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Co-Ni十次准晶中几种变体结构的HAADF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宋述鹏 王建波 +4 位作者 王仁卉 桂嘉年 赵东山 刘惠军 汤恒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87-394,共8页
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得到的成分信息和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得到的结构信息,确定了经过不同热处理得到的Al-Co-Ni合金中十次准晶的六种不同的变体(b-Ni、b-Co、S1、typeⅠ、typeⅡ和5f)。利用原子分辨率的高角环形暗场像(HAADF)技... 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得到的成分信息和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得到的结构信息,确定了经过不同热处理得到的Al-Co-Ni合金中十次准晶的六种不同的变体(b-Ni、b-Co、S1、typeⅠ、typeⅡ和5f)。利用原子分辨率的高角环形暗场像(HAADF)技术主要研究了三个变体(typeⅠ、typeⅡ和5f)的二维准周期平面的结构。发现对于typeⅠ和typeⅡ两种变体,3.2nm直径的十边形原子柱的准单胞团簇比2nm直径的准单胞更合适,准单胞中心0.76nm范围内原子分布无序。同时发现typeⅡ变体的二维准晶格主要由菱形和五边形拼砌组成,相当于typeⅠ和S1两种变体的二维晶格的混合。更高分辨率的HAADF显示5f变体的2nm直径准单胞团簇中原子排列具有五次和十次两种对称,对应地得到两种原子模型;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弛豫后的五次对称的原子模型比十次的原子模型能量上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次准晶 Al-Co-Ni HAA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匀质边框三角形刚体绕质心轴的转动惯量公式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国全 徐斌富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9,12,共3页
确定了任意匀质边框三角形刚体的质心的几何位置;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匀质边框三角形刚体绕质心轴的转动惯量公式,为计算三角形网格状边框刚体绕质心轴的转动惯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刚体 转动惯量 三角形 边框 质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超声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熊宜栋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5,32,共4页
采用不同强度和频率的超声波,对几种生物难降解的有毒污染物(苯胺,硝基苯)废水进行超声处理,实验表明,降解效果主要取决于超声波在反应液中的声强及处理时间,同时,若辅以通氧气或加入催化剂,处理效果更好,这就为设计相应的超声废水处... 采用不同强度和频率的超声波,对几种生物难降解的有毒污染物(苯胺,硝基苯)废水进行超声处理,实验表明,降解效果主要取决于超声波在反应液中的声强及处理时间,同时,若辅以通氧气或加入催化剂,处理效果更好,这就为设计相应的超声废水处理设备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超声空化 降解 硝基苯 苯胺 COD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及浅近切割式牛顿环装置的工作原理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长立 周国全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0-262,共3页
提出并分析了两种与传统牛顿环装置不同的变形牛顿环装置的工作原理———非接触式牛顿环装置和浅近切割式牛顿环装置;给出了两种变形的牛顿环装置的理论推导公式,理论推导证明非接触式和浅近切割式牛顿环装置与传统牛顿环装置具有相同... 提出并分析了两种与传统牛顿环装置不同的变形牛顿环装置的工作原理———非接触式牛顿环装置和浅近切割式牛顿环装置;给出了两种变形的牛顿环装置的理论推导公式,理论推导证明非接触式和浅近切割式牛顿环装置与传统牛顿环装置具有相同的干涉规律及测量公式;并给出了非接触式、浅近切割式及相切式牛顿环的统一的光程差,牛顿环半径及凸透镜曲率半径测量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 牛顿环 工作原理 装置 切割 透镜曲率半径 理论推导 测量公式 光程差 变形 传统 干涉 相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列加速器-离子注入机-透射电镜联机系统的建立
5
作者 郭立平 刘传胜 +4 位作者 黎明 宋搏 叶明生 付德君 范湘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8-652,共5页
建立了由2×1.7MV串列加速器、200kV离子注入机、H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联机传输系统组成的我国第1套串列加速器-离子注入机-透射电子显微镜联机装置。对主要设备进行了改造,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了联机装置的隔震问题。2台加速器... 建立了由2×1.7MV串列加速器、200kV离子注入机、H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联机传输系统组成的我国第1套串列加速器-离子注入机-透射电子显微镜联机装置。对主要设备进行了改造,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了联机装置的隔震问题。2台加速器和所有的真空泵都运行时,电镜仍可正常工作,观察到的图像质量不受振动影响。电镜室内样品倾斜角最大可达52°以上,离子注入不影响电镜观测,可进行离子注入的原位和实时结构研究。离子注入机输出的115keV氮离子在电镜入口测得的束流强度达100~180nA。初步实验已原位观察到氮离子注入导致单晶硅非晶化的过程,显示这套装置具有离子注入条件下的原位观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 加速器 联机装置 离子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电镜联机的离子光路及其调整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叶小舟 杨铮 +7 位作者 周霖 欧阳中亮 黎明 刘传胜 郭立平 任峰 蒋昌忠 付德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276-280,共5页
离子辐照引起的材料微结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用加速器-电镜联机装置可原位观察载能离子束辐照引起的材料微结构演变。武汉大学加速器-电镜联机装置由1台2×1.7 MV串列加速器、1台200 kV离子注入机和1台200 kV透射电镜组成,通过... 离子辐照引起的材料微结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用加速器-电镜联机装置可原位观察载能离子束辐照引起的材料微结构演变。武汉大学加速器-电镜联机装置由1台2×1.7 MV串列加速器、1台200 kV离子注入机和1台200 kV透射电镜组成,通过自行设计的传输系统实现联机。本文介绍联机装置的光路布局,给出了静电加速器离子动力学计算程序LEADS(linear and electrostatic accelerator dynamics simulation)优化计算的结果,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并用LEADS对改造后的加速器-电镜联机中离子运动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调整现光路二单元四极透镜的同时,在200 kV注入机90°偏转磁铁至电镜之间增加1个二单元静电四极透镜,将提高该系统中离子束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 离子注入机 透射电镜 联机 离子光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