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溶处理后镁铝合金时效峰值硬度时微观结构的电子显微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陶红玉 刘玉 +4 位作者 聂鑫 赵东山 周嘉萍 王建波 桂嘉年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55-460,共6页
用显微维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分析了Mg-10.33wt.%Al-1.26wt.%Zn合金固溶后的时效硬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AZ91(Mg-9wt.%Al-1wt.%Zn-0.2wt.%Mn)合金添加少量的Al... 用显微维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分析了Mg-10.33wt.%Al-1.26wt.%Zn合金固溶后的时效硬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AZ91(Mg-9wt.%Al-1wt.%Zn-0.2wt.%Mn)合金添加少量的Al后固溶强化和时效强化效果均有显著提高。实验的时效硬度曲线表明:固溶处理后的Mg-10.33wt.%Al-1.26wt.%Zn合金在473K时效10 h获得最佳时效强化效果。经过分析,进一步证实Mg-10.33wt.%Al-1.26wt.%Zn合金固溶后时效过程中单位体积内的连续析出相γ-Mg17Al12相颗粒的数目(Nv)越大,样品的显微硬度值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显微硬度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锌钇合金微结构的电子显微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陶红玉 刘玉 +7 位作者 赵东山 聂鑫 周嘉萍 王建波 桂嘉年 沈永龙 朱世杰 关绍康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11-216,共6页
添加适量稀土元素钇后,镁铝合金高温力学性能会得以改善。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693 K保温24 h的Mg-9.0wt.%Al-2.2 wt.%Zn-6.1wt.%Y铸态合金样品的微结构进行了研究... 添加适量稀土元素钇后,镁铝合金高温力学性能会得以改善。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693 K保温24 h的Mg-9.0wt.%Al-2.2 wt.%Zn-6.1wt.%Y铸态合金样品的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显微组织相组成是基体α-Mg、晶界处γ-Mg17Al12、晶胞内的Al2Y、τ-Mg32(Al,Zn)49及-Al5Mg11Zn4相。确定了-Al5Mg11Zn4相与α-Mg基体间的取向关系是(10 10)α//(106),[51053]α//[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锌钇合金 AZ91合金 晶体学取向关系 电子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的材料微区应力应变状态研究综述 被引量:23
3
作者 黄亚敏 潘春旭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共11页
材料中微米级微区范围内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常被用来解释宏观材料的失效行为。目前的常规技术都难以实现数微米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测试和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的可用于微区应力应变状态分析的有力手段。它是扫描电... 材料中微米级微区范围内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常被用来解释宏观材料的失效行为。目前的常规技术都难以实现数微米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测试和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的可用于微区应力应变状态分析的有力手段。它是扫描电镜(SEM)的附件之一,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角度分辨率和应变敏感性。本文以材料形变方式为基础,综述了EBSD技术对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的不同表征原理与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应变敏感度的提高和进展,及测量参数对结果精度的影响,为更好地发展该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残余应力 EBSD 弹性应变 塑性应变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线热处理和原位电子辐照下羟基硫酸镍纳米带结构演变的TEM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卢小莉 张珂 +3 位作者 李露颖 王建波 唐一文 贾志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75-281,共7页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术,主要包括亮场像形貌观察、选区电子衍射结合运动学模拟计算和高分辨电子显微像,对水热法制备的结晶良好的Ni(SO4)0.3(OH)1.4纳米带结构和生长形态进行了表征,并结合利用在不同温度的离线热处理及原位电子辐照,对从...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术,主要包括亮场像形貌观察、选区电子衍射结合运动学模拟计算和高分辨电子显微像,对水热法制备的结晶良好的Ni(SO4)0.3(OH)1.4纳米带结构和生长形态进行了表征,并结合利用在不同温度的离线热处理及原位电子辐照,对从结晶良好的Ni(SO4)0.3(OH)1.4纳米带到疏松多孔的NiO纳米带,最后到NiO纳米颗粒的结构演变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Ni(SO4)0.3(OH)1.4和NiO的取向关系,揭示了这一系列过程的结构演变并给出了Ni(SO4)0.3(OH)1.4的初步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带 羟基硫酸镍 热处理 电子辐照 选区电子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Zn-Sn合金时效析出的γ相颗粒数密度的测定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玉 赵东山 +3 位作者 聂鑫 陶红玉 王建波 桂嘉年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30-134,共5页
Mg-9.0wt.%Al-1.0wt.%Zn-4.0wt.%Sn合金样品在523 K温度下时效后,析出大量γ-Mg17Al12颗粒。利用会聚束电子衍射的方法测量样品的厚度,进而计算γ相颗粒的数密度Nv。结果表明在Mg-9.0wt.%Al-1.0wt.%Zn-0.2wt.%Mn合金中,添加一定量的Sn... Mg-9.0wt.%Al-1.0wt.%Zn-4.0wt.%Sn合金样品在523 K温度下时效后,析出大量γ-Mg17Al12颗粒。利用会聚束电子衍射的方法测量样品的厚度,进而计算γ相颗粒的数密度Nv。结果表明在Mg-9.0wt.%Al-1.0wt.%Zn-0.2wt.%Mn合金中,添加一定量的Sn元素后促进了γ-Mg17Al12相颗粒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连续沉淀析出 数密度 会聚束电子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维材料原子尺度动态结构演变 被引量:3
6
作者 郑赫 曹凡 +5 位作者 胡帅帅 孟爽 李雷 刘辉辉 贾双凤 王建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6-444,共9页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高能电子束对低维材料在应力场、温度场或电场作用下的动态结构演变进行实时观察及表征:(1)应力场作用下Au纳米线塑性和赝弹性形变,以及CuO纳米线滞弹性行为;(2)高温条件下Fe/Fe3O4氧化还原反应以及ZnO纳米线...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高能电子束对低维材料在应力场、温度场或电场作用下的动态结构演变进行实时观察及表征:(1)应力场作用下Au纳米线塑性和赝弹性形变,以及CuO纳米线滞弹性行为;(2)高温条件下Fe/Fe3O4氧化还原反应以及ZnO纳米线的生长过程;(3)电场作用下CuO电极材料的Na离子嵌入与脱嵌。随后,利用高能电子束辐照对低维材料的结构进行原子尺度的调控。文章旨在揭示外场作用下低维材料微结构演变机制,为其潜在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维材料 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e纳米材料及界面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金磊 王建波 +7 位作者 贾双凤 徐中领 严雪 邓量子 蔡瑶 卢萍 LEUNG Y P CHOY WC H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5-334,共10页
利用热蒸发法对ZnSe纳米材料的相控合成进行了研究,制备了多种具有稳定闪锌矿和亚稳纤锌矿结构的ZnSe纳米材料,如ZnSe纳米线、纳米圈、纳米轮及三晶纳米带。同时,在相控合成基础上,通过改变管式炉内反应压强获得了几种同质与异质界面。... 利用热蒸发法对ZnSe纳米材料的相控合成进行了研究,制备了多种具有稳定闪锌矿和亚稳纤锌矿结构的ZnSe纳米材料,如ZnSe纳米线、纳米圈、纳米轮及三晶纳米带。同时,在相控合成基础上,通过改变管式炉内反应压强获得了几种同质与异质界面。利用多种透射电子显微学手段对合成的ZnSe纳米材料及相关同质与异质界面进行了深入表征,并对ZnSe纳米材料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锌(ZnSe) 透射电子显微学(TEM) 纳米材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沸石分子筛中Cdse半导体纳米团簇的制备及透射电镜的研究
8
作者 马莉 黄长虹 +1 位作者 王建波 王少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03-105,共3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以Y型沸石分子筛为基底,组装了CdSe纳米团簇。利用高分辨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了纳米团簇的分布、生长位置、粒径大小及形貌等。观察到排成周期阵列的量子点CdSe纳米团簇,量子点团簇相互连接形成超团簇颗粒。
关键词 Y型沸石分子筛 CdSe半导体 镉硒半导体 纳米团簇 离子交换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的TEM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广义 金磊 王建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85-191,共7页
通过热蒸发的方法在镀金的硅衬底上得到了硒化锌(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利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SAED)方法并结合明场像确定了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的结构及生长方向,发现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由取向互为{113}镜面孪晶的两个纳米子带组成... 通过热蒸发的方法在镀金的硅衬底上得到了硒化锌(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利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SAED)方法并结合明场像确定了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的结构及生长方向,发现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由取向互为{113}镜面孪晶的两个纳米子带组成,单个纳米子带又由纳米量级的<111>旋转孪晶片层构成。采用会聚束电子衍射(CBED)技术确定了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沿<111>方向的极性。根据CBED结果并结合实验过程的设定,对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孪晶纳米带 硒化锌 会聚束电子衍射 选区电子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