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数字人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一鸣 郑乔治 沈校亮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6,共16页
[目的/意义]在教学环境中使用虚拟数字人进行授课可以促使用户更高效地在线学习。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线学习中虚拟数字人特征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在线教学视频设计和教学策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准社会互动理论,使用VTu... [目的/意义]在教学环境中使用虚拟数字人进行授课可以促使用户更高效地在线学习。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线学习中虚拟数字人特征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在线教学视频设计和教学策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准社会互动理论,使用VTube Studio软件设计虚拟数字人教学的视频材料,招募用户观看教学视频并测量用户的主观感受,对在线学习中虚拟教师授课的情境进行探究。[结果/结论]虚拟数字人的吸引力、拟人化特征通过用户对虚拟数字人的态度和学习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积极影响在线学习效果,拟人化到学习效果的中介路径之间存在遮掩效应;准社会互动对学习满意度有积极影响,而对学习效果存在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数字人 虚拟人 虚拟教师 学习效果 准社会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原则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赵一鸣 黄丹迪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139,共14页
[目的/意义]可信数据空间为数据流通利用提供了关键支撑。本研究旨在探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原则与发展路径,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提供发展动能。[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并列举实际案例,梳理数据空间研究现状... [目的/意义]可信数据空间为数据流通利用提供了关键支撑。本研究旨在探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原则与发展路径,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提供发展动能。[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并列举实际案例,梳理数据空间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从多维度分析利用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数据流通利用困境的方法手段,基于此,系统性体系化地探讨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原则和发展路径。[结果/结论]本文提出包含平衡、问责制、安全、互操作、可控在内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BASIC原则,从战略布局、技术底座、标准规范、创新生态、运营监管、国际交往等方面探索我国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空间 数据要素 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基础设施 建设原则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技术状态链构建研究
3
作者 赵一鸣 张嘉仪 +1 位作者 孙运涛 张家年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5-45,共11页
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科技发展和创新的主旋律,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在廓清新兴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等核心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遵循科技研发与转化流程,以“创新-时间”二维框... 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科技发展和创新的主旋律,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在廓清新兴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等核心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遵循科技研发与转化流程,以“创新-时间”二维框架为逻辑分析几类技术在核心技术状态链上的转换关系和逻辑链条,并结合科技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验证。从市场价值和战略价值的视角出发,构建核心技术状态链理论模型,明确“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发挥替代作用”两条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路径,并从技术追踪、筛选和分类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助力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核心技术 状态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增强和ViT的印章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剑 夏苏迪 +3 位作者 刘政昊 王文慧 陈帅朴 霍朝光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7-338,共12页
印章识别因采集标注困难和印章图像退化等导致识别难度较大。数据增强可以缓解数据缺乏的困境,结合ViT(vision transformer)模型提取印章的全局特征,可以提高复杂情境下的印章识别能力。首先根据印章所处的情境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 印章识别因采集标注困难和印章图像退化等导致识别难度较大。数据增强可以缓解数据缺乏的困境,结合ViT(vision transformer)模型提取印章的全局特征,可以提高复杂情境下的印章识别能力。首先根据印章所处的情境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制定数据增强策略,进而扩充训练集;然后将印章图像输入ViT模型中,进行特征提取和印章识别。本文采集并标注《兰亭序》等16幅书法字画上包含的1259枚印章,经过11个数据增强模块处理后,训练集包含127159枚印章图像。与基线模型ResNet50相比,ViT模型的F1值提高了12.17个百分点,去除数据增强所得扩展数据后,所有模型均无法收敛。在标注数据较少的情况下,通过数据增强和ViT模型可以对印章图像进行准确识别。本文方法尚缺少语义推理能力,无法识别训练集中未出现的印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章识别 深度学习 数据增强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uster:面向高效查询的自动驾驶轨迹数据聚类存储方案
5
作者 王征权 彭智勇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2-70,共9页
自动驾驶轨迹数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其存储与查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关注。然而,现有轨迹数据管理方案主要针对一般轨迹数据设计,无法支持高频采样的自动驾驶轨迹数据的高效写入,且动态环境下高昂的索引维护开销使其难以满... 自动驾驶轨迹数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其存储与查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关注。然而,现有轨迹数据管理方案主要针对一般轨迹数据设计,无法支持高频采样的自动驾驶轨迹数据的高效写入,且动态环境下高昂的索引维护开销使其难以满足动态更新与实时查询的需求。针对自动驾驶场景下高采样频率、高实时性的轨迹数据如何实现高频写入、动态更新、实时查询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高效查询的自动驾驶轨迹数据聚类存储方案Truster。该方法设计了编码器和嵌入器,为原始轨迹生成空间感知键并提取特征向量;设计了基于日志结构合并树的存储结构CLSM树,以实现相似轨迹的集中存储;设计了LCC合并策略,在有序字符串表进行合并的同时,利用基于局部敏感哈希的分桶方法进行快速聚类;设计了轨迹查询算法,利用多粒度缓存和分桶映射快速筛选搜索空间。Truster不仅支持高频写入,还能适应动态工作负载的索引维护,且查询效率更高。在真实自动驾驶轨迹数据集Argoverse上进行的对比实验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Truster在写入操作上取得了20%~200%的加速,在查询操作上取得了20%~100%的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数据 轨迹存储 轨迹查询 日志结构合并树 局部敏感哈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与知识协同驱动的知识发现:概念、机理与模型
6
作者 姚苏梅 陆泉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2-295,共14页
知识发现是应对海量数据和复杂问题挑战,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并提高决策支持能力的重要情报理论。“数据”和“知识”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的核心命题,数据驱动或知识驱动的知识发现是数据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情境下解决情报... 知识发现是应对海量数据和复杂问题挑战,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并提高决策支持能力的重要情报理论。“数据”和“知识”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的核心命题,数据驱动或知识驱动的知识发现是数据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情境下解决情报学研究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普遍存在的缺陷数据和不确定性知识降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协同驱动则通过数据和知识的交叉互补,为实现新知识发现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途径。当前,对于协同驱动方法的全面和深入分析尚显不足。本文主要目的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认知逻辑,梳理数据与知识协同驱动知识发现的基本概念、机理和模型3个方面。首先,提出数据与知识协同驱动知识发现的基本概念,剖析作为该概念重要组成部分的缺陷数据和不确定性知识新概念的含义。其次,机理部分探讨了数据融入知识驱动知识发现和知识融入数据驱动知识发现双视角下协同驱动的多途径和多目的,从数据与知识的交叉互补解释协同驱动知识发现功能实现的本质原因与运作机理。最后,提出问题和场景导向的数据与知识协同驱动知识发现基本模型,并从知识驱动为主(构建模式、纠错模式)、数据驱动为主(嵌入模式、纠正模式和引导模式)和其他协同驱动知识发现(混合模式和并发模式)3类重点阐述了协同驱动内部建模的典型模式。数据与知识协同驱动的知识发现和多种协同驱动的模式兼顾了数据与知识的相互补充和协同作用,为知识发现提供了更全面的框架和流程,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拓展了方法创新与问题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与知识协同驱动 缺陷数据 不确定知识 知识发现 协同机理 协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库索引调优技术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赖思超 吴小莹 +1 位作者 彭煜玮 彭智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954,共26页
索引调优是数据库调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索引调优问题的理论复杂性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通过DBA手动调优的方案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数据库的发展需求,调优方案逐渐开始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 索引调优是数据库调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索引调优问题的理论复杂性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通过DBA手动调优的方案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数据库的发展需求,调优方案逐渐开始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索引选择方案开始引入机器学习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将索引调优问题的解决方案归结为一种基于搜索的调优范式,归纳了其研究内容,阐述了其面临的挑战,对调优范式内的索引配置空间的生成、索引配置的评价以及索引配置的枚举与搜索3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对比.对动态工作负载下的索引选择问题(index selection problem,ISP)所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在线反馈控制回路框架对其解决方案进行梳理.讨论了索引调优工具的发展与现状,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分析论述,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参考和研究思路,并对索引选择方案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索引 索引选择 索引调优 性能调优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视角下的非理性信息行为研究--心理账户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沈雨田 陆泉 陈静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3-1494,共12页
从认知角度揭示信息用户的心理决策过程和机制是信息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传统基于理性假设的理论模型无法解释复杂信息环境下用户的非理性或有限理性信息行为。本文引入心理账户理论,为研究复杂效应下信息用户的认知过程和决策心理提... 从认知角度揭示信息用户的心理决策过程和机制是信息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传统基于理性假设的理论模型无法解释复杂信息环境下用户的非理性或有限理性信息行为。本文引入心理账户理论,为研究复杂效应下信息用户的认知过程和决策心理提供新视角。本文讨论了认知视角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现状,对非理性信息行为进行概念化解析,分析现有理论模型、方法视角的不足;引入心理账户理论,对理论内涵、核心概念、发展应用与研究范式进行梳理,为如何应用心理账户理论中多账户分类及损益分析的思想对信息行为中的非替代效应、沉没成本效应和参考点效应等典型非理性现象进行解释和干预提供思路,构建了基于心理账户理论的用户非理性信息行为研究框架。本文旨在揭示心理预算机制在不同行为主题和环节中如何影响个人的信息决策和行为,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的方法与理论体系,推动信息行为的研究从理性假设到非理性假设的发展,促进非理性信息行为的研究从分散的、规律总结的描述性研究向系统性的、决策机理揭示的干预性研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账户理论 非理性信息行为 认知决策 心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特征关联和图注意力网络融合的文献分类方法研究——以中文医学文献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帅朴 钱宇星 +2 位作者 钱志强 刘政昊 张志剑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0-490,共21页
近年来,科学文献呈现增速迅猛、内容复杂、主题细化等特点,给文献分类任务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推动文献自动分类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文献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上的正确分类对于信息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科学研究的效率化检索具有重... 近年来,科学文献呈现增速迅猛、内容复杂、主题细化等特点,给文献分类任务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推动文献自动分类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文献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上的正确分类对于信息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科学研究的效率化检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多重特征关联和图注意力网络融合的层次分类(hierarchical text clas‐sification networks based on multiple feature correlation and graph attention network,HTCN-MCGAT)模型。该模型由三个模块组成。首先是文献表示与增强模块。为适配文献分类任务,采用表示和增强两阶段流程,重新设计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预训练模型的微调阶段,使其能够从文献摘要、标题和关键词的内部字符关联以及外部文档关联两个级别实现当前文献的增强表示。其次是标签关联建模模块。使用图注意力网络实现标签语义和层次结构的关系建模。最后是层次交互分类模块。先构建文献和标签的层次融合注意力机制,实现特征空间的文献语义信息与符号空间的层次标签信息的特征关联;再基于多任务学习视角,通过全局和局部信息融合的层次分类网络实现文献分类。本文以中文医学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设计系列实验,相较于逐层和平面多分类方法,HTCN-MCGAT模型在F1-score上提高了4.34%~13.21%。此外,还通过样例分析综合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本文从特征关联丰富化和层次关系建模两方面对文献分类模型展开优化,在文献分类任务中发挥了较好的应用价值,未来可以推广至更多具有层次结构的分类任务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分类 预训练模型 图注意力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支HRNet的图像篡改检测与定位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桢 谭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2,共8页
传统的篡改方法如拷贝粘贴和拼接已演变为利用深度学习生成的高质量伪造图像,这些篡改技术在图像纹理和细节上留下难以察觉的痕迹,如高频噪声模式的异常、颜色分布的微妙变化,以及边缘区域的不自然过渡。这些痕迹分布在不同分辨率层次... 传统的篡改方法如拷贝粘贴和拼接已演变为利用深度学习生成的高质量伪造图像,这些篡改技术在图像纹理和细节上留下难以察觉的痕迹,如高频噪声模式的异常、颜色分布的微妙变化,以及边缘区域的不自然过渡。这些痕迹分布在不同分辨率层次和空间位置,增加了检测的难度。现有模型在整合多尺度和多位置特征时存在不足,难以有效捕捉局部细微纹理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分支HRNet的图像篡改检测与定位模型。该模型通过集成纹理增强模块,增强对图像篡改细节特征的捕获能力。同时,结合Spatial Weighting与Cross Resolution Weighting策略优化特征融合,并使用新的损失函数W_Arcloss,显著提升了模型在复杂篡改检测任务中的性能。在CASIA、Columbia、COVERAGE和NIST16等数据集上,该模型的检测准确度相较于PSCC⁃Net、HIFI⁃Net模型分别平均提升了6.5%与0.8%,并且泛化能力得到提升。这些结果证明了模型在处理多种篡改类型时的有效性和鲁棒性,为图像篡改检测与定位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篡改检测 深度学习 多分支HRNet 纹理增强模块 Spatial Weighting Cross Resolution Weighting W_Arc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费成 陈帅朴 陈景龙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1,共16页
[目的/意义]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不仅是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国家战略牵引下的必然选择。系统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学科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对增强学科自主性、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 [目的/意义]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不仅是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国家战略牵引下的必然选择。系统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学科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对增强学科自主性、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研究设计/方法]构建“价值驱动—现状解析—实践逻辑”的分析框架,以系统性、层次化的方法论推进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解析与建构。首先聚焦价值驱动,解析国家战略需求与数智技术变革对学科发展的驱动逻辑;其次展开现状解析,通过历史演进脉络梳理与现实挑战解构,揭示学科发展的实然状态;最后探索实践逻辑,阐明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范畴与原则构建指南,并提出系统化的建构路径。[结论/发现]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在价值导向、历史积淀与现实挑战的交汇点上寻求突破,其实践逻辑表现为:以学科内涵的系统厘定、研究范畴的科学界定、核心命题的凝练萃取为顶层设计,以原则体系的系统建构为方法论支撑,以建构路径的分层规划为实施手段,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范式。[创新/价值]研究突破传统学科建设路径依赖,构建了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系统分析框架,从而为信息资源管理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未来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 自主知识体系 基础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部学科属性及内部主题演化的学科交叉发展态势分析
12
作者 陆泉 刘可辉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32,共17页
[目的/意义]结合外部学科属性及内部主题演化开展学科交叉发展态势分析,有助于捕获领域发展前沿,推进交叉创新发展。[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目标领域的全景与突破性研究,通过构建学科交叉共现网络开展外部学科属性演化分析,依托BERTopic模... [目的/意义]结合外部学科属性及内部主题演化开展学科交叉发展态势分析,有助于捕获领域发展前沿,推进交叉创新发展。[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目标领域的全景与突破性研究,通过构建学科交叉共现网络开展外部学科属性演化分析,依托BERTopic模型挖掘学科交叉内部主题并开展内部主题演化分析,进而开展全景与突破性研究的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本文以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为例,在外部学科属性层面,学科交叉程度日益加强,且突破性研究的关键子网络是全景研究的子集,前者更关注医学而后者更关注工学;在内部主题演化层面,学科交叉演化速度日趋加快,前者演化速度较快而后者演化速度相对稳定,且二者各有不相交的5个和3个前沿主题。基于外部学科属性与内部主题演化揭示全景与突破性研究的学科交叉发展态势有助于促进交叉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学科属性 主题演化 发展态势 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搜索路径特征对信息搜索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fsQCA的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一鸣 李倩 +1 位作者 邱雨蒙 陈忆金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揭示用户在移动端信息搜索中的搜索路径特征如何对搜索效果产生影响。通过用户实验的方法,在同一任务情境下设计两种不同的搜索任务,量化并提取路径长度、深度、复杂度和新颖度4个搜索路径特征,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 本研究旨在揭示用户在移动端信息搜索中的搜索路径特征如何对搜索效果产生影响。通过用户实验的方法,在同一任务情境下设计两种不同的搜索任务,量化并提取路径长度、深度、复杂度和新颖度4个搜索路径特征,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方法,探索不同路径特征的组合对搜索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了6种带来高信息搜索效果的搜索路径特征组态,归纳出了3类可以带来高信息搜索效果的搜索路径模式:快速浏览型、查询探索型和查询保守型。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从组态的视角揭示了搜索路径特征与搜索效果之间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索路径 搜索效果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信息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国网民关注度分析——基于新冠肺炎网络舆情数据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璟浩 陈美合 曾桢 《现代情报》 CSSCI 2020年第10期11-21,共11页
[目的/意义]利用新冠疫情网络舆情数据来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国网民关注度,有助于提升疫情期间政府信息供给效率、满足公众需求和提供社会支持等。[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新浪舆情大数据平台获取研究数据,包括:疫情流行高峰期间全网... [目的/意义]利用新冠疫情网络舆情数据来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国网民关注度,有助于提升疫情期间政府信息供给效率、满足公众需求和提供社会支持等。[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新浪舆情大数据平台获取研究数据,包括:疫情流行高峰期间全网舆情数据、每日转发排名前100名热门微博、每日新增病例数据等。采用描述性统计、列联表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民关注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论/发现]疫情爆发初期,媒体大规模报道造成大量网民对事件关注;随着疫情严重,新增病例与网民关注出现同频共振;媒体报道初期,网民关注度集中趋势高;防疫举措、鼓励加油、捐献赠送、倡议建议、赞誉肯定5大关注主题,贯穿疫情流行高峰;主流媒体发布微博受关注最多,不同账户类型情感倾向有显著差异;网民总体关注度受新增病例和变异系数影响;每日热门舆情关注度,受新增病例、变异系数、舆情总量和戏剧性分值影响;单条微博受关注程度与当日相关话题总量和微博粉丝数有一定关系。[创新/价值]本文系统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民关注度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网络舆情 网民关注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知识发现的模糊本体融合与推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陆泉 刘婷 +1 位作者 张良韬 陈静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3-344,共12页
现有知识发现研究难以兼顾不同领域知识的精准性与模糊性,也缺乏描述和定义模糊本体的语言工具,本文从知识模糊性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OWL(ontology web language)语言的模糊本体表现模型,通过SWRL(semantic web rule language)语言表... 现有知识发现研究难以兼顾不同领域知识的精准性与模糊性,也缺乏描述和定义模糊本体的语言工具,本文从知识模糊性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OWL(ontology web language)语言的模糊本体表现模型,通过SWRL(semantic web rule language)语言表示精确规则和模糊规则,并结合概念对和隶属度将模糊知识转换成精确知识实现本体融合推理,构建面向知识发现的模糊本体融合和推理模型。选取药物相互作用这一典型领域的Drugs与Drugbank数据库中肿瘤及精神卫生疾病相关的药物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可在保持准确率水平的情况下,将对药物相互作用知识发现尤为重要的召回率显著提高至89.94%。本文提出的模糊本体模型可以同时描述精确知识和模糊知识,简化了对模糊知识的表示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本体 知识融合 知识推理 知识发现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入新境:大语言模型引领的信息检索主题与知识关联演化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帅朴 刘芳霖 +3 位作者 钱宇星 倪珍妮 张志剑 荣国阳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5,87,共14页
[目的/意义]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正在引领信息检索领域经历从简单的文档检索走向全面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新阶段,审视和探讨LLM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的演化趋势及其未来发展,对于LLM赋能信息检索领域的理论模式创新与实践... [目的/意义]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正在引领信息检索领域经历从简单的文档检索走向全面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新阶段,审视和探讨LLM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的演化趋势及其未来发展,对于LLM赋能信息检索领域的理论模式创新与实践应用延展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研究选取信息检索领域的多个前沿学科会议,通过主题以及知识关联演化的双重视角分析,深入探究LLM等前沿技术如何推动信息检索领域的演化发展、知识重构以及创新应用,进而揭示在LLM影响下信息检索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结论/发现]受LLM驱动,信息检索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知识结构正经历演变。研究范式层面注重人机协同新理念、技术伦理的重视、用户体验增强带来的范式融合。研究技术层面注重LLM的高效检索模型架构与工作流程优化、轻量级语言模型与LLM的协同发展以及LLM的开源及平权发展。然而,LLM赋能信息检索领域仍面临技术评测有效性困难、生成内容的可靠性存疑以及社会应用的复杂性较高等挑战。[创新/价值]将细粒度的知识关联网络引入演化分析框架,创新技术赋能领域研究的多维分析视角。同时从数据层面厘清和揭示信息检索领域的演化规律,明确领域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信息检索 主题演化 检索增强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文本研究:从内容计算到功能理解 被引量:13
17
作者 胡吉明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5-152,共8页
[目的/意义]从内容挖掘的角度总结与提炼政策文本研究的主题与方向,把握政策文本研究趋势并推动创新。[研究设计/方法]主要以国内外研究论文为分析对象,采用系统性综述方法阐释政策文本领域的研究进展,经评析后展望其后续发展重点。[结... [目的/意义]从内容挖掘的角度总结与提炼政策文本研究的主题与方向,把握政策文本研究趋势并推动创新。[研究设计/方法]主要以国内外研究论文为分析对象,采用系统性综述方法阐释政策文本领域的研究进展,经评析后展望其后续发展重点。[结论/发现]在多学科融合的政策量化与信息学研究推动下,政策文本研究的计算科学体系逐渐形成,在大数据、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支撑下,政策文本计算和语义挖掘研究不断深入,进一步延伸至其文本功能理解和推理等方向,体现出理论、方法和技术多层面支撑的研究体系,其内在逻辑和社会应用的研究将得到加强。[创新/价值]梳理和归纳了文本内容层面的政策研究,指出了当前政策文本研究的主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丰富了政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文本 政策信息学 内容计算 语义挖掘 功能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关联视角下的文化遗产知识大图研究:理论、方法和趋势 被引量:11
18
作者 洪亮 宋睿 +1 位作者 朱丽雅 侯雯君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43,共11页
[目的/意义]文化遗产知识大图研究是人文与技术交叉融合的新研究领域,借助智能化的理论和方法对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关联和融合,是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关键,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从知识关联视角,... [目的/意义]文化遗产知识大图研究是人文与技术交叉融合的新研究领域,借助智能化的理论和方法对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关联和融合,是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关键,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从知识关联视角,应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调研法等,系统梳理当前文化遗产知识大图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并构建了文化遗产知识大图的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探析了未来研究趋势。[结论/发现]推进文化遗产知识大图的研究,应以知识关联为基础,以文化基因为核心,加强跨学科的理论融合创新,进一步与脑机融合、元宇宙等新技术结合,构建知识驱动的方法体系。[创新/价值]提出知识关联视角下的文化遗产知识大图研究理论框架、方法体系和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知识大图 知识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牵引的综合科技服务流程动态拼接研究
19
作者 赵一鸣 阮航 朱永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共10页
复杂的科技服务需求对单一的专业科技服务提出了巨大挑战,需要研究可行的综合科技服务方案予以应对。通过初始服务流程识别和客户需求到服务流程转化,得到与客户需求相关的服务流程。基于功能相关性评价,对服务流程进行模糊聚类分析,通... 复杂的科技服务需求对单一的专业科技服务提出了巨大挑战,需要研究可行的综合科技服务方案予以应对。通过初始服务流程识别和客户需求到服务流程转化,得到与客户需求相关的服务流程。基于功能相关性评价,对服务流程进行模糊聚类分析,通过计算最大适应度值确定最优科技服务流程拼接方案。贡献在于,提出一种综合科技服务流程动态拼接方法,并以技术转移类综合科技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牵引 综合科技服务 动态拼接 服务流程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象代理的大数据共享可信数据湖平台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文哲 郝渊科 +3 位作者 赵常胜 宋伟 杨先娣 彭智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4-1328,共5页
随着数据型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及数据共享理念的推动,科学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科研数据量的增加和形式的多样性,传统的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已不能满足用户对于数据组织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此外,数据湖作为一种... 随着数据型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及数据共享理念的推动,科学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科研数据量的增加和形式的多样性,传统的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已不能满足用户对于数据组织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此外,数据湖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集中式存储库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允许从多个数据源中摄入数据,并以原生格式进行存储.在数据湖架构的支撑下,本文主要基于对象代理数据库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个性化的大数据共享可信数据湖平台.该平台支持多源异构原生数据的存储,实现了元数据管理、数据集检索等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基于对象代理数据模型,设计了合适的基本类和代理类,并结合对象代理数据库的更新迁移机制,实现了个性化数据空间管理及数据自动推送功能;在数据安全方面,利用数据去重技术进行重复数据删除,大大减少了存储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共享 数据湖 个性化数据空间管理 对象代理数据模型 数据去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