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咖啡馆与近代早期英国的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话题的历史管窥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勇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4,共7页
本文以近代早期英国的公共领域为对象,以咖啡馆为切入口,联系哈贝马斯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历史考察,并就咖啡馆公共领域的平等性和咖啡馆与社团的关系问题作了辨析。咖啡馆公共领域的平等性经历了历史的动态演变,不可将这种平等性理想化和... 本文以近代早期英国的公共领域为对象,以咖啡馆为切入口,联系哈贝马斯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历史考察,并就咖啡馆公共领域的平等性和咖啡馆与社团的关系问题作了辨析。咖啡馆公共领域的平等性经历了历史的动态演变,不可将这种平等性理想化和绝对化,把当时的咖啡馆设想为无限制的完全自由的言论空间。咖啡馆与以俱乐部为代表的社团组织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不能将两者看成是前后相继和互相排斥的事物;以往有关"文学公共领域"与"政治公共领域"的阶段划分,也存在结合历史实际进行修正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馆 社团 公共领域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伦”说:建构和谐社会应当汲纳的历史资源 被引量:3
2
作者 冯天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9-212,共4页
长期以来,无论扬谕还是贬斥,"五伦"说与"三纲"说都被并列论之。其实,"五伦"说与"三纲"说分别代表了中国伦常观念的两种不同传统,应予分梳。"五伦"说昭示的人际间双向互济关系,为建... 长期以来,无论扬谕还是贬斥,"五伦"说与"三纲"说都被并列论之。其实,"五伦"说与"三纲"说分别代表了中国伦常观念的两种不同传统,应予分梳。"五伦"说昭示的人际间双向互济关系,为建构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伦 三纲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至清社会形态再认识笔谈 被引量:4
3
作者 冯天瑜 陈启云 +2 位作者 张国刚 郑大华 余来明(整理)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106-110,共5页
近大半个世纪以来,围绕中国古史分期有过几次热烈争论,然至今众说纷纭,难获共识,原因之一,是“封建”等核心概念的厘定问题并未解决。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普被中国的泛化封建观,将秦至清的中国社会称为封建社会,这既脱离了“封建”的... 近大半个世纪以来,围绕中国古史分期有过几次热烈争论,然至今众说纷纭,难获共识,原因之一,是“封建”等核心概念的厘定问题并未解决。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普被中国的泛化封建观,将秦至清的中国社会称为封建社会,这既脱离了“封建”的本义与西义,也有悖于马克思的封建社会原论。冯天瑜先生新著《“封建”考论》辨析泛化封建观,再探秦至清中国社会性质。四位学者就此一切关宏旨的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 “封建” 中国社会 再认 封建社会 古史分期 3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粹德国知识难民在英国的流亡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工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在纳粹统治欧洲的1933至1945年间,英国接收了55000多名来自纳粹德国的犹太难民,超过流亡到美国的130000名犹太难民的1/3以上。为如此之多的流亡者提供避难所,对于当时的英国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这是在德国的扩张主义不断增强,英国... 在纳粹统治欧洲的1933至1945年间,英国接收了55000多名来自纳粹德国的犹太难民,超过流亡到美国的130000名犹太难民的1/3以上。为如此之多的流亡者提供避难所,对于当时的英国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这是在德国的扩张主义不断增强,英国不得不重整军备,甚至不得不承受战争高压的情况下发生的。尽管英国的官僚机构在战时采取过诸如拘押、遣送、流放之类的错误政策,以至于最后定居于英国的犹太难民中只有250名流亡科学家和1200名文化流亡者,但这些来自纳粹德国的知识难民与英国人民一起分享了战争时期的危险和贫困。他们与英国人民同甘共苦的经历,以及他们对英国的科学、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最终使他们赢得了英国人民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粹德国 知识难民 流亡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枪炮声犹在 民主欲奈何--阿拉伯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5
作者 李荣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03,共1页
2011年阿拉伯世界的动荡裹挟着金融危机的余波震撼全球。两年过去了,昔日政坛大佬或已亡故或已锒铛入狱,但枪炮声、呼喊声仍未远去,自由、民主的旗帜仍然立足未稳,公平正义仍与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忽近忽远。政治动荡、民生凋敝、经... 2011年阿拉伯世界的动荡裹挟着金融危机的余波震撼全球。两年过去了,昔日政坛大佬或已亡故或已锒铛入狱,但枪炮声、呼喊声仍未远去,自由、民主的旗帜仍然立足未稳,公平正义仍与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忽近忽远。政治动荡、民生凋敝、经济停滞并存,保守与激进的对抗、东方与西方的竞逐、大国势力的干涉与介入,西亚北非仍然是战争与动乱的热土。如何评估中东剧变发生的原因、具体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枪炮 民主 金融危机 日常生活 阿拉伯人 公平正义 政治动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天瑜明清文化转型学术思想研究
6
作者 谢贵安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1期115-128,共14页
本文探讨了冯天瑜在明清文化转型研究领域的成果和贡献,具体考察了冯氏在这一研究过程中的四个阶段和四大特点,指出其学术具有创新性、联系性、持续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并对冯氏在文化转型的概念、动力和模式上的理论研究作了归纳,认为他... 本文探讨了冯天瑜在明清文化转型研究领域的成果和贡献,具体考察了冯氏在这一研究过程中的四个阶段和四大特点,指出其学术具有创新性、联系性、持续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并对冯氏在文化转型的概念、动力和模式上的理论研究作了归纳,认为他既重视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内部的转型因素,反对西方中心论的"冲击———反应"模式以及由此滋生的"全盘西化论",同时也反对"华夏中心论"以及由此滋生的"民族文化本位论",强调明清文化转型的动力是中华元典精神和中国社会内部自身近代因素与西学及西方近代文明间的相互激荡和彼此作用。本文指出,冯氏在长期的、多角度的明清文化转型研究中,形成了纵横捭阖的研究路径,使这一领域在不断变幻的视角中获得新的观察和提升,既梳理了明清文化转型的历史过程和承转启合的节点,又提出了元典精神、文化重演律等重要的理论学说,开拓了明清文化转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天瑜 明清史 文化转型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埃及军队的职能演变与军政关系调整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前明 李荣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纳赛尔时期埃及建立了一个典型的军人政权。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的惨败打破了这一模式,促使埃及军队向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埃及政府出现了文官化潮流。然而,由于纳赛尔军人政权导致的路径依赖,埃及的政治经济转型困难以及军队的自... 纳赛尔时期埃及建立了一个典型的军人政权。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的惨败打破了这一模式,促使埃及军队向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埃及政府出现了文官化潮流。然而,由于纳赛尔军人政权导致的路径依赖,埃及的政治经济转型困难以及军队的自利行为,埃及军队现已演化为国内最强大的利益集团之一,其政治立场日趋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埃及 军队职能 军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