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隙介质渗流微观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建军 代立强 李树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0-682,共3页
论述了孔隙介质渗流宏微观研究之间的联系,以及微观渗流研究的重要意义。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渗流微观结构模拟方面的研究问题和当前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了各种微观物理模型及相应的各种数学模型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手段。比较了孔隙结构研究的... 论述了孔隙介质渗流宏微观研究之间的联系,以及微观渗流研究的重要意义。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渗流微观结构模拟方面的研究问题和当前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了各种微观物理模型及相应的各种数学模型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手段。比较了孔隙结构研究的随机模拟方法和全局升尺度法,指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孔隙介质微观渗流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微观结构 多孔介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对填埋场土壤水分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薛强 徐应明 刘建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8-620,共3页
建立了一维垂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模拟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水分分布的动态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降雨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土壤水分湿润锋的分布,并且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验测试结果... 建立了一维垂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模拟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水分分布的动态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降雨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土壤水分湿润锋的分布,并且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从而可为定量化研究填埋气体和浸出液释放提供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土壤水分 降雨强度 数值模型 湿润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参数反演辨识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薛强 刘勇 +1 位作者 刘建军 王惠芸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741-743,共3页
建立了非饱和土壤水分传输的控制方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分别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Van-Genuchten模型和Brooks-Corey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反演辨识,得到了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值。数值结果表明:采用Van-Genuchten模型得到的粉砂... 建立了非饱和土壤水分传输的控制方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分别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Van-Genuchten模型和Brooks-Corey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反演辨识,得到了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值。数值结果表明:采用Van-Genuchten模型得到的粉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均能够较Brooks-Corey模型更好地反映土壤水力特性,且Van-Genuchten模型与实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数值反演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参数反演 最优估计 Levenberg-Marquardt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藏渗流-温度-应力耦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建军 冯夏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645-650,共5页
油藏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中国学者的极大兴趣,成为油藏工程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不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石油工程中遇到的不可忽略的流固耦合问题,而且,对油藏流固耦合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进行了报道,并... 油藏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中国学者的极大兴趣,成为油藏工程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不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石油工程中遇到的不可忽略的流固耦合问题,而且,对油藏流固耦合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进行了报道,并对油藏热流固耦合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固耦合 联油藏 宏观方程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建军 宋义敏 潘一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6-328,共3页
为了深入研究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的微观驱油机理,利用平板夹砂模型和微观仿真模型,通过显微观察和录像的手段,直接观测流体在孔隙介质内的流动形态以及驱替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试验发现:三元复合驱具有很强的洗油能力,无论... 为了深入研究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的微观驱油机理,利用平板夹砂模型和微观仿真模型,通过显微观察和录像的手段,直接观测流体在孔隙介质内的流动形态以及驱替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试验发现:三元复合驱具有很强的洗油能力,无论亲水介质还是亲油介质,三元复合驱均具有很强的使残余油变形的能力,使油藏流体流动性增强,从而提高水驱开发的波及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三元复合体系 微观驱油机理 平板夹砂模型 微观仿真模型 石油开采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网络的渗流力学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建军 裴桂红 +1 位作者 薛强 刘先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将城市交通网络中的交通流视为多孔介质网络中的渗流,利用裂隙介质中多相渗流力学理论,考虑人流和车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道路通行能力的不同,建立了城市交通网络通行能力计算的渗流力学模型,该模型的计算可以借助渗流力学的现有知识进... 将城市交通网络中的交通流视为多孔介质网络中的渗流,利用裂隙介质中多相渗流力学理论,考虑人流和车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道路通行能力的不同,建立了城市交通网络通行能力计算的渗流力学模型,该模型的计算可以借助渗流力学的现有知识进行,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城市交通网络的交通流分布以及城市交通网络的宏观通行能力。从而为城市交通规划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渗流力学 交通网络 裂隙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相液体传输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及数值解 被引量:1
7
作者 薛强 马士进 王惠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4-526,共3页
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力学和溶质运移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非水相液体在地下环境系统中传输过程的多组分多相流耦合数学模型,对多相流渗流场模型和污染物传输浓度场模型分别采用了IMPES和特征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数值离散,模型中充分考虑了污染物... 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力学和溶质运移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非水相液体在地下环境系统中传输过程的多组分多相流耦合数学模型,对多相流渗流场模型和污染物传输浓度场模型分别采用了IMPES和特征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数值离散,模型中充分考虑了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体系中扩散、吸附解吸、界面间分配以及微生物降解等化学反应以及气相作用,并以苯在土壤中传输的浓度分布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该数值模型较以往数值模型相比,可有效地克服在数值解过程中的弥散和振荡,对于石油工程领域中油气藏多相流数值模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相液体 多组分多相流 耦合数学模型 数值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黏土作为填埋场衬里土料的可行性研究
8
作者 陆海军 栾茂田 张金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9-724,共6页
针对传统压实黏土衬里不能有效阻止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迁移的缺点,采用颗粒活性炭、酸活化膨润土两种吸附剂改良黏土衬里以达到提高其吸附能力的目的.通过室内平衡吸附试验,对黏土、3%或6%颗粒活性炭改良的黏土以及3%或6%酸活化... 针对传统压实黏土衬里不能有效阻止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迁移的缺点,采用颗粒活性炭、酸活化膨润土两种吸附剂改良黏土衬里以达到提高其吸附能力的目的.通过室内平衡吸附试验,对黏土、3%或6%颗粒活性炭改良的黏土以及3%或6%酸活化膨润土改良的黏土吸附重金属Cr(Ⅵ)的性质进行了观察.为了评价改良黏土作为填埋场衬里土料的可靠性,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对衬里土料的体膨胀率、体缩率、渗透系数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土力学参数进行了检测.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经颗粒活性炭或酸活化膨润土改良的土料对Cr(Ⅵ)的吸附能力与黏土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改良方法是有效的.土工试验结果表明,在重型击实的条件下,所有衬里土料在一定含水率范围内均满足工程要求指标,即体缩率≤4%、渗透系数〈1×10^-7cm/s、无侧限抗压强度〉200kPa.因此,改良黏土在重型击实的条件下可以作为衬里的建造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衬里 吸附 体缩率 渗透系数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提高石油采收率机理研究
9
作者 裴桂红 李树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19期5049-5052,共4页
振动采油方法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新型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从流体流动性能、储层孔渗性能变化、流体-岩石边壁相互作用演化等方面论述了振动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机理。基于以上机理,建立了振动-渗流耦合数学模型,通过算例分析了振动对产液... 振动采油方法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新型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从流体流动性能、储层孔渗性能变化、流体-岩石边壁相互作用演化等方面论述了振动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机理。基于以上机理,建立了振动-渗流耦合数学模型,通过算例分析了振动对产液量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提高采收率 渗流 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场封场覆盖层水分传输的动态规律研究
10
作者 龚龙飞 薛强 +1 位作者 李艳 刘建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59-1362,共4页
为保证填埋场的安全运行及控制垃圾渗滤液的产量,垃圾填埋场通常建有封场覆盖层。封场覆盖层中水分的动态变化是关系到封场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考虑降水、蒸发循环补给的边界条件下,建立了水分在封顶系统中运移的数学... 为保证填埋场的安全运行及控制垃圾渗滤液的产量,垃圾填埋场通常建有封场覆盖层。封场覆盖层中水分的动态变化是关系到封场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考虑降水、蒸发循环补给的边界条件下,建立了水分在封顶系统中运移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此模型预测了11次蒸发、降水循环补给边界作用下,封场覆盖系统中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另外,对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进行了参数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整个覆盖封顶系统中含水率对边界变化响应的灵敏程度随土层深度的延伸而逐渐减弱,其中反应最为敏感的是最上层的植被层;当降雨强度为10cm/h,持续时间达到14.5小时,水分将穿透整个封顶覆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封顶覆盖系统 水分传输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流-热耦合传热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树光 李志建 +1 位作者 徐义洪 张传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07-2511,共5页
通过对潘西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基于裂隙岩体的流-热耦合数学模型,描述了裂隙岩体渗流场分布和水流及岩体的温度场分布,并结合边界条件及计算参数对裂隙岩体的流-热耦合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岩体内裂隙水流... 通过对潘西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基于裂隙岩体的流-热耦合数学模型,描述了裂隙岩体渗流场分布和水流及岩体的温度场分布,并结合边界条件及计算参数对裂隙岩体的流-热耦合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岩体内裂隙水流所引发的热量迁移,对裂隙岩体的温度场分布有重要影响。断裂带及地下水流的存在改变了岩体的原有温度场分布。在渗流初期,温度梯度矢量沿渗流方向向两侧岩体方向流动,由于两侧岩体的渗透性系数低于断裂带处的渗透性系数,右侧等温线及温度梯度矢量方向逐渐向渗流方向移动,改变了两侧岩体的温度场分布。通过对断裂带内裂隙水流渗透性系数的折减,分析渗透性系数发生变化时对岩体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渗透性系数越大,伴随的热量迁移增大,对岩体的温度场分布的影响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流一热耦合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组分在包气带土壤中运移的数值仿真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薛强 梁冰 +1 位作者 刘建军 刘磊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589-2592,共4页
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力学和溶质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石油组分在土壤包气带内传输的数值仿真模型,初步探讨了石油组分苯和正戊烷在土壤中的迁移归宿及在水相和气相中质量分配,预测预报石油污染物泄漏后在包气带内迁移转化的动态及过程。仿真... 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力学和溶质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石油组分在土壤包气带内传输的数值仿真模型,初步探讨了石油组分苯和正戊烷在土壤中的迁移归宿及在水相和气相中质量分配,预测预报石油污染物泄漏后在包气带内迁移转化的动态及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苯和正戊烷在水相和气相中的浓度分布规律几乎相同,随着时间的延长,污染面积和范围逐渐增大,并且释放在水相、气相中正戊烷的质量大于苯的质量。这不仅对于定量化研究有机污染物在地下环境系统中迁移归宿、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预测、预报与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与途径,而且可为地下环境系统中石油组分的质量监测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物 包气带 苯和正戊烷 耦合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中渗流-应力耦合模拟 被引量:13
13
作者 纪佑军 刘建军 薛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630-634,共5页
根据基坑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基于地下水渗流的基本规律以及岩土体受力的本构模型,建立了在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下基坑受力的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应力场及渗流场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设置挡土墙并... 根据基坑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基于地下水渗流的基本规律以及岩土体受力的本构模型,建立了在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下基坑受力的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应力场及渗流场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设置挡土墙并及时排水情况下,随着开挖的进行,基坑周围的土体变形增大,挡土墙前的土体发生沉降,墙体最终发生变形,基坑底部土体向上隆起,在基坑角落处水头梯度较大,发生应力集中,容易导致工程事故,必须谨慎处理。另外,基坑在降水时内外水头差过大将会引起墙体承受过大压力,基坑周围沉降会更大,这样不利于墙体和周围建筑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渗流 有限元方法 地下水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矿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4
14
作者 薛强 王惠芸 刘建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地下水脆弱性主要是由含水层中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和包气带土壤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采煤矿区地下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因素,采用数学模型和 DRASIC 评价指标体系法对矿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初步研究。给出... 地下水脆弱性主要是由含水层中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和包气带土壤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采煤矿区地下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因素,采用数学模型和 DRASIC 评价指标体系法对矿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初步研究。给出了相应评价因子,建立了采煤矿区地下水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化评价地下水潜在的易污染程度,为采煤矿区的资源开采、水环境保护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矿区 地下水脆弱性 评价指标体系 地下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孔对套管抗挤强度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宋吉水 张国亮 +1 位作者 刘绍轩 刘建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3-525,共3页
为了搞清不同射孔方式对套管强度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布孔方案,提高套管抗挤强度。以射孔管发生失稳的临界外载条件,利用变断面刚度的管体与变断面刚度的压杆有相似的挠曲微分方程,以及相同的边界,连续条件,利用杆管相似理论定量确定套管... 为了搞清不同射孔方式对套管强度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布孔方案,提高套管抗挤强度。以射孔管发生失稳的临界外载条件,利用变断面刚度的管体与变断面刚度的压杆有相似的挠曲微分方程,以及相同的边界,连续条件,利用杆管相似理论定量确定套管射孔后的抗挤强度的变化,并推导出不同射孔布孔方式下,射孔对套管抗挤强度影响的计算方法。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套管抗挤强度与试验对比,相对误差最大为6.9%,最小为0.24%,采用该方法可以计算出生产套管的抗挤强度,绘制套管强度图版,从而根据油田地下的实际情况,优选不同钢级的套管和射孔布孔方式,这对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孔 套管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气体运移过程的多场耦合模型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薛强 冯夏庭 刘建军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4,共5页
随着大型垃圾填埋场的建立,垃圾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已不容忽视。基于多孔介质渗流力学-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垃圾填埋气体运移过程的多场耦合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有限元格式,并通过编制的程序对... 随着大型垃圾填埋场的建立,垃圾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已不容忽视。基于多孔介质渗流力学-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垃圾填埋气体运移过程的多场耦合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有限元格式,并通过编制的程序对温度作用影响下垃圾污染气体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可视化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于填埋气体运移有较大的影响,耦合作用不能忽略。这不仅为定量化预测预报垃圾气体在填埋场中的扩散状况以及污染气体的排放和收集、防止二次污染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而且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垃圾资源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气体 多场耦合模型 温度场 渗流场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胶结油层出砂机理及数值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建军 裴桂红 薛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1-363,共3页
为了弄清油层出砂机理,为油田防砂和出砂预测提供理论指导,分析了疏松砂岩油层出砂的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综合利用力学原理,考虑应力场和渗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大孔道中的管流与油层渗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出砂计算... 为了弄清油层出砂机理,为油田防砂和出砂预测提供理论指导,分析了疏松砂岩油层出砂的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综合利用力学原理,考虑应力场和渗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大孔道中的管流与油层渗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出砂计算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其数值方法,利用有限体积法编制的程序模拟了单一孔道情况下二维油层出砂情况,为弱胶结油层出砂预测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油藏 大孔道 出砂 数学模型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气两相流系统K-S-P模型参数反演的最优估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薛强 冯夏庭 +1 位作者 梁冰 刘建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8-493,共6页
应用渗流力学和参数反演辨识最优化理论,建立了水气两相流控制方程,给出了控制两相流系统K-S-P模型参数之间的本构关系,并对其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数值反演辨识,得出待求参数的最优估计值。对不同质地土壤的实验测试值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 应用渗流力学和参数反演辨识最优化理论,建立了水气两相流控制方程,给出了控制两相流系统K-S-P模型参数之间的本构关系,并对其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数值反演辨识,得出待求参数的最优估计值。对不同质地土壤的实验测试值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适定性和可靠性,解决了实验数据处理以及结果对初值的敏感性问题,并且该数值方法可通过多组初值参数进行数值实验,结合实验结果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这不仅对非饱和带内污染物传输、气藏工程试井计算、填埋气体的释放以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污分析中两相流数值计算提供基础,而且对K-S-P本构关系之间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两相流 K-S-P模型 参数反演 最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岩土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建军 熊俊 何翔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559-563,共5页
基于 Buckley-Leverett 两相渗流方程,提出了新的岩土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给出了隐式压力显示饱和度数值求解方法,编制了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程序。结合工程实例,模拟了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岩体渗流场孔隙压力变化... 基于 Buckley-Leverett 两相渗流方程,提出了新的岩土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给出了隐式压力显示饱和度数值求解方法,编制了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程序。结合工程实例,模拟了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岩体渗流场孔隙压力变化和含水饱和度变化,模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对饱和-非饱和渗流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非饱和渗流 数值模拟 两相渗流 uckley-Leverett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流体-砂粒两相运移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裴桂红 刘建军 +1 位作者 曾流芳 梁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207-210,共4页
油藏中大孔道的存在不仅导致套损和井壁失稳等,而且大大降低了油田注水和注化学剂的驱油效率。因此,研究大孔道形成及大孔道内流体-砂粒两相运移机理十分重要。根据多相流体力学的理论,考虑流体-砂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砂粒的沉降等... 油藏中大孔道的存在不仅导致套损和井壁失稳等,而且大大降低了油田注水和注化学剂的驱油效率。因此,研究大孔道形成及大孔道内流体-砂粒两相运移机理十分重要。根据多相流体力学的理论,考虑流体-砂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砂粒的沉降等,建立了大孔道内流体-砂粒两相运移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有限元方法探讨了数值求解的方法。从而为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形成预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出砂 大孔道 数学模型 数值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