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涤棉混纺织物的荧光碳点对Cr(Ⅵ)和Hg(Ⅱ)的检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汤鼎初
陆原
+2 位作者
冯魏良
田迪
李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0-446,共7页
该文以废弃涤棉混纺织物为碳源,分别在乙二醇和硫酸溶液中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荧光碳点,实现了对溶液中Cr(Ⅵ)和Hg(Ⅱ)的检测。通过透射电镜与红外光谱表征了碳点的形貌与组成,并基于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碳点的电子跃迁形...
该文以废弃涤棉混纺织物为碳源,分别在乙二醇和硫酸溶液中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荧光碳点,实现了对溶液中Cr(Ⅵ)和Hg(Ⅱ)的检测。通过透射电镜与红外光谱表征了碳点的形貌与组成,并基于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碳点的电子跃迁形式及发光类型。在乙二醇体系中制得的碳点(ETCCDs)能够选择性检测Cr(Ⅵ),检出限为0.093 mg/L,其检测机理为荧光内滤效应;硫酸体系中制备的碳点(WTCCDs)能够选择性检测Hg(Ⅱ),检出限为0.018µmol/L,检测机理为能量转移。对实际水样中的Cr(Ⅵ)和Hg(Ⅱ)进行检测,验证了上述两种碳点的实用性。基于涤棉混纺织物制备的荧光碳点不仅实现了对两种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同时也为废旧纺织物的再生利用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涤棉混纺
检测
Cr(Ⅵ)
Hg(Ⅱ)
碳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己内酯聚氨酯预聚体增容壳聚糖/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徐鸿运
罗子木
+4 位作者
杨赟
镇思君
马家玉
李景蕻
张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3,共6页
以聚己内酯聚氨酯预聚体(PUP)为增容剂,采用熔融法制备了壳聚糖(CS)/聚己内酯(PCL)复合材料,探究了PUP含量和PCL分子量对CS/PCL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P分子上的异氰酸酯基团可以与CS分子上的羟基和氨基反应形成共价键,...
以聚己内酯聚氨酯预聚体(PUP)为增容剂,采用熔融法制备了壳聚糖(CS)/聚己内酯(PCL)复合材料,探究了PUP含量和PCL分子量对CS/PCL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P分子上的异氰酸酯基团可以与CS分子上的羟基和氨基反应形成共价键,同时PUP与PCL相似相容,通过PUP与两相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CS与PCL之间的界面相容性;随着PUP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增强,当PUP含量为20%、PCL分子量为40000时,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从15.94 MPa增至33.60 MPa,断裂伸长率从1.0%升至18.4%;PCL的分子量越高,PCL与CS的界面相容性越低。该研究为壳聚糖基复合材料的热塑加工制备及其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己内酯
聚氨酯预聚体
复合材料
界面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板栗壳黄酮结构分析及其对胰脂肪酶活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15
3
作者
黄雪薇
雷嗣超
+3 位作者
涂芬
谢辰阳
李杰
杨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11-118,共8页
在分析板栗壳黄酮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类型。采用醇提法提取板栗壳中的黄酮,并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冻干后得到的黄酮含量为(107.50±1.00)mg/g,提取得率为(5.66±0.05)%。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
在分析板栗壳黄酮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类型。采用醇提法提取板栗壳中的黄酮,并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冻干后得到的黄酮含量为(107.50±1.00)mg/g,提取得率为(5.66±0.05)%。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对板栗壳黄酮进行结构分析,鉴定出8种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对硝基苯酚法测定胰脂肪酶活力,分别考察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效果及不同反应条件下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为0.074 mg/mL,且使胰脂肪酶最适pH值向碱性偏移。通过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确定其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53.19 mg/m L。由此可见,板栗壳黄酮是一种效果良好的胰脂肪酶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壳
黄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胰脂肪酶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涤棉混纺织物的荧光碳点对Cr(Ⅵ)和Hg(Ⅱ)的检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汤鼎初
陆原
冯魏良
田迪
李伟
机构
武汉
纺织
大学
化学
与化工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0-446,共7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CFB556)
武汉曙光工程知识创新计划(2022020801020249)。
文摘
该文以废弃涤棉混纺织物为碳源,分别在乙二醇和硫酸溶液中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荧光碳点,实现了对溶液中Cr(Ⅵ)和Hg(Ⅱ)的检测。通过透射电镜与红外光谱表征了碳点的形貌与组成,并基于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碳点的电子跃迁形式及发光类型。在乙二醇体系中制得的碳点(ETCCDs)能够选择性检测Cr(Ⅵ),检出限为0.093 mg/L,其检测机理为荧光内滤效应;硫酸体系中制备的碳点(WTCCDs)能够选择性检测Hg(Ⅱ),检出限为0.018µmol/L,检测机理为能量转移。对实际水样中的Cr(Ⅵ)和Hg(Ⅱ)进行检测,验证了上述两种碳点的实用性。基于涤棉混纺织物制备的荧光碳点不仅实现了对两种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同时也为废旧纺织物的再生利用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
荧光探针
涤棉混纺
检测
Cr(Ⅵ)
Hg(Ⅱ)
碳点
Keywords
fluorescent probe
polyester-cotton blend
detection
Cr(Ⅵ)
Hg(Ⅱ)
carbon dots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O614.6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己内酯聚氨酯预聚体增容壳聚糖/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徐鸿运
罗子木
杨赟
镇思君
马家玉
李景蕻
张宇
机构
湖北
第二师范学院植物抗癌活性物质提纯与应用
湖北省
重点
实验室
中广核拓普(
湖北
)新材料有限公司
武汉工程大学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3077)
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NG202310)
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314099005)。
文摘
以聚己内酯聚氨酯预聚体(PUP)为增容剂,采用熔融法制备了壳聚糖(CS)/聚己内酯(PCL)复合材料,探究了PUP含量和PCL分子量对CS/PCL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P分子上的异氰酸酯基团可以与CS分子上的羟基和氨基反应形成共价键,同时PUP与PCL相似相容,通过PUP与两相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CS与PCL之间的界面相容性;随着PUP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增强,当PUP含量为20%、PCL分子量为40000时,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从15.94 MPa增至33.60 MPa,断裂伸长率从1.0%升至18.4%;PCL的分子量越高,PCL与CS的界面相容性越低。该研究为壳聚糖基复合材料的热塑加工制备及其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壳聚糖
聚己内酯
聚氨酯预聚体
复合材料
界面相容性
Keywords
chitosan
polycaprolactone
polyurethane prepolymer
composite
interfacial compatibility
分类号
TQ323.8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板栗壳黄酮结构分析及其对胰脂肪酶活力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15
3
作者
黄雪薇
雷嗣超
涂芬
谢辰阳
李杰
杨芳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
环境生态与生物
工程
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
绿色
化工过程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武汉工程大学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11-1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701604)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D20171501)
武汉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k201633)。
文摘
在分析板栗壳黄酮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类型。采用醇提法提取板栗壳中的黄酮,并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冻干后得到的黄酮含量为(107.50±1.00)mg/g,提取得率为(5.66±0.05)%。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对板栗壳黄酮进行结构分析,鉴定出8种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对硝基苯酚法测定胰脂肪酶活力,分别考察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效果及不同反应条件下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为0.074 mg/mL,且使胰脂肪酶最适pH值向碱性偏移。通过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确定其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53.19 mg/m L。由此可见,板栗壳黄酮是一种效果良好的胰脂肪酶抑制剂。
关键词
板栗壳
黄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胰脂肪酶
抑制作用
Keywords
chestnut shells
flavonoids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mass spectrometry
pancreatic lipase
inhibition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涤棉混纺织物的荧光碳点对Cr(Ⅵ)和Hg(Ⅱ)的检测
汤鼎初
陆原
冯魏良
田迪
李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聚己内酯聚氨酯预聚体增容壳聚糖/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徐鸿运
罗子木
杨赟
镇思君
马家玉
李景蕻
张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板栗壳黄酮结构分析及其对胰脂肪酶活力的抑制作用
黄雪薇
雷嗣超
涂芬
谢辰阳
李杰
杨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