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容分压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扰动信号测量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徐志超 杨玲君 +1 位作者 李晓明 黎咏梅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96,共6页
推导并建立了电容分压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CVT)的传递函数模型,分析了ECVT频率特性及正常测量频率范围,重点研究了其对多种暂、稳态扰动信号的测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测量频率范围内,ECVT可对多种暂态扰动信号及国标中所要求的... 推导并建立了电容分压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CVT)的传递函数模型,分析了ECVT频率特性及正常测量频率范围,重点研究了其对多种暂、稳态扰动信号的测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测量频率范围内,ECVT可对多种暂态扰动信号及国标中所要求的谐波信号进行准确测量,具有良好的一次信号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分压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数学模型 扰动信号 测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光谱变换和Kennard-Stone算法的水稻土全氮光谱估算模型校正集构建策略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奕云 赵瑞瑛 +2 位作者 齐天赐 亓林 张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33-2139,共7页
土壤组分光谱估算过程中校正样本集的构建会影响模型的预测精度。当前结合反射光谱和Kennard-Stone(KS)算法的校正样本集构建策略忽视了土壤反射光谱是土壤属性的综合反映,构建的样本集通常无法很好地代表目标土壤组分的变异。光谱变换... 土壤组分光谱估算过程中校正样本集的构建会影响模型的预测精度。当前结合反射光谱和Kennard-Stone(KS)算法的校正样本集构建策略忽视了土壤反射光谱是土壤属性的综合反映,构建的样本集通常无法很好地代表目标土壤组分的变异。光谱变换方法可以突出目标组分的光谱特征,为此,本文以湖北省江汉平原滨湖地区水稻土为研究对象,结合包括一阶微分(FD)、Savitzky-Golay(SG)、Haar小波变换、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在内的光谱变换方法和KS算法进行校正样本集建构,通过对比不同样本集构建策略对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的土壤全氮含量光谱估算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光谱变换是否有助于提高基于KS算法构建的校正样本集的代表性。结果表明:不同光谱变换会影响校正样本集的构建。反射光谱经过SG或Haar小波变换后,再使用KS算法构建校正样本集与直接基于反射光谱使用KS算法构建的校正样本集相同,建立的估算模型精度不变,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1.41和1.27。结合FD,SNV或MSC变换和KS算法构建的校正集与基于反射光谱使用KS算法构建的校正集不同,建立的估算模型RPD分别从0.95,1.48和1.42提高到1.13、1.78和2.20。研究表明SNV和MSC等光谱变换方法可以提高基于KS算法构建的校正样本集的代表性,并可有效提高模型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变换 Kennard-Stone算法 校正集选择 模型精度 土壤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ral inorganic nanocatalysts for electrochemical and enzyme⁃mimicked biosensing
3
作者 LIU Chuang SUN Lichao ZHANG Qingfeng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8,共20页
In recent years,chiral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have becom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applications in sensing,catalysis,biomedicine,and photonics.Plasmonic nanomaterials with an intrinsic chiral structure exhibit intrig... In recent years,chiral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have becom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applications in sensing,catalysis,biomedicine,and photonics.Plasmonic nanomaterials with an intrinsic chiral structure exhibit intriguing geometry‑dependent optical chirality,which benefits the combination of plasmonic characteristics with chirality.Recent advances in the biomolecule‑directed geometric control of intrinsically chiral plasmonic nanomaterials have further provided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their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in many emerging technological areas.In this review,we present the recent progress in biosensing using chiral inorganic nanomaterials,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electrochemical and enzyme‑mimicking catalytic approaches.This paper commences with a review of the basic tenets underlying chiral nanocatalysts,incorporating the chiral ligand‑induced mechanism and the architectures of intrinsically chiral nanostructures.Additionally,it methodically expounds upon the applications of chiral nanocatalysts in the realms of electrochemical biosensing and enzyme‑mimicking catalytic biosensing respectively.Conclusively,it proffers a prospective view of the hurdles and prospects that accompany the deployment of chiral nanoprobes for nascent biosensing applications.By rational design of the chiral nanoprobes,it is envisioned that biosensing with increasing sensitivity and resolution toward the single‑molecule level can be achieved,which will substantially pro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in many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ral inorganic nanomaterial chiral plasmonic electrochemical biosensing enzyme‑mimicked biosensing asymmetric nanocat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土壤重金属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航 万远 +5 位作者 陈奕云 万其进 石铁柱 申锐莉 郭凯 胡佳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71-778,共8页
测量重金属化合物氯化铬(CrCl_3)、氯化铜(CuCl_2)、氯化锌(ZnCl_2)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VNIRS),将重金属反射光谱与重金属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联系起来,观察重金属化合物的反射光谱特征;结合晶体场理论分析重金属的特征反射峰出现... 测量重金属化合物氯化铬(CrCl_3)、氯化铜(CuCl_2)、氯化锌(ZnCl_2)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VNIRS),将重金属反射光谱与重金属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联系起来,观察重金属化合物的反射光谱特征;结合晶体场理论分析重金属的特征反射峰出现的波段位置和原因。以湖北大冶地区土壤样品为例,向土样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CrCl_3,CuCl_2和ZnCl_2并测定其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重金属对土壤反射光谱的影响。对样本的反射光谱进行不同光谱预处理,探究重金属浓度与土壤反射光谱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及显著相关(p<0.05)波段出现的位置和潜在机理。结果表明,重金属化合物CrCl_3,CuCl_2和ZnCl_2在可见光-短波近红外波段范围内的反射光谱特征与重金属元素3d轨道上的电子填充状态有关。添加入土壤中的重金属化合物影响了土壤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其浓度与土壤反射光谱之间整体呈负相关,最大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788,-0.880和-0.824。样品反射光谱经不同预处理后,重金属浓度与土壤反射光谱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有所变化,显著相关波段信息更加丰富。研究表明,重金属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与重金属的电子结构紧密相关,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可以检测到土壤中较高浓度重金属的存在,该技术在快速高效、无损低耗地预测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基于部分重金属化合物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结合晶体场理论为土壤重金属的定性和定量反射光谱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 土壤重金属 预处理 晶体场理论 线性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应力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秀霞 涂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6-152,共17页
应力发光材料因在应力传感、光学信息存储、生物成像显示、防伪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已知该材料的发光大多集中在可见光波段范围,这极大地限制了其更广阔的应用;而近红外应力发光材料由于不受明亮环... 应力发光材料因在应力传感、光学信息存储、生物成像显示、防伪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已知该材料的发光大多集中在可见光波段范围,这极大地限制了其更广阔的应用;而近红外应力发光材料由于不受明亮环境的干扰以及具有良好的生物组织透过性,逐渐步入科研工作者的视野,成为一类重要的应力发光材料。本文主要综述了近红外应力发光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发光 近红外 应力传感 发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SnO_(2)/Ga_(2)O_(3)/SnO_(2)异质结构的原子尺度表征与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胡捷 王佳恒 +9 位作者 李凯旋 蒋仁辉 赵立功 张莹 李雷 赵培丽 孟威威 贾双凤 郑赫 王建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9-406,共8页
本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Ga_(2)O_(3)@SnO_(2)核壳结构纳米线,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得到Ga_(2)O_(3)和SnO_(2)的取向关系:[001]_(SnO_(2))//[010]_(Ga_(2)O_(3)),(020)_(SnO_(2))//(202)_(Ga_(2)O_(3)),并在原子尺度解析了Ga_(2)O_... 本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Ga_(2)O_(3)@SnO_(2)核壳结构纳米线,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得到Ga_(2)O_(3)和SnO_(2)的取向关系:[001]_(SnO_(2))//[010]_(Ga_(2)O_(3)),(020)_(SnO_(2))//(202)_(Ga_(2)O_(3)),并在原子尺度解析了Ga_(2)O_(3)@SnO_(2)异质结构的相界面;在SnO_(2)壳层中发现了大量(120)_(SnO_(2))面分布的反向畴结构,进一步在畴界处发现了具有三明治结构SnO_(2)/Ga_(2)O_(3)/SnO_(2)超薄异质结,其中Ga_(2)O_(3)层的厚度为0.3 nm;此外,超薄异质结在高温下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超小尺寸异质结的制备与高温下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_(2)O_(3) SnO_(2) 核壳结构 异质结 TEM表征 原位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对ZnO棒状纳米材料的电子调控研究
7
作者 华佩 曾子彦 洪昕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105,108,共4页
氧化锌(ZnO)纳米材料由于独特的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半导体的掺杂则能有效地调控ZnO的电子结构。在ZnO棒状纳米材料的合成过程中掺杂适量的碲化镉(CdTe)成功地合成了核壳结构的CdTe/ZnO异质结,X射线粉末衍射(X... 氧化锌(ZnO)纳米材料由于独特的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半导体的掺杂则能有效地调控ZnO的电子结构。在ZnO棒状纳米材料的合成过程中掺杂适量的碲化镉(CdTe)成功地合成了核壳结构的CdTe/ZnO异质结,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都证明了CdTe的成功包裹,而这一成功包裹减少了CdTe中毒性Cd^(2+)的暴露。同时,电子顺磁共振(EPR)、紫外可见漫反射(DRS)、荧光发光(FL)等一系列测试结果表明,与纯ZnO棒状纳米材料相比,CdTe的掺杂有效地调控了ZnO的电子结构使得ZnO棒状纳米材料的电子密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CDTE 纳米材料 异质结 电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自编码深度神经网络的林火图像分类 被引量:34
8
作者 王勇 赵俭辉 +1 位作者 章登义 叶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24期173-177,共5页
针对林火与相似目标很难区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编码深度神经网络的林火图像分类新方法。采用无监督的特征学习算法稀疏自编码从无标签图像小块中学习特征参数,完成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利用学习到的特征从原始大小分类图像中提... 针对林火与相似目标很难区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编码深度神经网络的林火图像分类新方法。采用无监督的特征学习算法稀疏自编码从无标签图像小块中学习特征参数,完成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利用学习到的特征从原始大小分类图像中提取特征并卷积和均值池化特征;对卷积和池化后的特征采用softmax回归来训练最终softmax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跟传统的BP神经网络相比,新方法能够更有效区分林火与红旗、红叶等类似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自编码 无监督学习 卷积与池化 softmax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高光谱信息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地统计模型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艳芳 宋玉玲 +3 位作者 郭龙 陈奕云 卢延年 刘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91,共9页
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在借助光谱信息进行土壤属性预测时,通常忽略了土壤自身所具有的空间异质性和依赖性,并且未考虑模型残差的空间结构。针对以上不足,该文以江汉平原232个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反射光谱为辅助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 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在借助光谱信息进行土壤属性预测时,通常忽略了土壤自身所具有的空间异质性和依赖性,并且未考虑模型残差的空间结构。针对以上不足,该文以江汉平原232个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反射光谱为辅助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普通克里格、协同克里格以及回归克里格分别构建土壤有机碳密度预测模型,选取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标准差与预测均方根误差比(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RPD)对模型预测精度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结合高光谱信息,且同时考虑残差空间结构的回归克里格模型表现优于其他模型,预测决定系数R^2为0.617,RPD为1.614。鉴于土壤光谱信息同时还具有测定简单、省时、无损等优点,因此土壤光谱是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插值的理想辅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模型 光谱分析 土壤有机碳密度 偏最小二乘回归 协同克里格 回归克里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改进S变换与直接支持向量机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 被引量:33
10
作者 徐志超 杨玲君 李晓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0-58,73,共10页
针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识别问题,提出基于聚类改进S变换与直接支持向量机(SVM)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提出聚类改进S变换方法,该方法结合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特点,可同时对基频的时域分辨率及高频的频域分辨率进行最优化处理,保证特... 针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识别问题,提出基于聚类改进S变换与直接支持向量机(SVM)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提出聚类改进S变换方法,该方法结合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特点,可同时对基频的时域分辨率及高频的频域分辨率进行最优化处理,保证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将直接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比,其求解简单,计算复杂度较低,训练与测试速度快,泛化能力较高,并且避免不能保证全局最优解的缺点;将聚类改进S变换与直接支持向量机相结合,应用于单一扰动及混合扰动的识别分类工作。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扰动识别 聚类改进S变换 直接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类分层的土壤有机质光谱反演校正样本集的构建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艳芳 卢延年 +2 位作者 郭龙 肖丰涛 陈奕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2-341,共10页
以江汉平原滨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样本为例,比较了基于目标土壤理化性质的浓度梯度法、扩展的基于多种理化性质的综合法(P-KS)、基于光谱信息的KS法、最邻近样本去除法(reduce nearest neighbor samples,RNNS)法和基于浓度分... 以江汉平原滨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样本为例,比较了基于目标土壤理化性质的浓度梯度法、扩展的基于多种理化性质的综合法(P-KS)、基于光谱信息的KS法、最邻近样本去除法(reduce nearest neighbor samples,RNNS)法和基于浓度分层并结合光谱信息的C-KS、C-RNNS法,基于地类分层再结合上述方法,构建具有不同层次土壤信息代表性的校正集,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土壤有机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具有单一代表性的浓度梯度法、KS法、RNNS法难以建立适用模型;具有光谱与理化性质二元代表性的C-KS方法模型预测精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相对分析误差(ratio of performance to standard deviation,RPD)为1.66;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后,浓度梯度法、RNNS法与C-KS法模型预测精度有明显的提升,RPD分别达到了1.84、1.51、1.75,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说明具有多层次土壤信息代表性的校正集构建方法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反演模型的适用性具有较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化性质代表性 光谱代表性 地类分层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反演模型校正集优选方法 被引量:27
12
作者 陈奕云 齐天赐 +5 位作者 黄颖菁 万远 赵瑞瑛 亓林 张超 费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114,共8页
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反演过程中校正集的构建策略对模型的预测精度有重要影响。以江汉平原洪湖地区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Kennard-Stone(KS)法,Rank-KS(RKS)和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SPXY)法,... 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反演过程中校正集的构建策略对模型的预测精度有重要影响。以江汉平原洪湖地区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Kennard-Stone(KS)法,Rank-KS(RKS)和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SPXY)法,构建样本数占总校正集不同比例的子校正集,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反演模型。结果表明:KS法无法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但可以在保证标准差与预测均方根误差比(ratio of performance to standard deviation,RPD)>2.0的前提下减少30%的校正样本;基于SPXY法的模型,当子校正集样本比例为总校正集的50%时达到最佳的模型预测精度,RPD为2.557;RKS法能够在保证预测精度的情况下(RPD>2.0),最多减少总校正集70%的样本,对应模型RPD为2.212。当校正集与验证集的有机质含量分布相近时,能够以较少的建模样本达到与总校正集相近甚至更高的模型预测精度,提升土壤有机质光谱反演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模型 有机质 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 校正集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分割的高分遥感图像变异函数纹理提取和分类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昌振 舒红 +1 位作者 张志 马国锐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3,共7页
变异函数(variogram function,VF)作为遥感图像纹理提取的一种有效工具,可以很好地用于描述图像的结构性和随机性。为了克服传统的基于移动窗口提取的VF纹理带有边缘效应且难以确定合适窗口大小的问题,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裸露... 变异函数(variogram function,VF)作为遥感图像纹理提取的一种有效工具,可以很好地用于描述图像的结构性和随机性。为了克服传统的基于移动窗口提取的VF纹理带有边缘效应且难以确定合适窗口大小的问题,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裸露地层的World View-2图像为信息源,利用多尺度分割算法获得的3个尺度分割结果提取VF纹理;将提取的VF纹理叠置到原始多光谱图像上进行地层识别研究,并与基于移动窗口的地层识别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分割对象提取的纹理信息可以很好地去除边缘效应,减轻阴影影响,提高地层识别精度;不同分割尺度对纹理的识别效果有一定差别,但选择合适的分割尺度之后,采用VF方法提取的纹理信息比采用移动窗口法提取的信息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分割 变异函数(VF) 纹理提取 高分辨率(高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地波雷达交叉环/单极子天线幅度相位校准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浩 张志昊 +1 位作者 陈操 文必洋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0-885,共6页
针对小口径高频地波海态监测雷达广泛采用的交叉环/单极子天线阵列,理论分析了接收通道幅度和相位误差对其到达角估计精度的影响.由于常规线性拟合估计增益误差的方法常常失效,为此提出了更实用的校正方法:在单极子上预选出大信噪比谱... 针对小口径高频地波海态监测雷达广泛采用的交叉环/单极子天线阵列,理论分析了接收通道幅度和相位误差对其到达角估计精度的影响.由于常规线性拟合估计增益误差的方法常常失效,为此提出了更实用的校正方法:在单极子上预选出大信噪比谱点作为候选校正谱点,再根据天线共相位中心约束条件作进一步筛选,由单极子和交叉环上各谱点的互协方差估计出相位误差,并由归一化谱功率比估计出幅度误差.该方法在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OSMAR-S中运行良好.现场比测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交叉环/单极子天线 幅相误差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电压的输电线路污闪自动防御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青 李晓明 +1 位作者 何照胜 马法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49-1356,共8页
为了减小污闪对电网正常运行的影响,提出了1种基于可变电压的输电线路污闪自动防御方法。介绍了输电线路污闪自动防御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输电线路污闪自动防御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了普通型绝缘子临界污闪电压的计算模型,选择XP-... 为了减小污闪对电网正常运行的影响,提出了1种基于可变电压的输电线路污闪自动防御方法。介绍了输电线路污闪自动防御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输电线路污闪自动防御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了普通型绝缘子临界污闪电压的计算模型,选择XP-160型绝缘子进行了不同盐密下污闪电压值的实例计算,最后采用改进IEEE9节点系统及某实际电网进行了数字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调压前后线路线损、无功损耗均变化较小,且降压运行后线路电流没有超过允许载流量,调压后母线端电压变化幅度均<5%,这说明调压过程对电网正常运行的影响很小,所提方法可以在保证电网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实现输电线路的防污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闪 变压器 自动防御 盐密 临界污闪电压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rfacelet变换和动态纹理的烟雾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威 赵俭辉 +1 位作者 赵洋 王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3-208,共6页
鉴于烟雾检测对火灾预警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种基于Surfacelet变换的动态纹理烟雾检测算法。先对图像序列进行Surfacelet变换,再对变换后的系数进行广义高斯建模,获得与系数相对应的模型参数作为特征,最后使用KL距离做相似性度量。与其他... 鉴于烟雾检测对火灾预警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种基于Surfacelet变换的动态纹理烟雾检测算法。先对图像序列进行Surfacelet变换,再对变换后的系数进行广义高斯建模,获得与系数相对应的模型参数作为特征,最后使用KL距离做相似性度量。与其他3种基于Surfacelet变换的烟雾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包括:使用均值和方差作为特征,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使用均值和方差作为特征,欧式距离进行相似性度量;使用广义高斯模型参数作为特征,欧式距离进行相似性度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提高烟雾检测准确性,降低误检率,有效去除类烟运动物体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let变换 动态纹理 广义高斯模型 KL距离 支持向量机 欧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弹簧应力松弛的高压断路器运动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黎小峰 巫世晶 +3 位作者 李小勇 赵灯 李巧全 李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75-1583,共9页
针对操动机构分合闸弹簧应力松弛严重影响高压断路器的可靠运行问题,以ZN12型高压断路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分合闸弹簧应力松弛对高压断路器分合闸运动特性的影响。采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该断路器的分合闸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验... 针对操动机构分合闸弹簧应力松弛严重影响高压断路器的可靠运行问题,以ZN12型高压断路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分合闸弹簧应力松弛对高压断路器分合闸运动特性的影响。采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该断路器的分合闸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开展断路器弹簧应力松弛试验,确定弹簧蠕变本构模型中的参数。将数值求解得到的服役后期弹簧应力松弛结果代入仿真模型,研究分合闸弹簧长期应力松弛后对断路器操动机构动触头时间-位移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松弛对分合闸运动行程影响较小,但会显著延迟分合闸运动时间,尤其是对分闸过程影响更大。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高压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的设计和高压断路器检修规程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分合闸弹簧 应力松弛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源占空比对电弧离子镀AlCrN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鑫 刘琰 +2 位作者 杨豆 李敬雨 杨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8-265,共8页
目的研究阴极电弧离子镀脉冲电源占空比对AlCrN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以提高涂层的性能。方法采用脉冲电弧离子镀制备不同占空比AlCrN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纳米压痕仪和Ch... 目的研究阴极电弧离子镀脉冲电源占空比对AlCrN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以提高涂层的性能。方法采用脉冲电弧离子镀制备不同占空比AlCrN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纳米压痕仪和Chi650e电化学工作站,表征涂层的结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随着占空比的增加,涂层表面颗粒面积分数和粗糙度先逐渐增加,当占空比大于20%后,颗粒面积分数趋于平稳,同时涂层的厚度从4.06μm逐渐增加到7.56μm。当占空比低于20%时,涂层中存在较多的孔隙;当占空比大于20%后,涂层中的孔隙较少,涂层结构较为致密。XRD结果表明,AlCrN涂层为立方结构,晶粒尺寸在14.9~18 nm之间。涂层硬度和结合力均随占空比先增加后减小,占空比为25%时,硬度可达35.19 GPa,结合力为81.7 N。占空比为25%时,涂层的自腐蚀电位较高,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表明该涂层的耐蚀性较强。结论适当地提高脉冲电源占空比可降低涂层中孔隙的含量,提高涂层的硬度和膜基结合力,同时提高涂层的抗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弧离子镀 AlCrN涂层 占空比 纳米硬度 结合力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界面结构表征与调控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仁辉 李佩 +5 位作者 孟琪 李雷 赵培丽 贾双凤 郑赫 王建波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8-204,214,共8页
界面对材料的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和催化等方面的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界面的原子结构解析和构建对材料的性能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课题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金属氧化物的界面原子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电场、电子束辐照... 界面对材料的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和催化等方面的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界面的原子结构解析和构建对材料的性能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课题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金属氧化物的界面原子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电场、电子束辐照和应力场诱导结构相变并探讨了相界面调控的可能性:(1)在Na_(0.36)WO_(3.14)样品中发现了旋转畴结构,通过施加电场构建了Na_(0.36)WO_(3.14)相与Na_(0.48)WO_(3)相的复合相界面;(2)从原子尺度揭示了Na_(0.5)WO_(3.25)与Na_(x)WO_(3)相界面的形成过程;(3)阐明了拉伸应力作用下ZnO纳米桥从纤锌矿(WZ)结构到h-MgO结构的可逆相变机理,研究了在压应力作用下,CuO纳米线中由于氧空位迁移引起的Cu_(3)O_(2)相的形核,进一步探讨了Cu_(3)O_(2)与CuO相界面的演变过程。作者基于上述实验结果和近期工作对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界面的结构表征和调控进行了综述,希望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结构和性能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相界 原位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自能式灭弧室吹弧性能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巧全 巫世晶 +2 位作者 黎小峰 李小勇 赵文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2-970,共9页
为研究超高压自能式灭弧室的结构参数对其吹弧性能的影响,增强断路器开断过程中的吹弧效果,提升断路器的可靠性,首先,建立考虑多物理场耦合的超高压自能式灭弧室仿真模型,计算开断时灭弧室的压力和温度变化,同时,利用压力测量实验验证... 为研究超高压自能式灭弧室的结构参数对其吹弧性能的影响,增强断路器开断过程中的吹弧效果,提升断路器的可靠性,首先,建立考虑多物理场耦合的超高压自能式灭弧室仿真模型,计算开断时灭弧室的压力和温度变化,同时,利用压力测量实验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然后,通过仿真模型和控制变量法研究喷口喉部直径、喷口喉部长度和膨胀室体积对自能式灭弧室吹弧性能的影响,并以上述3个结构参数作为可控因素,以过零时刻电弧轴线平均温度为噪声因子,采用田口法与方差分析优化吹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喷口喉部直径增大,电弧轴线整体温度升高;随着喷口喉部长度增加,电弧轴线整体温度升高;随着膨胀室体积增大,电弧轴线整体温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喉部直径、喉部长度和膨胀室内径对过零时刻电弧轴线平均温度的显著性分别为0.07,0.01和0.07,优化后喉部直径、喉部长度和膨胀室内径分别为29,75和55 mm;优化后过零时刻电弧轴线平均温度降低9.15%;喷口喉部直径、喷口喉部长度和膨胀室内径对吹弧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喉部长度的影响程度最大。适当选择膨胀室体积、减小喉部直径和喉部长度能有效提高自能式灭弧室的吹弧性能,降低喷口的烧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断路器 自能式灭弧室 吹弧性能 电弧温度 田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