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微观混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杨 伍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26-229,共4页
介绍了撞击流的基本原理和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的结构,利用α-萘酚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之间的串联竞争偶合反应对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微观混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螺旋桨转速、减小流量体积比可以提高微观混合效果... 介绍了撞击流的基本原理和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的结构,利用α-萘酚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之间的串联竞争偶合反应对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微观混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螺旋桨转速、减小流量体积比可以提高微观混合效果;反应物初始浓度与分隔指数的关系验证了一定转数下微观混合时间只能达到一定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 反应器 微观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醛酸内酯酯化及结晶工艺改进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袁华 孙炎彬 +2 位作者 闫志国 杜治平 吴元欣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4-336,共3页
对现行淀粉硝酸氧化法合成葡醛内酯的酯化与结晶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水解液浓缩、乙酸丁酯带水、醋酸共沸脱水3次处理,葡醛内酯粗品收率从15%提高到18%,结晶终止温度从-5℃提高到25℃,该项改进不仅提高了产品收率,而且简化了分离过程,... 对现行淀粉硝酸氧化法合成葡醛内酯的酯化与结晶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水解液浓缩、乙酸丁酯带水、醋酸共沸脱水3次处理,葡醛内酯粗品收率从15%提高到18%,结晶终止温度从-5℃提高到25℃,该项改进不仅提高了产品收率,而且简化了分离过程,大幅度降低了能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醛酸内酯 酯化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床法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工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广文 吴元欣 +1 位作者 马沛生 金放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1-74,共4页
以Pd-Cu/La0.5Pb0.5MnO3为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气体和液体流率、溶剂等因素对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DPC)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碳酸二甲酯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为助催化剂,当反应液中苯... 以Pd-Cu/La0.5Pb0.5MnO3为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气体和液体流率、溶剂等因素对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DPC)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碳酸二甲酯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为助催化剂,当反应液中苯酚的质量分数为30%,混合气体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5%,反应液体体积流量为10mL/m in,反应气体体积流量为200 mL/min,反应温度80℃,反应压力为2.5 MPa,DPC的收率为4%左右,DPC的选择性在99%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苯酯 氧化羰基化 固定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钛酸锶粉体制备及其表面改性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雄 丁一刚 +2 位作者 吴元欣 刘敏 丁晓娟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20,共2页
钛酸锶(SrTiO3)是制备陶瓷电容器和热敏电阻器等电子陶瓷的重要原料,在电子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以四氯化钛和氯化锶、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钛酸锶粉体,重点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合成过程中对... 钛酸锶(SrTiO3)是制备陶瓷电容器和热敏电阻器等电子陶瓷的重要原料,在电子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以四氯化钛和氯化锶、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钛酸锶粉体,重点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合成过程中对纳米钛酸锶粉体性能的影响,并应用XRD,TEM,SEM,BET等一系列手段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DBS的添加浓度有一最佳值(0.15 mol/L)。通过SDBS改性后的纳米钛酸锶粉体,其晶型结构没有发生改变,颗粒的形状为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5 nm,粒度分布较窄,团聚现象也大为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 直接沉淀法 表面活性剂 微观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法合成三乙氧基硅烷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广文 吴元欣 李世荣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9期24-26,共3页
以硅粉、乙醇为原料,以氯化亚铜、氧化铜、铜粉混合物为催化剂直接合成了三乙氧基硅烷,考察了硅粉粒度、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及乙醇流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法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硅粉粒度60~200μm,V(溶剂)∶m(... 以硅粉、乙醇为原料,以氯化亚铜、氧化铜、铜粉混合物为催化剂直接合成了三乙氧基硅烷,考察了硅粉粒度、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及乙醇流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法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硅粉粒度60~200μm,V(溶剂)∶m(硅粉)=2∶1,反应温度215℃,0.6<乙醇加入速度(L.h-1)/反应介质体积(L)<0.8,此时产品收率达80%以上、选择性约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氧基硅烷 催化剂 直接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稳定床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冷模实验 被引量:1
6
作者 贺玉成 张林锋 +3 位作者 陈成 袁华 杜治平 吴元欣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68,共6页
以磁性催化剂Pd/La0.5Pb0.5MnO3为固相、N2为气相、纯水为液相在磁稳定床上进行冷模实验,探索磁稳定床的流动特性,为磁稳定床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提供数据。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固相催化剂在磁稳定床中流化状态的影响,并通过流体... 以磁性催化剂Pd/La0.5Pb0.5MnO3为固相、N2为气相、纯水为液相在磁稳定床上进行冷模实验,探索磁稳定床的流动特性,为磁稳定床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提供数据。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固相催化剂在磁稳定床中流化状态的影响,并通过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实验进行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催化剂可以在流化床中达到完全流化状态,且起始流化速度随液体流速增大、外加磁场强度的增大及分布板开孔率减小而增大,床层高度随气相流速和液相流速减小而减小,随磁场强度的减小而增大,固相分布随床层高度减小而趋于密集,在实验气相流速范围内,床层的平均气相含率与气体流速基本呈直线上升关系。FLUENT软件模拟结果与实验过程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稳定床 氧化羰基化 钯负载磁性催化剂 冷模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中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 Ⅰ.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肖杨 吴元欣 +2 位作者 王存文 陈雁 应卫勇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4,共4页
在超临界CO2条件下由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合成了双酚A型聚碳酸酯(PC),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了PC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存在线形缩聚和成环两种反应机理,产物的... 在超临界CO2条件下由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合成了双酚A型聚碳酸酯(PC),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了PC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存在线形缩聚和成环两种反应机理,产物的重均分子量高达117740,分子量分布指数Pd=1.33;超临界CO2能增塑PC致使链段活动性增强,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二氧化碳 聚碳酸酯 苯酚 碳酸二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产品的绿色设计及其集成评价方法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闫志国 吴元欣 +1 位作者 袁华 吴广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8期1-3,10,共4页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化工产品设计需要同时考虑环境和经济性能。为了合理集成评价这两个相互影响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涉及到的多目标问题,提出了生命周期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绿色设计 多准则决策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豆腐柴叶为原料提取果胶工艺研究
9
作者 王存文 王为国 +3 位作者 吴元欣 池汝安 张俊锋 徐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480-485,共6页
本文开发了一条从豆腐柴叶中提取果胶的新工艺。该工艺中,树脂吸附纯化、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是三个重要的单元操作。为了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和考察树脂吸附纯化和超滤浓缩两个单元操作的商业应用可行性,进行了三种不同规模的试验。结果... 本文开发了一条从豆腐柴叶中提取果胶的新工艺。该工艺中,树脂吸附纯化、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是三个重要的单元操作。为了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和考察树脂吸附纯化和超滤浓缩两个单元操作的商业应用可行性,进行了三种不同规模的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工艺在能耗和果胶质量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醇沉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 提取 果胶 树脂吸附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丁基镁合成工艺研究
10
作者 吴广文 宋刚 +3 位作者 陶凌云 吴元欣 杨峻 刘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7期32-34,共3页
以镁粉、2-氯丁烷、正丁基锂为原料合成了两端不同丁基的二丁基镁化合物——正、仲丁基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用1HNMR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4 h、镁粉与2... 以镁粉、2-氯丁烷、正丁基锂为原料合成了两端不同丁基的二丁基镁化合物——正、仲丁基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用1HNMR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4 h、镁粉与2-氯丁烷摩尔比为1.2∶1、乙醚与2-氯丁烷摩尔比为7∶1,格氏试剂的收率达96.1%;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0.5 h、格氏试剂与正丁基锂摩尔比为1.0∶1,二丁基镁产率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丁基镁 格氏试剂 正丁基锂 2-氯丁烷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海燕 段林侃 +2 位作者 刘敏 周芳 池汝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9期27-28,共2页
通过正交实验优选淫羊藿苷的提取工艺,确定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液固比为10∶1、提取1次、提取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淫羊藿苷的提取率为91.98%。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提取工艺 淫羊藿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硫醇锡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松伟 吴广文 孙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4期33-35,共3页
以巯基乙酸异辛酯和甲基氯化锡为原料合成了甲基硫醇锡,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碳酸钠加入速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甲基硫醇锡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m(甲基氯化锡)∶m(巯基乙酸异辛酯)=0.50∶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0 h... 以巯基乙酸异辛酯和甲基氯化锡为原料合成了甲基硫醇锡,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碳酸钠加入速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甲基硫醇锡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m(甲基氯化锡)∶m(巯基乙酸异辛酯)=0.50∶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0 h,碳酸钠加入速度前30 min 30 g.h-1、后30 min 10 g.h-1。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达83.79%,各项质量指标均优于市售同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硫醇锡 巯基乙酸异辛酯 甲基氯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铵制白炭黑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迎慧 徐旺生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1,43,共3页
以碳酸氢铵和水玻璃为原料,制备出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白炭黑。制备工艺与传统酸法相比较,可以在回收碳酸钠的同时减少废水排放。主要考察了加料方式、反应温度、陈化时间、水玻璃密度、有机分散剂用量对白炭黑的比表面积和吸油值的影响。... 以碳酸氢铵和水玻璃为原料,制备出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白炭黑。制备工艺与传统酸法相比较,可以在回收碳酸钠的同时减少废水排放。主要考察了加料方式、反应温度、陈化时间、水玻璃密度、有机分散剂用量对白炭黑的比表面积和吸油值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产品的BET比表面积为235 m2/g,DBP吸油值为3.43 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炭黑 碳酸氢铵 水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品位磷矿碳热还原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艳 戢峻 +2 位作者 李鹏飞 田琦峰 杜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9期11-15,共5页
以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在1 250℃下,以反应时间、碳过剩系数及硅钙物质的量比为实验因子,磷矿还原率为实验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磷矿碳热还原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与碳过剩系数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1 250℃下的优... 以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在1 250℃下,以反应时间、碳过剩系数及硅钙物质的量比为实验因子,磷矿还原率为实验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磷矿碳热还原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与碳过剩系数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1 250℃下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44 min、碳过剩系数2.28、硅钙物质的量比2.7,在此条件下,磷矿还原率可达95.22%,与模型预测值96.91%接近。采用组成不同的中低品位磷矿矿2进行验证实验,磷矿还原率为95.50%,接近预测值。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中低品位磷矿碳热还原工艺有助于热法磷酸工艺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碳热还原反应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胍重碳酸盐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吉连 吴广文 解世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97-200,共4页
以水合肼、石灰氮、硫酸、碳酸氢铵为原料合成氨基胍重碳酸盐。考察了原料比、水的用量、pH、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反应条件为:用水量100 mL,反应温度45℃,n(水合肼)∶n(石灰氮)=1∶2,pH7.2~7.5,70... 以水合肼、石灰氮、硫酸、碳酸氢铵为原料合成氨基胍重碳酸盐。考察了原料比、水的用量、pH、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反应条件为:用水量100 mL,反应温度45℃,n(水合肼)∶n(石灰氮)=1∶2,pH7.2~7.5,70℃保温3 h;结晶反应的较佳条件为:结晶温度10℃,结晶时间4 h。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高达96.07%,产品纯度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肼 石灰氮 氨基胍重碳酸盐 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制备高纯超细碳酸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彬 徐莹 徐旺生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30,共3页
采用湿法由天青石制备粗碳酸锶,粗碳酸锶经过过滤、酸溶、净化等过程制得高纯碳酸锶。新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生产方法的转化率低、三废污染严重、能耗高、生产复杂等种种弊端,制备的碳酸锶产品平均纯度达到99.5%,矿石有效成分的转化率... 采用湿法由天青石制备粗碳酸锶,粗碳酸锶经过过滤、酸溶、净化等过程制得高纯碳酸锶。新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生产方法的转化率低、三废污染严重、能耗高、生产复杂等种种弊端,制备的碳酸锶产品平均纯度达到99.5%,矿石有效成分的转化率在93%以上,制备过程中催化剂可循环使用,三废排放物中有害杂质含量少,由母液可以回收质量较高的工业副产品硫酸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青石 高纯碳酸锶 硫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AM/AMPS超浓反相乳液聚合合成钻井液降滤失剂的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马贵平 喻发全 +1 位作者 苏亚明 张良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1,共5页
所合成的AA/AM/AMPS三元共聚合超浓反相乳液以白油为外相,可直接用作水基钻井液的降滤失剂。根据2.0%反相乳液在淡水基浆中的降滤失效果,得到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在水相中的质量分数55%,水相体积分数85%,乳化剂为油相质量的12%,引发剂K2... 所合成的AA/AM/AMPS三元共聚合超浓反相乳液以白油为外相,可直接用作水基钻井液的降滤失剂。根据2.0%反相乳液在淡水基浆中的降滤失效果,得到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在水相中的质量分数55%,水相体积分数85%,乳化剂为油相质量的12%,引发剂K2S2O8与单体的摩尔比为0.2%,单体中水化基团(羧酸根,磺酸根)与吸附基团(酰胺基)摩尔比为1∶1,实验中为0.75∶1。在淡水、盐水、饱和盐水、复合盐水基浆中加入2.0%反相乳液,其API滤失量分别为12.2、14.3、19.5、14.0 mL,在150℃滚动老化16小时后分别为13.8、19.2、28.0、16.3mL。该反相乳液稳定性良好,在3000 r/min离心分离60 min,油相分离率为2.2%,在室温储存3个月,油相分离率为6.0%。图6表1参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IAM/AMPS共聚物 超浓反相乳液 降滤失剂 制备 降滤失性能 稳定性 水基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制备研究 被引量:49
18
作者 王志刚 杜英 +1 位作者 向丽 程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0,共4页
以SK AH-70为基质沥青,外掺废胶粉和SBS,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沥胶比、糠醛抽出油掺量和稳定剂掺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条件为:沥胶比为3,糠醛抽出油加入量4%,稳定剂加入量3‰。在最优条件下制备... 以SK AH-70为基质沥青,外掺废胶粉和SBS,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沥胶比、糠醛抽出油掺量和稳定剂掺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条件为:沥胶比为3,糠醛抽出油加入量4%,稳定剂加入量3‰。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软化点为61.0℃,5℃延度为30.0 cm,弹性恢复为85%。废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明显优于胶粉改性沥青,而稍低于SBS改性沥青,但是其成本低廉、易于施工,并且性能达到SBS改性沥青的相关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胶粉 SBS 复合改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盐超浓反相乳液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荣华 喻发全 +1 位作者 张良均 苏亚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20,共2页
采用超浓反相乳液聚合法对AA/AM/AMPS三元单体共聚合,合成出了钻井液用降滤失剂,研究了加盐对产物降滤失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热重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合成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盐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聚合物乳液的... 采用超浓反相乳液聚合法对AA/AM/AMPS三元单体共聚合,合成出了钻井液用降滤失剂,研究了加盐对产物降滤失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热重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合成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盐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聚合物乳液的降滤失性能及稳定性,但对聚合物的耐热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添加剂 降滤失剂 超浓乳液 反相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化学降解等规聚丙烯 被引量:11
20
作者 淡小翀 杨爱华 +2 位作者 樊庆春 张良均 童身毅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20,共4页
在剪切力作用和较低温度下,利用过氧化物对等规聚丙烯(PP)化学降解,得到了具有超高熔体流动速率(MFR)的PP降解产品。考察了降解时间对降解产品的MFR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发现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MFR提高幅度逐渐减小,相对分子质量下降... 在剪切力作用和较低温度下,利用过氧化物对等规聚丙烯(PP)化学降解,得到了具有超高熔体流动速率(MFR)的PP降解产品。考察了降解时间对降解产品的MFR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发现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MFR提高幅度逐渐减小,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用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发现,降解PP出现了羰基和碳碳双键吸收峰,且羰基吸收峰随降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强;PP降解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晶结构未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化学降解 流变性能 熔体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