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明胶/TiO_2三元复合膜的制备与功能特性 被引量:35
1
作者 董战峰 杜予民 +3 位作者 樊李红 闻燕 刘慧 王小慧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6,共6页
 纳米TiO2用阴离子表面改性剂SDS改性后,以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壳聚糖/明胶/TiO2复合膜,用FTIR、XRD、SEM、TEM表征了其结构与形态,并测试了其吸水率、透光率、力学性能和抑菌性能。进而探讨了复合膜中明胶和纳米TiO2含量对壳聚糖膜性能...  纳米TiO2用阴离子表面改性剂SDS改性后,以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壳聚糖/明胶/TiO2复合膜,用FTIR、XRD、SEM、TEM表征了其结构与形态,并测试了其吸水率、透光率、力学性能和抑菌性能。进而探讨了复合膜中明胶和纳米TiO2含量对壳聚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中,壳聚糖、明胶和TiO2微粒间存在强烈的氢键相互作用,从而使明胶与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相容性,TiO2与壳聚糖、明胶分子间有很好的界面作为用。适量TiO2的加入,可使壳聚糖/明胶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明胶质量分数为0.30时,掺杂wTiO20.01、0.02的复合膜较壳聚糖/明胶共混膜的湿强及干态韧性分别提高了55.9%,40.8%和49.7%,47.9%。此外,复合膜的抑菌性能随明胶的增加而降低,但随TiO2的掺杂比的增加而增强,纳米TiO2的引入拓宽了壳聚糖和明胶两种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明胶 二氧化钛 三元复合膜 制备 溶液共混法 力学性能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素、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其衍生物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2
作者 汪玉庭 刘玉红 张淑琴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简要评述了甲壳素和壳聚糖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酰化、醚化、酯化、接枝和交联等化学改性方法 ,简要介绍甲壳素衍生物在化妆品、医学和环保方面的应用 ,并提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关键词 甲壳素 壳聚糖 化学改性 衍生物 酰化 烷基化 醚化 接枝 交联 酯化 季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Cd胁迫下两种大白菜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邱海杰 熊治廷 费利西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71-874,共4页
以对Cd抗性不同的2个大白菜品种超级夏秋王(抗Cd品种)和丰抗70(非抗Cd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在Cd胁迫的情况下,水杨酸(SA)对2种大白菜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A提高了抗性品种叶片的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以对Cd抗性不同的2个大白菜品种超级夏秋王(抗Cd品种)和丰抗70(非抗Cd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在Cd胁迫的情况下,水杨酸(SA)对2种大白菜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A提高了抗性品种叶片的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其可溶性糖含量;而对于非抗性品种,SA提高了其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V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CD 大白菜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和乙草胺、苄嘧磺隆对水稻吸收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河 熊治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28,共6页
为探讨镉和两种常用除草剂的复合污染对水稻吸收必需矿质元素影响,采用水培法研究了镉(Cd)、乙草胺(AC)和苄嘧磺隆(BSM)在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处理水稻幼苗72h及解除污染并恢复培养96小时后,水稻基本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并对水稻幼苗... 为探讨镉和两种常用除草剂的复合污染对水稻吸收必需矿质元素影响,采用水培法研究了镉(Cd)、乙草胺(AC)和苄嘧磺隆(BSM)在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处理水稻幼苗72h及解除污染并恢复培养96小时后,水稻基本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并对水稻幼苗根系损伤情况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Cd和AC、BSM单一和复合处理降低了水稻根系Mn、Cu、Zn的含量。AC单独处理增加了水稻根系Fe的含量,Cd与AC、BSM联合作用时则降低了水稻根系Fe的含量。AC单一及Cd与AC和BSM的复合作用能增加水稻地上部分Fe的含量,最高可达对照的4.5倍。Cd降低了水稻幼苗对Mg的吸收,而AC和BSM却能促进对Mg的吸收。水稻幼苗经96h的恢复培养后,其根和地上部分叶营养元素含量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水稻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Cd的含量发生了显著性下降。Cd和乙草胺、苄嘧磺隆在单独和联合作用下根系和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都较对照有所升高,而根系活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苄嘧磺隆 复合污染 水稻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类来源D-海因酶的提取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董妍玲 郑月 潘学武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59-61,共3页
首次对几种豆类来源的二氢嘧啶酶进行了提取和纯化,并对其D-海因酶酶活进行了测定,筛选出具有D-海因酶酶活的三种豆子,其中红小豆来源的D-海因酶酶活最高,对影响酶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底物为0.8%的对羟基苯海因、pH值为... 首次对几种豆类来源的二氢嘧啶酶进行了提取和纯化,并对其D-海因酶酶活进行了测定,筛选出具有D-海因酶酶活的三种豆子,其中红小豆来源的D-海因酶酶活最高,对影响酶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底物为0.8%的对羟基苯海因、pH值为8.0、反应温度为65℃的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下,D-海因酶活力最高,达8.348U.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海因酶 二氢嘧啶酶 红小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石市大气PM_10和PM_2.5中元素特征及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4
6
作者 虎彩娇 成海容 +4 位作者 李锦伦 柯豪昊 吴婉烨 詹领茜 王祖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45,共8页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黄石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细颗粒物(PM_2.5)样品中16种元素进行测定,运用富集因子法揭示其来源,并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e、Ca、K、Mg、Na为黄石市大气PM_10和PM_2.5中的...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黄石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细颗粒物(PM_2.5)样品中16种元素进行测定,运用富集因子法揭示其来源,并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e、Ca、K、Mg、Na为黄石市大气PM_10和PM_2.5中的主要元素;Cu、Zn、As、Cd、Pb等元素富集程度极大,主要来自人为源;黄石市理工站点大气PM_10和PM_2.5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分别为6510.2和6570.5,下陆站点大气PM_10和PM_2.5中重金属的RI分别为10825.2和12553.4,两站点大气PM_10和PM_2.5中重金属均具有极强的潜在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石 PM10 PM2.5 元素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甲壳素/海藻酸钠交联微球的制备及其表征和控释性能考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洪颐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目的制备可溶性甲壳素/海藻酸钠交联微球,表征微球的微观结构和形态。方法利用滴入法制备可溶性甲壳素/海藻酸钠交联微球,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微球的微观结构和形态,以牛血清蛋白为药物模型,研究微球的药物缓释性能。结果可溶性甲... 目的制备可溶性甲壳素/海藻酸钠交联微球,表征微球的微观结构和形态。方法利用滴入法制备可溶性甲壳素/海藻酸钠交联微球,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微球的微观结构和形态,以牛血清蛋白为药物模型,研究微球的药物缓释性能。结果可溶性甲壳素与海藻酸钠进行了良好的混溶,并且在钙离子(Ca2+)溶剂环境下形成交联微球。该微球对药物的包封率及缓释性能与海藻酸钠微球相比都有较大改善,包封率从42%提高到74%,药物缓释时间从4 h上升到24 h。结论可溶性甲壳素/海藻酸钠微球的释药具有pH响应性,在pH为1.2的条件下释药慢,而在pH为7.0~7.4时释药快,可用于小肠或结肠定位缓释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海藻酸钠交联微球 可溶性 制备 药物控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