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板混凝土补偿收缩与纤维增强的阻裂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何真 罗谦 +2 位作者 梁文泉 何金荣 韦华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53,共4页
本文采用在混凝土中掺入补偿收缩剂和有机纤维复合改性的方式,通过试验得到改性后面板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干缩变形以及自身体积变形性能等;结果表明,纤维和补偿收缩剂复合改性技术可以显著地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提高抗裂性能。
关键词 面板混凝土 补偿收缩剂 聚丙烯纤维 干缩 自身体积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爆破开挖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明 胡英国 +2 位作者 卢文波 严鹏 周创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72-177,共6页
爆破开挖导致的围岩损伤是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数值分析及现场检测的方法研究了锦屏二级引水隧洞岩体爆破开挖损伤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引水隧洞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是围岩损伤的主要原因,爆炸荷载和应力重分布的耦... 爆破开挖导致的围岩损伤是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数值分析及现场检测的方法研究了锦屏二级引水隧洞岩体爆破开挖损伤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引水隧洞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是围岩损伤的主要原因,爆炸荷载和应力重分布的耦合作用将增大引水隧洞围岩损伤区范围,增大的损伤深度可达1.5 m,考虑开挖荷载瞬态卸荷动态损伤效应的损伤区范围最大,较单独考虑围岩地应力准静态重分布所导致的损伤深度可增大1.9 m,平均损伤深度增大近1倍。现场检测成果较好地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爆破开挖可显著增大围岩的损伤范围。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过程中,不可忽视爆炸荷载及开挖瞬态卸荷对围岩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围岩 爆破 瞬态卸荷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工程阻水比与河道水位关系初探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林春 郑国栋 +1 位作者 黄东 林美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49,共5页
针对不同类型的概化河道和天然河道地形,结合桥墩布置方式和边坡系数的不同组合,对桥梁工程阻水比与河道水位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初步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桥梁工程阻水比与河道水位(f/F-Z)之间的变化关系由桥墩阻水面积增幅Δf与... 针对不同类型的概化河道和天然河道地形,结合桥墩布置方式和边坡系数的不同组合,对桥梁工程阻水比与河道水位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初步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桥梁工程阻水比与河道水位(f/F-Z)之间的变化关系由桥墩阻水面积增幅Δf与河道过流面积增幅ΔF两者的比值随水位Z升高时的整体变化趋势决定,而Δf与ΔF何者占优同桥墩布置方式及边坡系数两者的综合影响密切相关。位于主河槽内的桥墩权重比例占优,f/F-Z呈反比关系;位于滩地的桥墩权重比例占优,f/F-Z呈正比关系;两者权重比例相当则分段呈单调递增或递减趋势。相同桥墩布置方式下,边坡越缓,f/F-Z越趋于反比;反之,越趋于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墩布置方式 阻水比 水位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质土岸坡崩塌与河床冲淤交互过程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国敏 余明辉 +1 位作者 陈曦 胡呈维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3,共8页
在弯道水槽中展开系列试验,研究水力冲刷过程中均质土岸坡冲刷崩塌输移与河床冲淤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该过程及变化特征可描述为:水下坡面侵蚀及坡脚淘刷导致岸坡失稳崩塌;暂时堆积在凹岸坡脚处的崩塌体加剧附近水流紊动程度利于其输运... 在弯道水槽中展开系列试验,研究水力冲刷过程中均质土岸坡冲刷崩塌输移与河床冲淤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该过程及变化特征可描述为:水下坡面侵蚀及坡脚淘刷导致岸坡失稳崩塌;暂时堆积在凹岸坡脚处的崩塌体加剧附近水流紊动程度利于其输运与分解;分解后较粗的颗粒随弯道螺旋流以推移质形式被输移至下游凸岸落淤,较细的颗粒大部分都随水流以悬移质形式被携带至下游出口;水流结构随岸坡及河床变形而调整;如此循环往复。试验成果进一步表明:冲刷状态下,试验材料黏性越小、近岸流速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岸坡冲刷崩塌量及河床冲刷量都越大;同条件下岸坡冲刷崩塌总量大于河床冲刷总量,且河床相对冲刷率随岸坡冲刷崩塌量的增大而减小,数值范围为0.40~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土 岸坡崩塌 河床演变 河床相对冲刷率 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堰进水口防涡墩试验研究
5
作者 彭诚 王均星 谭哲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59,共5页
进水口漩涡是一种常见的水力学问题。以辽宁省清河分水口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在大比尺为1/10的模型条件下对分流堰部位的进水口漩涡进行了重点试验研究。通过对原设计方案的相对临界淹没水深、速度与环量、进水口边... 进水口漩涡是一种常见的水力学问题。以辽宁省清河分水口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在大比尺为1/10的模型条件下对分流堰部位的进水口漩涡进行了重点试验研究。通过对原设计方案的相对临界淹没水深、速度与环量、进水口边界条件3个漩涡成因进行分析,从边界条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修改方案下边墙段的截弯取直、U型堰与防涡墩相结合的消涡方法。试验结果证明,修改方案不仅避免了进水口初始环量的产生,改善了整个分水口的水流流态,同时还优化了进口边界条件,显著地达到了消除进水口漩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口漩涡 U型堰 防涡墩 消涡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刷过程中岸坡条件对塌岸淤床交互作用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胡呈维 余明辉 +1 位作者 魏红艳 吴松柏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85,共9页
天然情况下,不同的岸坡坡度及岸坡土体组成将会共同影响岸坡稳定性及崩岸的发生。本文在弯道水槽中开展系列试验,分析不同的岸坡条件对岸坡稳定性以及崩塌体与河床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岸坡崩塌及崩塌体的分解输移与近... 天然情况下,不同的岸坡坡度及岸坡土体组成将会共同影响岸坡稳定性及崩岸的发生。本文在弯道水槽中开展系列试验,分析不同的岸坡条件对岸坡稳定性以及崩塌体与河床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岸坡崩塌及崩塌体的分解输移与近岸水流的紊动能关系密切。水流冲刷过程中岸坡破坏是水流淘刷岸坡坡脚、岸坡崩塌及崩塌体淤积坡脚并在河床上输移的反复循环过程,无论岸坡是黏性土组成还是非黏性土组成,坡脚附近河床并没有与崩塌土体发生掺混。在岸坡形态、河床组成及水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黏性岸坡坡脚处河床冲刷量明显大于非黏性岸坡坡脚处河床冲刷量;黏性岸坡崩塌量小于非黏性岸坡崩塌量。在岸坡材料相近、河床组成及水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较陡岸坡经水流淘刷后更易失稳,岸坡冲刷崩塌量及崩塌物质在河床上的淤积量明显大于较缓岸坡情况。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不同岸坡条件对塌岸淤床交互作用的影响,可用于指导河道岸坡防护及河道整治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边界条件 岸坡崩塌 河床演变 水力冲刷 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含水裂隙中爆炸压力传播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桐 陈明 +3 位作者 叶志伟 卢文波 魏东 郑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05-213,共9页
爆炸作用下含水裂隙中水压力的分布及传播特征对分析含水裂隙岩体初始裂纹扩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含水裂隙的混凝土室内爆炸试验,测量了爆炸时含水裂隙中的水压力,分析了含水裂隙中水压力的荷载特性及传播特征,并研究了裂隙张开宽... 爆炸作用下含水裂隙中水压力的分布及传播特征对分析含水裂隙岩体初始裂纹扩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含水裂隙的混凝土室内爆炸试验,测量了爆炸时含水裂隙中的水压力,分析了含水裂隙中水压力的荷载特性及传播特征,并研究了裂隙张开宽度及爆炸药量对水压力荷载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爆炸作用下含水裂隙中水压力时程分布呈多峰波动分布,水压力来源包括爆源通过水介质直接传递的荷载及通过混凝土间接传递的荷载,且在不同裂隙长度,荷载峰值主要来源不同;相同装药条件下,含水裂隙中水压力随距爆源距离增大而迅速衰减,裂隙中同一位置水压力大小与裂隙张开宽度呈负相关;混凝土室内爆炸试验含水裂隙中水击波所带能量频谱主要集中在7.8~62.5 kHz,是一种高频信号。随距爆源距离的增加,能量分布向低频集中;水击波频带能量分布特征受爆炸药量及裂隙张开宽度的影响。当量为4.5 g TNT(三硝基苯)乳化炸药装药相比8.1 g TNT乳化炸药装药爆炸时水击波高频信息更丰富;相同爆炸药量时,随混凝土中含水裂隙张开宽度的增加,水击波频带能量分布峰值呈现向中间频带移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试验 含水裂隙 水压力 传播特征 张开度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洪洞窄缝燕尾组合挑坎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谭哲武 王均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4,共5页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在综合考虑燕尾挑坎、窄缝挑坎2种消能工各自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长河坝水电站2#泄洪洞挑流水舌所必须达到的挑射效果,进行了窄缝燕尾新型组合挑坎的试验研究。从挑坎内部水流流态、出挑水舌形态以及下游消能防冲...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在综合考虑燕尾挑坎、窄缝挑坎2种消能工各自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长河坝水电站2#泄洪洞挑流水舌所必须达到的挑射效果,进行了窄缝燕尾新型组合挑坎的试验研究。从挑坎内部水流流态、出挑水舌形态以及下游消能防冲效果3个方面进行了燕尾挑坎、窄缝挑坎以及新型组合挑坎之间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的组合体型兼有燕尾挑坎与窄缝挑坎的优点,它在改善坎内水流流态、水舌形态、减轻下游河道冲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满足2#泄洪洞出挑水舌的限制要求。试验的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洞 燕尾挑坎 窄缝挑坎 组合挑坎 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液作用下的三种碳源反硝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江来 王修贵 陈秀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76,80,共6页
农业排水中的硝酸盐为地表水氮素污染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反硝化生物脱氮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削减农业排水中硝酸盐浓度的技术手段,它需要外加碳源来维持持续的反硝化反应。本研究选用了易于获取的农业废弃物玉米芯、麦秸、木屑作为碳源... 农业排水中的硝酸盐为地表水氮素污染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反硝化生物脱氮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削减农业排水中硝酸盐浓度的技术手段,它需要外加碳源来维持持续的反硝化反应。本研究选用了易于获取的农业废弃物玉米芯、麦秸、木屑作为碳源。在反硝化体系中加入不同体积的牛粪液,利用牛粪液所含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群,促进3种碳源释放小分子有机物。结果表明,在不添加牛粪液的情况下,使用麦秸的反应体系具有最高的累积硝酸盐去除量,其余依次为使用玉米芯和木屑,牛粪液的加入能加强使用3种碳源的各反应体系对硝酸盐的去除。对固相物质分析表明,使用玉米芯和麦秸的反应体系虽然能去除更多的硝酸盐,但两碳源所含易降解成分较多,自身的降解程度也更高,对长期反硝化而言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 碳源 农业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滚刀破岩过程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2
10
作者 孙金山 陈明 +2 位作者 陈保国 卢文波 周传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91-1897,共7页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的破岩效率主要受刀盘设计和岩体特征的影响。采用颗粒流方法建立了岩石试件与滚刀的数值模型,对TBM滚刀破岩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单刃滚刀交替作用下强度较低的岩石中易形成规则的张拉裂纹而生成...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的破岩效率主要受刀盘设计和岩体特征的影响。采用颗粒流方法建立了岩石试件与滚刀的数值模型,对TBM滚刀破岩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单刃滚刀交替作用下强度较低的岩石中易形成规则的张拉裂纹而生成较大岩碴;强度较高的岩石中滚刀的侧向挤压促使形成块度较小的片状岩碴;双刃滚刀作用下岩石表面受到强烈挤压后出现较大的拉应力,使岩石更易破碎,且仅在强度较高的岩石中才易形成透镜状岩碴。滚刀破岩过程中存在能耗最小的最佳间距,该最佳间距随着岩石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滚刀破岩过程中,结构面对裂纹扩展具有显著的控制性作用,并阻隔损伤向结构面下的岩石中渗透;随着结构面与滚刀侵入方向夹角的减小,结构面将引导裂纹向岩石深部扩展,而当夹角较大时,结构面则会引导裂纹横向扩展,易导致大块岩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 滚刀 破岩 颗粒流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洞爆破开挖扰动损伤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3
11
作者 陈明 胡英国 +2 位作者 卢文波 严鹏 周创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31-1537,共7页
爆破开挖扰动是深埋隧洞损伤区孕育及演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隧洞岩体钻爆开挖过程分析了爆炸荷载及开挖荷载瞬态卸荷对岩体的扰动作用,基于LS-DYNA动力有限元程序,提出了利用施加节点反力模拟待开挖隧洞岩体的约束作用,通过控制节点... 爆破开挖扰动是深埋隧洞损伤区孕育及演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隧洞岩体钻爆开挖过程分析了爆炸荷载及开挖荷载瞬态卸荷对岩体的扰动作用,基于LS-DYNA动力有限元程序,提出了利用施加节点反力模拟待开挖隧洞岩体的约束作用,通过控制节点反力的变化过程以模拟开挖荷载瞬态卸荷,采用爆炸荷载变化曲线模拟爆炸作用过程的爆破开挖扰动数值模拟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模拟分析了爆破开挖扰动对围岩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应力重分布对围岩损伤最大,隧洞围岩损伤区主要由围岩初始应力重分布所导致,爆炸荷载作用将增大围岩损伤区范围,考虑开挖荷载瞬态卸荷作用的围岩损伤区最大,且地应力越高,开挖荷载瞬态卸荷作用对围岩的损伤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 爆破 损伤 瞬态卸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烟囱爆破拆除倾倒折断力学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杨建华 马玉岩 +2 位作者 卢文波 孙金山 陈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9-464,共6页
针对150m以上高烟囱在爆破拆除过程中频繁发生空中折断的现象,按照国内烟囱设计规范[1],选定相应烟囱结构设计参数,通过建立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在爆破拆除定向倾倒过程中的力学模型,推导了任一时刻烟囱任一截面的内力分布表达式和极限... 针对150m以上高烟囱在爆破拆除过程中频繁发生空中折断的现象,按照国内烟囱设计规范[1],选定相应烟囱结构设计参数,通过建立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在爆破拆除定向倾倒过程中的力学模型,推导了任一时刻烟囱任一截面的内力分布表达式和极限承载能力表达式,分析了其破坏机制。根据所受的荷载和承载能力对烟囱倾倒过程中是否会发生空中断裂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高度超过15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在倾倒角度超过40°~60°后,均可能在离顶部约1/3烟囱高度处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耸烟囱 爆破拆除 定向倾倒 承载力 折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损伤程度下岩石力学参数变化的声波测试 被引量:25
13
作者 严鹏 张晨 +3 位作者 高启栋 卢文波 陈明 周创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25-3432,共8页
声波波速变化可有效表征岩体损伤程度。通过对岩样进行人工预损,利用声波检测标定岩样的不同损伤程度,然后通过三轴压缩试验来研究不同损伤程度下岩石的力学特性,建立了声波速度下降幅度与岩体力学参数变化幅度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岩... 声波波速变化可有效表征岩体损伤程度。通过对岩样进行人工预损,利用声波检测标定岩样的不同损伤程度,然后通过三轴压缩试验来研究不同损伤程度下岩石的力学特性,建立了声波速度下降幅度与岩体力学参数变化幅度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岩样的声波速度下降5%~8%时,黏聚力c值降低15%~25%,内摩擦角?值则升高14%~32%,因此,用声波速度的下降幅度来描述岩体参数的变化是可行的。根据现场实测的岩体损伤区内的声波速度的变化值,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估计岩体参数的跌落情况,从而更进一步地说明损伤区内岩体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速度 岩体损伤 力学特性 三轴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洞爆破开挖荷载诱发围岩损伤特性 被引量:22
14
作者 严鹏 李涛 +2 位作者 卢文波 陈明 周创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51-457,共7页
深埋隧洞爆破开挖荷载构成复杂,对围岩损伤区的孕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利用颗粒流程序(PFC)软件,讨论了不同初始地应力状态下爆炸荷载及地应力瞬态卸载所分别诱发围岩损伤的特性,并通过锦屏2级水电站引水隧洞爆破开挖损伤区检测数据对... 深埋隧洞爆破开挖荷载构成复杂,对围岩损伤区的孕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利用颗粒流程序(PFC)软件,讨论了不同初始地应力状态下爆炸荷载及地应力瞬态卸载所分别诱发围岩损伤的特性,并通过锦屏2级水电站引水隧洞爆破开挖损伤区检测数据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爆炸荷载和地应力瞬态卸载所诱发的围岩损伤程度和范围均随地应力量级的提高而显著增大;爆炸荷载作用条件下损伤区的分布有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向应力集中区发展的趋势,而地应力瞬态卸荷所产生的围岩破坏以受拉破坏为主,表层损伤区沿开挖呈轮廓均匀分布的趋势;在相同的初始地应力状态下,爆炸荷载和地应力瞬态卸荷所分别诱发的围岩损伤区深度均明显小于实测值,考虑二者的耦合效应后,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这说明这两种荷载是高应力条件下爆破开挖荷载的主要成分,但二者耦合作用对围岩的损伤大于它们单独作用效应的线性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洞 爆破开挖 损伤 瞬态卸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湖区外江水位变化对排涝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罗文兵 王修贵 +4 位作者 史德亮 姚付启 钱龙 王述海 柯志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26-132,共7页
为准确模拟排区涝水产汇流过程及水量,以湖北省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为例,通过耦合SCS和MIKE11模型来建立排区尺度的涝水产汇流模型,分别采用1980年、1983年和1991年、1996年螺山泵站站前的实测水位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通过设置不... 为准确模拟排区涝水产汇流过程及水量,以湖北省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为例,通过耦合SCS和MIKE11模型来建立排区尺度的涝水产汇流模型,分别采用1980年、1983年和1991年、1996年螺山泵站站前的实测水位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通过设置不同设计暴雨和外江水位的组合,以评估外江水位变化对排涝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率定期1980年和1983年模拟水位和实测水位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20%和-0.40%,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和0.952,效率系数分别为0.949和0.849;验证期1991年和1996年模拟水位和实测水位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10%和1.70%,相关系数分别为0.919和0.967,效率系数分别为0.782和0.906,表明耦合模型模拟效果较好,适用于螺山排区产汇流模拟。根据5年一遇、10年一遇3日暴雨与5年一遇、10年一遇汛期最高5日平均水位、泵站设计外江水位组合下排涝流量的模拟可知,在相同的设计暴雨下,外江水位越高,泵站的抽排流量越小,并且对内涝造成的不利影响越大。如按排涝泵站水泵的性能曲线进行模拟,精度将提高19.6%~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 模型 水位 排区 外江 流量 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流模型的TBM滚刀破岩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8
16
作者 苏利军 孙金山 卢文波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823-2829,共7页
为了研究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盘型滚刀的破岩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颗粒流方法建立了岩石与滚刀的二维数值模型,实现了对TBM滚刀破岩过程的模拟。分析表明,滚刀的破岩过程可分为冲击挤压破碎、大量微裂纹生成、张拉性主裂纹扩展3个阶... 为了研究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盘型滚刀的破岩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颗粒流方法建立了岩石与滚刀的二维数值模型,实现了对TBM滚刀破岩过程的模拟。分析表明,滚刀的破岩过程可分为冲击挤压破碎、大量微裂纹生成、张拉性主裂纹扩展3个阶段,证实了滚刀破岩的挤压-张拉破坏理论。在滚刀侵入深度相同的前提下,随着刀圈刃角以及刃宽的增加,滚刀下的压碎区也相应增大,张拉性主裂纹数目增多,滚刀的破岩能力提高;与平刃刀圈相比,楔刃刀圈的"楔块劈裂"作用更加显著,使径向裂纹扩展得更快且更深入岩石内部。TBM滚刀对强度较高或较低岩石的破坏损伤较小,而对中等强度的岩石破坏损伤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滚刀 破岩机制 颗粒流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排涝模数计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8
17
作者 罗文兵 王修贵 罗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5-91,共7页
正确计算排涝模数,对于确定排涝工程的适宜规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文以湖北省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为例,根据排区下垫面条件进行产流计算,分别采用经验公式法和平均排除法计算不同排涝标准下的排涝模数,分析2种计算方法中排涝天数、排涝... 正确计算排涝模数,对于确定排涝工程的适宜规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文以湖北省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为例,根据排区下垫面条件进行产流计算,分别采用经验公式法和平均排除法计算不同排涝标准下的排涝模数,分析2种计算方法中排涝天数、排涝模数及排涝重现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验公式法对应于平均排除法的排涝天数为3.5d。当经验公式法求得的排涝模数小于平均排除法求得的排涝模数时(本区对应排涝天数小于3.5d),选用平均排除法计算排涝模数偏于安全;而当经验公式法求得的排涝模数大于平均排除法求得的排涝模数时(本区对应排涝天数大于3.5d),则选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排涝模数偏于安全。此外,在排涝模数确定的条件下(即工程的排水能力一定),采用不同的排水公式校核排水标准时存在差异。一日暴雨时,采用平均排除法(采用三日排除)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分别相当于经验公式法15年一遇和33年一遇的设计标准;而在三日暴雨下,平均排除法(采用五日排除)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则分别相当于经验公式法4年一遇和7年一遇的设计标准。研究成果对合理选择排涝模数计算方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 降雨 径流 排涝标准 经验公式法 平均排除法 重现期 排涝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俊华 李涛 马怀宝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5,共8页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以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围绕水库异重流、溯源冲刷、水库调水调沙优化调度、水库模拟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有关研究成果基于理论推导、实测资料分析和模型试验,成果直接运用于水库调水调沙优化调度。并针对...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以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围绕水库异重流、溯源冲刷、水库调水调沙优化调度、水库模拟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有关研究成果基于理论推导、实测资料分析和模型试验,成果直接运用于水库调水调沙优化调度。并针对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联合调控,提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重流 溯源冲刷 调水调沙 优化调度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开挖对岩体含水裂纹扩展的扰动机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明 卢文波 +2 位作者 严鹏 胡英国 周创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55-1560,共6页
岩体裂纹的水力劈裂是岩体开裂渗漏甚至施工涌水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岩土工程界的研究热点。从断裂力学角度分析了爆破开挖对岩体含水裂纹扩展的扰动作用,结果表明,爆破开挖扰动下,岩体含水裂纹的扩展,与爆炸应力波强度及其入射角... 岩体裂纹的水力劈裂是岩体开裂渗漏甚至施工涌水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岩土工程界的研究热点。从断裂力学角度分析了爆破开挖对岩体含水裂纹扩展的扰动作用,结果表明,爆破开挖扰动下,岩体含水裂纹的扩展,与爆炸应力波强度及其入射角、地应力的大小与方向、孔隙水压大小、裂纹的倾角及断裂韧度等因素相关;爆炸应力波的作用,相当于增大了岩体裂纹中的孔隙水压力,每1 cm/s的峰值振动速度相当于增大100 kPa的孔隙水压力,爆破振动速度越大,所产生的爆破扰动荷载越大;岩体开挖引起的岩体裂纹近区地应力及其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对裂纹的失稳与扩展具有较复杂的影响,可改变裂纹的失稳扩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开挖 岩体 裂纹扩展 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间隔装药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损伤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吴亮 钟冬望 卢文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109-3114,共6页
采用JHC混凝土损伤演化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空气间隔装药结构情况下炮孔近区岩石损伤破坏机制,分析了空气层比例以及起爆方式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计算表明,不同空气层位置及比例会产生不同的爆破效果,并能运用于不同的爆破目的。空气层... 采用JHC混凝土损伤演化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空气间隔装药结构情况下炮孔近区岩石损伤破坏机制,分析了空气层比例以及起爆方式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计算表明,不同空气层位置及比例会产生不同的爆破效果,并能运用于不同的爆破目的。空气层比例与炮孔粉碎区大小成反比,空气比较小时可以用于梯段爆破,而空气比较大时可用于预裂或光面爆破。对于梯段爆破、反向起爆(空气层位于上部)和中间起爆(空气层位于中间)的效果要好;起爆方式对梯段爆破效果的影响要比预裂和光面爆破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间隔装药 爆炸冲击荷载 混凝土损伤 起爆方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