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守先待后笃行致远——武汉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探索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新才 周荣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6,47,共5页
高校图书馆是古籍保护的重要阵地。百年名校武汉大学有着良好的古籍保护传统,在近20年来的古籍保护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工作机制和方法,主要包括对校内古文献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建立古籍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原生性保... 高校图书馆是古籍保护的重要阵地。百年名校武汉大学有着良好的古籍保护传统,在近20年来的古籍保护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工作机制和方法,主要包括对校内古文献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建立古籍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并重;突出整理与研究,深入挖掘古籍的学术价值;积极服务社会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大学 古籍保护 古籍服务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乡村慈善模式的制度设计和基层组织慈善功能的演变——以两湖地区为中心
2
作者 周荣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7,共11页
在明初的乡村治理理念中,乡里制度是以里甲制为中心的综合多功能体,蕴含了丰富的社会管理、教化、治安等功能,也蕴含了巧妙的慈善功能。鳏寡孤独残疾有养、婚姻丧葬有助等慈善目标被融于官方的礼法体系和里甲编排等制度安排中。明中叶以... 在明初的乡村治理理念中,乡里制度是以里甲制为中心的综合多功能体,蕴含了丰富的社会管理、教化、治安等功能,也蕴含了巧妙的慈善功能。鳏寡孤独残疾有养、婚姻丧葬有助等慈善目标被融于官方的礼法体系和里甲编排等制度安排中。明中叶以后,社会分化加剧,里甲面临瓦解,部分职能废弛,有识之士在重整乡村秩序的过程中,借重的依然是明初的乡治理念。以乡约为中心的保甲、社仓等制度设计成为明代中后期基层治理和慈善救助的主要内容,保甲、乡约、社仓、社学“四合一”是明中后期理想的乡治模式。由于明代乡村治理中贯穿了精神与物质、慈善与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基层社会得以在较长时间中维持相对稳定的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乡村慈善 乡里制度 基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绪石印本《西藏通览》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丹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53-58,91,共7页
《西藏通览》是由晚清留日归国知识分子和地方教育机构共同翻译印行的一部有关西藏的方志,其编撰时间、转译回国的时间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之间的特殊关系值得我们思考。文章通过解析《西藏通览》认为,它以现代编纂体例突破了旧... 《西藏通览》是由晚清留日归国知识分子和地方教育机构共同翻译印行的一部有关西藏的方志,其编撰时间、转译回国的时间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之间的特殊关系值得我们思考。文章通过解析《西藏通览》认为,它以现代编纂体例突破了旧有体式,增设现代类目并对传统方志类目进行删减,体现了方志编纂在特定时代背景和西学思潮影响下所做出的自我调整,展现了传统方志向新体方志的过渡形态;其中所保留的晚清时期西藏自然、地理、人文、风物等信息和英、法等国在西藏地区活动的记载,为研究清末区域史、民族史和治边史等方面提供了资料。同时,从《西藏通览》"中国—日本—中国"的转译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近代翻译史和思想史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印本 新体方志 晚清边治 社会危机 西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字词义考释及其在古文献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荫冲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108-110,共3页
"粪"字词义的发生演变是个动态的过程。在"打扫"本义基础上向名词"垃圾"和动词"丢弃"两个方向引申,前者进一步引申为粪肥义。通过整理和分析该字在古文献中的应用,可以揭示它在不同时期的常用... "粪"字词义的发生演变是个动态的过程。在"打扫"本义基础上向名词"垃圾"和动词"丢弃"两个方向引申,前者进一步引申为粪肥义。通过整理和分析该字在古文献中的应用,可以揭示它在不同时期的常用义项和通假字的使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释 古文献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国南郡治所位置考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步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江陵城 公安 王先谦 三国志 孙权 南郡城 太守 公元 吴国 百里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增置“音义类”的学术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万献初 《出版科学》 2004年第3期77-78,共2页
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阳海清先生等编撰的<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以下简称<书目>),是为编纂国家重点出版文化工程<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准备的检索参考书目,为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扩大收录范围而成今稿.
关键词 《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 《小学考》 书目设置 “音义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末魏晋南朝江陵城又称“荆州城”、“南郡城”考释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步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3期99-102,共4页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江陵城作为荆楚地区的中心城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梁元帝时期以前的江陵城,在文献中往往被称为“荆州城”、“南郡城”,弄清它们与江陵城之间的关系,确证其所指,以及区别其异同,不仅是研究江陵城的基础工...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江陵城作为荆楚地区的中心城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梁元帝时期以前的江陵城,在文献中往往被称为“荆州城”、“南郡城”,弄清它们与江陵城之间的关系,确证其所指,以及区别其异同,不仅是研究江陵城的基础工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末魏晋南朝 江陵城 荆州城 南郡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经籍诂》“缘起”探微
8
作者 李步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120-124,共5页
现在流行的《经籍诂》的版本有二种,一为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的影印阮氏琅仙馆刻本,一为同年成都古籍书店影印本。此二种版本都不属初刻本,①但卷首却皆载有清人序文三篇,其作者一为嘉定钱大昕,一为高邮王引之,一为武进臧... 现在流行的《经籍诂》的版本有二种,一为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的影印阮氏琅仙馆刻本,一为同年成都古籍书店影印本。此二种版本都不属初刻本,①但卷首却皆载有清人序文三篇,其作者一为嘉定钱大昕,一为高邮王引之,一为武进臧镛堂。他们给《经籍诂》作序时,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孙星衍 《清史稿》 钱大昕 王引之 《文选》 朱筠 《方言》 训诂 《清史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品意识·团队精神·严谨学风 被引量:1
9
作者 宗福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2-523,共2页
弘扬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净化学术风气、推进学术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武汉大学社科部与本刊共同推出“弘扬学术道德、推进学术创新”笔谈,以期引起更多学界同仁对这一话题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 团队精神 精品意识 《汉语大字典》 《故训汇纂》 学风 严谨 编纂工作 科研人员 科研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植诗、赋双音语词声纽考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必睿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2-135,共4页
曹植诗、赋语言生动谐美,作品中的双音语词可分为双声正格语词、同类通用语词、旁转双声语词三类。通过对其作声纽考析,可证明曹植重视双音语词声纽搭配的人为韵律组合,善于利用搭配的声响效果表现丰富多样的韵律节奏,并藉以凸现自己的... 曹植诗、赋语言生动谐美,作品中的双音语词可分为双声正格语词、同类通用语词、旁转双声语词三类。通过对其作声纽考析,可证明曹植重视双音语词声纽搭配的人为韵律组合,善于利用搭配的声响效果表现丰富多样的韵律节奏,并藉以凸现自己的言语风格。还能证明双声作为古老的韵律表现形式,对诗歌节奏形成、流变起着重要作用;并作为音韵学之所由起,在汉语音韵学史研究方面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双音语词 声纽 韵律 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碑刻、族群、制度与地域:从墓志看元代北方基层社会结构之变迁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64-72,共9页
蒙古平金,征战20余年,北方遭受巨大摧残,基层社会结构发生剧变与重组。以《辽金元石刻丛编》为例,其中载录的金元墓志铭展示了北方地区普通家族在宋辽金元政权更迭之下的困境与抉择:一部分科举家族隐没衰败;另一部分传统诗书之家则改变... 蒙古平金,征战20余年,北方遭受巨大摧残,基层社会结构发生剧变与重组。以《辽金元石刻丛编》为例,其中载录的金元墓志铭展示了北方地区普通家族在宋辽金元政权更迭之下的困境与抉择:一部分科举家族隐没衰败;另一部分传统诗书之家则改变策略,顺应蒙元仕进制度,家族利益得以维护;一部分金朝官宦家族积极配合蒙古,权力平稳过渡;同时,一批非科举晋身的新贵势力拔地而起,迅速成为地方力量掌控者。北方特殊的地理方位、政权之更迭、战争对经济的破坏、人才选拔制度的变迁等因素促成了这场基层社会大变革。墓志所呈现的家族地位变迁史,展现了蒙古本位下的民族大融合与族群互动、国家制度与基层社会的互相折射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刻 蒙元 基层社会 结构重组 族群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蒙学字书与《说文解字》
12
作者 方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0,共4页
对于秦汉蒙学字书,后人多从识字教育的角度认识其价值。其实,秦汉蒙学字书也是许慎创作《说文解字》的先导。秦汉蒙学字书对《说文解字》的字头选择、卷数确定、部目设立、列字次序、析形释义理据及训释方法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蒙学字书 《说文》 《仓颉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