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阴道分娩产妇盆底肌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 1
-
-
作者
李玉萍
梁东芝
舒红
叶志英
-
机构
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产科
华中科技大学医院护理部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0-43,共4页
-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CFB784)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项目(WX21B21)。
-
文摘
目的探讨产后6~8周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阴道分娩产妇1232例,于产后6~8周完成盆底肌功能检测,回顾性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盆底肌表面肌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1232例产妇盆底肌前静息阶段异常605例(49.1%),快肌(Ⅱ类纤维)阶段异常839例(68.1%),慢肌(Ⅰ类纤维)阶段异常1012例(82.1%),耐力测试阶段异常1029例(83.5%),后静息阶段异常443例(36.0%)。第一产程时间是慢肌阶段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30岁是耐力测试阶段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经产妇是快肌阶段和耐力测试阶段异常的保护因素,硬膜外镇痛是慢肌阶段、快肌阶段和耐力测试阶段异常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是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功能的保护因素,年龄≥30岁及第一产程过长会增加盆底肌损伤的风险。可根据产妇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保护其盆底肌功能。
-
关键词
产妇
阴道分娩
盆底肌
表面肌电图
硬膜外镇痛
产程
盆底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
Keywords
puerpera
vaginal delivery
pelvic floor muscle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epidural analgesia
stage of labor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influencing factor
-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