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熠 邹海啸 +2 位作者 吴丽芬 王世平 刘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评价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后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68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原发瘤类型与部位、放疗结束至出现放射性骨坏死的时间、受累颌骨的影像学特点以及术后病理诊断等。结果... 目的:评价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后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68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原发瘤类型与部位、放疗结束至出现放射性骨坏死的时间、受累颌骨的影像学特点以及术后病理诊断等。结果:原发瘤主要是鼻咽癌和口腔癌。颌骨放射性骨死部位绝大多数(63例,91.18%)是下颌骨体或下颌体-升支区,较多(49例,72.06%)发生在放疗后5年内。骨小梁消失或结构紊乱、皮质中断是常见影像学表现,其次是死骨片与骨硬化,少数病例中可观察到病变骨邻近的软组织或肌肉增厚与强化。结论:CT是评价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较可靠方法,可明确病变范围并有利于鉴别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骨坏死 头颈部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对牛牙症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衡士超 程勇 +1 位作者 李波 肖丽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用锥形束CT辅助诊断牛牙症根折伴牙内吸收1例,锥形束CT对该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锥形束CT 牛牙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表现初步探讨 被引量:62
3
作者 龚晓明 李航 +5 位作者 宋璐 李莉 张笑春 余开湖 鲁植艳 李宏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方法:搜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月22日收治的33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3例,女20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3例COVID-19患者均进行胸部CT检查,30例累...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方法:搜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月22日收治的33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3例,女20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3例COVID-19患者均进行胸部CT检查,30例累及双肺,25例弥漫分布,33例均见磨玻璃密度影,15例合并纤维条索影,23例伴小叶间隔增厚,11例见支气管充气征,22例见胸膜肥厚,3例见双侧少量胸腔积液,1例合并淋巴结肿大,2例呈"白肺"。早期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密度影,肺外带胸膜下分布常见,以多发为主,进展期可引起网格样改变呈"铺路石"征,重症期病灶弥漫分布,甚至呈"白肺",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少见。结论:了解COVID-19的CT表现对早诊断、早治疗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2019冠状病毒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胸部CT表现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61
4
作者 刘发明 丁惠玲 +3 位作者 龚晓明 宋璐 李航 鲁植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诊断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48.45岁。所有病例均经胸部CT检查,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其影像学...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诊断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48.45岁。所有病例均经胸部CT检查,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OVID-19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磨玻璃样密度影、棉团状及网状小结节,双侧弥漫性分布,双下肺胸膜下为主,较双肺中上叶显著,右中叶受累相对少见。病程早期以肺外带、累及肺间质为主,多数病例可见细支气管充气征,可伴有粗大条索状影,胸膜下线。重症者随病程进展,病灶向支气管中轴间质蔓延,逐步扩散至全肺,可伴胸膜反应,叶间胸膜增厚、胸水少见。结论:COVID-19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流行性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做早期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2019冠状病毒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高斯/泊松最大似然函数下的CBCT图像重建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蓉珍 赵芳 +1 位作者 李波 田昕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7-464,共8页
如何在复杂噪声条件下提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重建质量,对于CBCT系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高斯/泊松最大似然函数下的CBCT图像重建方法。首先研究了适宜于描述混合高斯... 如何在复杂噪声条件下提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重建质量,对于CBCT系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高斯/泊松最大似然函数下的CBCT图像重建方法。首先研究了适宜于描述混合高斯/泊松噪声环境下的CBCT图像重建模型,它包含一个基于混合高斯/泊松最大似然函数的保真项和一个基于三维全变分正则化方法的约束项。保真项用于约束在混合噪声模型下重建结果与观测值尽可能的相近,约束项用于噪声去除并要求尽可能较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与细节信息。进一步通过可分离近似方法和扩展拉格朗日方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和真实数据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PSNR最高可以提升2.1 dB;从主观视觉而言,本文方法在噪声环境下具有较好的图像重建质量。因此,本文方法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低剂量条件下的CBCT图像重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混合高斯/泊松最大似然函数 全变分正则化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涎腺炎不同进展阶段中S100A8/A9表达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凤 魏丽丽 +1 位作者 程勇 李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3-528,共6页
目的:研究S100A8和S100A9蛋白在慢性涎腺炎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慢性涎腺炎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慢性下颌下腺炎模型并收集病理科人下颌下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和人慢性下颌下腺炎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织... 目的:研究S100A8和S100A9蛋白在慢性涎腺炎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慢性涎腺炎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慢性下颌下腺炎模型并收集病理科人下颌下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和人慢性下颌下腺炎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S100A8和S100A9在大鼠和人慢性下颌下腺炎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以探究S100A8和S100A9蛋白在慢性涎腺炎进展中的作用机制。结果:随着导管结扎时间延长,大鼠下颌下腺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增加,导管细胞及腺泡细胞萎缩,数量减少,并伴有胶原纤维增生;S100A8和S100A9蛋白在大鼠和人下颌下腺组织的炎症组中表达量较正常组增加。结论:S100A8和S100A9可作为慢性涎腺炎进展程度的标记蛋白,随着腺体炎症程度增加,其表达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8 S100A9 下颌下腺炎 慢性涎腺炎 钙卫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