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nRNP L调控口腔癌细胞中CD55内含子7的可变剪切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偲 刘苗苗 +2 位作者 刘佩琦 贾荣 郭继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研究在口腔癌细胞中剪切因子hnRNP L对其新的靶基因CD55的内含子7的可变剪切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GEO2R在线软件对GEO数据库中的关于hnRNP L沉默后细胞前体mRNA可变剪切改变的外显子阵列数据进行再分析,发现了一系列hnRNP L的新... 目的:研究在口腔癌细胞中剪切因子hnRNP L对其新的靶基因CD55的内含子7的可变剪切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GEO2R在线软件对GEO数据库中的关于hnRNP L沉默后细胞前体mRNA可变剪切改变的外显子阵列数据进行再分析,发现了一系列hnRNP L的新靶基因,然后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 27中应用RNA干扰技术降低hnRNP L的表达,通过逆转录PCR检测CD55内含子7的可变剪切。结果:对外显子阵列数据再分析发现CD55是hnRNP L的靶基因。在CAL 27细胞中抑制hnRNP L的表达时,促进了包含内含子7的CD55亚型的表达。结论:CD55内含子7的保留受到hnRNP L的调控。CD55是hnRNP L在口腔癌细胞中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RNP L CD55 可变剪切 口腔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SF3调控口腔癌细胞中SPAG5外显子3的可变剪切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佩琦 石黎明 贾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调控前体mRNA(pre-mRNA)可变剪切的原癌基因SRSF3对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功能蛋白SPAG5的外显子3的可变剪切的调控作用。方法:在人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系CAL 27中应用RNAi技术降低SRSF3的表达,通过逆转录PCR(RT-PCR)检测SPAG... 目的:研究调控前体mRNA(pre-mRNA)可变剪切的原癌基因SRSF3对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功能蛋白SPAG5的外显子3的可变剪切的调控作用。方法:在人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系CAL 27中应用RNAi技术降低SRSF3的表达,通过逆转录PCR(RT-PCR)检测SPAG5外显子3的可变剪切。结果:在CAL 27细胞中抑制SRSF3表达时,抑制了全长的SPAG5的表达,增加了较短的SPAG5的剪切异构体的表达。结论:SRSF3可以调控SPAG5外显子3的可变剪切,并可能影响了SPAG5蛋白的表达水平和有丝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SF3 SPAG5 可变剪切 有丝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年龄分布与肿瘤分子标记物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晓乐 贾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分布与肿瘤分子标记物的关系,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TCGA数据库头颈鳞状细胞癌中舌、颊、牙槽嵴、口底、唇、舌根、腭等部位发生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数据。收集2018年1...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分布与肿瘤分子标记物的关系,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TCGA数据库头颈鳞状细胞癌中舌、颊、牙槽嵴、口底、唇、舌根、腭等部位发生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数据。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数据。按不同年龄段分析患者的病例数,以及口腔鳞状细胞癌重要分子标记物p53、CCND1、EGFR和SOX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p53的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和p53 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主要发生在51~70岁的年龄段;CCND1和SOX2的表达在各年龄段没有显著差别;EGFR的表达虽然在各年龄段没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别(P=0.107),但小于51岁组的表达水平要高于其它组1.5~1.7倍;p53的表达在各年龄段有显著差别,其中61~70岁组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它年龄组;p53基因突变率在各个年龄段没有显著差别;携带p53突变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p5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p53未突变的患者。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高发于51~70岁年龄段,p53的表达在61~70岁年龄段的患者中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年龄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在脂多糖刺激牙周膜细胞中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芳 陈明月 +1 位作者 胡英英 汪昌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PPARγ在牙周炎中调控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健康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并鉴定。细胞处理分为以下4组,A组:对照组;B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组;C组:罗格列酮对照组,即二... 目的:探讨PPARγ在牙周炎中调控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健康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并鉴定。细胞处理分为以下4组,A组:对照组;B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组;C组:罗格列酮对照组,即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处理组;D组:罗格列酮处理组。免疫印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胞核、胞浆及总蛋白含量,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F-κB p65表达部位。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RNA和蛋白表达。结果:LPS刺激下,胞核PPARγ表达降低NF-κB p65表达升高,相应的IL-1β和TNF-α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升高。同时加入罗格列酮后,胞核PPARγ表达升高NF-κB p65表达降低,且IL-1β和TNF-α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PARγ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抑制脂多糖刺激下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RNA表达和蛋白分泌,进而调节牙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罗格列酮 牙周膜细胞 炎症因子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895参与小鼠牙乳头细胞成牙本质向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皓 杨国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NA,miR)-1895在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建立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的模型,检测miR-1895在此过程中的表达。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895在Klf4 mRNA中的结合位点。向...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NA,miR)-1895在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建立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的模型,检测miR-1895在此过程中的表达。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895在Klf4 mRNA中的结合位点。向细胞内转染miR-1895 inhibitor,利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抑制miR-1895后,对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的影响。结果:在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过程中miR-1895表达降低。Klf4 mRNA中存在miR-1895结合位点。抑制细胞内miR-1895表达后,细胞内成牙本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增加。结论:在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的过程中,miR-1895抑制细胞分化,可能参与分化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乳头细胞 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 微小RNA-18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SF3调控CTLA-4外显子3的可变剪接的研究
6
作者 黄珺 郭继华 樊明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研究在肿瘤中高表达的可变剪接因子SRSF3对肿瘤免疫治疗相关因子CTLA-4外显子3的可变剪接的调控作用。方法:在人胚胎肾上皮细胞293细胞中分别共转染CTLA-4模拟基因和SRSF3特异性siRNA,CTLA-4模拟基因和SRSF3过表达质粒来敲低和过表... 目的:研究在肿瘤中高表达的可变剪接因子SRSF3对肿瘤免疫治疗相关因子CTLA-4外显子3的可变剪接的调控作用。方法:在人胚胎肾上皮细胞293细胞中分别共转染CTLA-4模拟基因和SRSF3特异性siRNA,CTLA-4模拟基因和SRSF3过表达质粒来敲低和过表达SRSF3,然后用逆转录PCR检测SRSF3敲低和过表达后对CTLA-4的两种可变剪接亚型,跨膜型CTLA-4(flCTLA-4)和可溶性CTLA-4(sCTLA-4)表达的影响。结果:在293细胞中抑制SRSF3的表达时,flCTLA-4可变剪接亚型的表达增加,sCTLA-4可变剪接亚型的表达降低,在293细胞中过表达SRSF3时,得到了相反的结果。结论:SRSF3作为肿瘤中高表达的原癌基因参与调控CTLA-4外显子3的可变剪接,并使flCTLA-4可变剪接亚型的表达降低,sCTLA-4可变剪接亚型的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SF3 CTLA-4 可变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高糖状态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廖锋 刘瑶 +3 位作者 刘航航 胡建 赵爽 杨世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SP)对高糖状态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并收集第3代BMSCs进行成骨成脂分化诱导鉴定。将BMSCs分为3组进行培养: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 mmol·L-1)、高糖组(葡萄糖浓度25.5 mmo...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SP)对高糖状态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并收集第3代BMSCs进行成骨成脂分化诱导鉴定。将BMSCs分为3组进行培养: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 mmol·L-1)、高糖组(葡萄糖浓度25.5 mmol·L-1)、ASP+高糖组(葡萄糖浓度25.5 mmol·L-1+40 mg·L-1 ASP)。CCK8检测各组BMSCs的增殖活性,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成骨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成骨标记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锌指结构转录因子(Osx)、骨钙蛋白(OCN)、Ⅰ型胶原酶(COL-Ⅰ)mRNA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因子CyclinD1及β-catenin的mRNA表达。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大鼠)、糖尿病组(糖尿病大鼠)、糖尿病+ASP组(糖尿病大鼠,ASP喂养),制备大鼠胫骨骨缺损,进行组织学检测,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高糖组、ASP+高糖组的BMSCs增殖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糖组和ASP+高糖组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糖组中BMSCs钙结节数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Runx-2、OCN、Osx、COL-Ⅰ、CyclinD1、β-catenin的mRNA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ASP+高糖组(P<0.05),正常对照组和ASP+高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组骨小梁数量少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ASP组(P<0.05),而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ASP组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SP可促进高糖状态下大鼠BMSCs的成骨分化及2型糖尿病大鼠的骨缺损修复,这种促进作用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骨保护素抑制破骨细胞及促进羟磷灰石修复去势大鼠下颌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廖锋 刘士博 +3 位作者 刘瑶 刘航航 胡建 刘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转染人骨保护素(h OPG)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 BMSCs)复合羟磷灰石(HA)支架对去势大鼠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将重组腺病毒p DC316-h OPG-EGFP转染r BMSCs,蛋白质印迹法和骨磨片试验分别检测h OPG的表达水平和抑制... 目的探讨转染人骨保护素(h OPG)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 BMSCs)复合羟磷灰石(HA)支架对去势大鼠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将重组腺病毒p DC316-h OPG-EGFP转染r BMSCs,蛋白质印迹法和骨磨片试验分别检测h OPG的表达水平和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构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别将HA支架、未转染r BMSCs复合HA支架、转染r BMSCs复合HA支架植入大鼠下颌骨骨缺损,6周后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骨缺损区破骨细胞及骨修复情况。结果体外携载有h OPG基因的腺病毒成功转染r BMSCs,转染后的r BMSCs表达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功能的h OPG;表达h OPG的r BMSCs复合HA支架后骨缺损处破骨细胞明显减少,成骨增多。结论转染h OPG基因的r BMSCs在体内外均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功能的作用,且转染r BMSCs复合HA支架可促进骨质疏松大鼠的下颌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骨缺损 基因转染 骨再生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A基因大片段缺失X连锁隐性遗传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晓杰 边专 尹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收集X连锁隐性遗传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XLHED)家系,并分析家系的遗传方式、表型特点及致病基因型。方法:采用课题组制定的临床检查和家系调查技术路线,对通过先证者法收集的XLHED家系进行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分析。利用直接... 目的:收集X连锁隐性遗传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XLHED)家系,并分析家系的遗传方式、表型特点及致病基因型。方法:采用课题组制定的临床检查和家系调查技术路线,对通过先证者法收集的XLHED家系进行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分析。利用直接测序法对家系EDA基因开放阅读框内外显子编码区及外显子-内含子接头区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收集到的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为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女性携带者有轻度临床表现,家系内表现度差异小。家系患者EDA基因外显子3缺失。结论:本研究收集一个典型XLHED大家系,患者临床特征明显。家系患者EDA基因存在大片段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隐性遗传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 家系调查 表型 EDA基因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隐性遗传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忠诚 尹伟 边专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探讨X连锁隐性遗传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XLHED)家系的遗传方式和表型特点,并对家系基因型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临床检查和家系调查的方法,对通过先证者法收集的XLHED家系进行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分析。利用直接测序法对家系ED... 目的:探讨X连锁隐性遗传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XLHED)家系的遗传方式和表型特点,并对家系基因型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临床检查和家系调查的方法,对通过先证者法收集的XLHED家系进行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分析。利用直接测序法对家系EDA基因开放阅读框内外显子编码区及外显子-内含子接头区核苷酸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收集到的家系为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女性携带者有轻度临床表现或无症状,家系内表现度差异小。家系患者EDA基因第491位核苷酸由腺嘌呤颠变为胞嘧啶(c.491A>C)。结论:本研究收集家系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为典型的XLHED家系。家系致病突变为一已知突变(E164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隐性遗传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 家系调查 表型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63相互作用蛋白分析
11
作者 白忠诚 汪鑫 +1 位作者 尹伟 边专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8-591,共4页
目的:分析先天缺牙和唇/腭裂综合征相关蛋白--TP63蛋白的相互作用分子,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STRING)分析和预测TP63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在DAVID数据库对相互作用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对STR... 目的:分析先天缺牙和唇/腭裂综合征相关蛋白--TP63蛋白的相互作用分子,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STRING)分析和预测TP63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在DAVID数据库对相互作用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对STRING数据库预测的TP63蛋白50个相互作用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分析显示,TP63相互作用分子主要参与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节。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揭示了TP63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及其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63 相互作用 蛋白质 生物学功能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胚叶发育不全一家系的基因型分析
12
作者 王丽娜 史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2-744,共3页
目的:分析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的表型特点和遗传特征,并对家系基因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个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采用临床检查和家系调查的方法,调查并记录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资料。对家系成员EDAR基因开放阅读框内外显子... 目的:分析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的表型特点和遗传特征,并对家系基因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个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采用临床检查和家系调查的方法,调查并记录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资料。对家系成员EDAR基因开放阅读框内外显子编码区及外显子-内含子接头区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收集到的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家系内表现度差异小。家系成员EDAR基因开放阅读框内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本研究收集的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临床症状明显,致病基因排除EDAR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胚叶发育不全 家系调查 表型 基因型 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作的双相磷酸钙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工艺和生物学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浩 王敏 +2 位作者 陈冬 施斌 白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作多孔的双相磷酸钙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并检测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机和马弗炉,将混匀的环氧树脂和双相磷酸钙粉末进行2次烧结,去除环氧树脂,得到多孔的双相磷酸钙支架,再利用X射线衍射... 目的: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作多孔的双相磷酸钙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并检测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机和马弗炉,将混匀的环氧树脂和双相磷酸钙粉末进行2次烧结,去除环氧树脂,得到多孔的双相磷酸钙支架,再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红外光谱法分析材料的组成,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双相磷酸钙支架的表面形貌。接种到支架上的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培养1周后,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貌;培养2周后,CCK-8试剂检测细胞活力,活死细胞染色观察。结果:经过烧结后,双相磷酸钙支架内的环氧树脂被完全去除,支架的表面可观察到多孔结构,MC3T3-E1细胞在材料表面伸展性好。CCK-8检测结果表明,培养10d后,生长在支架的细胞与生长在孔板的细胞活力无差异性。结论: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作的双相磷酸钙支架具有多孔结构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备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双相磷酸钙 MC3T3-E1细胞 骨组织工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40nm银的体外生物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玉 尹伟 史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本课题组之前的实验结果提示纳米银具有强有力的杀菌作用,本实验将探讨纳米银的体外生物安全性。方法:将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与0.1%、0.5%、1.0%、1.5%和2%的纳米银-PLGA载体共同培养一定的时间,利用MTT法检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 目的:本课题组之前的实验结果提示纳米银具有强有力的杀菌作用,本实验将探讨纳米银的体外生物安全性。方法:将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与0.1%、0.5%、1.0%、1.5%和2%的纳米银-PLGA载体共同培养一定的时间,利用MTT法检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在骨向诱导培养基条件下分析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在不同浓度的纳米银-PLGA组未出现明显减少,各组间也无明显差异。在骨向诱导培养条件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表现出一定碱性磷酸酶活性,并且该活性未收到各浓度纳米银的影响。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20~40nm银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外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40纳米纳米银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碱性磷酸酶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过程中环状RNA的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占云燕 张皓 +1 位作者 杨国斌 樊明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le RNA,circRNA)在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前后的表达差异,研究circRNA在成牙本质细胞发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利用circRNA芯片技术检测矿化诱导组与未矿化组原代小鼠牙乳头细胞的circRNA表达谱,...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le RNA,circRNA)在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前后的表达差异,研究circRNA在成牙本质细胞发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利用circRNA芯片技术检测矿化诱导组与未矿化组原代小鼠牙乳头细胞的circRNA表达谱,经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均一化后,找出差异表达的circRNA。根据表达差异倍数较高和样本间一致性较好的原则筛选circRNA。结果:与未矿化组相比,矿化诱导组小鼠牙乳头细胞中2倍以上表达,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circRNA定义为差异表达的circRNA。在经矿化诱导的牙乳头细胞中,差异表达circRNA共4064条,其中上调表达3255条,下调表达809条。结论:circRNA芯片可用于筛选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在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过程中,circRNA表达谱发生了显著变化,说明circRNA在成牙本质细胞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 环状RNA 环状RNA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aperNext锉和WaveOne锉根管成形能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占云燕 杨国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5-928,共4页
目的:比较机用ProTaperNext和WaveOne在弯曲树脂模拟根管中的成形能力。方法:选取统一规格的透明树脂模拟根管40个,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ProTaperNext和WaveOne锉以冠向下技术预备两组树脂模拟根管。使用ImagePro Plus软件测量根管... 目的:比较机用ProTaperNext和WaveOne在弯曲树脂模拟根管中的成形能力。方法:选取统一规格的透明树脂模拟根管40个,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ProTaperNext和WaveOne锉以冠向下技术预备两组树脂模拟根管。使用ImagePro Plus软件测量根管弯曲半径和弯曲度的变化以及各测量点去除树脂量,计算树脂去除总量和两组器械的中心定位力,同时记录和分析根管工作长度的变化和器械变形、分离等参数。结果:两种器械预备根管时,均能保持较好的工作长度,不易发生器械分离,能够较好的维持根管原始走形,但在根尖段,WaveOne预备后的根管较易发生偏移。结论:ProTaperNext与WaveOne相比,在预备重度弯曲根管时具有良好的根管成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aperNext WaveOne 弯曲根管 成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BP1s调控炎症诱导的成牙本质细胞自噬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艳杰 王海胜 +1 位作者 郭威廷 张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8-424,共7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spliced 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s)对炎症诱导的成牙本质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XBP1和自噬指标LC3在健康和炎症牙髓组织中的表达。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spliced 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s)对炎症诱导的成牙本质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XBP1和自噬指标LC3在健康和炎症牙髓组织中的表达。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牙乳头细胞系(mDPC6T)建立体外炎症模型,检测XBP1和自噬指标LC3、ATG5的表达,再分别利用抑制剂KIRA6,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清除剂NAC处理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XBP1s、LC3和ATG5等指标的表达。结果:XBP1s和LC3在炎症牙髓的成牙本质细胞层中表达升高。LPS可诱导XBP1s在mDPC6T细胞中表达,与LC3、ATG5等自噬指标的表达趋势相似。抑制XBP1s可降低LC3、ATG5等自噬指标的表达。结论:XBP1s可调控炎症诱导的成牙本质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BP1s 自噬 成牙本质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致病基因的筛查
18
作者 刘玉 尹伟 +1 位作者 边专 史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HED)家系的遗传方式及表型特点,并对家系致病基因进行筛查。方法:采用临床检查和家系调查的方法,对通过先证者法收集的HED家系进行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分析。利用直接测序法对EDA、EDAR和EDARADD基... 目的:探讨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HED)家系的遗传方式及表型特点,并对家系致病基因进行筛查。方法:采用临床检查和家系调查的方法,对通过先证者法收集的HED家系进行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分析。利用直接测序法对EDA、EDAR和EDARADD基因开放阅读框内外显子编码区及外显子-内含子接头区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收集到的家系为典型的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先证者临床表现典型,毛发发育不良,头发、眉毛、睫毛稀疏;汗腺发育不良,无汗/少汗,体温随季节变化有明显改变;缺失多颗恒牙,并有乳牙滞留。家系内其他成员无明显异常表现。对EDA、EDAR和EDARADD基因开放阅读框的测序分析未找到致病突变。结论:本研究收集家系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排除目前已知致病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汗/少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 家系调查 表型 致病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RNF126调控舌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分子机理研究
19
作者 刘玉 尹伟 +1 位作者 赵越翰 史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在人E3泛素连接酶cDNA文库中筛选得到与舌癌发生相关的候选蛋白环指蛋白126(RNF126),利用体外实验进一步分析RNF126调控舌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子克隆方法构建RNF126克隆和RNAi表达载体,MTT法检测RNF126对人舌癌细胞SCC25增... 目的:在人E3泛素连接酶cDNA文库中筛选得到与舌癌发生相关的候选蛋白环指蛋白126(RNF126),利用体外实验进一步分析RNF126调控舌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子克隆方法构建RNF126克隆和RNAi表达载体,MTT法检测RNF126对人舌癌细胞SCC25增殖的影响,细胞迁移实验分析人舌癌细胞迁移能力受RNF126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NF126明显促进SCC25细胞的增殖;抑制RNF126的表达后SCC25细胞的生长明显减缓。单个SCC25细胞形成克隆的能力在抑制RNF126后也受到明显的抑制。Transwell小孔实验证实SCC25细胞迁移能力随着RNF126表达的抑制而降低(P<0.05)。结论:体外实验结果提示RNF126与舌癌的侵袭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泛素连接酶 RNF126 舌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可变剪接调控因子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F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功能
20
作者 熊英杰 贾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研究RNA可变剪接调控因子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F(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F,hnRNP F)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功能。方法:分析TCGA数据库和Oncomine数据库头颈鳞状细胞癌中hnRNP F的表达数据。用在线cibioporta... 目的:研究RNA可变剪接调控因子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F(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F,hnRNP F)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功能。方法:分析TCGA数据库和Oncomine数据库头颈鳞状细胞癌中hnRNP F的表达数据。用在线cibioportal数据库分析hnRNP F表达与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的关系。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CAL-27细胞的hnRNP F的表达,分析细胞生长。结果:TCGA和Oncomine数据分析结果显示hnRNP F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hnRNP F表达水平高的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hnRNP F表达水平低的患者。沉默hnRNP F的表达显著抑制了CAL-27细胞的生长。结论:hnRNP F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鳞状细胞癌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F RNA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