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缬沙坦对中老年高血压伴永久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内皮、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毛山 胡学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346-1348,共3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中老年高血压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内皮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中老年原发性轻中度1~2级高血压伴永久性房颤患者7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其中研究组采用缬沙...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中老年高血压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内皮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中老年原发性轻中度1~2级高血压伴永久性房颤患者7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其中研究组采用缬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压、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对比,血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VWF、IL-6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研究组Hs-CRP、VWF、IL-6水平显著降低,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和氨氯地平都能显著降压,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缬沙坦除降压作用,还具有消炎作用,对于高血压伴永久性房颤治疗效果显著,并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永久性房颤 内皮因子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化学感受器瘤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肖威章 黄华 +1 位作者 高思海 赵金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91-1492,共2页
化学感受器瘤是一类非常少见的肿瘤,多发生在颈部,也有发生在纵隔、腹膜后等,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最近本科收治1例纵隔化学感受器瘤,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关键词 化学感受器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黏液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昶 万洁 +1 位作者 赵金平 曾和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7-358,共2页
心房黏液瘤是心脏原发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心脏肿瘤的50%~80%^([1])。临床多表现为体循环栓塞、心腔内梗阻、心律失常以及全身症状[2]。冠状动脉栓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极少见,本文报道1例心房黏液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并结合文献复... 心房黏液瘤是心脏原发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心脏肿瘤的50%~80%^([1])。临床多表现为体循环栓塞、心腔内梗阻、心律失常以及全身症状[2]。冠状动脉栓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极少见,本文报道1例心房黏液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心房黏液瘤的发生率、导致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临床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病例资料患者,男,7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瘤 心肌梗死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