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撞击流气液反应器氨吸收法去除烟气中的SO_2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玉新 刘建章 +1 位作者 刘碧 伍沅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6-509,共4页
以氨水为吸收剂,在撞击流气液反应器中进行了燃煤烟气脱硫实验。考察了吸收液体积(L)与SO_2体积(m^3)之比(液气比)、烟气中SO_2浓度、烟气流速和氨与硫摩尔比对脱硫率的影响。在液气比为0.52 L/m^3、氨与硫摩尔比为1.3、烟气流速为6.3 ... 以氨水为吸收剂,在撞击流气液反应器中进行了燃煤烟气脱硫实验。考察了吸收液体积(L)与SO_2体积(m^3)之比(液气比)、烟气中SO_2浓度、烟气流速和氨与硫摩尔比对脱硫率的影响。在液气比为0.52 L/m^3、氨与硫摩尔比为1.3、烟气流速为6.3 m/s、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为2 800 mg/m^3时,脱硫率达96.08%;建立了液气比、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烟气流速和氨与硫摩尔比与脱硫率的数学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 烟气脱硫 氨吸收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微观混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杨 伍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26-229,共4页
介绍了撞击流的基本原理和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的结构,利用α-萘酚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之间的串联竞争偶合反应对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微观混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螺旋桨转速、减小流量体积比可以提高微观混合效果... 介绍了撞击流的基本原理和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的结构,利用α-萘酚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之间的串联竞争偶合反应对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微观混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螺旋桨转速、减小流量体积比可以提高微观混合效果;反应物初始浓度与分隔指数的关系验证了一定转数下微观混合时间只能达到一定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 反应器 微观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青石绿色化学法制备高纯碳酸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旺生 徐莹 李海霞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27,共3页
研究了催化转化法由天青石制备高纯碳酸锶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控制条件,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生产方法中转化率较低、三废污染严重、能耗高、生产复杂等种种弊端。制备的碳酸锶产品化学纯度平均达到99. 5%,矿石有效成分的转化率在93%以上,制备... 研究了催化转化法由天青石制备高纯碳酸锶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控制条件,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生产方法中转化率较低、三废污染严重、能耗高、生产复杂等种种弊端。制备的碳酸锶产品化学纯度平均达到99. 5%,矿石有效成分的转化率在93%以上,制备过程中所用催化剂可循环使用,三废排放物中的有害杂质含量少,并且可制备质量较高的工业副产品硫酸铵,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青石 高纯碳酸锶 硫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产品的绿色设计及其集成评价方法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闫志国 吴元欣 +1 位作者 袁华 吴广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8期1-3,10,共4页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化工产品设计需要同时考虑环境和经济性能。为了合理集成评价这两个相互影响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涉及到的多目标问题,提出了生命周期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绿色设计 多准则决策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流反应器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
5
作者 周玉新 刘碧 +1 位作者 袁军 王雷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6期15-17,共3页
在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以硝酸钙和磷酸钠为原料、乙酰胺为分散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探讨了影响产品收率的相关因素,确定较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如下:钙磷摩尔比1.70、硝酸钙与乙酰胺质量比0.60、反应温度40℃、反应时... 在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以硝酸钙和磷酸钠为原料、乙酰胺为分散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探讨了影响产品收率的相关因素,确定较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如下:钙磷摩尔比1.70、硝酸钙与乙酰胺质量比0.60、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80 min。并运用回归分析法求出上述几种因素与收率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反应器 纳米羟基磷灰石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化学降解等规聚丙烯 被引量:11
6
作者 淡小翀 杨爱华 +2 位作者 樊庆春 张良均 童身毅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20,共4页
在剪切力作用和较低温度下,利用过氧化物对等规聚丙烯(PP)化学降解,得到了具有超高熔体流动速率(MFR)的PP降解产品。考察了降解时间对降解产品的MFR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发现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MFR提高幅度逐渐减小,相对分子质量下降... 在剪切力作用和较低温度下,利用过氧化物对等规聚丙烯(PP)化学降解,得到了具有超高熔体流动速率(MFR)的PP降解产品。考察了降解时间对降解产品的MFR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发现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MFR提高幅度逐渐减小,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用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发现,降解PP出现了羰基和碳碳双键吸收峰,且羰基吸收峰随降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强;PP降解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晶结构未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化学降解 流变性能 熔体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乙醛脱氢酶活性检测反应体系优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玉凤 雷明科 +1 位作者 吴元欣 王存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3-26,共4页
研究了酵母乙醛脱氢酶(ALDH)的部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酶最适pH值为8.5,PO43-对该酶没有激活作用,巯基乙醇等保护剂对该酶的测定有重要作用,该酶为依赖K+的金属酶,Mg2+、Mn2+、Zn2+有抑制作用,Ca2+、Na+有激活作用,其中Mn2+的抑制类... 研究了酵母乙醛脱氢酶(ALDH)的部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酶最适pH值为8.5,PO43-对该酶没有激活作用,巯基乙醇等保护剂对该酶的测定有重要作用,该酶为依赖K+的金属酶,Mg2+、Mn2+、Zn2+有抑制作用,Ca2+、Na+有激活作用,其中Mn2+的抑制类型为反竞争性抑制,其抑制剂常数Ki为8.73×10-4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 酶活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合成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洁 刘永琼 +2 位作者 祝宏 柏正武 邹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69-1272,共4页
对乙醇胺硫酸酯化法合成牛磺酸的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牛磺酸产率的影响,尤其是酯化阶段各反应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酯化反应中原料混合温度为50℃左右,酯化温度为110℃,酯化收率超过98%。以此中间体合成牛磺酸,在90℃左... 对乙醇胺硫酸酯化法合成牛磺酸的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牛磺酸产率的影响,尤其是酯化阶段各反应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酯化反应中原料混合温度为50℃左右,酯化温度为110℃,酯化收率超过98%。以此中间体合成牛磺酸,在90℃左右离心去盐后重结晶,其含量达99%以上,两步反应的总产率为72.60%,高于现行工艺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胺 2-氨基乙基硫酸酯 牛磺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醛酸内酯酯化及结晶工艺改进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袁华 孙炎彬 +2 位作者 闫志国 杜治平 吴元欣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4-336,共3页
对现行淀粉硝酸氧化法合成葡醛内酯的酯化与结晶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水解液浓缩、乙酸丁酯带水、醋酸共沸脱水3次处理,葡醛内酯粗品收率从15%提高到18%,结晶终止温度从-5℃提高到25℃,该项改进不仅提高了产品收率,而且简化了分离过程,... 对现行淀粉硝酸氧化法合成葡醛内酯的酯化与结晶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水解液浓缩、乙酸丁酯带水、醋酸共沸脱水3次处理,葡醛内酯粗品收率从15%提高到18%,结晶终止温度从-5℃提高到25℃,该项改进不仅提高了产品收率,而且简化了分离过程,大幅度降低了能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醛酸内酯 酯化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床法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广文 吴元欣 +1 位作者 马沛生 金放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1-74,共4页
以Pd-Cu/La0.5Pb0.5MnO3为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气体和液体流率、溶剂等因素对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DPC)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碳酸二甲酯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为助催化剂,当反应液中苯... 以Pd-Cu/La0.5Pb0.5MnO3为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气体和液体流率、溶剂等因素对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DPC)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碳酸二甲酯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为助催化剂,当反应液中苯酚的质量分数为30%,混合气体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5%,反应液体体积流量为10mL/m in,反应气体体积流量为200 mL/min,反应温度80℃,反应压力为2.5 MPa,DPC的收率为4%左右,DPC的选择性在99%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苯酯 氧化羰基化 固定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Co(benimtacn)Cl_2]Cl·3H_2O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庆祥 喻玖宏 +2 位作者 肖海燕 杨祥良 徐辉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3-676,共4页
近年来,带悬臂的1,4,7-三氮环壬烷作为一类直接有效的配体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由于悬臂的柔顺性和多样性.这类配体可能形成非常有趣且稳定的配合物。特别是选择性悬臂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作为酶模型物时.容易形成催化活性空位;悬臂... 近年来,带悬臂的1,4,7-三氮环壬烷作为一类直接有效的配体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由于悬臂的柔顺性和多样性.这类配体可能形成非常有趣且稳定的配合物。特别是选择性悬臂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作为酶模型物时.容易形成催化活性空位;悬臂较少.空间位阻较小的配体在形成配合物时易自组装成桥连双核二聚体。1-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的铜、镍、锰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已见文献报道,而其钻的配合物还未见报道.金属钻的配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用作研究抗癌药物的作用机理、腈水合酶的模拟物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苯并咪唑 1 4 7三氮环壬烷 钴配合物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萃取剂萃取净化低浓度湿法磷酸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乐武阳 戢峻 +3 位作者 丁一刚 李鑫 杨昌炎 张译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67-69,共3页
以含15%~21%P2O5湿法磷酸为研究对象,采用醇—酯复合萃取剂,对湿法磷酸萃取、洗涤、反萃、精制等过程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净化工艺条件为:萃取相比4∶1、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0min、硫酸加入量为湿法磷酸质量的1.5%... 以含15%~21%P2O5湿法磷酸为研究对象,采用醇—酯复合萃取剂,对湿法磷酸萃取、洗涤、反萃、精制等过程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净化工艺条件为:萃取相比4∶1、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0min、硫酸加入量为湿法磷酸质量的1.5%,经过两级萃取的萃取率达到78.6%,Fe2+、SO42-去除率超过90%。经过酸洗、三级反萃后得到的水洗液选用BaCO3作为脱硫精制剂,加入量为水洗液质量的0.3%~0.4%,所得磷酸水溶液经过浓缩脱色可得到85%工业磷酸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复合萃取剂 净化 工业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钛酸锶粉体制备及其表面改性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雄 丁一刚 +2 位作者 吴元欣 刘敏 丁晓娟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20,共2页
钛酸锶(SrTiO3)是制备陶瓷电容器和热敏电阻器等电子陶瓷的重要原料,在电子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以四氯化钛和氯化锶、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钛酸锶粉体,重点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合成过程中对... 钛酸锶(SrTiO3)是制备陶瓷电容器和热敏电阻器等电子陶瓷的重要原料,在电子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以四氯化钛和氯化锶、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钛酸锶粉体,重点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合成过程中对纳米钛酸锶粉体性能的影响,并应用XRD,TEM,SEM,BET等一系列手段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DBS的添加浓度有一最佳值(0.15 mol/L)。通过SDBS改性后的纳米钛酸锶粉体,其晶型结构没有发生改变,颗粒的形状为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5 nm,粒度分布较窄,团聚现象也大为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 直接沉淀法 表面活性剂 微观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CO、CO_2在Rh-Mn-Li/SiO_2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文 王存文 +2 位作者 应卫勇 余传波 吴元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4-628,共5页
在温度25-300℃和压力0.1-3.0 MPa范围内,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CO和CO2在Rh-Mn-Li/SiO2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在0.1 MPa和25℃时CO在该催化剂上存在线式、孪生和桥式吸附,以桥式吸附为主,3种吸附均能快速达到吸附平衡。压力保... 在温度25-300℃和压力0.1-3.0 MPa范围内,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CO和CO2在Rh-Mn-Li/SiO2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在0.1 MPa和25℃时CO在该催化剂上存在线式、孪生和桥式吸附,以桥式吸附为主,3种吸附均能快速达到吸附平衡。压力保持0.1 MPa,温度由25℃升至300℃时,线式比桥式先脱附,至265℃时,3种吸附基本脱附完全;当温度维持205℃不变而压力逐步由0.1升至3.0 MPa时,线式吸附增量较少,桥式吸附增量较多;CO2在0.1 MPa,25℃时就能发生快速的解离吸附,即CO2→CO+O,其吸附行为表现为CO的线式吸附,但吸附峰与纯CO吸附时不同;当温度稳定在25℃而压力逐步升至2.5 MPa时,不仅CO2吸附量增大,而且其2052 cm^-1吸附峰有向高波数移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基催化剂 吸附 CO CO2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型二氧化碳减排技术体系 被引量:19
15
作者 邝生鲁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3,15,共12页
大气中CO2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10-6已上升到2007年的385×10-6,并以每年3.0×10-6的增幅递增。若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到下世纪末CO2浓度将达900×10-6,接近5400万年前古新纪热灭绝时的水平。为此必须设定一个时间界... 大气中CO2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10-6已上升到2007年的385×10-6,并以每年3.0×10-6的增幅递增。若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到下世纪末CO2浓度将达900×10-6,接近5400万年前古新纪热灭绝时的水平。为此必须设定一个时间界限和减排目标,使CO2浓度在未来50年保持在535×10-6范围之内。对目前很多有效分离回收CO2的工艺进行了介绍,提出必须建构新型的兼顾源头减排和下游减排的技术体系,才有望实现上述目标。最后,对我国CO2减排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减排 光催化 生物转化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3,5-二氯-2,6-二氟吡啶合成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祝宏 李博 +1 位作者 蒋轶纯 李胜松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对以五氯吡啶为起始原料合成4-氨基-3,5-二氯-2,6-二氟吡啶的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了相关因素对4-氨基-3,5-二氯-2,6-二氟吡啶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中水分对氟交换反应影响很大,无水条件下氟交换反应温度为100~158℃时中间... 对以五氯吡啶为起始原料合成4-氨基-3,5-二氯-2,6-二氟吡啶的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了相关因素对4-氨基-3,5-二氯-2,6-二氟吡啶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中水分对氟交换反应影响很大,无水条件下氟交换反应温度为100~158℃时中间体3,5-二氯-2,4,6-三氟吡啶收率超过80%;无水KF无需预先用烘箱干燥,氟化产物无需用精馏塔分离,且氨化反应无需耐高温高压设备(室温即可反应),产物总收率为70.4%。此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3 5-二氯-2 6-二氟吡啶 3 5-二氯-2 4 6-三氟吡啶 五氯吡啶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法合成三乙氧基硅烷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广文 吴元欣 李世荣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9期24-26,共3页
以硅粉、乙醇为原料,以氯化亚铜、氧化铜、铜粉混合物为催化剂直接合成了三乙氧基硅烷,考察了硅粉粒度、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及乙醇流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法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硅粉粒度60~200μm,V(溶剂)∶m(... 以硅粉、乙醇为原料,以氯化亚铜、氧化铜、铜粉混合物为催化剂直接合成了三乙氧基硅烷,考察了硅粉粒度、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及乙醇流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法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硅粉粒度60~200μm,V(溶剂)∶m(硅粉)=2∶1,反应温度215℃,0.6<乙醇加入速度(L.h-1)/反应介质体积(L)<0.8,此时产品收率达80%以上、选择性约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氧基硅烷 催化剂 直接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稳定床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冷模实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玉成 张林锋 +3 位作者 陈成 袁华 杜治平 吴元欣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68,共6页
以磁性催化剂Pd/La0.5Pb0.5MnO3为固相、N2为气相、纯水为液相在磁稳定床上进行冷模实验,探索磁稳定床的流动特性,为磁稳定床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提供数据。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固相催化剂在磁稳定床中流化状态的影响,并通过流体... 以磁性催化剂Pd/La0.5Pb0.5MnO3为固相、N2为气相、纯水为液相在磁稳定床上进行冷模实验,探索磁稳定床的流动特性,为磁稳定床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提供数据。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固相催化剂在磁稳定床中流化状态的影响,并通过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实验进行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催化剂可以在流化床中达到完全流化状态,且起始流化速度随液体流速增大、外加磁场强度的增大及分布板开孔率减小而增大,床层高度随气相流速和液相流速减小而减小,随磁场强度的减小而增大,固相分布随床层高度减小而趋于密集,在实验气相流速范围内,床层的平均气相含率与气体流速基本呈直线上升关系。FLUENT软件模拟结果与实验过程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稳定床 氧化羰基化 钯负载磁性催化剂 冷模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芳 池汝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4-816,共3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醇提酸沉法制备黄芩苷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当温度为80℃,并保温时间为60 min,酸沉pH值为2时,黄芩苷产率及黄芩苷纯度均较高,分别为18.39%和39.98%。同时,比较了一次酸沉、二次酸沉以及三次酸沉粗粉中黄芩苷的...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醇提酸沉法制备黄芩苷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当温度为80℃,并保温时间为60 min,酸沉pH值为2时,黄芩苷产率及黄芩苷纯度均较高,分别为18.39%和39.98%。同时,比较了一次酸沉、二次酸沉以及三次酸沉粗粉中黄芩苷的纯度。结果表明,一次酸沉粗粉的黄芩苷纯度与二次、三次酸沉产品没有明显区别,此时通过重结晶可以得到纯度高达86.14%的黄芩苷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苷 酸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中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 Ⅰ.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杨 吴元欣 +2 位作者 王存文 陈雁 应卫勇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4,共4页
在超临界CO2条件下由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合成了双酚A型聚碳酸酯(PC),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了PC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存在线形缩聚和成环两种反应机理,产物的... 在超临界CO2条件下由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合成了双酚A型聚碳酸酯(PC),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了PC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存在线形缩聚和成环两种反应机理,产物的重均分子量高达117740,分子量分布指数Pd=1.33;超临界CO2能增塑PC致使链段活动性增强,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二氧化碳 聚碳酸酯 苯酚 碳酸二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