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1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华秋实 桃李芬芳——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20周年庆典巡礼 被引量:1
1
作者 严文静 汪明香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高校 新闻传播教育 人才培养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预答辩制度提升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以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晗 龚芳敏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52-56,共5页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是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由于生源质量和培养条件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同部委高校、东部高校相比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通...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是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由于生源质量和培养条件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同部委高校、东部高校相比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通过预答辩制度的设置,以及对预答辩功能定位、程序设置、审核要点和结论使用的优化,使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其探索示范意义明显,可供其他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答辩 优化 结论使用 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创新性发展
3
作者 吴世文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共1页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新闻传播学如何创新发展是学界的一道必答题。从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看,数智时代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需要处理好与技术这一“显性变量”的关系。首先,在专业发展方面,需要有效...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新闻传播学如何创新发展是学界的一道必答题。从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看,数智时代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需要处理好与技术这一“显性变量”的关系。首先,在专业发展方面,需要有效回应数智时代新闻传播学知识和技能大众化带来的转变,即在既有“知识库”已逐步普及,原有“技能包”已逐步大众化(这不失为社会进步的体现),乃至部分被机器承担的情况下,让专业进一步凸显其“专”、对应其“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专业建设 新闻传播学 数智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协同育人建设 被引量:5
4
作者 孔钰钦 强月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4-60,共7页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交叉性、实践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协同育人。新闻传播学科的协同育人建设包括政...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交叉性、实践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协同育人。新闻传播学科的协同育人建设包括政府、院校、媒体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多主体协同,包括思政要素、技术要素、文化要素在内的多要素协同,以及包含与成长链对应的知识链、与产业链对应的能力链在内的全链条协同。新闻传播学科协同育人建设中还应坚持新闻传播学科的主体性,形塑协同育人体系的科学性,强化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闻传播学科 人才培养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新进展——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袁艳 单波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8,共3页
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和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组织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在武汉举办了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27位学者以及来自台湾、香港、大陆的80多位学者参加... 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和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组织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在武汉举办了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27位学者以及来自台湾、香港、大陆的8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研讨会是近几年来国内新闻传播界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武汉大学 传播研究 大学组织 国内新闻 媒体发展 国际学术会议 波尔多 规模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智能时代重返新闻传播的“人机之界” 被引量:2
6
作者 洪杰文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共1页
“智能体就好比AI时代的网站。”李彦宏认为,智能体会大量出现,其创造门槛将进一步降低并最终形成生态。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率先提出的“智能体”(Agent)概念,指存在于某一环境并基于环境自主进行感测、决策、反应、行动... “智能体就好比AI时代的网站。”李彦宏认为,智能体会大量出现,其创造门槛将进一步降低并最终形成生态。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率先提出的“智能体”(Agent)概念,指存在于某一环境并基于环境自主进行感测、决策、反应、行动的系统,相比于封闭计算系统更具有自治性、反应性、适应性、社会性和进化性。智能体不仅能够通过通信和记忆实现智能体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而且能够与用户进行深度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体 信息共享 混合智能 李彦宏 新闻传播 进化性 明斯基 自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笔谈 被引量:5
7
作者 强月新 周茂君 +2 位作者 叶晓华 刘建明 洪杰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2-893,共12页
新闻传播学科所属各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极强,实践教学在培养合格新闻传播人才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实践教学重要内容的专业实习,则在本科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将储备转化为能力,由准新闻人、准传媒人蜕变为新闻人、传... 新闻传播学科所属各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极强,实践教学在培养合格新闻传播人才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实践教学重要内容的专业实习,则在本科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将储备转化为能力,由准新闻人、准传媒人蜕变为新闻人、传媒人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总结长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构建并实施了"以课堂实验、实践教学为基础、以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为提高、以专业大实习为创新"的梯形结构的传媒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并取得突出成效。为此,我们组织了下列五篇五章,就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专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新闻传播人才 专业实习 传媒人 教学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连之 喻芳 +1 位作者 强月新 付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7期72-75,共4页
介绍了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显著成效,阐述了实验中心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先导,在构建实验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体系中所凸现的应用型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鲜明特色。还就建立开放式办学的运行机制... 介绍了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显著成效,阐述了实验中心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先导,在构建实验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体系中所凸现的应用型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鲜明特色。还就建立开放式办学的运行机制,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辐射和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研究——基于55家院校调查数据 被引量:28
9
作者 周茂君 罗雁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7-162,168,共7页
基于国内55家新闻传播院校的调研数据显示: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范围在扩大,'跨学科'特征愈加明显,课程'存量'与'增量'之间矛盾突出,不同专业对学院平台课程的评价不同,不同专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排序亦有差异,国内新... 基于国内55家新闻传播院校的调研数据显示: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范围在扩大,'跨学科'特征愈加明显,课程'存量'与'增量'之间矛盾突出,不同专业对学院平台课程的评价不同,不同专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排序亦有差异,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界对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自我满意度普遍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教育 本科 核心课程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本科核心课程的变化与问题——基于21位院长访谈的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周茂君 罗雁飞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4期78-90,共13页
通过对访谈文字资料进行编码整理分析发现:平台课方面,学校通识选修课部分承担学院平台课(专业基础课)的职能,设置范畴通识化、跨学科化,修读方式不拘一格;专业课方面,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指向,淡化专业必修课,课程群自选模式普遍,加强... 通过对访谈文字资料进行编码整理分析发现:平台课方面,学校通识选修课部分承担学院平台课(专业基础课)的职能,设置范畴通识化、跨学科化,修读方式不拘一格;专业课方面,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指向,淡化专业必修课,课程群自选模式普遍,加强实践课程并呈现产学研协同化。课程设置依然存在以下困惑:博与专的平衡、传统(文科)思维、规模与个性的矛盾、技术跟进与基础教学的矛盾、师资困境等。基于此提出数字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本科核心课程的取舍和体系的构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培养目标 本科核心课程 课程设置 数字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播学视角看当代中国新闻教育的阙失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昆 张永德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492-497,共6页
信息传播与教育实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传播学的原理与方法也适应于教育研究,适应于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传播学总体上分为传者、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分析等5大领域。从传播学的独特视角,观照作为传播行为之一的新闻学教育... 信息传播与教育实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传播学的原理与方法也适应于教育研究,适应于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传播学总体上分为传者、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分析等5大领域。从传播学的独特视角,观照作为传播行为之一的新闻学教育,审视其存在的阙失,以期找到解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新闻教育 阙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进路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琼 吴起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7,共12页
研究提出智能传播人才的定义及能力要求,并对国内外57所高校的3976门课程进行分析,发现尽管现有课程体系的核心关键词为“数字”,但普遍缺乏数理和计算科学的基础支撑课程,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几乎成为“孤岛”。智能传播教育需着力培养学... 研究提出智能传播人才的定义及能力要求,并对国内外57所高校的3976门课程进行分析,发现尽管现有课程体系的核心关键词为“数字”,但普遍缺乏数理和计算科学的基础支撑课程,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几乎成为“孤岛”。智能传播教育需着力培养学生在传播实践中对数据和算法的敏锐感知,进而推动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研究认为应通过删减调整部分通识概论课程,开设专门人工智能课程,引入跨学科合作和交叉培养,因校制宜建设垂直方向专业和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工智能技术伦理观等措施,以塑造技术视野广阔、理论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播 新闻传播教育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背景的“走转改”活动及其长效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剑虹 吴世文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6期53-58,共6页
"走转改"活动现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使其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自觉坚守和工作常态,就应当建立长效机制。构建"走转改"活动长效机制的关键在于使"走转改"活动制度化,从三个方面健全相应制度:建设舆情... "走转改"活动现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使其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自觉坚守和工作常态,就应当建立长效机制。构建"走转改"活动长效机制的关键在于使"走转改"活动制度化,从三个方面健全相应制度:建设舆情采集制度,确保走基层的常态化;改革媒体管理制度,确保转作风的常态化;改变新闻评价制度,确保改文风的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走转改”活动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新闻传播学关于新媒体与社会运动的研究现状——兼论“Twitter革命”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鼎铭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5-172,共8页
本文在对社会运动、集体行为、集体行动和群体性事件等几个关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几年西方学界对新媒体与社会运动的学术研究发现,相关研究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新媒体在社会运动中的角色;二,公民新闻与... 本文在对社会运动、集体行为、集体行动和群体性事件等几个关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几年西方学界对新媒体与社会运动的学术研究发现,相关研究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新媒体在社会运动中的角色;二,公民新闻与社会运动;三,传播与权力的博弈。通过对"Twitter革命"加以个案分析,力图结合现实深化对本议题的理解,认为媒介研究者常常夸大了运动中新媒体的作用,应将关注重心转向社会运动的历史根源与社会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社会运动 公民新闻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发展理念检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江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29,共6页
分析、诠释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的发展理念,提出体育新闻专业新的发展思路和专业整合的发展目标。认为经历了6年的探索与发展,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队伍... 分析、诠释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的发展理念,提出体育新闻专业新的发展思路和专业整合的发展目标。认为经历了6年的探索与发展,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队伍、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新闻 学科发展 发展理念 办学模式 专业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新拓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晓静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7-640,共4页
20世纪40年代是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美国新闻传播教育摆脱了单一新闻职业训练的模式,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大众传播学开始进入原有的新闻教育视野,新闻传播教育初具规模,课程标准逐步趋于多样和成熟... 20世纪40年代是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美国新闻传播教育摆脱了单一新闻职业训练的模式,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大众传播学开始进入原有的新闻教育视野,新闻传播教育初具规模,课程标准逐步趋于多样和成熟,一些相关的管理和学术研究团体相继成立,学术研究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美国新闻传播教育 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历史思维评说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冠英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6期784-785,共2页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 历史思维 书评 新闻业 中西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新闻管理抓手的新闻阅评:历史溯源、理论基础与创新发展
18
作者 王敏 强月新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1-26,共6页
创立30多年以来,新闻阅评已成为中国特色新闻管理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党管媒体原则的关键抓手。文章聚焦新闻阅评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基础,明确其从探索萌芽、初步形成到制度化规范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并阐释其基本原理、理论来源... 创立30多年以来,新闻阅评已成为中国特色新闻管理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党管媒体原则的关键抓手。文章聚焦新闻阅评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基础,明确其从探索萌芽、初步形成到制度化规范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并阐释其基本原理、理论来源与实践范畴:遵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观,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常态化的新闻阅评工作通过“阅看—评议—反馈—研讨—改进”的全过程管理,突破了“颁政策—发文件”的单向新闻管理模式,可在政治方向、舆论引导、文风表达、媒体融合、队伍建设等方面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并通过时代化、体系化、学理化路径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阅评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管理体制 媒介批评 新闻舆论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科文献的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19
作者 罗治平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7-48,共2页
分析了新闻传播学科文献的特性 ,提出了高校新闻传播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及其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文献特点 文献资源建设 开发利用 藏书体系 报刊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根理论在新闻传播研究中的应用——基于中英文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徐开彬 叶春丽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2年第1期17-31,共15页
扎根理论在新闻传播研究中的应用日趋丰富,发文量不断增加。通过对新闻传播领域的102篇中文论文和505篇英文论文进行分析,发现这些研究聚焦互动性和过程性的特点与扎根理论的适用特点基本一致。英文文献将这一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健康传播... 扎根理论在新闻传播研究中的应用日趋丰富,发文量不断增加。通过对新闻传播领域的102篇中文论文和505篇英文论文进行分析,发现这些研究聚焦互动性和过程性的特点与扎根理论的适用特点基本一致。英文文献将这一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健康传播、家庭关系、组织/危机传播、社交媒体、新闻生产/报道等涉及传播互动、关系和心理/行为过程的研究中。中文文献的研究主题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用户/消费者线上行为、跨文化传播、群体事件等方面。同时,新闻传播领域扎根理论的应用还存在以下问题:将扎根理论与其他方法混用或只当成编码的工具;未从数据中提出研究问题;编码过程看不到提取类属和属性,变成了简单的归纳总结;没有理论抽样与理论饱和检验,或存在误解和误用;没有撰写备忘录或未能详述备忘录的作用等问题。未来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扎根理论应用亟须规范研究方法,并增强对该方法的批判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新闻传播 质性研究方法论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