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可变价格型货币政策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夏仕龙
黄宪
-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
-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8,共16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体系建设研究”(15JZD013)资助
-
文摘
当前主流的货币政策理论分析框架(DSGE模型)只考虑不变的政策规则,而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央行普遍采取可变的政策规则。本文首次将马尔科夫区制转换货币政策规则纳入理性预期研究框架,在灵活价格设定下,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理性预期(MSRE)模型,用待定系数法求得MSV解析解,在三种"平稳"定义下讨论均衡确定性条件,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状态空间模型对相关结构参数进行极大似然估计,最后对我国可变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率的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并剥离出经济主体预期未来政策变动的经济效果。
-
关键词
马尔科夫区制转换
理性预期
MSV
状态空间模型
-
Keywords
Markov Switching
Rational Expectation
MSV
State Space Model
-
分类号
C812
[社会学—统计学]
-
-
题名竞争、微金融技术与银行信贷业务边界的移动
被引量:8
- 2
-
-
作者
黄宪
叶晨
杜雪
-
机构
武汉大学金融系
武汉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
-
出处
《金融监管研究》
2016年第9期1-24,共24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体系建设研究"(15JZD013)的资助
-
文摘
随着信息技术的改变及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各国大中型银行都在拓展小企业贷款领域。这个现象使得传统微金融理论的"小银行优势假说"受到质疑。本文结合中国国情,通过对小企业关系型贷款技术优势和定价理论的补充,修改了考虑竞争环境下解释不同规模银行业务边界移动规律的B-T模型,并通过统计描述和实证验证得到结论:随着金融业竞争加剧,它引致的关系型贷款和交易型贷款的利润差异,将使得大中小型银行现有的业务边界均出现移动,且这个现象在中国已经发生。大银行业务边界的移动方向和程度对来自资本市场的竞争强度更敏感;而小银行业务边界的移动方向和程度对来自于银行业内部的竞争强度更敏感。能否寻找到降低处理每笔小贷款变动成本的途径以及所降低的程度,是银行考虑是否采用和提升关系型贷款专业化水平,从而也是各类银行是否真正愿意承担起小企业贷款功能的关键。
-
关键词
银行业务边界
微贷款技术
小企业贷款
金融业竞争
-
Keywords
Banking Boundary
Micro-finance Technology
Small Enterprise Loan
Competition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
分类号
F832.4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_2的修正和新生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黄宪
夏仕龙
-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
-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20,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研究--基于针对性
灵活性和前瞻性的视角"(12&ZD0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资本渠道"(7107311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M2是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然而,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它的有效性备受质疑。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指标出现以前,探讨修正的M2是学术界的热点。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都是基于流动性总量的测度来修正简单加总法测度下的M2。本文通过更为简洁的模型推导,首次在构建原理上论证,在测度M2的流动性总量时,现金等价法的精确性明显优于迪维西亚法。本文还基于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原则,对简单加总法、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测度下的M2的合理性进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现金等价法测度下的M2在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以及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上都明显优于简单加总法和迪维西亚法测度下的M2。因此,本文认为,应该用现金等价法来修正传统M2,使其能够准确反映流动性总量的变化,提升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力。
-
关键词
M2
现金等价货币总量
迪维西亚货币总量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Keywords
M2
Currency Equivalent Aggregates
Divisia Monetary Aggregates
the Intermediate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
-
分类号
C812
[社会学—统计学]
-
-
题名零利率下限、汇率传递与货币政策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王胜
周上尧
-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
-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44,共1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完全汇率传递与货币政策研究--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7177308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16ZDA039)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经济新常态下中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研究"(17JZD015)的资助
-
文摘
本文将零利率下限和不完全汇率传递同时引入货币政策分析,利用两国DSGE模型深入探讨了不同货币政策规则和最优货币政策问题。研究表明,零利率下限会导致汇率的"逆向调整"效应,从而加剧两国相对经济波动。当外生冲击源于国外时,本国汇率不完全传递与零利率下限两种扭曲所导致的福利损失将相互叠加,这一点与发生本国冲击时的情形正好相反。采取汇率管制的货币政策很可能加重外部危机的国际传导,造成本国更大的福利损失。因此,我国央行应当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积极推进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国际化。
-
关键词
汇率传递
零利率下限
货币规则
-
Keywords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Zero Interest Lower Limit
Monetary Rules
-
分类号
C812
[社会学—统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