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地层直视与非直视紫外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吕照顺 吴晗平 +1 位作者 梁宝雯 袁璐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8-694,699,共8页
针对当前紫外光通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紫外光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原理和特点,探讨了紫外大气传输特性、直视与非直视紫外通信距离方程理论、调制与解调、高性能紫外探测器、紫外光信号检测、紫外光学材料及系统等主要关键技术,并... 针对当前紫外光通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紫外光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原理和特点,探讨了紫外大气传输特性、直视与非直视紫外通信距离方程理论、调制与解调、高性能紫外探测器、紫外光信号检测、紫外光学材料及系统等主要关键技术,并研究了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未来紫外光通信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层 直视紫外光 非直视紫外光 紫外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成像系统分析及其相关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华泽 吴晗平 +1 位作者 吕照顺 梁宝雯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91-397,共7页
随着THz成像技术的日益发展,针对设计清晰、实时、高灵敏度、小型化及低成本THz成像系统还比较困难的问题,从设计THz成像系统的角度出发,就其在成像方面的特点、工作原理、组成及关键技术(包括THz光学系统、探测器及信号处理)进行了研究... 随着THz成像技术的日益发展,针对设计清晰、实时、高灵敏度、小型化及低成本THz成像系统还比较困难的问题,从设计THz成像系统的角度出发,就其在成像方面的特点、工作原理、组成及关键技术(包括THz光学系统、探测器及信号处理)进行了研究,着重研究了目前THz成像系统的新进展。并分析比较了电磁波段中γ、X、紫外、可见光、微光、红外、THz及毫米波各成像系统的优缺点及应用。在THz成像系统的典型应用基础上提出了THz成像系统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z成像 总体分析 关键技术 成像技术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紫外目标探测系统技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伟 吴晗平 +2 位作者 吕照顺 黄璐 熊衍建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178,190,共8页
为了有助于紫外探测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尤其是在空间军事上的广泛应用。首先,在阐述紫外探测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分析紫外光学系统的技术特点,以及真空型和固体型2类紫外探测器的技术现状。其次,从... 为了有助于紫外探测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尤其是在空间军事上的广泛应用。首先,在阐述紫外探测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分析紫外光学系统的技术特点,以及真空型和固体型2类紫外探测器的技术现状。其次,从目标的时间特性、运动特性和辐射特性角度研究空间紫外目标特性,并进一步归纳紫外大气传输影响因素。再次,借鉴红外目标信号处理方法,探讨紫外弱目标信号处理与检测方法。最后,指出紫外探测系统发展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对于紫外目标探测系统技术的发展与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探测 辐射特性 大气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周界警戒系统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余明慧 吴晗平 +2 位作者 吕照顺 王华泽 李军雨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9-874,共6页
针对传统周界警戒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光纤周界警戒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特点,探讨了基于振动感应的光纤光缆传感单元,微应变检测和定位,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信号解调等主要关键技术。并研究了国内外光纤周界警戒技术发展现状... 针对传统周界警戒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光纤周界警戒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特点,探讨了基于振动感应的光纤光缆传感单元,微应变检测和定位,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信号解调等主要关键技术。并研究了国内外光纤周界警戒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周界警戒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定位 信号解调 周界警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5
作者 吴晶 吴晗平 +1 位作者 黄俊斌 顾宏灿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4期519-531,共13页
光纤光栅传感器是一种新型传感器,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限制光纤光栅传感器大量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是传感信号解调,因而,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是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现有已报道的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的解调方法... 光纤光栅传感器是一种新型传感器,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限制光纤光栅传感器大量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是传感信号解调,因而,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是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现有已报道的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的解调方法进行综述,并归类为:边缘滤波法、匹配滤波法、可调谐滤波法、光源波长可调谐扫描法、射频探测法、光栅啁啾法、CCD分光仪法、干涉法。对各种方法的原理及相关改进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优缺点做了比较分析,最后,对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的解调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器 信号解调 滤波法 干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用红外光学系统性能及其结构形式技术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熊衍建 吴晗平 +2 位作者 吕照顺 周伟 黄璐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88-695,707,共9页
针对军用红外光学系统的性能特性与其结构的密切关系,深入研究和比较传统与现代系统结构形式的技术特点。在提出军用红外光学系统性能特性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传统折射式、反射式和折反式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技术要点,对现代红外光学... 针对军用红外光学系统的性能特性与其结构的密切关系,深入研究和比较传统与现代系统结构形式的技术特点。在提出军用红外光学系统性能特性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传统折射式、反射式和折反式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技术要点,对现代红外光学系统中折衍混合、离轴三反、双视场、自适应、合成孔径等结构进行特点分析,从技术上比较传统红外光学系统和现代红外光学系统的特点与局限性,对军用红外光学系统结构设计选型与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红外光学 系统性能 结构形式 技术特点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光电监测系统构建 被引量:7
7
作者 胡大军 吴晗平 张焱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8-202,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监测系统的不足,构建一种基于PLC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光电监测系统。在分析光电监测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遥测技术的无线光电传感器网络实现方式,研究了ABB PLC软硬件实现及FameView的开发的可行性。采用... 为了克服传统监测系统的不足,构建一种基于PLC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光电监测系统。在分析光电监测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遥测技术的无线光电传感器网络实现方式,研究了ABB PLC软硬件实现及FameView的开发的可行性。采用ABB公司生产的AC500PLC作为主要控制器件,通过Modbus协议按地址依次轮询无线传感器节点来采集数据,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并将最终结果传递给上位机。上位机将获得的数据通过FameView组态软件生成监控画面,实时监测现场的运行情况。监测灵活、高效,数据采集效率较高,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这种新型光电监测系统在企业生产、战场环境等许多军民用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B PLC MODBUS协议 光电监测 FameView软件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成像系统综合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连振 吴晗平 +2 位作者 李旭辉 李军雨 王华泽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2,共6页
红外成像系统性能评价是红外成像系统总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红外成像系统各单项性能评价模型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几种典型的红外成像系统综合性能评价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重点对传统和修正的点源、面源红外成像系统作用... 红外成像系统性能评价是红外成像系统总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红外成像系统各单项性能评价模型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几种典型的红外成像系统综合性能评价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重点对传统和修正的点源、面源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方程进行了相关探讨,这为红外成像系统的性能评价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系统 综合性能评价 作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层紫外光通信“日盲”滤光片技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吕照顺 吴晗平 +2 位作者 李军雨 梁宝雯 王华泽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52-958,共7页
针对紫外光通信中存在各种干扰或影响的问题,阐述了"日盲"紫外滤光片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紫外干涉型滤光片和紫外吸收型滤光片的工作原理、材料特性和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两类滤光片的测试技术进行... 针对紫外光通信中存在各种干扰或影响的问题,阐述了"日盲"紫外滤光片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紫外干涉型滤光片和紫外吸收型滤光片的工作原理、材料特性和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两类滤光片的测试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未来紫外滤光片的研究方向。这对紫外通信滤光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通信 “日盲”滤光片 干涉型 吸收型 制备方法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边缘滤波解调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晶 吴晗平 +1 位作者 黄俊斌 顾宏灿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1,共4页
对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的边缘滤波解调技术进行了综述,按不同的滤波器归类:体滤波器、光纤波分复用(WDM)耦合器、阵列波导光栅(AWG)、长周期光纤光栅、非对称F-P滤波器和放大自发辐射(ASE)光源。介绍了各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给出了原理图,... 对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的边缘滤波解调技术进行了综述,按不同的滤波器归类:体滤波器、光纤波分复用(WDM)耦合器、阵列波导光栅(AWG)、长周期光纤光栅、非对称F-P滤波器和放大自发辐射(ASE)光源。介绍了各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给出了原理图,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光纤光栅传感信号的边缘滤波解调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器 信号解调 解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面红外与紫外自由空间光通信特点及其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吕照顺 吴晗平 +2 位作者 周伟 黄璐 熊衍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7-213,共7页
针对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军用、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在与传统的有线通信系统、无线电波通信系统相比较的基础上,阐述了近地面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技术经济特点,分别深入分析了近地面红外与紫外这两种自由空... 针对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军用、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在与传统的有线通信系统、无线电波通信系统相比较的基础上,阐述了近地面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技术经济特点,分别深入分析了近地面红外与紫外这两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主要性能指标与关键技术,并对这两种光通信的特点进行了较全面地比较研究。对于近地面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工程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面 红外与紫外 自由空间通信 技术分析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离轴三反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12
作者 梁宝雯 吴晗平 王华泽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7-222,共6页
针对空间光学系统长焦距、大视场、小型化、轻量化、大相对孔径、高成像质量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通过对非球面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模型及其理论参数的研究分析,在共轴三反射式光学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离轴三反射式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 针对空间光学系统长焦距、大视场、小型化、轻量化、大相对孔径、高成像质量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通过对非球面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模型及其理论参数的研究分析,在共轴三反射式光学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离轴三反射式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利用ZEMAX求解并优化,设计一个焦距f=1000 mm,视场角为4,D/f=1/4的反射式离轴光学系统。使该系统在50 lp/mm空间频率处传函达到0.3以上,接近衍射极限,全视场弥散斑控制在10 m以内,满足空间照相机的需要。该系统克服了共轴三反存在中心遮挡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像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红外光学 离轴三反系统 像质 光学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太赫兹探测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宝雯 叶利民 +2 位作者 吕照顺 李军雨 吴晗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7-171,共5页
二维太赫兹探测成像适用于以太赫兹波作为探测波的安全检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为实现大视场的二维太赫兹探测成像光学系统设计,根据匹兹万条件,分析了光学三反系统面型,并提出了一种反远距离轴三反结构,设计了视场角为20°×20&... 二维太赫兹探测成像适用于以太赫兹波作为探测波的安全检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为实现大视场的二维太赫兹探测成像光学系统设计,根据匹兹万条件,分析了光学三反系统面型,并提出了一种反远距离轴三反结构,设计了视场角为20°×20°,焦距为70mm,F数为3.5的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设计结果表明,该光学系统调制传递函数接近衍射极限,各个视场的点列图均方根半径均远小于艾里斑半径,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二维 光学系统 反远距结构 离轴三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目标探测弱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伟 吴晗平 +2 位作者 吴晶 黄俊斌 黄璐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08-514,共7页
为了提高紫外探测系统性能,研究具有高灵敏性紫外目标探测弱信号处理方法是关键问题之一。首先,在阐述紫外目标探测原理的基础上,分析紫外目标辐射特性。其次,研究自适应噪声抵消信号处理的一般方法,以及基于最小均方误差LMS准则、递推... 为了提高紫外探测系统性能,研究具有高灵敏性紫外目标探测弱信号处理方法是关键问题之一。首先,在阐述紫外目标探测原理的基础上,分析紫外目标辐射特性。其次,研究自适应噪声抵消信号处理的一般方法,以及基于最小均方误差LMS准则、递推最小二乘RLS准则和线性神经网络ADALINE的三种具体的自适应噪声抵消算法。再次,提出采用功率信噪比来衡量滤波算法的性能。最后,通过仿真计算比较分析这三种算法的滤波效果。结果表明:采用LMS和RLS算法信噪比提高约12.5 dB,且LMS算法比RLS算法略优,而采用ADALINE算法信噪比至少改善26.6 dB,可实现高性能滤波。对于紫外目标探测弱信号处理方法的发展与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目标辐射特性 LMS算法 RLS算法 ADALINE算法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预警探测用450mm口径红外非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群龙 吴晗平 +2 位作者 熊衍建 吕照顺 周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17-522,共6页
针对高空预警探测系统中红外光学系统的需求,在分析大口径光学系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非球面系统的特点,结合两镜R-C系统结构计算方法,提出系统主要性能指标,并设计了一个符合要求的450 mm口径红外非球面光学系统。系统采用全非球... 针对高空预警探测系统中红外光学系统的需求,在分析大口径光学系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非球面系统的特点,结合两镜R-C系统结构计算方法,提出系统主要性能指标,并设计了一个符合要求的450 mm口径红外非球面光学系统。系统采用全非球面的设计,经过系统优化、像差和热差分析。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口径大、焦距长、失真小以及良好温度适应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预警 大口径 红外光学系统 非球面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层紫外自由光通信传输距离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照顺 吴晗平 +1 位作者 周伟 胡大军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8-592,共5页
在建立紫外自由光通信系统通信传输距离方程的基础上,针对紫外大气传输衰减、光学系统性能、探测器性能、误码率和信噪比等因素对通信传输距离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系统的通信传输距离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 在建立紫外自由光通信系统通信传输距离方程的基础上,针对紫外大气传输衰减、光学系统性能、探测器性能、误码率和信噪比等因素对通信传输距离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系统的通信传输距离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系统的理论通信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4 km,这与目前实际系统的通信传输距离符合较好。这对近地层紫外自由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性能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自由光通信 影响因素 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衍射与自由曲面的机载红外双波段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杰 罗辉 +1 位作者 李金铖 吴晗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0-155,共16页
为实现对远距离红外辐射目标的探测、识别,通过对谐衍射、自由曲面以及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的模型及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谐衍射和自由曲面的离轴三反双波段红外成像光学系统。量化指标实例分析选择初始结构,使用Zemax宏语言控制优化... 为实现对远距离红外辐射目标的探测、识别,通过对谐衍射、自由曲面以及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的模型及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谐衍射和自由曲面的离轴三反双波段红外成像光学系统。量化指标实例分析选择初始结构,使用Zemax宏语言控制优化过程,设计了一种焦距1200 mm,口径300 mm的双波段(3~5μm、8~12μm)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系统在空间频率10 lp/mm处,3~5μm波段调制传递函数大于0.6,8~12μm波段调制传递函数大于0.45,双波段全视场弥散斑半径均方根小于25μm。系统在-60℃~+60℃工作温度范围内实现非热敏化。该系统结构简单,设计结果满足各项任务指标,具有较高的可实现性,对机载双波段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进一步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衍射 自由曲面 离轴三反 双波段 宏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层紫外探测作用距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伟 马妮 吴晗平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7-360,371,共5页
作用距离是紫外探测系统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设计者和使用者最为关心的指标,研究紫外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估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阐述紫外探测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对比度探测系统的紫外作用距离模型,实例验证了... 作用距离是紫外探测系统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设计者和使用者最为关心的指标,研究紫外探测系统的作用距离估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阐述紫外探测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对比度探测系统的紫外作用距离模型,实例验证了该作用距离模型的可行性,并分析了紫外辐射特性、近地层紫外大气传输和紫外探测器件对作用距离的影响。对于紫外目标探测系统技术的发展与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探测系统 近地层 作用距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盲”紫外通信收发一体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吕照顺 吴晗平 +1 位作者 梁宝雯 李军雨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8,共5页
针对紫外通信系统收发分离方式给系统灵活性、可靠性带来较大不利影响的问题,采用折反式结构,设计了大视场角、收发一体化光学系统,用于紫外通信。根据紫外通信系统性能要求,提出了光学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利用光学软件ZEMAX进行了设计与... 针对紫外通信系统收发分离方式给系统灵活性、可靠性带来较大不利影响的问题,采用折反式结构,设计了大视场角、收发一体化光学系统,用于紫外通信。根据紫外通信系统性能要求,提出了光学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利用光学软件ZEMAX进行了设计与优化,结果表明:当系统工作波段为265~270nm时,中心波长为266nm,接收光学系统焦距为10mm时,系统可实现360°×(5°~20°)接收,发射光学系统能够实现5×准直扩束,系统总长246.8mm,能满足主要设计指标要求,实现了收发光学系统一体化。该系统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既可以满足紫外通信系统大视场的要求,也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机动灵活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通信 日盲 折反式 收发一体化 光学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折/衍混合的机载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杰 罗箫 吴晗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23,共9页
为实现机载红外光学系统大口径、长焦距、轻量化、高像质、非热敏化的技术要求,通过对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模型及其理论参数的研究分析,选取卡赛格林光学结构型式,提出一种基于折/衍混合的机载大口径长焦距非球面红外光学系统。经过初始... 为实现机载红外光学系统大口径、长焦距、轻量化、高像质、非热敏化的技术要求,通过对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模型及其理论参数的研究分析,选取卡赛格林光学结构型式,提出一种基于折/衍混合的机载大口径长焦距非球面红外光学系统。经过初始结构计算,并利用ZEMAX软件进行优化,设计出一款焦距1200 mm、口径260 mm的折/衍混合红外光学系统,遮拦比18%,在空间频率10 lp/mm处,调制传递函数(MTF)达到0.45,接近衍射极限,全视场弥散斑控制在20μm以内,在-50^+70℃温度范围内实现非热敏化。该系统结构简单,由两个反射镜和一组透镜组成,设计结果满足各项任务指标,对机载红外光学系统的进一步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衍混合 机载红外光学系统 卡塞格林光学结构 非热敏化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