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的城市绿道暴露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因果机制研究
1
作者
谢波
谭徐媛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5,共7页
【目的】城市绿色空间是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城市绿道建设已被认为是有效的绿色空间干预措施之一,探究城市绿道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因果机制,对于优化绿色空间规划布局、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运用准...
【目的】城市绿色空间是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城市绿道建设已被认为是有效的绿色空间干预措施之一,探究城市绿道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因果机制,对于优化绿色空间规划布局、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运用准自然实验方法,以体力活动变化量、生理健康变化量、情绪状况变化量为中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城市绿道暴露与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因果机制。【结果】1)绿道暴露可直接显著影响居民心理健康水平,也可通过身体健康得分变化量、身体质量指数(BMI)变化量两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2)绿道暴露仅能直接影响女性群体的心理健康得分变化量;并通过BMI变化量间接作用于女性心理健康,通过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变化量和身体健康得分变化量作用于男性心理健康。【结论】揭示了绿道暴露与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多路径因果机制以及男性和女性群体中存在作用路径和中介变量的差异。未来可通过优化绿道可达性、差异化配套绿道公共服务设施等健康导向的绿道规划措施,促进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空间
城市绿道
绿色暴露
心理健康
准自然实验
结构方程模型(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识生态视域下超大城市创新服务设施体系构建——以广州市为例
2
作者
陈露
杨石琳
+2 位作者
魏少峰
黄经南
顾恬玮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0,共9页
基于知识生态学理论,借鉴生态系统的“个体—种群—群落”体系,构建超大城市创新服务系统模型,并结合该模型,明确超大城市创新服务设施体系的核心内涵与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从创新主体(包含创新人才、创新企业与创新产业...
基于知识生态学理论,借鉴生态系统的“个体—种群—群落”体系,构建超大城市创新服务系统模型,并结合该模型,明确超大城市创新服务设施体系的核心内涵与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从创新主体(包含创新人才、创新企业与创新产业3个层次)的知识服务需求出发,考虑知识由生产、转化到应用的流动链条,系统化梳理与之匹配的创新服务设施集群,形成广州市创新服务设施体系框架,并从细化规划管控、强化空间引导及优化配置水平3个方面提出创新服务设施体系优化路径,以期为超大城市创新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态
创新
服务体系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同构性特征分析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范式探讨
3
作者
张娅薇
舒阳
李军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3-103,共11页
利用数学同构性原理,构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共时性映射关系模型与历时性迭代关系模型,并结合代表性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案例,对同构理论模型进行深入阐释与验证。在共时性同构方面,提炼出“三生空间”互构、“社会-空间”对应、“精神-空间...
利用数学同构性原理,构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共时性映射关系模型与历时性迭代关系模型,并结合代表性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案例,对同构理论模型进行深入阐释与验证。在共时性同构方面,提炼出“三生空间”互构、“社会-空间”对应、“精神-空间”互释3种映射关系;在历时性同构方面,总结出景观基因的延续性、历史文化的层积性、遗产价值的活态性三方面显著特征。在同构性特征基础上,从精神价值、空间价值、时间价值3个认知维度,构建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价值再认知的框架体系,并提出了“乡情永续”的社会性保护、“情境交融”的场景式保护、“古今链接”的活态化保护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范式转型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同构性
共时性
历时性
保护范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的城市绿道暴露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因果机制研究
1
作者
谢波
谭徐媛
机构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
城市设计学院
出处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出行行为视角下城市道路网络对交通事故的非线性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编号42371252)
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2年度课题“广州加快低碳发展推动绿色化转型研究——公园城市减碳机理与规划路径”(编号2022GZYB28)。
文摘
【目的】城市绿色空间是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城市绿道建设已被认为是有效的绿色空间干预措施之一,探究城市绿道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因果机制,对于优化绿色空间规划布局、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运用准自然实验方法,以体力活动变化量、生理健康变化量、情绪状况变化量为中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城市绿道暴露与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因果机制。【结果】1)绿道暴露可直接显著影响居民心理健康水平,也可通过身体健康得分变化量、身体质量指数(BMI)变化量两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2)绿道暴露仅能直接影响女性群体的心理健康得分变化量;并通过BMI变化量间接作用于女性心理健康,通过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变化量和身体健康得分变化量作用于男性心理健康。【结论】揭示了绿道暴露与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多路径因果机制以及男性和女性群体中存在作用路径和中介变量的差异。未来可通过优化绿道可达性、差异化配套绿道公共服务设施等健康导向的绿道规划措施,促进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空间
城市绿道
绿色暴露
心理健康
准自然实验
结构方程模型(SEM)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green space
urban greenway
green exposure
mental health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生态视域下超大城市创新服务设施体系构建——以广州市为例
2
作者
陈露
杨石琳
魏少峰
黄经南
顾恬玮
机构
广州市
城市
规划勘测
设计
研究
院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GL252)
广东省城市感知与监测预警企业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20B121202019)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基金项目(RDI2210202044)。
文摘
基于知识生态学理论,借鉴生态系统的“个体—种群—群落”体系,构建超大城市创新服务系统模型,并结合该模型,明确超大城市创新服务设施体系的核心内涵与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从创新主体(包含创新人才、创新企业与创新产业3个层次)的知识服务需求出发,考虑知识由生产、转化到应用的流动链条,系统化梳理与之匹配的创新服务设施集群,形成广州市创新服务设施体系框架,并从细化规划管控、强化空间引导及优化配置水平3个方面提出创新服务设施体系优化路径,以期为超大城市创新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知识生态
创新
服务体系
广州市
Keywords
knowledge ecology
innovation
service system
Guangzhou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同构性特征分析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范式探讨
3
作者
张娅薇
舒阳
李军
机构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3-10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8054):同构理念下的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识别与模式语言构建——以鄂西南地区乡村为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BSH097):鄂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AB119):鄂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遗产数字信息平台构建与虚拟展示技术研究。
文摘
利用数学同构性原理,构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共时性映射关系模型与历时性迭代关系模型,并结合代表性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案例,对同构理论模型进行深入阐释与验证。在共时性同构方面,提炼出“三生空间”互构、“社会-空间”对应、“精神-空间”互释3种映射关系;在历时性同构方面,总结出景观基因的延续性、历史文化的层积性、遗产价值的活态性三方面显著特征。在同构性特征基础上,从精神价值、空间价值、时间价值3个认知维度,构建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价值再认知的框架体系,并提出了“乡情永续”的社会性保护、“情境交融”的场景式保护、“古今链接”的活态化保护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范式转型的策略。
关键词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同构性
共时性
历时性
保护范式转型
Keywords
cultural landscape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isomorphism
synchronic
diachronic
conservation paradigm shift
分类号
TU98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的城市绿道暴露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因果机制研究
谢波
谭徐媛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知识生态视域下超大城市创新服务设施体系构建——以广州市为例
陈露
杨石琳
魏少峰
黄经南
顾恬玮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同构性特征分析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范式探讨
张娅薇
舒阳
李军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