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bl基因在Ang 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1
作者 孙图成 周先吾 +3 位作者 李华东 陈澍 许菲 蒋雄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0-385,共6页
目的探讨c-Abl基因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构建c-Abl基因过表达和沉默的慢病毒载体,并利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构建c-Abl过表达和沉默的VSMCs。实验分6组:(1)对照组、(2)AngⅡ组、(3)STI57... 目的探讨c-Abl基因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构建c-Abl基因过表达和沉默的慢病毒载体,并利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构建c-Abl过表达和沉默的VSMCs。实验分6组:(1)对照组、(2)AngⅡ组、(3)STI571组、(4)lenti-control组、(5)lenti-cAbl-shRNA组、(6)lenti-cAbl组。(1)^(3)组为正常VSMCs,(3)组用STI571预处理,(4)^(6)组为分别利用lenti-control、lenti-cAbl-shRNA、lenti-cAbl转染VSMCs,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干预,其余实验组用AngⅡ(1×10-7 mol/L)干预30min,并用Western blot测定c-Abl和p-cAbl蛋白表达量;活性氧测定: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干预,其余实验组用AngⅡ(1×10-7 mol/L)干预36h,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其活性氧分子(ROS)、二氢罗丹明(DHR)、二氢乙啶(DHE)水平。结果 AngⅡ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lenti-cAbl组的c-Abl和pcAbl蛋白表达最强,STI571组和lenti-cAbl-shRNA组p-cAbl蛋白表达最弱,而lenti-control组与AngⅡ组c-Abl和pcAbl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AngⅡ干预36h后,VSMCs氧化应激产物(ROS、DHE、DHR)均增加,但lenti-cAbl组氧化应激水平最高,lenti-cAbl-shRNA组、STI571组的氧化应激水平较AngⅡ组有所降低。结论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过表达c-Abl基因的VSMCs细胞系获得成功;c-Abl基因表达的增加与AngⅡ刺激下VSMCs的氧化应激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c-Abl基因 血管平滑肌细胞 氧化应激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部胃底腺异位1例
2
作者 吴绍新 林军 陈德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4-254,共1页
关键词 贲门疾病 胃底腺 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