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观测时间对玉米冠层叶绿素密度估算的影响
1
作者 周丽丽 冯海宽 +8 位作者 聂臣巍 许晓斌 刘媛 孟麟 薛贝贝 明博 梁齐云 苏涛 金秀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共14页
为探讨不同时间获取的无人机多光谱数据对玉米冠层叶绿素密度(canopy chlorophyll density,CCD)估算的影响,分别在玉米抽雄吐丝期、籽粒建成期、乳熟期和蜡熟期选择同一天的10:00—10:59、11:00—11:59、13:00—13:59和14:00—14:59进... 为探讨不同时间获取的无人机多光谱数据对玉米冠层叶绿素密度(canopy chlorophyll density,CCD)估算的影响,分别在玉米抽雄吐丝期、籽粒建成期、乳熟期和蜡熟期选择同一天的10:00—10:59、11:00—11:59、13:00—13:59和14:00—14:59进行无人机多光谱观测试验,并结合PROSAIL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CCD数据,分析一天中不同时刻典型植被指数的变化规律及CCD估算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同一天中,无人机玉米冠层反射率和与实测CCD相关性较好的植被指数值均随时间变化,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变化最明显,越接近12:00,实测的植被指数值越低,而在一天的不同时间PROSAIL模型模拟的植被指数值几乎没有差异。在同一天,基于不同观测时间获取的同一植被指数与实测CCD的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指数间的差异不一致;而模拟得到的同一植被指数与CCD的相关性在同一天不同时间的差异不明显。在不同生育时期,基于不同观测时间无人机数据构建的CCD估算模型均可以取得较好的精度,但不同观测时间的估算结果存在差异,决定系数最低的为0.53,最高的为0.80。这些结果表明,在传统的光谱数据获取时间范围内(10:00—14:00),无人机影像获取时间仍对玉米CCD估算有影响,越接近12:00,估算精度越高。研究结果可为后续作物的CCD精准估算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叶绿素密度 观测时间 机器学习 PROSAIL模型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构建算法的研究及OpenGL下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少华 程朋根 +1 位作者 陈斐 陈红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72-74,218,共4页
论文对TIN的构建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分块建立网格索引的算法。借助于该算法的特点得出了一种空外接圆判断的简易表达式,简化了TIN的优化过程,提高了构网速度。同时在OpenGL开放式三维环境下,进行光照渲染等处理,实现... 论文对TIN的构建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分块建立网格索引的算法。借助于该算法的特点得出了一种空外接圆判断的简易表达式,简化了TIN的优化过程,提高了构网速度。同时在OpenGL开放式三维环境下,进行光照渲染等处理,实现了地形的三维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TIN 算法 三维可视化 OPENGL 网格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数据域的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少华 程朋根 赵宝贵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
研究了一种约束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它充分利用分治算法与生长算法的优点,对离散点、构网中实时生成的边及三角形采用分块进行网格索引,有效地减少了搜索目标点、边及三角形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构网速度,并将该算法用于地面模型的构建... 研究了一种约束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它充分利用分治算法与生长算法的优点,对离散点、构网中实时生成的边及三角形采用分块进行网格索引,有效地减少了搜索目标点、边及三角形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构网速度,并将该算法用于地面模型的构建中,实现了地形三维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M DELAUNAY三角网 约束数据 网格索引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40
4
作者 刘少华 程朋根 史文中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共4页
对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算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约束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它充分利用分治算法与生长算法的优点,对离散点、构网中实时生成的边及三角形采用分块进行网格索引,有效地减少了搜索目标点、边及三角形的时间,从而提... 对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算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约束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它充分利用分治算法与生长算法的优点,对离散点、构网中实时生成的边及三角形采用分块进行网格索引,有效地减少了搜索目标点、边及三角形的时间,从而提高构网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Delaunay三角网 分治算法 生长算法 网格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江汉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曾群 喻光明 +1 位作者 杨珊 胡利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结合1995/2000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及1∶10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与相关资料,研究了汉江流域中下游(湖北省境内)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大,1995年与2000年的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分别为260.025和260.526,说... 结合1995/2000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及1∶10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与相关资料,研究了汉江流域中下游(湖北省境内)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大,1995年与2000年的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分别为260.025和260.526,说明该区土地利用开发的强度有增大的趋势;(2)从土地利用双向动态变化率来看,该区未利用地(变化率为4.391)正在被加速开发,草地(2.836)与水域(1.664)受干扰严重,这对汉江流域及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将产生深刻的影响;(3)由于总面积较大,变化面积最大的耕地及林地土地利用双向动态变化率分别为0.424和0.344,说明维系该区人-地系统的基本因素保持相对稳定。本研究还表明,利用RS/GIS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数据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结构 强度系数 双向动态变化率 RS/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MRF模型的POLSAR图像分类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斌 马国锐 +2 位作者 林立宇 梅天灿 秦前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13-2417,共5页
针对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影像由于受到相干斑噪声影响导致分类精度较低,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值漂移和多尺度马尔科夫随机场的非监督分类算法。该算法首先由Mean-Shift算法得到最粗尺度的初... 针对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影像由于受到相干斑噪声影响导致分类精度较低,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值漂移和多尺度马尔科夫随机场的非监督分类算法。该算法首先由Mean-Shift算法得到最粗尺度的初始分类结果,然后由马尔科夫随机场对结果进行优化得到最粗尺度最终分类结果。将上一尺度的分类结果映射到下一尺度作为初始分类结果,然后由Wishart分布对极化协方差矩阵进行建模并采用迭代条件模式(iterative conditional modes,ICM)算法求取基于最大后验下分类结果。逐层映射,最细尺度的结果作为最终分类结果。详细给出了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并采用E-SAR和AirSAR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与同类算法相比较,算法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分类 均值漂移 马尔科夫随机场 WISHART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全国地面塌陷灾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1
7
作者 蒋小珍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9-473,共5页
本文运用GIS的缓冲区、叠加、空间分析等功能 ,从地貌类型、碳酸盐岩类型、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及土地利用因素方面 ,对以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为代表的中国地面塌陷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其中模型中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主要是通过层次... 本文运用GIS的缓冲区、叠加、空间分析等功能 ,从地貌类型、碳酸盐岩类型、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及土地利用因素方面 ,对以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为代表的中国地面塌陷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其中模型中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主要是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 ;而影响因素中的分类值则是地面塌陷点的分布概率。评估结果表明 ,地面塌陷极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贵州、云南 ,其次是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面塌陷 灾害危险性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aunay三角网嵌入约束线段算法的研究及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少华 程朋根 +1 位作者 况代智 陈红华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2-86,共5页
研究了约束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并在无约束数据的Delaunay三角网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嵌入约束线段的算法,同时借助OpenGL开放式三维环境,对三角网进行光照渲染等处理,实现了地形三维可视化,更好地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要。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三角剖分 不规则三角网 算法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似三棱柱体元的地质三维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程朋根 刘学斌 +1 位作者 史文中 王伟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3-79,共7页
三维空间建模方法是三维地勘工程GIS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提出一种基于似三棱柱体元的三维数据模型 ,模型包含顶点、线段 (棱边、三角形边 )、三角形、侧面四边形、三棱柱体元 5个基本元素 ,和点对象、线对象、面对象、体对象、复杂对... 三维空间建模方法是三维地勘工程GIS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提出一种基于似三棱柱体元的三维数据模型 ,模型包含顶点、线段 (棱边、三角形边 )、三角形、侧面四边形、三棱柱体元 5个基本元素 ,和点对象、线对象、面对象、体对象、复杂对象、空间对象等 6个对象。设计了 5个基本元素和 3种地质对象的数据结构和它们之间的拓扑关系。以岩体和巷道为例 ,给出了似三棱柱体建模思路和算法。利用内蒙古某矿区实际钻孔资料和模拟巷道数据对所开发的系统原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 ,基于似三棱柱体元的数据模型的优势在于可以表示空间对象的表面和内部结构 ,便于建模和节省存储空间 ,同时便于不规则的自然地质体和规则勘探工程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三棱柱体元 地质勘察 数据模型 三维建模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