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腹逐瘀汤分煎与合煎药理作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乐江 程军 +2 位作者 汪晖 彭仁琇 陈效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88-890,共3页
关键词 中药 少腹逐瘀汤 分煎 合煎 药理作用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卵叶五加总皂甙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马世玉 吴基良 +2 位作者 向继洲 陈金和 胡本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48,156,共5页
目的 探讨倒卵叶五加总皂甙 (SAOH)对大鼠缺血心肌再灌注后 Bcl- 2和 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0 m in,再灌注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模型 ,结扎前 10 min注射 SAOH5 0m g/ kg、 10 0 mg/ kg,... 目的 探讨倒卵叶五加总皂甙 (SAOH)对大鼠缺血心肌再灌注后 Bcl- 2和 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0 m in,再灌注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模型 ,结扎前 10 min注射 SAOH5 0m g/ kg、 10 0 mg/ kg,测定心肌再灌注 6 h血浆乳酸脱氢酶 (L DH)、磷酸肌酸激酶 (CK)和一氧化氮 (NO)、内皮素(ET)的含量 ,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左室心肌 Bcl- 2和 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给予 SAOH5 0 m g/ kg、 10 0 mg/ kg组较 IRI组 ,能明显减少心肌酶的漏出 (P<0 .0 1) ,显著提高血浆 NO含量 (P<0 .0 1) ,减少 ET的生成 (P<0 .0 1) ,血浆 NO与 ET比值也明显升高 (P<0 .0 1) ;SAOH亦能减少心肌 Bax蛋白、增加心肌 Bcl- 2蛋白的表达 ,Bax和 Bcl-2的比值也随之下降。结论  SAOH有明显保护心肌的作用 ,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提高血浆 NO含量、减少 ET的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倒卵叶五加总皂甙 中药 BCL-2蛋白 BAX蛋白 细胞凋亡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明章银 汪丽华 +1 位作者 陈金和 吴基良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11期689-691,共3页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保护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褪黑素组 (4mg·kg 1 )、尼莫地平组 (0 .2mg·kg 1 )。缺血前 3 0min舌下静脉给药。持续性缺...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保护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褪黑素组 (4mg·kg 1 )、尼莫地平组 (0 .2mg·kg 1 )。缺血前 3 0min舌下静脉给药。持续性缺血 3 0min ,6,2 4h后处死动物 ,测定脑梗死体积 ,脑组织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含量和NOS活性 (分光光度法 ) ;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MCAO后 ,脑梗死体积及MDA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6h后基本稳定 ;缺血 3 0minNO含量及NOS活性升高 ,缺血 6h降低 ,2 4h再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 ,褪黑素组能缩小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缺血 3 0minNO含量及NOS活性升高 ,6,2 4h降低 ,且显著改善脑组织的超微病变 ,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结论 :褪黑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中NO含量和NOS活性、减轻脑组织生物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 超微结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蒋建刚 吴基良 陈金和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5期282-283,共2页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 (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经右颈总动脉行左心室插管 ,于给药前、注药后 10min ,缺血即刻、2 0min及再灌注即刻、3 0 ,60min时 ,分别测定各组...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 (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经右颈总动脉行左心室插管 ,于给药前、注药后 10min ,缺血即刻、2 0min及再灌注即刻、3 0 ,60min时 ,分别测定各组左心室内压峰值 (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 (LVEDP)、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变率 (+dp/dtmax)、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变率 ( dp/dtmax) ,以评价左心室功能。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 ,给予DG后LVSP、+dp/dtmax 、-dp/dtmax 都下降 (P <0 .0 5 ,P <0 .0 1) ,LVEDP上升 (P <0 .0 1)。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缺血再灌注组的LVSP、+dp/dtmax 、-dp/dtmax 呈进行性下降 ,LVEDP呈进行性上升。DG组的缺血 2 0min ,再灌注即刻、3 0 ,60min的LVSP、+dp/dtmax 、-dp/dtmax 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缺血再灌注组 (P <0 .0 1) ,LVEDP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指标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左心室功能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杉总黄酮对麻醉犬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芳 余恩欣 +1 位作者 刘惟莞 屠治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 观察水杉总黄酮对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十二指肠给药 ,测定犬冠脉循环及心肌耗氧量参数 ,心肌缺血程度和缺血范围 ,梗死面积 ,血清CK、LDH活性及FFA含量... 目的 观察水杉总黄酮对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十二指肠给药 ,测定犬冠脉循环及心肌耗氧量参数 ,心肌缺血程度和缺血范围 ,梗死面积 ,血清CK、LDH活性及FFA含量。结果 水杉总黄酮能降低冠脉阻力 ,增加冠脉流量 ,减少心肌耗氧量 ,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和缺血范围 ,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降低血清CK、LDH活性及FFA含量。结论 水杉总黄酮能改善冠脉循环 ,减少心肌耗氧量 ,纠正心肌缺血时FFA代谢紊乱 ,对缺血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杉总黄酮 冠脉循环 心肌耗氧量 心肌代谢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增殖及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夏琳 丁红 +1 位作者 刘芳 陈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44-546,共3页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增殖、NOS表达及NO、CEA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免疫组化检测NOS表达 ,Griess法测定NO的浓度 ,微粒子捕捉免疫法分析CEA含量变化。结果 :...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增殖、NOS表达及NO、CEA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免疫组化检测NOS表达 ,Griess法测定NO的浓度 ,微粒子捕捉免疫法分析CEA含量变化。结果 :阿司匹林对胶质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并能诱导iNOS的表达 ,增加培养基中NO浓度 ,减少CEA的生成。结论 :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阿司匹林的直接毒性或通过诱导iNOS的表达 ,增加NO含量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的结果 ,监测CEA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判断胶质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结肠癌细胞株 一氧化氮合成酶 一氧化氮 癌胚抗原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花总异黄酮的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6
7
作者 汪新亮 吴基良 杨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20-1122,共3页
关键词 葛花 总异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pH梯度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X受体的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类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8
8
作者 赵慧佳 李玲 +5 位作者 魏婉慧 徐千 时玉颖 乐江 王彦峰 叶啟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6期713-720,共8页
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核受体,为配体依赖性蛋白。LXR作为体内激素和营养信号的整合者,主要通过调控脂质和糖类等途径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参与Ⅱ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多种常见代谢疾病的发... 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核受体,为配体依赖性蛋白。LXR作为体内激素和营养信号的整合者,主要通过调控脂质和糖类等途径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参与Ⅱ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多种常见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研究证明,多个LXR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代谢类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LXR参与代谢性疾病的病理机制、探究LXR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有利于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代谢类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而实现早期发现和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提高代谢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拟就近五年LXR参与代谢途径和其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X受体 代谢性疾病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千 李玲 +5 位作者 魏婉慧 赵慧佳 时玉颖 乐江 王彦峰 叶啟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180-1188,共9页
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是由配体激活、维持机体稳态的一种转录因子。作为一种多功能核受体,入核后与视黄醛衍生物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形成异质二聚体,与反向重复序列-1(inverted repeat-1,IR1)结合调节靶基... 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是由配体激活、维持机体稳态的一种转录因子。作为一种多功能核受体,入核后与视黄醛衍生物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形成异质二聚体,与反向重复序列-1(inverted repeat-1,IR1)结合调节靶基因表达。其靶基因涉及脂肪酸、胆汁酸、葡萄糖代谢,进而决定了FXR与胆汁淤积、糖尿病、高血压、脂质紊乱等代谢性疾病的密切联系。研究表明,多个FXR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rs56163822与糖代谢紊乱相关,rs35724和rs10860603会影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本文拟就近年来FXR参与代谢途径及其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为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几率评估及提前干预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酯X受体 基因多态性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R1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个体化治疗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玲 赵慧佳 +7 位作者 陈彬尧 刘晓红 孙功鹏 郝卓文 范志鹏 乐江 吴建国 叶啟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9期1053-1059,共7页
CYP2R1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的成员,作为维生素D的25-羟化酶,负责将维生素D羟基化为25-羟基维生素D(25-OH-D),影响活性激素1,25(OH)2D的生成。CYP2R1突变会引发维生素D依赖型佝偻病1B型,且CYP2R1的多态性与25-OH-D水平显著相关,尤... CYP2R1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的成员,作为维生素D的25-羟化酶,负责将维生素D羟基化为25-羟基维生素D(25-OH-D),影响活性激素1,25(OH)2D的生成。CYP2R1突变会引发维生素D依赖型佝偻病1B型,且CYP2R1的多态性与25-OH-D水平显著相关,尤其是rs10741657。CYP2R1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其蛋白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对其催化的代谢过程产生显著影响。CYP2R1通过调节基因功能,从而调节免疫反应,影响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其多态性与多种癌症的风险相关,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研究CYP2R1基因多态性有利于深入了解代谢途径的改变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癌症、佝偻病、1型糖尿病等疾病的认识,促进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本文拟就近五年CYP2R1参与的代谢途径和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R1 遗传多态性 维生素D缺乏 1型糖尿病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1B1遗传多态性与个体化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彬尧 李玲 +8 位作者 赵慧佳 刘晓红 齐振华 孙功鹏 郝卓文 范志鹏 董礼 乐江 叶啟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309-1316,共8页
CYP1B1是细胞色素P450 (cytochrome P450,CYP450s)家族成员,作为I相代谢酶,主要通过催化性激素、脂肪酸、维生素、褪黑素及外源性化学物质和药物的代谢,参与人体组织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维持。研究发现,CYP1B1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其蛋白... CYP1B1是细胞色素P450 (cytochrome P450,CYP450s)家族成员,作为I相代谢酶,主要通过催化性激素、脂肪酸、维生素、褪黑素及外源性化学物质和药物的代谢,参与人体组织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维持。研究发现,CYP1B1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其蛋白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对其催化的代谢过程产生影响,尤其是对性激素和外源物质的代谢过程的改变,与青光眼、各类癌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研究CYP1B1参与的机体代谢途径及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有利于深入了解代谢途径的改变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和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加深对癌症、青光眼等疾病的认识,促进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和预后,从而实现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拟就近五年CYP1B1参与的主要代谢途径及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1B1 代谢 基因多态性 癌症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代谢中的重要靶点:法尼酯X受体(FXR)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晓红 李玲 +6 位作者 齐振华 陈彬尧 赵慧佳 郝卓文 乐江 叶啟发 吴建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8期955-960,共6页
法尼酯X受体(FXR)是一种可以被胆汁酸激活的核受体,通过调控CYP7A1等靶基因的表达,影响脂质在肝脏、小肠等重要器官的各种代谢过程。本文拟就近几年来探究FXR在脂质合成、氧化、吸收及转运环节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进而FXR有望成为治... 法尼酯X受体(FXR)是一种可以被胆汁酸激活的核受体,通过调控CYP7A1等靶基因的表达,影响脂质在肝脏、小肠等重要器官的各种代谢过程。本文拟就近几年来探究FXR在脂质合成、氧化、吸收及转运环节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进而FXR有望成为治疗脂肪肝、高甘油三酯血症等疾病的药物靶点,为预防和治疗临床上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酯X受体 脂质合成 脂质氧化 脂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α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范志鹏 李玲 +8 位作者 赵慧佳 陈彬尧 刘晓红 郝卓文 孙功鹏 董礼 乐江 吴建国 叶啟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172-1180,共9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属于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核转录辅助激活因子,能与多种核受体及转录因子相互作用,以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PG...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属于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核转录辅助激活因子,能与多种核受体及转录因子相互作用,以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PGC1-α在人体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参与脂肪酸氧化,肝糖异生以及调节线粒体ATP的生物合成等。研究表明PGC-1α基因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肥胖以及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探究PGC-1α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有利于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代谢类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而实现早期发现和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提高代谢性疾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拟就近五年PGC-1α参与的代谢途径和其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代谢性疾病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成性雄烷受体遗传多态性与个体化治疗
14
作者 魏婉慧 李玲 +6 位作者 何名扬 赵慧佳 徐千 时玉颖 乐江 王彦峰 叶啟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432-1440,共9页
组成性雄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通过调控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等一相代谢酶、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UGTs)等二相代谢酶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组成性雄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通过调控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等一相代谢酶、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UGTs)等二相代谢酶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等药物转运体等代谢相关基因,对外源性药物代谢及维系体内血糖、血脂、胆红素等多种内源性物质的代谢平衡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体内物质代谢的枢纽,CAR直接影响了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以及多种药物的疗效,对其多态性的研究有利于从基因层面解释个体化治疗的差异性,预见相关疾病的发生进展。本文拟就近几年来CAR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物质代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探究CAR多态性与物质代谢的相关性,为临床上疾病的发生及药物用法用量的提前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成性雄烷受体(CAR) 多态性 物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尼酯X受体翻译后修饰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兆丰 李玲 +2 位作者 那淑芳 乐江 叶啟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292-1298,共7页
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是一种由胆汁酸激活的核受体,参与调控胆汁酸、脂肪、葡萄糖和氨基酸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FXR活性受到多种翻译后修饰方式的调控。常见FXR翻译后修饰方式包括O-糖基化、磷酸化、乙酰化、SUMO化和... 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是一种由胆汁酸激活的核受体,参与调控胆汁酸、脂肪、葡萄糖和氨基酸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FXR活性受到多种翻译后修饰方式的调控。常见FXR翻译后修饰方式包括O-糖基化、磷酸化、乙酰化、SUMO化和甲基化等,这些翻译后修饰方式可能影响FXR结合DNA和配体、异源二聚化和亚细胞定位等功能,可能特异性调控下游基因转录表达。不同翻译后修饰可导致FXR稳定性及生物学功能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拟对近5年FXR的翻译后修饰方式及参与疾病调控的机制作一综述,探讨翻译后修饰方式对FXR生理学功能的影响,为以FXR为靶点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酯受体 O-糖基化 磷酸化 乙酰化 SUMO化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