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士论文文献综述语篇建构的互动视角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明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50,共6页
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所写的100篇博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进行仔细考察,得出文献综述这一语类的4要素模式结构。4要素之间的互动是文献综述中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博士论文文献综述的语篇建构不仅是各要素中不同的词汇语法形式的选择,而... 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所写的100篇博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进行仔细考察,得出文献综述这一语类的4要素模式结构。4要素之间的互动是文献综述中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博士论文文献综述的语篇建构不仅是各要素中不同的词汇语法形式的选择,而且是文献综述这一语类的4要素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综述 语类结构 语篇建构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克斯动画长片中的女性角色塑造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94,共3页
皮克斯笔下的很多动画长片中都给出了很多的人物角色,而且每个角色的塑造都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物都有极其鲜明的特征,在选择人物方面他也能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为其挑选最为恰当的角色,这点也充分体现了皮克斯动画长片的独特艺术风格,... 皮克斯笔下的很多动画长片中都给出了很多的人物角色,而且每个角色的塑造都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物都有极其鲜明的特征,在选择人物方面他也能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为其挑选最为恰当的角色,这点也充分体现了皮克斯动画长片的独特艺术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描写与刻画是一个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克斯 角色塑造 女性角色 人物角色 性格特征 梅里达 艺术风格 玩具总动员 女性主义者 女性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统一——小说《去吧,摩西》的成功之处解读
3
作者 游桂兰 朱梅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6,共3页
著名长篇小说《去吧,摩西》是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鼎盛时期的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全面、真实反映美国内战前后南方白人、黑人和大自然三者之间微妙关系的佳作。小说中的七个故事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
关键词 对立与统一 白人 黑人 自然 《去吧 摩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境中的语码混合流行语语义变化研究
4
作者 刘丹 王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7Z期67-68,共2页
汉语语境中语码混合流行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文章对语码混合、流行语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解析了汉语语境中比较高频的语码混合流行语语义的变化,并对该类词应持有的态度和汉语规范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语码混合 流行语 语义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交际教学模式下师生双方话语目的分析——以目的原则为视角
5
作者 李琼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语境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目的原则是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人们处于互动之中,互动有多种形式。从目的原则的视角来研究英语交际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交际教学模式 目的原则 英语 语用学研究 话语 师生 学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互联网+”语境下动漫和游戏的互融模式 被引量:1
6
作者 金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7-69,共3页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突破了动漫和游戏二者各自依其本体的孤立式存在与孤立发式展,为二者的深度互融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近距离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动漫、游戏三者之间,有着先天性的彼此交融的模因,尤其是在后现代,
关键词 互联网 游戏 动漫 语境 近距离 可能性 先天性 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烽火中的文体突围——论抗战时期新文学家旧体诗词的文体变革
7
作者 邱婕 李遇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58,共10页
抗战时期是新文学家旧体诗词创作的高峰期。新文学家的抗战时期旧体诗词创作并非单纯的“复制”中国古典诗词的行为,而是颇具“突围”意义的文体变革实践。“从启蒙到救亡”的时代主题变奏,以及新文学家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一体两面... 抗战时期是新文学家旧体诗词创作的高峰期。新文学家的抗战时期旧体诗词创作并非单纯的“复制”中国古典诗词的行为,而是颇具“突围”意义的文体变革实践。“从启蒙到救亡”的时代主题变奏,以及新文学家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一体两面性”是新文学家在抗战时期进行旧体诗词文体变革的主要动因。抗战时期新文学家旧体诗词的精神意蕴变革主要体现在现代个体生命意识的书写、现代民族国家的诗性想象、精英意识与平民意识的消长三个方面,而艺术形式变革主要体现在对白话旧体诗词的艺术探索、传统意象的复现与现代性“扩容”、以新文学文体“改造”旧体诗词三个方面。凭借跨越古今中西之边界的文体旨趣,新文学家抗战时期旧体诗词的文体变革实践在有限的传统文学形式中创造出了无限的现代可能性。这是复兴中华民族文学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有效历史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新文学家 旧体诗词 文体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