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家笔谈: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 被引量:17
1
作者 秦亚青 宋德星 +3 位作者 张燕生 张晓通 朱锋 鲁传颖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1期1-26,153,154,共28页
这组专家笔谈主要包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及战略思考、大变局中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摩擦、网络空间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中国在有关领域的应对策略等。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体系,可以从国际秩序观、国际责任观和国家... 这组专家笔谈主要包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及战略思考、大变局中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摩擦、网络空间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中国在有关领域的应对策略等。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体系,可以从国际秩序观、国际责任观和国家利益观三个方面思考。在外交战略层次上,对外工作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并加强战略缔造工作。面向未来,中国的国际战略要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理性定位,符合战略缔造的基本逻辑,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取向。在大变局时代,我们既要关注中国的变化,也要加强对国际环境的分析,并加强对国际经贸新形势的研判。中国今后的内外政策选择,将对未来国际秩序演变和调整产生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局 外交思想体系 外交战略 国际经济环境 网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产业结构变化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柯 李刚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9,共8页
近年来欧盟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这逐渐与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随之而来的是相互间的竞争性在提高。这导致欧盟加强了与中国的"系统性竞争",制定了对华"歧视性"经贸政策工具,中德经贸"... 近年来欧盟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这逐渐与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随之而来的是相互间的竞争性在提高。这导致欧盟加强了与中国的"系统性竞争",制定了对华"歧视性"经贸政策工具,中德经贸"压舱石"的作用也受到限制。欧盟以更具"对抗性"的姿态来处理中欧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这也直接推动了欧盟及其成员国新一轮的对华政策调整。欧盟是中国重要的技术来源地,中国与欧盟相互间的贸易与投资有利于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的战略价值更为突出。推动中欧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需要把握好三个"平衡":一是平衡好中欧经贸关系与中欧政治关系;二是平衡好中欧关系与中德关系;三是平衡好中欧关系与中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产业结构 中欧关系 工业战略 系统性竞争 中德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欧构建跨大西洋自贸区有关情况及应对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平 张晓通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1-46,共6页
一、双方启动谈判的意图 当前,美欧商签自贸区获得了较过去更大的动力,其进展程度也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次。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美欧一时冲动,而是多种原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跨大西洋 美欧 国际贸易 进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认同与社会性存在:中国国家本体安全的寻求与调适 被引量:15
4
作者 邢瑞磊 周灏堃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64,158,共34页
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进程和反全球化运动的博弈中,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面临着多重身份认同、跨国沟通网络和群体情绪/情感等问题带来的新型挑战。多样的身份认同危机会导致国家处于本体不安全状态,出于维系“社会性存在”的目的,国家会... 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进程和反全球化运动的博弈中,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面临着多重身份认同、跨国沟通网络和群体情绪/情感等问题带来的新型挑战。多样的身份认同危机会导致国家处于本体不安全状态,出于维系“社会性存在”的目的,国家会启动情绪/情感性自我保护机制,呈现以“焦虑感”为特征的“非理性行为”,可能带来国家间的安全对抗和冲突。获取国家本体安全取决于国家自传式叙事的连续性与“自我—他者”信任关系协调机制两条路径的均衡发展。在百年大变局下,“何为中国”的自传式叙事正由“内向型”的国家主体性向“外向型”的国际能动性身份转变。新时代中国国家身份转型和国家本体安全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成功建构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新型负责任大国叙事体系;另一方面,有赖于重塑和调适中国与西方大国和国际社会的“竞合型”与“和合型”两类信任关系,其调适结果不仅是实现“自我—他者”良性互动的前提,也是决定中国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生态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本体安全 国家身份 集体情绪/情感 自传式叙事 自我—他者信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新贸易战略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晓通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47,共3页
2015年10月14日,欧委会发布了新的贸易战略——《贸易惠及所有:迈向更负责任的贸易和投资政策》,确立了本届欧委会的贸易政策路线图。纵观二十年来欧盟贸易战略的演进,本届欧委会的贸易战略高度政治化,尤其强调价值观,强调挂钩策略和... 2015年10月14日,欧委会发布了新的贸易战略——《贸易惠及所有:迈向更负责任的贸易和投资政策》,确立了本届欧委会的贸易政策路线图。纵观二十年来欧盟贸易战略的演进,本届欧委会的贸易战略高度政治化,尤其强调价值观,强调挂钩策略和经济外交手段的运用,对中欧经贸关系可能产生重要深远影响。本文就新战略的内容、特点、潜在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战略 中欧经贸关系 贸易转移效应 战略重点 高度政治化 欧洲消费者 欧盟贸易 高层对话 区域协定 欧盟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海外重大项目的地缘政治风险与应对--概念与理论构建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晓通 许子豪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3期80-96,156,共18页
地缘政治风险由地缘因素引发,是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对海外特定地理空间的开发、塑造、竞争或控制造成该地区既有地缘利益结构发生变化而引发的国际政治风险。其生成机制主要包括大国间的战略竞争、海权与陆权力量的斗争、地理敏感地带... 地缘政治风险由地缘因素引发,是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对海外特定地理空间的开发、塑造、竞争或控制造成该地区既有地缘利益结构发生变化而引发的国际政治风险。其生成机制主要包括大国间的战略竞争、海权与陆权力量的斗争、地理敏感地带引发的博弈、地缘经济竞争等。海外重大项目也会改变各种地缘因素,打破原有地缘利益结构的平衡,从而引发地缘政治风险。其背后是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观念、思想之争,以及时代变迁所引发的时代精神、国家心态的变化。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地缘政治风险已对中国和平崛起和企业"走出去"构成实质性障碍,为此亟须提升地理安全意识,要客观评估地缘政治风险,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设立地缘政治风险评估标准,制定防范和管控地缘政治风险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外重大项目 地缘政治风险 互联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变局下中美全球贸易治理的竞争与合作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晓通 陈实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27,96,共8页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贸易治理体系面临再平衡压力,既有贸易治理体系陷入困境,贸易治理结构和规则严重不对称。中美双方正围绕全球贸易治理展开激烈博弈,尽管双方均有改革全球贸易治理规则体系的意愿,但在改革方向上存在分...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贸易治理体系面临再平衡压力,既有贸易治理体系陷入困境,贸易治理结构和规则严重不对称。中美双方正围绕全球贸易治理展开激烈博弈,尽管双方均有改革全球贸易治理规则体系的意愿,但在改革方向上存在分歧。中国主张更新WTO规则体系,使之更好服务发展中国家利益,美国则希望继续主导WTO规则体系。中国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系,主张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美国贸易政策则趋于保守化,强调"美国优先"。对中国而言,应积极参与全球贸易治理;团结发展中国家力量,同美国开展规则博弈;深耕周边贸易网络,推动"一带一路"与周边经贸合作对接;布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亚洲为支点撬动全球贸易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战略竞争 WTO 贸易治理 规则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社会思潮的内在博弈与外在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通 赖扬敏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当前欧洲面临的系列危机是西方资本主义危机相互"传染"和全球地缘政治博弈的结果,美欧联动是其中最关键的传导机制。欧洲危机突出表现为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上升,造成的后果是欧洲的时代精神从新自由主义转向重商主义和保守主... 当前欧洲面临的系列危机是西方资本主义危机相互"传染"和全球地缘政治博弈的结果,美欧联动是其中最关键的传导机制。欧洲危机突出表现为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上升,造成的后果是欧洲的时代精神从新自由主义转向重商主义和保守主义,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因此停滞甚至倒退,但欧盟不会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危机 时代精神 重商主义 保守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国际秩序笔谈:观念与战略 被引量:8
9
作者 周桂银 宋德星 +4 位作者 刘丰 祁玲玲 毛维准 张晓通 何樱灏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47,154,共33页
国际秩序是世界政治中最具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国际秩序的走向本质上是“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 国际秩序是世界政治中最具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国际秩序的走向本质上是“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乎各国利益,关乎人类前途和命运。”对此时代之问,追求民族复兴并已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国,理应做出自己的回答。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大国竞争加剧、国际秩序“分”“合”未定之际,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国际问题研究》《外交评论》和《国际展望》三本杂志,以“中国与国际秩序”为主题,邀请近二十位学者分别从历史与理论、观念与战略、议题与实践等不同路径和维度尝试进行跨学科、全方位讨论,旨在聚焦中国在国际秩序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思考中国与世界之关系,鉴往知今、展望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秩序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多边主义 霸权护持 外交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投资协定:规则、影响与挑战 被引量:16
10
作者 邹磊 王优酉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4,共8页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是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背景下如期完成的大型经贸协定谈判,协定文本所体现的平衡、全面和高标准反映了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和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最新方向。中欧协定的核心规则包括市场开放、公平竞争、投资保护和...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是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背景下如期完成的大型经贸协定谈判,协定文本所体现的平衡、全面和高标准反映了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和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最新方向。中欧协定的核心规则包括市场开放、公平竞争、投资保护和便利化以及例外四个方面。协定不仅有助于保障和促进中欧双向投资关系,更有助于推动中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强中欧在规则层面的协调对接,对世界经济复苏也有正面溢出效应。但是,从完成谈判到签约、批约、履约,中欧协定仍将面临来自欧盟内部反对势力的阻挠和美国方面的施压,中国自身也需做出更深层次的改革努力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投资协定 制度型开放 欧盟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治理”理论视域下的乡村治理精细化——基于湖北省荆州市S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发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9,共4页
以湖北省荆州市S村为研究范本,从"元治理"理论视角考察该村的治理精细化过程,研究发现:该村的乡村治理精细化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与村级自治有机结合、双重发力,但在实践中存在治理预期与村民诉求错位情形。提升村级治理效能,... 以湖北省荆州市S村为研究范本,从"元治理"理论视角考察该村的治理精细化过程,研究发现:该村的乡村治理精细化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与村级自治有机结合、双重发力,但在实践中存在治理预期与村民诉求错位情形。提升村级治理效能,需要充实、培强村干部队伍,培育村民的治理主体意识,合理赋予村级组织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治理” 治理精细化 乡村振兴 村民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溯性求偿与国际战争的诱发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旻玮 李佳鹏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105,159,共28页
既有理性主义战争成因理论认为围绕战争的预期效用计算主导着国家冲突行为的选择。将沉没成本和各类既往互动经历纳入效用计算在上述理论路径下被视为非理性行为。这种理论偏见限制了理性主义战争成因理论的解释力。事实上,对于物质和... 既有理性主义战争成因理论认为围绕战争的预期效用计算主导着国家冲突行为的选择。将沉没成本和各类既往互动经历纳入效用计算在上述理论路径下被视为非理性行为。这种理论偏见限制了理性主义战争成因理论的解释力。事实上,对于物质和时间沉没成本的关注导致了国家行为体互动时呈现极端的相对收益敏感。为规避特定一方的相对物质收益或时间优势过度累积而使冲突双方实力失衡,自认为处于损失框架下的国家不时地采取无法被对方所接受的回溯性求偿行为,进而使冲突双方的和解方案交集被极大限缩;加之求偿国与被求偿国判断对方所持决策框架时产生的认知落差,冲突双方的风险承担意愿随之增加,同时双方也高估对方的敌意而低估对方的冲突决心,冲突升级为战争的可能性因而增加。2022年的乌克兰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军事动员竞赛可以分别论证两类典型的回溯性求偿行为——围绕物质利益争夺展开的受害者—加害者战略互动和为争夺时间优势而被迫采取的后发先至策略——对国际战争的诱发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溯性求偿 受害者身份 后发先至 乌克兰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