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创新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广胜 刘金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363-368,共6页
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 ,它的发展繁荣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创新 ,需要切合实际 ,不断推进管理理念的创新 ;需要立足... 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 ,它的发展繁荣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创新 ,需要切合实际 ,不断推进管理理念的创新 ;需要立足现实 ,不断推进管理体制的创新 ;需要面向未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时俱进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须高度重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范与评价体系建设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广胜 王松茂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6,共2页
本文分析了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范与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
关键词 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研究规范 评价体系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女性学进入高校教育主流 被引量:6
3
作者 罗萍 王秀英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287-291,共5页
女性学进入高校教育主流,就是指女性学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具有同等地位,同样的学术价值。普通高校女性学教育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性别平等教育,以及在社会科学各专业教学融入或渗透性别意识。性别平等教育应伴随大学生人生社会化... 女性学进入高校教育主流,就是指女性学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具有同等地位,同样的学术价值。普通高校女性学教育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性别平等教育,以及在社会科学各专业教学融入或渗透性别意识。性别平等教育应伴随大学生人生社会化全过程,性别平等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素质与“德”的基本要求,性别教育将唤起女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学 性别平等意识 教育主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独立品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沈壮海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9-33,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独立品性,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鲜明的学科主体意识,以及在这种学科主体意识主导下,自主回应本领域独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自觉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其独立品性...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独立品性,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鲜明的学科主体意识,以及在这种学科主体意识主导下,自主回应本领域独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自觉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其独立品性的缺失。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独立品性,需要我们克服盲目扩张论域之弊,明确学科边界,真正着眼、着力于本学科的理论建设;需要我们克服简单理论移植之弊,紧扣研究对象矛盾的独特性,建构真正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所需要的理论;需要我们克服简单理论依附之弊,以鲜明的主体意识,努力打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切合中国需要的理论成果;需要我们克服简单否定之弊,增强学科自信和学术自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我们克服疏远实践之弊,立足实践,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学科 克服 主体意识 品性 实践 主导 理论建设 独立 马克思主义学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记》整理及文献研究述评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金波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3-76,共4页
内容庞杂、作者众多、版本不同、解读各异的先秦典章制度及儒家思想汇编《礼记》,经过其漫长的成书及文献整理、流传、研究后,不仅成为一部积累起来多科性的学术史,也成为反映我国秦汉以前社会现实的一部社会生活史。在其文献研究上,较... 内容庞杂、作者众多、版本不同、解读各异的先秦典章制度及儒家思想汇编《礼记》,经过其漫长的成书及文献整理、流传、研究后,不仅成为一部积累起来多科性的学术史,也成为反映我国秦汉以前社会现实的一部社会生活史。在其文献研究上,较多地进行了对《礼记》的整体注释与校勘、对《礼记》礼制的综合研究、对《礼记》版本的文献研究和对《礼记》一书所涉及的诸多方面的具体内容的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记》文献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之“和”探究
6
作者 周红波 刘金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4-126,共3页
在中国古代文论体系中,"和"是一个核心概念,历代文论都不乏关于"和"的深刻论述及不懈追求。《文心雕龙》作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本巨著,其中也有大量涉"和"字句,"和韵"概念的提出、"... 在中国古代文论体系中,"和"是一个核心概念,历代文论都不乏关于"和"的深刻论述及不懈追求。《文心雕龙》作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本巨著,其中也有大量涉"和"字句,"和韵"概念的提出、"和气"概念的拓展,在显性层面显现刘勰对"和"创造性的生发;而在隐性层面,《文心雕龙》的思维之和、理论建构之和、文采之和无一不体现了"和"渗透在《文心雕龙》的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和韵 和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心雕龙》的诗性言说
7
作者 刘金波 李小兰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2-134,共3页
《文心雕龙》在体制结构、语言表达、艺术风貌方面有着独到的唯美言说特征,刘勰借助语言结构修辞表现手法使得自己内在的情感得以明晰外化,从而传递出艺术的张力和生命流动的美丽,其诗性言说方式在当今仍然是文论书写的很好借鉴与参照。
关键词 诗性 理性 言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繁荣学术营造良好环境
8
作者 沈壮海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9-660,共2页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高校 学术研究 学术环境 学术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于农民 面向农民 惠及农民——喜读《新农民读本》
9
作者 沈壮海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11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层干部 创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