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创新研究——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钟晟 王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94,共5页
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趋势,政府角色与政策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武汉东湖高新区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典型特征,但同时也存在... 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趋势,政府角色与政策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武汉东湖高新区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典型特征,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东湖高新区应从宏观层面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中观层面明确产业发展特色,微观层面采取综合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在高新区内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科技 融合发展 东湖高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创新促进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以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钟晟 徐刚 邹鑫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65-69,共5页
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化走向后工业化,我国正面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在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文化创新能够重塑区域文化品牌形象,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和提升产业价值链,是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中山市火炬... 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化走向后工业化,我国正面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在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文化创新能够重塑区域文化品牌形象,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和提升产业价值链,是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已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瓶颈期,应通过文化传承创新、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探索成为以制造业为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高新区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新 产业升级 高新区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认同体验视角下的区域文化旅游主题构建研究——以河西走廊为例 被引量:52
3
作者 傅才武 钟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文化认同有助于培养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认同体验是旅游体验的高级阶段。河西走廊地区在中华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多民族冲突与融合的"锋线"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体验的资源宝库,然而其文化旅游产业发... 文化认同有助于培养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认同体验是旅游体验的高级阶段。河西走廊地区在中华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多民族冲突与融合的"锋线"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体验的资源宝库,然而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仍然滞后。河西走廊地区应以"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题,开展品牌营销模式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创新、旅游产品与游线组织创新等创新模式,推动区域整体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文化旅游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创新战略的确立与文化管理体制的转型 被引量:11
4
作者 傅才武 陈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110,共6页
近年来,国家宏观层面上文化创新战略的确立对作为战略执行系统的政府文化生产、组织和管理职能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明确了基于行业分工—专业分类—生产型管理特征的国家传统文化体系向业务建设—全景架构—创新型文化生产和组织体系... 近年来,国家宏观层面上文化创新战略的确立对作为战略执行系统的政府文化生产、组织和管理职能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明确了基于行业分工—专业分类—生产型管理特征的国家传统文化体系向业务建设—全景架构—创新型文化生产和组织体系转型的基本方向,体现了国家文化创新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这一转型过程蕴含了三个层面的内涵:发展层面上,国家文化创新体系的构建代表了继计划体制阶段之后的新型发展阶段;改革层面上,国家文化创新体系的构建体现了继文化事业体制改革、文化产业体制建设之后的新型文化创新发展模式;管理层面上,国家文化创新体系的构建代表了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轨"管理模式之后的综合型文化建设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新 国家战略 文化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企业著作权质押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郭玉军 李云超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98,共7页
著作权质押融资是文化企业有效的融资方式。除了评估体系和风险担保机制不完善外,我国物权法、担保法以及著作权法中有关规定的不合理也是造成著作权质押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应针对著作权自身特点,明确著作权质押关系中各项权利的优先... 著作权质押融资是文化企业有效的融资方式。除了评估体系和风险担保机制不完善外,我国物权法、担保法以及著作权法中有关规定的不合理也是造成著作权质押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应针对著作权自身特点,明确著作权质押关系中各项权利的优先保护顺序,适当限制著作权的精神权利。质押登记不应作为著作权质权设立的前提而只产生对抗第三人的作用,质押登记机构应该以形式审查为主。为保护有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应该设立著作权质押登记的异议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企业 著作权 著作权质押 立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革命、技术创新与制度嬗变:重建新时期文化创新发展的逻辑结构 被引量:5
6
作者 傅才武 陈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22,共10页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文化发展开启新航程的一年。这一年,我国文化创新进程持续推进,文化立法取得实质性突破,财政投入持续增加,体制改革全面深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10月...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文化发展开启新航程的一年。这一年,我国文化创新进程持续推进,文化立法取得实质性突破,财政投入持续增加,体制改革全面深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文化改革与发展迎来新的历史起点。《决定》的颁布引发了全社会对文化建设与发展认识的观念革命,全国上下掀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另一方面,持续的文化科技创新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确立和文化科技的进步推动我国文化发展进入整体性文化制度创新的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文化创新 文化发展 文化科技创新 观念革命 制度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艺术范式到文化范式的转型——21世纪初艺术学研究的新趋向 被引量:2
7
作者 傅才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56,10,共6页
当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战略的确立,推动艺术行业快速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对艺术学界提出了"学科的建构"和"传统学科体系的现代转型"两大命题。完善学科结构是艺... 当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战略的确立,推动艺术行业快速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对艺术学界提出了"学科的建构"和"传统学科体系的现代转型"两大命题。完善学科结构是艺术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艺术学升格为第13个学科门类后,我国艺术学界几乎在面临进一步完善艺术学科建构的同时,又面临着努力推动艺术学研究方法论从艺术范式到文化范式转型的历史性任务。艺术范式与文化范式是当代艺术学科建构的两种基本方法论,文化范式的建构体现了艺术学科的现代转型发展要求。在艺术范式之外,建立文化范式的方法论,有利于引领我国艺术学行业进入到一个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的更高层面上,形成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理论支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艺术学理论 艺术研究 学科体系 范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格式化与动力机制——来自27省(市、区)147个行政村的调查 被引量:89
8
作者 陈波 耿达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91,共15页
日益加速的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人口大规模、持续性向城镇迁移,基层农村文化现状呈现"空心化"与"格式化"特征:传统的基层社会关系结构逐步瓦解;农民文化需求不明确,表达机制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内生动力不足;农村社... 日益加速的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人口大规模、持续性向城镇迁移,基层农村文化现状呈现"空心化"与"格式化"特征:传统的基层社会关系结构逐步瓦解;农民文化需求不明确,表达机制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内生动力不足;农村社区文化认同日益弱化;农村旧的社会结构瓦解,新的社会结构正在探索建立过程中。调查显示,农村公共文化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逐渐步入类型分化、分途发展的道路。在当前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上,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需要设计一个社会各方力量合力参入的长效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 空心化 格式化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35
9
作者 郭玉军 李华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0,共6页
一直以来,欧美国家普遍采取对文化产业税收优惠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从业人员优惠、文化区域优惠、文化行业优惠。实践证明,税收优惠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理应使税收优惠成为文化产业立法的... 一直以来,欧美国家普遍采取对文化产业税收优惠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从业人员优惠、文化区域优惠、文化行业优惠。实践证明,税收优惠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理应使税收优惠成为文化产业立法的基本制度,在制定文化产业税收优惠制度时应考虑借鉴欧美成熟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即施行文化业及从业者税收优惠以及设立文化产业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惠税率 文化特区 减免税 平均所得纳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艺术表演行业的市场适应性问题及其对国家政策环境的特殊要求 被引量:13
10
作者 傅才武 陈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6,75,共7页
艺术表演行业是一个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的行业,在中国整体社会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业已习惯了计划体制生存方式的艺术表演行业面临着在市场体制下生存的适应性问题。表演艺术产品的先天局限性和艺术表演团体作为一种特殊... 艺术表演行业是一个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的行业,在中国整体社会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业已习惯了计划体制生存方式的艺术表演行业面临着在市场体制下生存的适应性问题。表演艺术产品的先天局限性和艺术表演团体作为一种特殊性社会组织的改革局限性的存在,使我国艺术表演行业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中表现出"过渡性"特征。"过渡性改革模式"的存在对推进艺术表演行业改革的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了特殊的政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艺术表演行业 文化体制 改革 适应性 过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探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德高 陈思霞 卢盛峰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6期105-111,共7页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丰富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的精神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是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尚显不够,其中对部分文化子行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存在下降的趋势,这与文化产业的战略...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丰富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的精神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是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尚显不够,其中对部分文化子行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存在下降的趋势,这与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并不相称。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并对现阶段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探讨。相关的政策建议是: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科学界定财政的支持范围以及加强文化投入资金的绩效考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财政政策 财政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波 耿达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82,23,共10页
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实践公民文化权利,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免费开放后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出现,如博物馆创新服务动力不足、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等。本文梳理了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存在的一些问题,凝练了免... 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实践公民文化权利,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免费开放后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出现,如博物馆创新服务动力不足、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等。本文梳理了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存在的一些问题,凝练了免费开放环境下博物馆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博物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免费开放 公共文化服务 绩效评价 指标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变迁、行业概念更新与文化行业体制重建——关于建立中国大文化体制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8
13
作者 傅才武 陈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5,27,共7页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强力推动下,基于计划体制下"专业分工—行业分类"理论基础上的文化行业结构与信息社会基础上的市场一体化对称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不相容。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文化科技体系应用于传统文化行业系统,瓦解了计划体...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强力推动下,基于计划体制下"专业分工—行业分类"理论基础上的文化行业结构与信息社会基础上的市场一体化对称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不相容。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文化科技体系应用于传统文化行业系统,瓦解了计划体制下传统文化行业的技术基础,要求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行业系统进行适应性调整,以进一步适应数字技术所支持的巨大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由于数字技术具有平台技术的特点,正在加速实现对戏剧技术、出版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的替代与覆盖,业已进入到数字技术整合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而形成一个以数字生产、数字分发传播和数字消费为基础的大文化行业的历史性"拐点"。建立以大文化部为基础的大文化行业系统,体现了国家上层建筑对于科学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发展的适应性调整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建设 技术变迁 文化行业 行业分工 大文化体制 大部门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市场一体化进程与文化行业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因应策略——基于《魔兽世界》网络游戏主管权两部委论争事件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傅才武 纪东东 姜文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9-134,共6页
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演进的社会转型和由数字技术推动的市场结构升级,导致了在计划体制下建立的"专业分工—行业分类"型文化管理体制框架不能适应日益拓展的文化市场需求。基于"同权分割"设计理念的小文化行业体... 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演进的社会转型和由数字技术推动的市场结构升级,导致了在计划体制下建立的"专业分工—行业分类"型文化管理体制框架不能适应日益拓展的文化市场需求。基于"同权分割"设计理念的小文化行业体制导致了文化行政部门在新兴文化管理领域的不良"博弈"。"魔兽门"事件集中反映了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内部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从一个侧面提出了深化国家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大文化部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管理 体制改革 网络游戏 《魔兽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资源特征的湖北区域文化发展战略架构 被引量:5
15
作者 傅才武 邹荣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117,共7页
进入21世纪第2个十年,随着中国逐步进入经济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及文化建设日益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被赋予了区域发展战略制高点的意义。湖北在实现"中部崛起"支点战略、武汉建设... 进入21世纪第2个十年,随着中国逐步进入经济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及文化建设日益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被赋予了区域发展战略制高点的意义。湖北在实现"中部崛起"支点战略、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其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和领衔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优势,配合省域"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布局,"十二五"期间逐步形成湖北文化在中部地区的领先发展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文化战略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特殊性及其政策思路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庚 傅才武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25,共6页
文化领域"转企改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成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企业国有资产与文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资产来源、资产性质、资产用途以及资产考核评价上存在差异;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具有... 文化领域"转企改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成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企业国有资产与文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资产来源、资产性质、资产用途以及资产考核评价上存在差异;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具有特殊性,在其意识形态属性、社会效益首位性、管理模式的过渡性以及与文化大部制改革的协同性等方面不同于一般性企业的国资管理。建立部门联席领导机制,建立专门性文化资产管理机构,建立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具象制度,成为因应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特殊性的基本政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企业 国有资产管理 资产性质 文化体制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转型 被引量:75
17
作者 傅才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然生长"道路不同,当代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走一条改革转型道路。建国之初确立的国家文化事业体系,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基础、人才基础和物质基础。但是,作为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然生长"道路不同,当代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走一条改革转型道路。建国之初确立的国家文化事业体系,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基础、人才基础和物质基础。但是,作为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传统文化事业体系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代表了不同时代的政治理念和管理方式,存在着从理论基础到功能结构上的诸多差异。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但又必须超越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系统结构创新,是一种基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公共文化发展模式的重构,绝非对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小修小补"或功能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事业 文化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文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从主管主办制度到出资人制度 被引量:27
18
作者 傅才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7,共7页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领域业已进入产权制度改革的"深水区"。理顺文化管理部门与其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的关键,在于加快推进文化企业管理由主管主办制度向出资人制度过渡,建立以文化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新型...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领域业已进入产权制度改革的"深水区"。理顺文化管理部门与其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的关键,在于加快推进文化企业管理由主管主办制度向出资人制度过渡,建立以文化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企业管理体系。国有文化企业原有的主管主办制度是根植于建国初确立的文化事业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明显的功能性缺陷;出资人制度则源于我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发展对于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它建立在现代企业管理结构中产权制度的基础之上。目前,应在认识和尊重文化企业特殊性的基础上,通过界定政府作为出资人与国有文化企业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国有文化企业的产权,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企业 主管主办制度 出资人制度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三国文化企业融资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波 王凡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4,128,共5页
以部分文化产业较为发达国家文化企业融资的基本模式为例,总结其融资的内在机理,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提供理论支持。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业已成为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文化产业产业属性使然,大多数文化产业特别是中小文化... 以部分文化产业较为发达国家文化企业融资的基本模式为例,总结其融资的内在机理,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提供理论支持。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业已成为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文化产业产业属性使然,大多数文化产业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融资困难,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融资模式,使我国文化产业融资走出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企业 融资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1-2012年的新战略与新起点 被引量:4
20
作者 傅才武 陈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3,12,共12页
经过十年文化体制创新的探索积累,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逐步成为我国文化创新的主要技术路线。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确立,文化创新要素日益在国家战略平台上汇聚,文化科技融合与文化制度创新相配套,成为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 经过十年文化体制创新的探索积累,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逐步成为我国文化创新的主要技术路线。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确立,文化创新要素日益在国家战略平台上汇聚,文化科技融合与文化制度创新相配套,成为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2011-2012年,中国文化创新进入战略性高点,随着文化改革与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全面启动,我国国家文化创新体系建设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并步入新的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文化创新 文化强国战略 融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