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EN与Survivin在人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蒋晖 汪晓庆 +4 位作者 张端莲 陕声国 吴慧芬 蔡丽华 袁玉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2-607,共6页
目的探讨PTEN与Survivin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法检测了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以及正常皮肤组织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PTEN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 目的探讨PTEN与Survivin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法检测了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以及正常皮肤组织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PTEN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低于退化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PTEN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urvivin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均P<0.01),而Survivin在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与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RT-PCR结果:在退化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中均有明显的PTEN mRNA表达,而增生期血管瘤中PTEN mRNA的表达较弱;在增生期血管瘤中有明显的Survivin mRNA表达,而退化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中Survivin mRNA均无表达。结论PTEN和Survivin参与了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和退化,PTEN通过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而促进血管瘤由增生向退化的转变,Survivin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凋亡而促进血管瘤的增生,两者在血管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PTEN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量子点技术检测Bcl-2和P53在皮肤血管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唐甜 张端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6-180,199,共6页
目的通过量子点技术检测Bcl-2和P53在增生期、退化期皮肤血管瘤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阐明Bcl-2和P53在皮肤血管瘤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7年至2010年皮肤毛细血管瘤存档蜡块38例(男性16例,女... 目的通过量子点技术检测Bcl-2和P53在增生期、退化期皮肤血管瘤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阐明Bcl-2和P53在皮肤血管瘤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7年至2010年皮肤毛细血管瘤存档蜡块38例(男性16例,女性22例),血管瘤周围正常皮肤组织5例。对所有标本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根据Mulliken提出的分类标准并结合PCNA的表达情况将所有血管瘤组织分为增生期组和退化期组。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及量子点双染技术检测38例皮肤血管瘤及5例正常瘤旁皮肤组织中Bcl-2和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水平;采用多光谱成像系统对量子点染色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并用SPSS 13.0软件对各组量子点染色分析后的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结果①38例标本中,增生期血管瘤有24例,退化期血管瘤有14例。②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增生期血管瘤有Bcl-2和P53表达,瘤旁正常皮肤组织中和退化期血管瘤组织中Bcl-2和P53表达极弱或无表达。③量子点染色及统计分析显示,Bcl-2和P53在增生期血管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退化期血管瘤和瘤旁正常皮肤组织(均P<0.05),而退化期血管瘤和瘤旁正常皮肤组织之间Bcl-2和P5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cl-2和P53在皮肤血管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Bcl-2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瘤增生期内皮细胞的凋亡,使其增殖和凋亡失衡;P53可能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使血管内皮细胞大量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BCL-2 P53 免疫组织化学 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基因在人皮肤血管瘤不同时期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虹 张端莲 +1 位作者 余瑛 刘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结合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表达p53基因的...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结合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表达p53基因的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p53基因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p53基因表达水平高于退化期,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p53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53基因通过促进血管生成而在血管瘤的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P53基因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卡氏尖形态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海波 杜昌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33-433,436,共2页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卡氏尖 形态 湖北地区 牙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莹辉 符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4-1210,共7页
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大部分DNA序列在动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被转录成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它们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已发现lncRNA有多种基因调控方式:在细胞核中顺式或反式地调控基因... 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大部分DNA序列在动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被转录成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它们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已发现lncRNA有多种基因调控方式:在细胞核中顺式或反式地调控基因转录,作为蛋白诱饵进行间接调控;在细胞质中作用于mRNA影响其稳定性及翻译过程,作为竞争性内源RNA参与microRNA调控,与转录因子结合影响其功能发挥等。LncRNAs在转录水平及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对于机体的发育过程和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基因表达调控 顺式/反式作用 蛋白诱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