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月》文学广告的写作艺术
1
作者 彭林祥 《写作》 2006年第8期26-27,共2页
好的文学广告要达到文学性和商业性的共存,趣味性和严肃性的结合。这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期刊《新月》中有近乎完美的体现。读《新月》的文学广告,不但能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也能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更能打动你的心灵。刺激你的某种... 好的文学广告要达到文学性和商业性的共存,趣味性和严肃性的结合。这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期刊《新月》中有近乎完美的体现。读《新月》的文学广告,不但能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也能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更能打动你的心灵。刺激你的某种阅读的欲望,而欲望是消费的动力。下面以具体实例来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月》 写作艺术 文学性 广告 中国现代文学 重要期刊 商业性 严肃性 趣味性 欲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象对于文学创作的意义——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读《闭目聆听》
2
作者 郑艳林 《写作》 2006年第3期40-41,共2页
《闭目聆听》试图重新建立我们对世界的观照方式。生活在尘世中我们发现最为艰难的是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人生、认识世界。但是约定俗成的方式使得我们已经不知道如何重新来观察这个世界。在现代社会的忙碌生活中,我们逐渐迷失了自我。... 《闭目聆听》试图重新建立我们对世界的观照方式。生活在尘世中我们发现最为艰难的是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人生、认识世界。但是约定俗成的方式使得我们已经不知道如何重新来观察这个世界。在现代社会的忙碌生活中,我们逐渐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察自省的能力。人类似乎征服了大自然,但是.实际上我们已经陷入一个相当尴尬的处境。我们已经迷失了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目聆听》 文学创作 中国 文学评论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人物出场艺术(上) 被引量:1
3
作者 黎筝 《写作》 2006年第8期17-19,共3页
小说是虚构性叙事作品。创作一部小说就是营造一个虚构的故事世界。为此,小说家们千方百计地挖掘小说的叙事因素,调动小说的叙事能力。小说的情节非常重要,小说的环境也必不可少。然而,真正能够引领读者走进故事的是小说人物。阅读... 小说是虚构性叙事作品。创作一部小说就是营造一个虚构的故事世界。为此,小说家们千方百计地挖掘小说的叙事因素,调动小说的叙事能力。小说的情节非常重要,小说的环境也必不可少。然而,真正能够引领读者走进故事的是小说人物。阅读小说,读者常常将丰富的情感投注于人物,或悲或喜,与之共鸣;有时甚至设想自己就是其中一员,使自己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与故事融为一体;以假想人物活动、揣摩人物心理的方式来解读故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物把读者带入了小说世界。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对小说家的创作而言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人物 艺术 人物形象塑造 叙事作品 叙事因素 叙事能力 人物心理 虚构性 小说家 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茫的都市流浪者——邱华栋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 被引量:2
4
作者 袁功勇 《写作》 2005年第12期35-37,共3页
艺术家小说,指的是以艺术家作为小说主人公,刻画艺术家人生历程和灵魂的一类小说。在中外文学史上,艺术家小说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艺术家小说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如卡夫卡的《一个饥饿的艺术家》,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 艺术家小说,指的是以艺术家作为小说主人公,刻画艺术家人生历程和灵魂的一类小说。在中外文学史上,艺术家小说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艺术家小说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如卡夫卡的《一个饥饿的艺术家》,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以及托马斯·曼的部分艺术家小说。这些小说都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鲜明的艺术家形象,为文学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在中国作家里面,以艺术家为小说主人公的作品并不多。在当代中国文坛,“新生代”代表作家邱华栋的一部分小说就是以诗人、作家、画家、歌手、行为艺术家、装置艺术家、电影演员、导演等等为主人公的小说,可以称得上艺术家小说。在这一部分小说中,邱华栋以其绚烂的笔调充沛的才情为我们描绘出了现代视野与都市景观下的一群艺术家形象,表现了时代背景下的艺术家的现实处境与精神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都市景观 邱华栋 小说 形象 流浪者 中国作家 “新生代” 行为艺术家 主人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地栖居——评《一脉书香,一种人生》
5
作者 易晓帆 《写作》 2007年第2期47-48,共2页
读着这篇小文,会让人想起17世纪荷兰画家杨森斯·叶林哈的名画《读书的女子》。画面中看不见女子的面孔,只看见女子的专注和周围的静谧。这似乎是女子梦中的情景——独自一人,只一个人,在房间里静静地读书,没有种种琐事的干扰... 读着这篇小文,会让人想起17世纪荷兰画家杨森斯·叶林哈的名画《读书的女子》。画面中看不见女子的面孔,只看见女子的专注和周围的静谧。这似乎是女子梦中的情景——独自一人,只一个人,在房间里静静地读书,没有种种琐事的干扰,嘈杂的闹声和烦心的争吵都离她远去。手里的书本就是她的整个世界,她只同自己的心灵对话,读到书我两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地栖居 人生 17世纪 心灵对话 女子 读书 书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白先勇《台北人》的叙述角度
6
作者 闵耀锋 《写作》 2004年第11期17-19,共3页
白先勇是最早被介绍到大陆的台湾当代作家之一,其作品以沧桑的历史感、浓郁的悲剧性、深邃的哲人气息和别具一格的行文技巧而为全世界的华文读者所喜爱。作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奇才”,白先勇特别强调艺术技巧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白先勇是最早被介绍到大陆的台湾当代作家之一,其作品以沧桑的历史感、浓郁的悲剧性、深邃的哲人气息和别具一格的行文技巧而为全世界的华文读者所喜爱。作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奇才”,白先勇特别强调艺术技巧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以至视其为小说的生命线。其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就是如此一部经典之作。其中叙述角度的运用格外引人注意,既新颖独特而又运用娴熟,与叙述内容有机融合。白先勇十分讲究叙述角度的技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先勇 《台北人》 叙述角度 短篇小说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