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川端文学探究到比较文学研究:日本文学研究举隅——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圣杰教授访谈
1
作者 李圣杰 莫韦姝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161,共8页
川端康成与莫言、鲁迅与大江健三郎是中日现代文学双向互动的典型。川端康成创作丰产期在二战前后,其并未真正超然于战争之外,战争观亦有局限性,战争体验也使其战后文学呈现出独特的“魔界”思想特质,其创作理念深刻影响着莫言;大江健... 川端康成与莫言、鲁迅与大江健三郎是中日现代文学双向互动的典型。川端康成创作丰产期在二战前后,其并未真正超然于战争之外,战争观亦有局限性,战争体验也使其战后文学呈现出独特的“魔界”思想特质,其创作理念深刻影响着莫言;大江健三郎深受鲁迅影响,成名于战后,对战争进行了反思,历史观也较为公允。大江健三郎在中国的接受及莫言在日本的接受,则是考察中日文学互动关系的另一个维度。要完成从国别文学研究到不同国族文学间双向互动考察的跨越,研究者既要具备世界眼光,采用总体性思维模式观照作家、作品乃至文学发展进程,也要有问题意识,反思作家、文本所承载的一国一族的文化、身份记忆等问题,进而助益比较文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莫言 大江健三郎 日本文学 比较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武汉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国际研讨会
2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2014武汉人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国际研讨会日前在武汉大学外因语寿文学学院举行。武汉大学副校长李斐、特邀专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砸语文系教授Galalwalker、俄亥俄州立大学ESL(英语二语教学)项目执行主任Robert Alan Eckhart... 2014武汉人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国际研讨会日前在武汉大学外因语寿文学学院举行。武汉大学副校长李斐、特邀专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砸语文系教授Galalwalker、俄亥俄州立大学ESL(英语二语教学)项目执行主任Robert Alan Eckhart、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范葳葳、南京大学外语部主任王海啸、东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霄翔等出席研讨会。本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国际研讨会由武汉大学本科生院主办、外国语寿文学学院承办,近两百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国际研讨会 2014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视野下的近代中日“文学”与“美术”
3
作者 李圣杰 董小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162,共9页
近代,日本创造了汉字新词“美术”,并在对其概念的划分与界定中逐渐丰富了“文学”之要义。近代中国的文学观深受日本影响,亦在西方美术观念的流播中逐渐形成。晚清学人仿日本例,不断深化“文学”的内涵与外延,并在此过程中创建了具有... 近代,日本创造了汉字新词“美术”,并在对其概念的划分与界定中逐渐丰富了“文学”之要义。近代中国的文学观深受日本影响,亦在西方美术观念的流播中逐渐形成。晚清学人仿日本例,不断深化“文学”的内涵与外延,并在此过程中创建了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学科门类划分体系,为中国早期文学学科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近代中日两国,“美术”被赋予功利主义的价值属性,与民族实业发展、国家政体建构紧密相关,成为两国探索强国之路、实现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关键触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美术 跨学科 中日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认知语篇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4
作者 邓鹂鸣 何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3,共12页
认知语篇研究是认知与语篇研究的前沿交叉领域。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追踪2000—2022年间国内外认知语篇研究的热点,分析其研究趋势并进行展望。分析表明,认知语篇研究主要涉及语篇参与者在语篇建构和理解中... 认知语篇研究是认知与语篇研究的前沿交叉领域。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追踪2000—2022年间国内外认知语篇研究的热点,分析其研究趋势并进行展望。分析表明,认知语篇研究主要涉及语篇参与者在语篇建构和理解中的心理过程和认知注意,呈现出认知过程导向性和行业实践应用性特征;跨学科融合趋势日渐凸显,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研究方法多样,理论基础多源。基于此,未来认知语篇研究需趋向于完善理论建构和多重数据实证研究,持续拓展研究领域,同时深化本土研究,以推动该领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篇 研究热点 研究趋势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汉生的阴阳观——海外易学视野下的概念新释
5
作者 赵鸣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9,共9页
《易经》西传约400年,首个《易经》译本及完整译本均由法国耶稣会士完成。然而,低估《易经》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或以西方概念误解、误译中国哲学术语,都是迄今影响《易经》在法国进一步传播及研究的因素。作为当前法国易学“新学派... 《易经》西传约400年,首个《易经》译本及完整译本均由法国耶稣会士完成。然而,低估《易经》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或以西方概念误解、误译中国哲学术语,都是迄今影响《易经》在法国进一步传播及研究的因素。作为当前法国易学“新学派”的代表,夏汉生从《易经》中的核心概念“阴阳”出发,对“生生之谓易”的内涵进行了全新且独到的阐发。其方法论横跨语言、哲学、艺术、考古、建筑、军事、医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尤以汉字字源考察为亮点;凡辨析中国概念,夏汉生总是有意识地与西方对照,寻找差异形成的深层原因;在自我论证的基础上,他不拘一隅之见,广泛参考西方汉学家、华裔学者及中国本土学者的观点。夏汉生对中国阴阳概念的研究有助于国内学界加深对法国易学前沿动态的了解,为中西思想会通之可能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夏汉生 《易经》 海外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引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及原则 被引量:24
6
作者 袁晓玲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音乐有益于大学英语的教学。长期以来 ,大学英语的教学忽视了对音乐的利用。近来 ,虽然出现了把音乐作品编排进大学英语教材的尝试 ,但是这些尝试还只是零散的、细碎的 ,缺乏系统性。要试图把音乐引进大学英语教学 。
关键词 规范性 思想性 教学内容 应用 音乐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教材内容 语言 教育者 可行性分析 受教育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裔作家中国叙事与文化身份认同——以陈舜臣为中心
7
作者 莫韦姝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4,共6页
中国文化是影响海外华人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海外华人文学通过中国叙事将作家中国文化身份认同文本化,这也是中国文学、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日本华人文学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20世纪90年代以降的作家、作品研究,而90... 中国文化是影响海外华人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海外华人文学通过中国叙事将作家中国文化身份认同文本化,这也是中国文学、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日本华人文学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20世纪90年代以降的作家、作品研究,而90年代以前日本华人文学中国叙事研究则少有涉及。日本华裔作家陈舜臣成名于1960—1970年,以中国叙事见长,中国文化身份探寻是其创作主线之一,其笔下的华人群体以中国式道德观为处世准绳,凭借中国文化记忆维系人际关系,中国文化符号则不仅影响着人物的文化身份辨识度,还暗含着作家对海外华人中国文化身份“失根”的忧虑。陈氏中国叙事文本既较清晰地展现作者的文化身份认同历程,又较为客观地呈现中国文化面相。这与其漂泊不定、身份悬置的人生际遇形成了极大反差,也与欧美华裔作家中西“二元对立”的中国叙事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探明华裔作家中国叙事与文化身份认同的关系,可为探索海外华人作家群体艺术生态提供借鉴,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舜臣 中国叙事 文化身份认同 日本文学 推理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经济学原则 被引量:57
8
作者 刘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91-94,共4页
文章初步讨论了网络流行语所遵循的语言经济学原则,指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动态发展,以及其构词法和泛洪传播特性恰恰体现了语言网络效应,均衡和省力的语言经济学原则,认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符合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考察它可以丰富语言... 文章初步讨论了网络流行语所遵循的语言经济学原则,指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动态发展,以及其构词法和泛洪传播特性恰恰体现了语言网络效应,均衡和省力的语言经济学原则,认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符合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考察它可以丰富语言经济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流行语 构词法 语言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对外国法及法学的移植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晓强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98,共5页
法制改革是中国历次社会变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直至改革开放以及中国加入WTO,中国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而每次修律过程中,中国都学习吸收了许多国外重要的法律思想及立法概念和内容。... 法制改革是中国历次社会变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直至改革开放以及中国加入WTO,中国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而每次修律过程中,中国都学习吸收了许多国外重要的法律思想及立法概念和内容。在此过程中,法律翻译作为一种媒介,构架起中国向发达国家学习和融合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翻译 法律移植 法制变革 外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质量 被引量:18
10
作者 朱红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7-140,142,共5页
本文认为教师素质是制约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中教学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科研能力、教学能力 )、英语水平、个体特征等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最大。作者指出了上述 5个素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提... 本文认为教师素质是制约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中教学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科研能力、教学能力 )、英语水平、个体特征等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最大。作者指出了上述 5个素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教师素质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法律翻译暨目标语言的创造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晓强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36,共5页
法律翻译是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一种普遍实践。在法律翻译的过程中,中西文化的差异会影响文本的源语言向目标语言的转换。格特和奈达的关联和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对特殊功能文本的翻译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 法律翻译是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一种普遍实践。在法律翻译的过程中,中西文化的差异会影响文本的源语言向目标语言的转换。格特和奈达的关联和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对特殊功能文本的翻译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借法律翻译创造完善本国的法律语言有益于增强中国的软实力,促进中国的全球化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翻译 目标语言 法律语言 奈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及其启示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1-164,共4页
民国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师资雄厚,以培养和积累西学素养为要旨,注重英文经典的广泛阅读和严格的写作训练,并强调英语的实际应用。民国时期自主、开放的办学思想和通才教育理念是当时大学英语教学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民国时期的大学英... 民国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师资雄厚,以培养和积累西学素养为要旨,注重英文经典的广泛阅读和严格的写作训练,并强调英语的实际应用。民国时期自主、开放的办学思想和通才教育理念是当时大学英语教学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民国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为我国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大学英语 教学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中IQ测试题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素芬 肖煜民 肖枝洪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7-121,共5页
以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全国大学英语竞赛题C类初赛考试成绩为例,利用t检验和列联表分析以及访谈法,讨论和分析了英语竞赛中的IQ测试题的难度、区分度问题,以及学生IQ测试得分与学生竞赛得分的相关性、学生IQ测试与学生... 以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全国大学英语竞赛题C类初赛考试成绩为例,利用t检验和列联表分析以及访谈法,讨论和分析了英语竞赛中的IQ测试题的难度、区分度问题,以及学生IQ测试得分与学生竞赛得分的相关性、学生IQ测试与学生阅读得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学英语竞赛题的难度较大,区分度低;学生智力测试题成绩与总成绩无关,与阅读成绩无关。提出了进一步改进IQ测试题设计的建议:题型设计规范化;测试内容多元化;测试理念创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竞赛IQ测试题 列联表分析 T检验 难度 区分度 试题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美国文学翻译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国庆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2-116,共5页
本文梳理清末民初一直到新时期之初这一漫长历史时期内的美国文学翻译概况,归纳出了四个特征显著的历史阶段,即滥觞期、沉默期、繁荣期和规范期,对每一阶段的美国翻译文学的特点以及同中国文学的相互关系做了初步的分析,指出美国翻译文... 本文梳理清末民初一直到新时期之初这一漫长历史时期内的美国文学翻译概况,归纳出了四个特征显著的历史阶段,即滥觞期、沉默期、繁荣期和规范期,对每一阶段的美国翻译文学的特点以及同中国文学的相互关系做了初步的分析,指出美国翻译文学同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映衬、相互促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 翻译 阶段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出版的中国文学英译作品 被引量:4
15
作者 欧阳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2-120,共9页
对中国文学进入澳大利亚的历史过程进行全面的勾勒,分析中国文学在澳大利亚长期遭受冷落的原因并对某些把文学政治化的澳洲学者提出批评,同时介绍当代中国文学在澳大利亚的译介现状。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澳大利亚 文学政治化 中国文学的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语言中的文本生成、人性道德与理性文明——以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燕 王爱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82-89,共8页
元语言是把语言本身作为指称和描述对象的语言,对进一步理解小说中的叙事声音具有重要意义。《格列佛游记》中存在诸多元语言,作为语篇前景化的部分,其内容丰富、意旨深远。文章在哲学"语言分层论"提出的对象语言和元语言二... 元语言是把语言本身作为指称和描述对象的语言,对进一步理解小说中的叙事声音具有重要意义。《格列佛游记》中存在诸多元语言,作为语篇前景化的部分,其内容丰富、意旨深远。文章在哲学"语言分层论"提出的对象语言和元语言二项式基础上,着重聚焦《格列佛游记》中的元语言命题,分析其与斯威夫特小说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其特定的文学艺术价值与文学审美意义。作为斯威夫特手中的一把利器,元语言不仅是故事层面上的文本世界建构,也映射出作品在人物意象塑造上的书写策略,同时亦在主题思想层面上折射了作者对理性主义与人类文明的深刻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语言 《格列佛游记》 文本生成 人性道德 理性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与大学外语教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红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59-62,共4页
情感因素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影响甚大。本文阐述了影响语言学习的几种情感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指出情感因素在我国大学外语教学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情感 认知 语言教学 大学外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学外语教与学中的情感因素 被引量:19
18
作者 赵晴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大学外语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高与教与学中的情感因素息息相关。文章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如何化解消极情感因素、培养积极情感因素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大学外语 教学质量 情感因素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文学体系中的翻译》评述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谷明 《外语研究》 2002年第2期72-75,共4页
本文介绍了俄罗斯比较文学研究专家、文艺学派翻译理论家托佩尔的新作《比较文学体系中的翻译》的主要观点 。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创作翻译 创作个性 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视域中的美国南方“二等公民”——以福克纳的创作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宾忠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6-239,共4页
从内战结束获得自由开始,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的权益在南方社会遭到多方面的限制和剥夺。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形象地反映了这个问题。他从法定权益、政治生活、经济活动等方面表现黑人的"二等公民"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qu... 从内战结束获得自由开始,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的权益在南方社会遭到多方面的限制和剥夺。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形象地反映了这个问题。他从法定权益、政治生活、经济活动等方面表现黑人的"二等公民"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二等公民"意识。福克纳的创作表达了他对黑人群体的同情,批判了种族主义文化,但也反映出他在种族问题上的某些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 福克纳 美国南方 二等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