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驱者利润与地方公共服务创新逻辑——选择性激励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世香 谢秋山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4,共6页
由于缺乏经济利润诱发的竞争刺激,"政治企业家"的选择性激励机制构建对于公共服务创新是相对更为重要的。"先驱者利润"驱动的创新机制有四个关键要素,即创新型企业家、"企业家利润机会"、可供企业家支配... 由于缺乏经济利润诱发的竞争刺激,"政治企业家"的选择性激励机制构建对于公共服务创新是相对更为重要的。"先驱者利润"驱动的创新机制有四个关键要素,即创新型企业家、"企业家利润机会"、可供企业家支配资源的存在、以及良好的创新产权保护制度。未来的国家政治机制设计,一要明确政治晋升作为"先驱者利润"的激励机制,以强化竞争刺激;二要调整官员绩效考核标准,加快实现从"经济绩效"到"社会绩效"指标的转移,以实现激励与政治目标的统一;三要通过制度化的中央巡视制度和居民主观评价及时认定已发生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行为,并将之与地方官员职务晋升相挂钩,以有效保护政治创新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驱者利润 地方政府 公共服务创新 产权 选择性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优化与行动赋能: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系统逻辑
2
作者 陈世香 牛一凡 薛锦娜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7,共11页
乡镇政府是我国基层政权组织,加强其服务能力建设是宏观政策与民众需求双重驱动的结果。现有研究虽在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概念内涵、评估测度及路径优化等方面取得进展,但基于实践案例的系统化理论建构不足,尚未形成服务能力建设的完整逻... 乡镇政府是我国基层政权组织,加强其服务能力建设是宏观政策与民众需求双重驱动的结果。现有研究虽在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概念内涵、评估测度及路径优化等方面取得进展,但基于实践案例的系统化理论建构不足,尚未形成服务能力建设的完整逻辑框架。由此,通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32个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典型案例进行逐级编码和系统逻辑提炼,旨在构建系统化的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路径。研究发现,内部系统和外显行动构成乡镇政府服务能力的一体两面;资源整合与组织机构整合是乡镇政府内部系统优化的重点方向,完备的组织体系能够更加高效地供给服务;价值目标的确定、服务供给创新和反馈优化则构成乡镇政府外显行动赋能环节,通过高效运转输出各类服务满足外部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经由内部系统优化与外显行动赋能,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得以提升。研究基于实证案例构建起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系统逻辑,将一般政治系统的理念应用于乡镇政府研究领域,有助于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政府 服务能力 内部系统 外显行动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价值链”视角下湖北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世香 徐小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7,共10页
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对湖北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可以识别制度设计的价值导向,在实践上可以探究政策工具选择的优化方案。通过构建“政策工具—价值链”的二维分析框架,运用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对2001年至2022年间湖北... 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对湖北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可以识别制度设计的价值导向,在实践上可以探究政策工具选择的优化方案。通过构建“政策工具—价值链”的二维分析框架,运用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对2001年至2022年间湖北省政府出台的有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政策文本进行挖掘,研究发现:湖北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在工具运用上呈现出环境型政策为主、供给型政策为辅,需求型政策有限的偏好特征,供给型政策与需求型政策呈现结构性失耦的状态;在价值链维度上,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偏重于层级型的单一治理模式,政府、市场与社会联动协同的网络型治理模式还未形成。对此,湖北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政策设计应从现代治理范式的角度综合考虑,提升自身结构的均衡性,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数字文化服务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政策工具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参与行为、社会阶层属性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世香 周维 吕志杰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186,200,共21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是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执行效果的直观感知,是其在客观获得基础上的主观感受,也是国家治理的良政基准和善治标尺。从公众主观感知视角切入,基于湖北省的一手问卷调查数据,论文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公...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是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执行效果的直观感知,是其在客观获得基础上的主观感受,也是国家治理的良政基准和善治标尺。从公众主观感知视角切入,基于湖北省的一手问卷调查数据,论文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公众参与行为和社会阶层属性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的影响,重点考察行政负担的中介效应和政府形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众参与行为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阶层属性对均等化感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行政负担在公众参与行为和均等化感知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政府形象在公众参与行为和均等化感知之间、社会阶层属性和均等化感知之间均发挥着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增强公众参与行为和关注不同社会阶层属性公众的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应降低行政负担和改善政府形象,以此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感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众参与行为 社会阶层属性 行政负担 政府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级政府移动政务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世香 王芮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5-98,共14页
移动政务已经成为电子政务重要的发展方向。鉴于其在提高服务效率、满足个性化需求、扩大公共参与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我国省级政府先后开展移动政务建设,但各省移动政务服务水平呈现出明显差距。为了对我国31个省份的移动政务服务APP... 移动政务已经成为电子政务重要的发展方向。鉴于其在提高服务效率、满足个性化需求、扩大公共参与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我国省级政府先后开展移动政务建设,但各省移动政务服务水平呈现出明显差距。为了对我国31个省份的移动政务服务APP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三方面入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生成了4种高服务水平路径,分别为“组织-环境”驱动型、“技术-环境”驱动型、“组织”主导驱动型和综合驱动型,加深了对实现高水平移动政务可行路径的认识。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省级政府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寻找可行路径、优化本省“技术-组织-环境”条件以发挥联动作用等建议,以期对各省提升移动政务服务水平、缩小省际发展差距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政务 服务水平 影响因素 生成路径 T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视阈下社会阶层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世香 吕志杰 周维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0,共11页
现代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面对阶层分化和信息技术的冲击,理解公众风险感知的阶层差异是网络时代提升我国风险防范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前提。从客观社会阶层的视角切入,利用2020年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社会阶层与公众风险感知的关系以及地... 现代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面对阶层分化和信息技术的冲击,理解公众风险感知的阶层差异是网络时代提升我国风险防范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前提。从客观社会阶层的视角切入,利用2020年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社会阶层与公众风险感知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信任、互联网使用情况在其中发挥的中介、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社会阶层对公众风险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信任在二者之间具有遮掩效应;互联网使用情况负向调节社会阶层与地方政府信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弥合阶层鸿沟、形成风险应对合力的同时,也应改善地方政府形象、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监管,以此合理引导公众风险感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风险感知 社会阶层 地方政府信任 互联网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赋能我国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作用机制、主要挑战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世香 李帅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62,共11页
标准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化实施路径。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充分理解标准化对城市治理体系的作用机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准化逻辑。研究发现,标准化赋能城市治理体系现代... 标准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化实施路径。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充分理解标准化对城市治理体系的作用机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准化逻辑。研究发现,标准化赋能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主体的民主化,过程的法治化、精细化和数智化,目标的人本化。当前标准化赋能我国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面临着标准化理论与城市治理内容的内在冲突,在实践中体现于执行困境、监管困境和公众参与困境。因此,需要强化标准化赋能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立法保障与引领作用,建构并优化多元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和社会自主共治模式,建立健全基于弹性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标准数智化建设水平,完善技术伦理制衡和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城市治理 治理体系现代化 赋能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制度激励让“基层闲人”变“干事达人”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世香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61,共4页
基层政府闲人现象的制度症结主要在于职责任务不清晰、考核评估机制不精准、激励机制不科学、晋升渠道不畅通、容错纠错机制不健全和退出机制不畅通。为破除基层政府闲人现象得以生成的制度症结,应该建构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和敢... 基层政府闲人现象的制度症结主要在于职责任务不清晰、考核评估机制不精准、激励机制不科学、晋升渠道不畅通、容错纠错机制不健全和退出机制不畅通。为破除基层政府闲人现象得以生成的制度症结,应该建构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和敢于担当作为的新时代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干部 基层治理 闲人现象 制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政务直播中的双向赋权与约束机制——基于热门政务快手号的多案例比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世香 文娇慧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6-74,共9页
当前,政府部门日益注重将移动直播平台作为舆论宣传和公共服务的新阵地。移动政务直播通过实现主体多元化和治理协同性,建构起新型公众参与和政府治理机制,能实现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双向赋权。公众经由自身心理与互动行为提升信息和话语... 当前,政府部门日益注重将移动直播平台作为舆论宣传和公共服务的新阵地。移动政务直播通过实现主体多元化和治理协同性,建构起新型公众参与和政府治理机制,能实现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双向赋权。公众经由自身心理与互动行为提升信息和话语能力而实现赋权,政府赋权则通过获取决策信息、创建新的政府和公众互动平台得以完成。移动政务直播是一个技术执行过程,其内在运行机制涉及相关个体和组织的行为选择,这一过程在参与主体、技术属性、制度环境的共同激励和约束下得以实现。移动政务直播能赋予公众参与感和新的身份认同,政府则出于树立政府形象、亲近政民关系、履行本职工作等动机开展移动政务直播。直播平台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交互性和实时性为政务直播的开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移动政务直播制度环境所形成的激励或约束效应,也是政府和公众在作出政务直播的行为选择时予以考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直播 技术赋权 双向赋权 互联网+政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能源发电项目用地风险构成及治理机制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继瀛 陈世香 +1 位作者 何芳艳 朱胜姣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29,共8页
探析我国新能源发电项目用地风险的类型构成及其治理机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运用访谈调查、实地考察与文本分析法,分析我国新能源发电项目用地风险的关键风险来源和类型构成,可发现,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项目用地在土地取得、报批及使用... 探析我国新能源发电项目用地风险的类型构成及其治理机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运用访谈调查、实地考察与文本分析法,分析我国新能源发电项目用地风险的关键风险来源和类型构成,可发现,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项目用地在土地取得、报批及使用等环节中涌现出系列用地风险类型。有鉴于此,为优化项目用地建设与运营环境、建立健全科学的风险治理机制应采取系列治理策略,包括科学规划项目用地、确保核实土地权属、推进用地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项目用地政策、加大宣传引导以及协调各方利益和加强监管力度等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项目 用地风险 风险识别 行政审批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