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动态范围图像在建筑空间非视觉光环境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鹍 甘甜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1-778,共8页
高动态范围图像(HDRI)图学技术是利用照相机拍摄不同程度曝光量的照片以获得最全光亮度信息的技术。非视觉效应影响人体的生理节律,对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业遗产建筑作为特殊建筑类型,如何准确有效的评估建筑空... 高动态范围图像(HDRI)图学技术是利用照相机拍摄不同程度曝光量的照片以获得最全光亮度信息的技术。非视觉效应影响人体的生理节律,对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业遗产建筑作为特殊建筑类型,如何准确有效的评估建筑空间是否符合非视觉光环境健康值以及如何改造建筑空间形成更好的光环境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以武汉市平和打包厂内某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HDRI图学技术对建筑空间内的非视觉光环境进行评估,结合仪器实地测量验证光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筑空间改造策略。结果证明HDRI图学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非视觉光环境测量方法,可借此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建筑内非视觉健康的影响,为后续建筑设计及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范围图像 非视觉效应 健康光环境 建筑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落生成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宋靖华 赵冰 +1 位作者 熊燕 郭希盛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前对聚落更新的研究往往凭借主观经验进行感性判断,缺乏科学定量分析的准确依据,难于对方案预期的效果进行科学的量化评判。通过对聚落空间形态演变内在逻辑的研究,综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长处,建构一个整体上生成模拟、局部量化分... 目前对聚落更新的研究往往凭借主观经验进行感性判断,缺乏科学定量分析的准确依据,难于对方案预期的效果进行科学的量化评判。通过对聚落空间形态演变内在逻辑的研究,综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长处,建构一个整体上生成模拟、局部量化分析,包含了建筑学的物理环境、社会行为环境的关系总和的研究方法体系。不仅仅是要获得一个良好的聚落更新的结果,更是要形成一套可以操作的科学方法,使我们能够摆脱那种仅仅依靠直觉、无法交流、难以评判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 生成 量化分析 系统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生学的南丰古城意象演变分析
3
作者 王炎松 张类昉 易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33,共9页
研究基于发生学与历史地理学的方法,通过对收集的南丰古城历史文献、田野调查以及测绘资料分析,以古代、近现代两个时间段,围绕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探讨南丰古城意象的演变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古城规矩有序、富丽堂皇的礼... 研究基于发生学与历史地理学的方法,通过对收集的南丰古城历史文献、田野调查以及测绘资料分析,以古代、近现代两个时间段,围绕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探讨南丰古城意象的演变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古城规矩有序、富丽堂皇的礼制城市格局与肌理,是在“重礼轻商”的价值观及社会行为影响下形成的。古城的城门与城墙、规整的街坊巷里、重要公共建筑等,形成了南丰特有的古城意象,具有抚州地区的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丰古城 发生学 格局形态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丝路东海航线之濑户内海区域的景观振兴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任亚鹏 王江萍 李欣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1期38-44,共7页
濑户内海海域作为日本重要的商旅之路、近现代最大的新兴工业聚集地区以及海上丝路东海航线的延展,一直保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国内现有研究分散于环境治理、工业布局、艺术活动等方面,但未能揭示该海域发展中社会、环境等因素的整... 濑户内海海域作为日本重要的商旅之路、近现代最大的新兴工业聚集地区以及海上丝路东海航线的延展,一直保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国内现有研究分散于环境治理、工业布局、艺术活动等方面,但未能揭示该海域发展中社会、环境等因素的整体状况。为研究该海域的固有环境景观变迁问题,对日本社会各界与不同层面导入的濑户内海治理、振兴的研究及实践活动进行了综合考查。结合其历史信息与变迁过程,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及课题探讨的梳理,可发现,在统领于广义景观概念下的基础研究、创新研究、细节对策3个方面,对促进该区域的振兴工作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其景观策略具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线路 濑户内海 景观策略 区域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景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6
5
作者 何谋 庞弘 《风景园林》 2016年第5期88-97,共10页
基于景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视角,从理念发展、研究框架、方法、近期成果和问题等多个方面对声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声景的质量对环境体验、健康有着显著影响,从其概念的提出到研究的大量开展,声景的探索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 基于景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视角,从理念发展、研究框架、方法、近期成果和问题等多个方面对声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声景的质量对环境体验、健康有着显著影响,从其概念的提出到研究的大量开展,声景的探索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热门课题。声景与传统的噪声控制有着理念上的区别,近几年声景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进展,包括多种声景地图绘制技术的发展、声景设计的实践等。若干个研究框架和模型已被提出,并有一系列研究方法被发展出来,但该领域至今仍未建立起公认的研究体系,并存在部分研究结果可靠性不够、概念向公众普及不足等问题。最后对我国的声景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景 声景感知 声景评价 噪声控制 三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信-行模型的城镇居民环境感知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欣 卢烨鑫 +1 位作者 夏凤 彭建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8,共8页
环境保护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公众意识的觉醒和主动参与对推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论文基于2010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建立了环境保护的知-信-行理论模型,探讨了环保态度如何在危机感的中介作用下对环保意愿、自感健康、环... 环境保护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公众意识的觉醒和主动参与对推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论文基于2010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建立了环境保护的知-信-行理论模型,探讨了环保态度如何在危机感的中介作用下对环保意愿、自感健康、环保行动产生影响,揭示了其作用路径和机制,并分析了人口特征、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当前时代背景下对相关环境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社会调查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宜居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浅山区振兴策略调查研究——以越后妻有艺术节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任亚鹏 崔仕锦 王江萍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2期41-46,共6页
有着18年历史的日本"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是以艺术为纽带,为探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诸多社会问题展开的浅山乡村振兴课题。该活动中,通过结合自然环境的艺术地景创作,利用空置废弃的民宅、校舍等设施将原本已衰败... 有着18年历史的日本"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是以艺术为纽带,为探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诸多社会问题展开的浅山乡村振兴课题。该活动中,通过结合自然环境的艺术地景创作,利用空置废弃的民宅、校舍等设施将原本已衰败的农耕文化进行整合,从而以产业旅游带动浅山区域经济的振兴。基于该艺术节历年共计6届的报告书、相关文献及实地考察进行探讨,结合设计战略学的概念,明晰了其针对地域特征所经历的过程与产生的效果,认为其形成的艺术产业链,具有广域激活、资源活化、民众参与、经济促进、文化传承、思想创新、环保提升等特点,具体展现在5个过程与环节中:1)整体资源的可视化与融入化;2)广域民众参与的促进;3)当地居民自我认同的激发;4)可持续客源的育成;5)一核多点的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 浅山区域 设计战略学 乡村振兴 人与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南地区苗族传统聚落中自然要素的考察 被引量:3
8
作者 任亚鹏 王江萍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1期117-122,共6页
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日渐成为城乡规划设计领域关注的热点,尊重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也已被纳入了常规的统筹领域。本文以发源于中国、有着悠久历史、世界分布广泛的苗族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探讨先民对于自然、空间的认识。从被选定的聚... 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日渐成为城乡规划设计领域关注的热点,尊重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也已被纳入了常规的统筹领域。本文以发源于中国、有着悠久历史、世界分布广泛的苗族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探讨先民对于自然、空间的认识。从被选定的聚落空间里可反映自然观念的要素:如民俗文化、择地环境、住宅建筑等方面着眼,明晰其在发生期、形成期、发展期、保全期、存续期各阶段的表现,通过在该过程中所对应的现象,认识其规律,旨在在尊重传统、有利当下的前提下使其保存发展,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苗族 传统聚落 自然要素 道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