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公共支出如何回应公共需求——以1999年-2006年A市人大议案为分析样本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平 吕梦雪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94,105,共12页
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应当回应当地居民的公共需求,而如何有效度量公共需求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前提。文章以某省会城市A市市级人大代表提议案作为衡量公共需求的工具,实证考察了公共支出对本地居民公共需求的回应机制。研究发现,“用手... 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应当回应当地居民的公共需求,而如何有效度量公共需求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前提。文章以某省会城市A市市级人大代表提议案作为衡量公共需求的工具,实证考察了公共支出对本地居民公共需求的回应机制。研究发现,“用手投票”的人大代表代议机制下,公共需求对公共支出的影响仍然有拓展空间,A市地方政府存在选择性回应公共需求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从支出类型角度而言,代表议案对社会福利性支出的影响比较显著,而希望通过代表议案抑制行政成本膨胀则不具有可行性;从支出地域角度而言,中心城区和省市两级政府所在区的代表议案得到了更多支出回应,财政收入较低地区的公共需求同样得到了更多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支出 公共需求 人大议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家庭化”视域下的中国互助养老 被引量:2
2
作者 向运华 许诺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
“个体家庭化”关系事实下,中国互助养老行动实为基于“家庭化”的“去家庭化”,即不同家庭之间的互助交换。基于结构二重性的质性研究发现,在家庭权利义务与社会人情互惠规则共同作用下,亲-子-孙三代家庭成员及其资源嵌入互助养老,产... “个体家庭化”关系事实下,中国互助养老行动实为基于“家庭化”的“去家庭化”,即不同家庭之间的互助交换。基于结构二重性的质性研究发现,在家庭权利义务与社会人情互惠规则共同作用下,亲-子-孙三代家庭成员及其资源嵌入互助养老,产生连带效应和结构效应,实现互助养老的福利自生产。连带效应中,主互惠诱发连续互惠和示范互惠,促使互助养老从两个家庭延展至多个家庭;结构效应中,老年照料对家庭的亲密介入,拉动互助关系“拟家庭化”,既引发家庭资源变化与家庭关系调整,也引发家庭内外的社会网络共享,对互助养老福利生产产生赋能和羁绊双重效用。此外,家庭加持会改变个体在互助养老网络中的位置,增能产生聚集组织效应,减能产生下降甚至边缘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养老 家庭化 去家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