PDH、SDH已建到路边、楼边,机房、机站,用户附近拥有大量闲置的E1资源,这为运营商提供新业务提供了丰富带宽资源。因此有必要在数据链路层直接完成以太网到E1的转换,以此来充分利用现有的E1资源、实现组网简单、网络建设维护方便及建设费用低等优点。因此设计一个基于RC7210的以太网到E1的接口转换器,E1通过PDH/SDH传输平台可以很容易地跨越地区,兼容不同技术和标准,实现LAN和WAN之间的互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 ETHERNET E1 RC72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T51X1内核的电力调制解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冯先成 《信息通信》 2005年第4期28-31,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INT51×1芯片的电力线通信系统设计。系统利用电力线网传输以太网数据,速率达到14Mbps。系统是以INT51×1为核心芯片,同时外围芯片采用93C46,AT89C51,AT8989UP/ADM8511。电力线通信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家庭... 介绍了一种基于INT51×1芯片的电力线通信系统设计。系统利用电力线网传输以太网数据,速率达到14Mbps。系统是以INT51×1为核心芯片,同时外围芯片采用93C46,AT89C51,AT8989UP/ADM8511。电力线通信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家庭网络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INT51X1 AT8989UP/ADM85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