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道分娩产妇盆底肌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1
作者 李玉萍 梁东芝 +1 位作者 舒红 叶志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6~8周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阴道分娩产妇1232例,于产后6~8周完成盆底肌功能检测,回顾性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盆底肌表面肌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1232例产妇盆底肌前静息阶... 目的探讨产后6~8周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阴道分娩产妇1232例,于产后6~8周完成盆底肌功能检测,回顾性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盆底肌表面肌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1232例产妇盆底肌前静息阶段异常605例(49.1%),快肌(Ⅱ类纤维)阶段异常839例(68.1%),慢肌(Ⅰ类纤维)阶段异常1012例(82.1%),耐力测试阶段异常1029例(83.5%),后静息阶段异常443例(36.0%)。第一产程时间是慢肌阶段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30岁是耐力测试阶段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经产妇是快肌阶段和耐力测试阶段异常的保护因素,硬膜外镇痛是慢肌阶段、快肌阶段和耐力测试阶段异常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是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功能的保护因素,年龄≥30岁及第一产程过长会增加盆底肌损伤的风险。可根据产妇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保护其盆底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阴道分娩 盆底肌 表面肌电图 硬膜外镇痛 产程 盆底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