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调miR-181a-5p对口腔鳞癌-血管内皮细胞自发融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春明 刘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57-760,共4页
目的:探讨miR-181a-5p对口腔癌细胞系CAL-27与人系带血管内皮细胞(HUVEC)之间融合的影响。方法:通过对CAL-27和HUVEC进行稳定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证实CAL-27和HUVEC有自发融合的现象存在,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HUVEC内miR-1... 目的:探讨miR-181a-5p对口腔癌细胞系CAL-27与人系带血管内皮细胞(HUVEC)之间融合的影响。方法:通过对CAL-27和HUVEC进行稳定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证实CAL-27和HUVEC有自发融合的现象存在,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HUVEC内miR-181a-5p的表达,通过瞬时转染HUVEC miR-181a-5p inhibitor后检测miR-181a-5p的表达情况;并通过人工计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融合情况。结果:CAL-27能与HUVEC发生融合。通过降低miR-181a的表达,发现CAL-27与HUVEC的融合率升高(P<0.05)。结论:miR-181a-5p与细胞融合相关,降低miR-181a-5p表达能增加CAL-27与HUVEC融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融合 miR-181a-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下颌畸形中央尖分别合并根尖周囊肿和发育性牙源性囊肿1例
2
作者 张世龙 苏恒 +1 位作者 满其文 余自力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6,共3页
畸形中央尖(central cusp deformity)是一种牙齿形态发育异常,畸形中央尖折断所引起根尖周囊肿(炎症性牙源性囊肿)较为常见并可以预测其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但合并发育性牙源性囊肿鲜有报道。发育性牙源性囊肿(developmental odontogenic ... 畸形中央尖(central cusp deformity)是一种牙齿形态发育异常,畸形中央尖折断所引起根尖周囊肿(炎症性牙源性囊肿)较为常见并可以预测其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但合并发育性牙源性囊肿鲜有报道。发育性牙源性囊肿(developmental odontogenic cyst)是由牙齿发育和/或萌出过程中的某些异常所导致的病理性上皮衬里空洞,目前对于发育性牙源性囊肿的组织来源和发病机制认识尚不深入,许多理论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之上。本文报道1例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畸形中央尖,一侧伴发根尖周囊肿,另一侧伴发发育性牙源性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畸形中央尖 根尖周囊肿 发育性牙源性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内血管吻合髂骨瓣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卜琳琳 张宏羽 +2 位作者 曹磊鸣 刘冰 贾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介绍数字外科引导下利用口内血管吻合技术联合血管化游离髂骨瓣移植在颌骨重建中的临床操作与优势,探讨口内血管吻合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武汉大学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3例因颌骨良性肿瘤需行颌骨切除并同期修复的患者... 目的:介绍数字外科引导下利用口内血管吻合技术联合血管化游离髂骨瓣移植在颌骨重建中的临床操作与优势,探讨口内血管吻合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武汉大学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3例因颌骨良性肿瘤需行颌骨切除并同期修复的患者,术前对患者进行颌骨及髂骨CT扫描,制定虚拟手术计划,设计、制作取骨截骨导板,手术切除肿瘤,其中2例为口内入路切除,1例为口外入路切除。截取髂嵴部带血管蒂骨瓣,以面动静脉为受区吻合血管与髂骨瓣血管蒂进行吻合,从而完成髂骨瓣对颌面部缺损的重建修复。随访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评估。结果:3例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2例患者无口外切口,1例患者仅有一处原发灶切除为口外切口。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颌面部结构基本对称且美观。结论:口内血管吻合技术与髂骨瓣及虚拟手术计划相结合可以取得良好的术后结果。口内吻合技术不仅可以完成口内颌骨病灶切除后重建,对于需经口外入路切除病灶的病例也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血管吻合 髂骨瓣 颌骨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在炎症状态下对不同基台材料反应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敏 杨惠 +2 位作者 王贻宁 夏海斌 邹海啸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比较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对不同基台材料的组织学反应。方法:构建钛和氧化锆愈合基台修复的犬动物模型,并构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模型,采集临床牙周指标: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探诊深度,并对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进行采样,对其中的炎性细... 目的:比较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对不同基台材料的组织学反应。方法:构建钛和氧化锆愈合基台修复的犬动物模型,并构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模型,采集临床牙周指标: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探诊深度,并对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进行采样,对其中的炎性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和分析。结果:钛和氧化锆愈合基台周围的牙周指标相似,愈合基台周围软组织中的炎性细胞主要位于基底层、靠近愈合基台的软组织和附近的小血管,两种愈合基台周围在炎性状态下的炎性细胞浸润相似。结论: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在炎症状态下对钛和氧化锆基台的组织学反应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基台 炎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萘洛尔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邹海啸 杨海丽 +1 位作者 赵怡芳 宋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迁移和促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1、5、10、20μmol/L普萘洛尔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375细胞,MTT法检测普萘洛尔对A375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测定普萘洛尔对A375细胞的迁...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迁移和促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1、5、10、20μmol/L普萘洛尔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375细胞,MTT法检测普萘洛尔对A375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测定普萘洛尔对A375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小管形成实验评估普萘洛尔对A375细胞促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olt分别检测普萘洛尔对A375细胞VEGF、MMP-9、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普萘洛尔对A375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显著性抑制,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375细胞的迁移能力和促血管生成能力,并且可显著性下调A375细胞中VEGF、MMP-9、CXC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普萘洛尔可能通过下调VEGF、MMP-9和CXCR4的表达发挥抑制A375细胞的迁移和促血管生成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黑色素瘤 VEGF MMP-9 CXC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成釉细胞癌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邹海啸 吴丽芬 +2 位作者 李辰 赵怡芳 孙艳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报道10例颌骨成釉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间就诊的10例颌骨成釉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7例,女性3例,男女比例为2.3∶1,发病年龄17~85岁,中位年龄52岁,原发型2例,继发型8... 目的:报道10例颌骨成釉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间就诊的10例颌骨成釉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7例,女性3例,男女比例为2.3∶1,发病年龄17~85岁,中位年龄52岁,原发型2例,继发型8例,2例发生于上颌骨,8例发生于下颌骨,其中3例见于下颌骨左侧。3例患者曾有手术治疗史,6例病变累及下颌骨磨牙、升支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为颌面部的肿胀、疼痛,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者4例,术后未发现颈部淋巴结有转移癌形成;同期行植骨术者4例,其中腓骨肌皮瓣1例,髂骨肌瓣3例。随访1.5~4年,2例患者失访,4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2例患者曾有保守治疗手术史。结论:成釉细胞癌为罕见的颌骨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提高对该病认识,有利于为患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癌 颌骨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导板技术在上颌骨缺损精确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朝明 郑越予 +2 位作者 吴添福 刘冰 邵喆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9-673,共5页
目的: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数字化导板用于上颌骨缺损精确重建的病例,分析个性化手术导板在上颌骨重建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9年6月期间16例上颌骨缺损重建案例,术前采用数字化外科... 目的: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数字化导板用于上颌骨缺损精确重建的病例,分析个性化手术导板在上颌骨重建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9年6月期间16例上颌骨缺损重建案例,术前采用数字化外科行手术设计,制作个性化手术导板并采用3D打印,在模型上弯制塑形钛网、钛板,在术中严格按照导板操作,术后利用图像融合技术结合影像学检查评价术后效果。结果:16例血管化游离骨瓣均成功存活,重建效果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术后经随访复诊观察所有病例外形满意,骨愈合良好,咬合关系基本正常,供区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虚拟手术系统制作的个性化手术导板,可以极大的缩减手术过程中调磨骨块、确定骨段位置的时间,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和供区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重建 腓骨肌皮瓣 数字化 导板 功能性重建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领瓣在上颌完全埋伏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白云飞 刘克 周小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27-93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翻瓣术式“圆领瓣”在拔除上颌完全埋伏阻生智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接受上颌完全埋伏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 目的:探讨改良翻瓣术式“圆领瓣”在拔除上颌完全埋伏阻生智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接受上颌完全埋伏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圆领瓣”翻瓣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角形瓣。比较两组切口缝合时间及拔牙创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情况没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切口缝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角形瓣相比,“圆领瓣”翻瓣术龈瓣缝合容易,线结易于拆除且不易遗漏,拔牙创愈合效果与传统翻瓣术式没有显著差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三磨牙 拔牙 切口设计 圆领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例增生型毛细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9
作者 吴丽芬 赵怡芳 邹海啸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报告9例颌面部增生型毛细血管畸形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病变直径大于7cm的增生型毛细血管畸形的患者资料,包括年龄、部位、手术方法、术后随访及评价。结果:本组病例包含女5例,男4例,其中5例就诊年龄在40岁以上,... 目的:报告9例颌面部增生型毛细血管畸形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病变直径大于7cm的增生型毛细血管畸形的患者资料,包括年龄、部位、手术方法、术后随访及评价。结果:本组病例包含女5例,男4例,其中5例就诊年龄在40岁以上,主要累及面中、下份;2例同时累及额部和颈部;5例病变累及下唇,其中2例伴发下唇癌。6例患者接受病变减量术+邻近瓣转移缺损修复术,4例患者的术区实现一期愈合;3例患者接受病变完整切除术+远位皮瓣修复术或植皮术,具体为胸三角皮瓣、前臂皮瓣及全厚皮片各1例。患者术后面容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的语音和进食功能得到改善。结论:增生型毛细血管畸形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面部的形态、功能和生活满意度得到显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畸形 手术治疗 颌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