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志军 张露 +3 位作者 张文峰 刘冰 陈新明 赵怡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常规HE染色及弹力纤维染色,光镜观察,全部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病理学特点。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常规HE染色及弹力纤维染色,光镜观察,全部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病理学特点。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肿瘤分别位于舌、唇部、鼻根及腭部。5例表现为表浅单发性肿块,3例有创伤史。组织学表现为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增生,内皮细胞呈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改变;病变内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全部标本V im entin、FⅧRAg、UEA-1、CD34及α-SMA阳性,S-100蛋白、广谱CK及GLUT-1染色阴性。手术治疗后2例复发,无转移。结论:上皮样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血管病变,可能与局部创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瘤 血管肿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4与口腔鳞癌微血管密度及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徐萌 李五一 +1 位作者 吴发印 陈新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检测CXCR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计数CD34标记的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分析CXCR4、MVD与口腔鳞癌大小、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关系...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检测CXCR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计数CD34标记的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分析CXCR4、MVD与口腔鳞癌大小、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关系。结果:57例口腔鳞癌中,CXCR4阳性反应为32例,总体阳性率为56.1%,与肿瘤的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在癌巢周缘的肿瘤间质中分布密集,而在远离癌巢的间质中呈散在分布。MVD均值为22.386±8.974。MVD与口腔鳞癌大小、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口腔鳞癌中CXCR4的表达与MVD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334,P<0.05)。结论:CXCR4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肿瘤血管新生,进而促进口腔鳞癌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鳞状细胞癌 CXCR4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例软组织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薛敬玲 刁路明 +1 位作者 陈新明 夏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6-55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47例软组织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增殖活性检测。方法收集1975至2008年武汉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GCT存档资料47例,分析其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并随访,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行S-100、CD68、NSE及Ki-67染色。结果 GC... 目的回顾性分析47例软组织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增殖活性检测。方法收集1975至2008年武汉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GCT存档资料47例,分析其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并随访,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行S-100、CD68、NSE及Ki-67染色。结果 GCT好发于舌部,女性多见。镜下观察所有肿瘤由多边形瘤细胞组成,胞质中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且S-100、CD68及NSE染色均为阳性。24例良性GCT呈膨胀性生长,其余20例良性及3例细胞不典型性病例均为侵袭性生长。少数肿瘤细胞Ki-67染色阳性。随访的30例中1例肿瘤细胞明显呈不典型性者复发并死亡,1例细胞典型性者复发后组织学呈不典型性,1例细胞典型性者复发两次后组织学呈恶性,27例无复发。结论大多数软组织GCT为良性,少数具有潜在恶性,应注意随访。少数肿瘤细胞Ki-67阳性提示该肿瘤具有较低的增殖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颗粒细胞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及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史璐 陈新明 +2 位作者 陈智 熊世春 李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4-528,共5页
目的:研究小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EC)的组织学分级与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uclair量化分级标准对77例小涎腺MEC行组织学分级。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计数CD34标记的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目的:研究小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EC)的组织学分级与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uclair量化分级标准对77例小涎腺MEC行组织学分级。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计数CD34标记的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并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与肿瘤复发显著相关(P<0.05)。MVD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复发显著相关(P<0.05)。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复发无明显相关。结论:应用Auclair量化分级标准对小涎腺MEC行组织学分级及计数MVD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涎腺 粘液表皮样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五一 徐萌 +1 位作者 刘建国 陈新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1-413,共3页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口腔鳞癌和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1例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76例...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口腔鳞癌和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1例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7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ACC)中CXCR4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CXCR4在口腔鳞癌石蜡切片中总体阳性表达率为62.6%,与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转移密切相关(P<0.05)。CXCR4在A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4.5%。与ACC临床分期、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口腔鳞癌和涎腺腺样囊性癌)中高表达,且CXCR4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密切相关,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转移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涎腺腺样囊性癌 CXCR4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涎腺肌上皮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蔡仁桑 杨邵东 +1 位作者 谢富生 陈新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59-161,168,共4页
目的:探讨小涎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9例小涎腺肌上皮癌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检查光镜下肿瘤呈多结节状、片状、小梁状或小巢状生长;肿瘤细胞以上皮细胞样和透明细胞多见;可见肿... 目的:探讨小涎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9例小涎腺肌上皮癌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检查光镜下肿瘤呈多结节状、片状、小梁状或小巢状生长;肿瘤细胞以上皮细胞样和透明细胞多见;可见肿瘤性基质沉积,其中玻璃样基质较黏液基质更多见。免疫组织化学示CKAE1/AE3,S-100、波形蛋白,P63和maspin在所有肿瘤中弥漫阳性表达,4例SMA呈阳性表达。5例患者获随访资料,术后均无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小涎腺肌上皮癌为低度恶性涎腺肿瘤,不易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确诊需结合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癌 小涎腺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透明细胞肌上皮癌和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比较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邵东 曾鸣 +1 位作者 陈新明 张佳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透明细胞肌上皮癌和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病理科1985~2008年期间确诊的3例透明细胞肌上皮癌和5例透明细胞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CKAE1/AE3,S100,vimentin,smooth... 目的:探讨涎腺透明细胞肌上皮癌和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病理科1985~2008年期间确诊的3例透明细胞肌上皮癌和5例透明细胞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CKAE1/AE3,S100,vimentin,smooth muscle actin,calponin,P63和maspin)做比较观察。结果:两种肿瘤几乎全部由透明细胞构成,在透明细胞肌上皮癌中可见少量梭形细胞,透明细胞癌中可见少量含有嗜酸性胞浆的细胞。免疫组化显示:透明细胞肌上皮癌中,3例均阳性表达CKAE1/AE3,S100,vimentin,P63和maspin,2例阳性表达smooth muscle actin和Calponin;透明细胞癌中,5例均阳性表达CKAE1/AE3,P63和maspin,而S100,vimentin,smooth muscle actin,calponin均呈阴性表达。结论:涎腺透明细胞肌上皮癌和透明细胞癌都很罕见,二者可通过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进行鉴别。由于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可呈现不同的肌源性分化,因此联合运用多种提示肌上皮源性的标志物如CKAE1/AE3,S100,vimentin,smooth muscle actin和calponin对二者鉴别诊断有帮助。P63和maspin缺乏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癌 透明细胞癌 涎腺 透明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上皮性联合瘤的临床病理和角蛋白表达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原 张为民 +1 位作者 王丽 陈新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 :研究 4例牙源性上皮性联合瘤的临床病理和角蛋白免疫组化表达。方法 :4例牙源性上皮性联合瘤均来源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10 %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常规制片HE染色 ,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K10、CK10和 13、CK18... 目的 :研究 4例牙源性上皮性联合瘤的临床病理和角蛋白免疫组化表达。方法 :4例牙源性上皮性联合瘤均来源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10 %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常规制片HE染色 ,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K10、CK10和 13、CK18和 8、CK19蛋白的表达。结果 :全部 4例中均显示牙源性腺样瘤的典型组织学特点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样区大小不等 ,1例中的CEOT区为主要成分 ,CK19呈阳性表达。结论 :报告四例牙源性腺样瘤和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构成的牙源性上皮性联合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上皮性联合瘤 临床病理学 角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透明细胞变异型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邵东 陈新明 +1 位作者 王丽 张佳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76-679,共4页
目的:报告10例涎腺透明细胞变异型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及角蛋白表达特点。方法:回顾复习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1985~2006年收治、并经病理诊断为黏液表皮样癌的病例,确诊10例透明细胞变异型。全部病例行HE、PAS、AB-PAS、阿辛蓝和角蛋... 目的:报告10例涎腺透明细胞变异型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及角蛋白表达特点。方法:回顾复习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1985~2006年收治、并经病理诊断为黏液表皮样癌的病例,确诊10例透明细胞变异型。全部病例行HE、PAS、AB-PAS、阿辛蓝和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随访。结果:本组病例约占同期所有涎腺MEC的4.7%(10/211),其中男女各5例,平均年龄42岁,腭部8例,舌根和腮腺各一例。镜下肿瘤主要由透明细胞组成的团块状或片状癌巢,其内混合少量非透明细胞(表皮样细胞或中间细胞),通常位于透明细胞的周边,呈逐渐的过渡。角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K7、CK8/18和CK19在所有病例中都呈强阳性表达,CK5/6、CK14、CK17和CK10/13大部分病例中呈局灶性或散在细胞表达。结论:透明细胞变异型黏液表皮样癌是黏液表皮样癌一种少见的变异,腭部多见。组织化学染色和CK10/13在透明细胞变异型黏液表皮样癌与非特异性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透明细胞 角蛋白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发病机制中T细胞和肥大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敬玲 汪说之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较为常见的慢性口腔粘膜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包括抗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本文就OLP发病机制中T细胞与肥大细胞的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发病机制 T细胞 肥大细胞 慢性口腔粘膜病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Kappa B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鵾 周刚 +3 位作者 杜格非 陈新明 徐学义 卢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研究核因子Kappa 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口腔扁平苔藓(OLP)中的相关性,及其两种因子的表达与OLP临床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30例OLP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萎缩-糜烂型及斑纹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OLP两种临床类型... 目的:研究核因子Kappa 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口腔扁平苔藓(OLP)中的相关性,及其两种因子的表达与OLP临床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30例OLP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萎缩-糜烂型及斑纹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OLP两种临床类型NF-κB p65及TNF-α的表达,并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选取10例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结果:NF-κB p65阳性表达位于OLP上皮基底层及临近细胞的胞核内,而正常组织未见胞核着色。TNF-α阳性表达位于OLP上皮基底层细胞的胞质内,正常组织中仅有散在阳性表达。NF-κB p65和TNF-α的表达在不同临床类型、年龄及病损部位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性别无关(P>0.05)。NF-κB p65的胞核着色与TNF-α的高表达呈正相关(r=0.676,P<0.01)。结论:OLP中NF-κB被激活与TNF-α的高表达密切相关。在NF-κB和TNF-α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正反馈调节环,这种正反馈的机制可能加重了OLP的炎性反应,同时也可能保护了上皮细胞,避免了过多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核因子Kappa B P65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非皮脂腺淋巴腺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邵东 陈新明 +1 位作者 王丽 张佳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62-663,共2页
目的:报告2例涎腺非皮脂腺淋巴腺瘤,并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例非皮脂腺淋巴腺瘤的临床资料,常规切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点。结果:2例非皮脂腺淋巴腺瘤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59岁和50岁,无痛性肿块。镜下见该瘤由上皮成分和... 目的:报告2例涎腺非皮脂腺淋巴腺瘤,并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例非皮脂腺淋巴腺瘤的临床资料,常规切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点。结果:2例非皮脂腺淋巴腺瘤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59岁和50岁,无痛性肿块。镜下见该瘤由上皮成分和显著的淋巴样间质组成,上皮形成实性岛状、腺腔样结构或囊腔样结构,无皮脂腺细胞分化。结论:非皮脂腺淋巴腺瘤是一种罕见的涎腺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学上具有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肿瘤 非皮脂腺型淋巴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中朗格汉斯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丽 汪说之 +1 位作者 陈新明 李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45-648,共4页
目的:报告两例罕见的含朗格汉斯细胞的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中心型及周边型各一例。方法:两例肿瘤行常规HE染色及PAS、刚果红组织化学染色;CD1а、CD 68、HLA-DR、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1例新鲜肿瘤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肿瘤以... 目的:报告两例罕见的含朗格汉斯细胞的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中心型及周边型各一例。方法:两例肿瘤行常规HE染色及PAS、刚果红组织化学染色;CD1а、CD 68、HLA-DR、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1例新鲜肿瘤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肿瘤以小条索/巢状结构为主,可见较多透明细胞,嗜酸性均质状物质极少发生钙化。4种标记朗格汉斯细胞的抗体在瘤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透射电镜发现有些透明细胞的胞浆有朗格汉斯细胞特征性的B irbeck颗粒,细胞核分叶卷曲。结论:电镜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例肿瘤为含朗格汉斯细胞的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肿瘤 朗格汉斯细胞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Caveolin-1、PC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史璐 陈新明 +2 位作者 陈智 熊世春 李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6-599,共4页
目的:研究Caveolin-1、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分析二者的关系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5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标本及20例正常涎腺组织... 目的:研究Caveolin-1、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分析二者的关系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5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标本及2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Caveolin-1、PCNA的表达,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veolin-1在2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Caveolin-1表达下调与病程短、病理级别及临床分期的增高有关,短病程组和长病程组间(42.1%vs 67.6%)、低分化和高分化组间(38.5%vs 63.3%)、Ⅲ+Ⅳ期和Ⅰ+Ⅱ期组间(33.3%vs 6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随着病理级别和临床分期的增高阳性表达率升高,低分化和高分化组间(33.38±11.98vs 20.12±10.13)、Ⅲ+Ⅳ期和Ⅰ+Ⅱ期组间(29.45±12.89vs 22.49±11.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veolin-1与PCNA的表达呈负相关(rs=-0.28,P=0.017)。Caveolin-1表达降低及PCNA表达增高与肿瘤复发显著相关(P<0.05)。结论:Caveolin-1的表达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增殖起抑制作用,Caveolin-1是影响粘液表皮样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 CAVEOLIN-1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腺淋巴瘤-结核联合性病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晓蓓 韩建国 王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687,共1页
关键词 腮腺腺淋巴瘤 结核感染 WARTHIN瘤 乳头状囊腺瘤 病变 腮腺结核 淋巴结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型成釉细胞纤维牙瘤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茜 陈新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5-375,共1页
关键词 巨大型 成釉细胞 纤维牙瘤 肿瘤 牙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釉细胞瘤组织中釉原蛋白基因的表达
17
作者 刘进忠 崔淑霞 +1 位作者 汪说之 陈新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 :研究釉原蛋白基因在良恶性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 ,为判断成釉细胞瘤细胞分化程度寻找有效指标。方法 :收集存档的良恶性成釉细胞瘤标本 72例 ,其中良性 5 5例 (包括滤泡型 1 8例 ,丛状型 2 0例 ,棘皮瘤型 1 1例和颗粒细胞型 6例 ) ... 目的 :研究釉原蛋白基因在良恶性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 ,为判断成釉细胞瘤细胞分化程度寻找有效指标。方法 :收集存档的良恶性成釉细胞瘤标本 72例 ,其中良性 5 5例 (包括滤泡型 1 8例 ,丛状型 2 0例 ,棘皮瘤型 1 1例和颗粒细胞型 6例 ) ,恶性 1 7例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釉原蛋白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以 1 2例牙胚标本作阳性对照。结果 :釉原蛋白mRNA阳性表达位于肿瘤性上皮细胞胞浆内 ,5 5例良性肿瘤中 ,4 2例呈阳性表达(76 .4 % ) ,各组织学类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恶性 1 7例有 2例呈阳性表达 (1 1 .8% ) ,其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良性成釉细胞瘤 (P <0 .0 1 )。结论 :釉原蛋白基因可以作为判断成釉细胞瘤细胞分化程度的一个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肿瘤 成釉细胞瘤 釉原蛋白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恶性黑色素瘤
18
作者 申静 陈新明 +1 位作者 汪说之 赵吉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72-472,共1页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下颌骨 肿瘤 常见 神经嵴细胞 罕见 原发 胚胎 起源 粘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