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人驾驶背景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初探——以福州大学城片区为例 |
黄经南
罗菁
马灿
谢东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于用户生成数据与自然语言处理的园林植物感知偏好研究——以武汉城市公园为例 |
苏畅
陈一秀
殷利华
郭诗怡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城市老旧小区环境质量大规模测度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
高非凡
李志刚
|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设计学视角的公共服务研究:聚焦价值共创、技术赋能与创新设计方法构建 |
楚东晓
杨帆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武汉市城市风道构建及其设计控制引导 |
李军
荣颖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4 |
44
|
|
6
|
精细化管理下武汉市控规层面城市设计转型特征和实施途径 |
谢波
丁杨
张帆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7 |
21
|
|
7
|
基于空间句法的校园绿地活动空间的可达性分析——以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校园为例 |
张浩
|
《南方建筑》
|
2015 |
22
|
|
8
|
武汉大学校园山体生态修复策略 |
宋菊芳
张晨阳
刘学军
陈庆泽
王竞永
|
《中国城市林业》
|
2020 |
6
|
|
9
|
自然取向·经典遵循——武汉大学早期校园规划理念的源流再探 |
程世丹
彭昱
刘炜
|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0
|
炎热地区风环境与城市设计对策——以武汉市为例 |
李军
黄俊
|
《室内设计》
|
2012 |
6
|
|
11
|
中原城市群水生态空间演变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基于时空立方体与可解释机器学习分析 |
张轲
尹力
赵浪
魏伟
薄立明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国家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国家级高新区空间重构研究——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 |
李志刚
余毅君
闫登辉
耿云明
|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超大城市空间治理的理论基础与路径分析 |
李志刚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市内迁居老龄化的测度方法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
牛强
孙瀛
伍磊
胡金鹏
|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空间联系视角下大城市产业新区产城融合水平测度——以武汉为例 |
彭雨晴
祝芸依
贺慧
郭诗怡
张森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城市绿地碳储存城乡差异及其驱动因素——以武汉市建成区为例 |
柳明星
罗巧灵
黄荣鋆
周俊方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的理论逻辑与优化路径——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
赵海娟
王国恩
李颖
连欣蕾
李瑞
|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人地耦合共生导向的美丽城市规划建设框架和规划路径 |
屈源
谢波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9
|
植物景观营造与行为心理形成--以武汉大学工学部主教南广场为例 |
张思
王江萍
|
《园林》
|
2017 |
3
|
|
20
|
中国城市人口再流动的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 |
林赛南
彭馨雨
冯馨
赵捷
|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