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磁动能的并联冲击机构设计
1
作者 张亚东 万辉龙 +2 位作者 李凯翔 董森林 文武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6-1483,共8页
针对传统落锤式冲击试验机的连击频率低、冲击应力与速度可调范围小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动能的并联冲击机构设计方案。采用脉冲电容器组对电感线圈馈电,在导体电枢中产生电磁力,利用电磁动能给冲头加速进行冲击试验。为了提高试验效... 针对传统落锤式冲击试验机的连击频率低、冲击应力与速度可调范围小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动能的并联冲击机构设计方案。采用脉冲电容器组对电感线圈馈电,在导体电枢中产生电磁力,利用电磁动能给冲头加速进行冲击试验。为了提高试验效率,提出并联冲击结构,分析了其等效电路,搭建了并联冲击机构试验平台,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然后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冲头不同速度下的冲击应力。结果表明,电磁动能的并联冲击机构设计方案可行,具有可同时并联多组发射装置,速度与冲击应力可调范围大、连击频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试验机 连击频率 速度可调 电磁动能 冲击机构 冲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浇注”的非线性电导材料涂覆方法及其性能评估
2
作者 邱宇杰 潘成 +3 位作者 潘子君 程加明 卓然 王邸博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0-1079,共10页
非线性电导材料表面涂覆具有优异的表面电荷抑制能力并能自适应地调控阻性电场,在直流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GIS)气-固绝缘结构设计领域广受关注,但目前通过浸渍、刷涂或者喷涂制备的涂层都存在表面光洁度低、均... 非线性电导材料表面涂覆具有优异的表面电荷抑制能力并能自适应地调控阻性电场,在直流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GIS)气-固绝缘结构设计领域广受关注,但目前通过浸渍、刷涂或者喷涂制备的涂层都存在表面光洁度低、均匀性差和重复性不好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涂层对表面电荷的抑制效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浇注”的绝缘子表面涂层制备方法,基于此将非线性电导材料涂覆于锥形绝缘子表面。通过表面形貌测试、表面电荷积聚和直流沿面闪络实验将所提方法与浸渍法、刷涂法、喷涂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步浇注”法所得涂层表面光滑均匀且无明显缺陷,表面粗糙度相比其他方法大幅下降且表面电荷抑制效果最佳。在–20 kV直流电压下,“两步浇注”涂层相比浸渍、刷涂、喷涂法可分别将正、负电荷积聚总量缩减62.7%、68.6%、77.9%与66.7%、20%、67.7%。在直流沿面闪络特性方面,“两步浇注”所得涂层的正、负极性特征沿面闪络电压相比浸渍、刷涂、喷涂法分别提升了2.7%、6.3%、20.7%与4.2%、4.7%、9.9%。进一步,结合试样表面粗糙度与表面陷阱分布的测试结果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涂覆方法下的试样表面粗糙度差异是造成表面电荷分布不同的主要原因,减小表面粗糙度会使试样的表面陷阱能级和密度也随之变小,从而加速电荷在涂层表面的消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 表面涂覆 “两步浇注”法 表面电荷积聚 闪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短路电流暂态分量的高压交流系统短路故障限流器参数设计
3
作者 刘嘉伟 袁佳歆 +2 位作者 周航 李旭哲 莫作权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69-3782,I0034-I0036,共17页
在高压交流输电系统(HVAC)发生短路故障时,极大可能会产生含暂态分量(short circuit current transient component,SCTC)的短路故障电流;当SCTC含量很大时甚至会产生短路电流的零点漂移现象,会对故障限流器(fault current limiter,FCL)... 在高压交流输电系统(HVAC)发生短路故障时,极大可能会产生含暂态分量(short circuit current transient component,SCTC)的短路故障电流;当SCTC含量很大时甚至会产生短路电流的零点漂移现象,会对故障限流器(fault current limiter,FCL)的限流工作和参数设计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SCTC泄能型故障限流器(SCTC energy drain type fault current limiter,SEDFCL)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可以加快SCTC的衰减。首先,分析了SEDFCL与SCTC的相互影响和SEDFCL的电磁路工作机理,并研究了SEDFCL场路耦合特性,对电磁参数进行了设计;然后,通过有限元仿真搭建了220 kV SEDFCL模型,探究了SEDFCL结构的有效性、合理性、RC参数的调节作用,以及故障情况下SEDFCL功能的有效性;最后,搭建一台小容量样机,建立试验平台并进行样机试验,证实SEDFCL结构和功能的有效性。与传统五柱式限流器(five-column hybrid excitation type FCL,FHETFCL)相比,SEDFCL将时间常数显著降低117.66%,限流效果提高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分量 故障限流器 泄能 场路耦合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故障分解及特征组分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曾福平 朱可馨 +4 位作者 冯孝轩 程宏图 李昊天 姚强 唐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40-3257,共18页
国际大电气研究会议(CIGRE)的统计数据表明,SF_(6)气体绝缘设备运行可靠性较高,但实际运行中高电压等级SF_(6)气体绝缘设备的故障率远高于IEC标准。受限于SF_(6)气体绝缘设备复杂的金属全封闭结构以及运行中强烈的电磁干扰,如何对SF_(6... 国际大电气研究会议(CIGRE)的统计数据表明,SF_(6)气体绝缘设备运行可靠性较高,但实际运行中高电压等级SF_(6)气体绝缘设备的故障率远高于IEC标准。受限于SF_(6)气体绝缘设备复杂的金属全封闭结构以及运行中强烈的电磁干扰,如何对SF_(6)气体绝缘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有效、准确的监测,仍是目前面临的一大技术挑战。在设备早期潜伏绝缘故障引起的局部强电磁能和高温的作用下,SF_(6)气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解,分解产物主要包括SO_(2)F_(2)、SOF_(2)、SO_(2)、H_(2)S和CO_(2)、CF_(4)等。基于SF_(6)故障分解组分特性提取反映故障属性的组分特征量,并建立有效的故障诊断方法,是SF_(6)气体绝缘设备绝缘状态监测的一项有效技术手段,这一领域正引起电力行业和科研院所的广泛关注。其中,提高SF_(6)故障分解组分检测速度、灵敏度和抗干扰性,是业内学者正竭力攻克的关键难题,并在近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进展。文中总结了基于故障分解组分的SF_(6)气体绝缘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SF_(6)分解组分光学检测与化学传感检测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并对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 故障分解 组分检测 化学传感 光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稍不均匀直流电场下静止与流动变压器油中金属微粒聚集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夏苏怡 潘成 +3 位作者 姚雨杭 郑哲然 秦硕 唐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93-1702,共10页
换流变压器阀侧电压中直流分量的存在会加剧杂质颗粒的聚集,而变压器油流会对其聚集特性产生影响。利用所搭建的变压器油循环流动装置,分别开展了静止和流动变压器油中自由金属微粒在不同电压、微粒粒子数密度及油流速度下的直流聚集试... 换流变压器阀侧电压中直流分量的存在会加剧杂质颗粒的聚集,而变压器油流会对其聚集特性产生影响。利用所搭建的变压器油循环流动装置,分别开展了静止和流动变压器油中自由金属微粒在不同电压、微粒粒子数密度及油流速度下的直流聚集试验,采用高速相机拍摄了电极间隙内金属微粒的聚集图像,并记录了微粒聚集过程中泄漏电流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金属微粒在静止与流动油中均会在间隙中心区域聚集,且聚集的金属微粒不断在电极间往复运动;聚集的金属微粒数及间隙泄漏电流均随电压大小和微粒粒子数密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流速的升高呈先增后减的分段式变化规律,低速油流(≤0.02 m/s)促进微粒聚集,而高速油流(>0.02 m/s)抑制微粒聚集。结合油中金属微粒的受力及运动特征,对静止变压器油中金属微粒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分类,阐明了静止油中金属微粒在间隙中心区域聚集的机理,并分析了变压器油流对金属微粒聚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污变压器油 金属微粒 强迫油循环 聚集特性 聚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