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艳峰 徐江 +3 位作者 汤剑青 王虹 上官海娟 官洪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65-1969,共5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巨噬细胞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当归的治疗作用,探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及当归的干预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冠脉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巨噬细胞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当归的治疗作用,探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及当归的干预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冠脉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肌梗死(M I)组和心肌梗死当归(M I+angelica)组。术后24 h开始给药,M I+angelica组腹腔注射当归(20 mL.kg-1.d-1,相当于生药10 g.kg-1.d-1),sham组和M I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1、2、4周记录左室血流动力学改变,检测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含量、TGF-β1及巨噬细胞的变化。结果:①M I组和M I+angelica组非梗死区心肌TGF-β1及巨噬细胞阳性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P<0.01),以1周的阳性表达为最高,但M I+angelica组低于M I组(P<0.01);②术后各时点M I组心功能受损,于术后2周和4周心肌胶原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1);术后4周M I+angelica组心功能损害轻于M I组,心肌胶原含量低于M I组(P<0.01)。结论:当归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在非梗死区的浸润、下调TGF-β1的表达,阻断促纤维化发生的环节,减轻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反应性胶原的过度沉积,防治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心肌梗死 巨噬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活化ERK抵抗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7
2
作者 祝晓莹 王桂美 +3 位作者 胡敏 陆欢 邓晶 严晓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1-257,262,共8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来抵抗心肌缺血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SO模型组、NaHS+ISO组及PD98059阻断组,每组各15只。对照组大...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来抵抗心肌缺血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SO模型组、NaHS+ISO组及PD98059阻断组,每组各15只。对照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ISO模型组大鼠第1、2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第3、4天注射完生理盐水30min后背部皮下分别注射10mg/kg和5mg/kg的ISO;NaHS+ISO组大鼠腹腔注射NaHS 14μmol/kg,1次/d,连续2d后,改为2次/d,连续2d,并在后2d的第1次注射30min后,于背部皮下分别注射10mg/kg和5mg/kg的ISO,1次/d;PD98059阻断组大鼠在上述NaHS+ISO组大鼠处理基础上,于注射ISO之前经尾静脉注射MEK/ERK抑制剂PD98059(4mg/kg),1次/d,连续2d。每组最后一次注射ISO并禁食12h后,检测心电图、心功能指标;测定血浆中H2S浓度变化;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中GRP78、CHOP及ERK磷酸化(p-ERK)蛋白的表达。结果 ISO模型组大鼠血浆的H2S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4μmol/kg NaHS可以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功能改变,而PD98059阻断组可以逆转NaHS的心肌保护作用;与ISO模型组相比,NaHS+ISO组大鼠心肌组织中GRP78、CHOP的表达明显减少(均P<0.05),pERK表达明显增多(P<0.01),AI、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均P<0.05);与NaHS+ISO组相比,PD98059阻断组大鼠心肌组织中GRP78、CHOP的表达、AI、梗死面积均显著增加(均P<0.05),心功能明显降低(P<0.05),而p-ERK无表达。相关分析显示大鼠心肌细胞CHOP表达、AI与p-ERK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内源性H2S浓度的降低及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急性缺血心肌损伤的发生与发展,H2S对缺血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ERK进而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心肌缺血 内质网应激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GRP78 CH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对大鼠心梗后炎性反应和早期左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艳峰 徐江 +2 位作者 王虹 官洪山 上官海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27-163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梗后炎性反应和早期左室重构的发生及当归的干预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冠脉前降支制备心梗模型,观察术后1、2、4周大鼠心功能、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巨噬细胞和血浆一氧化氮(NO)在心梗后早期左室重构过程中的变化及当归的... 目的:探讨大鼠心梗后炎性反应和早期左室重构的发生及当归的干预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冠脉前降支制备心梗模型,观察术后1、2、4周大鼠心功能、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巨噬细胞和血浆一氧化氮(NO)在心梗后早期左室重构过程中的变化及当归的治疗作用。结果:当归能显著降低心梗大鼠各时间点非梗死区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升高血浆NO浓度(P<0.01),并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和改善心功能(P<0.05)。结论:当归可能通过促进体内NO的生成、抑制巨噬细胞在非梗死区的浸润和聚积,阻断炎性反应和反应性纤维化的发生,防治和逆转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巨噬细胞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usins及其心血管效应 被引量:6
4
作者 任安经 林丽 +1 位作者 严晓红 袁文俊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4-168,共5页
Salusins是一类新发现的心血管活性肽,包括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salusin-α和20个氨基酸组成的salusin-β。Salusins广泛分布于人和大鼠的多种组织和器官,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减轻心脏缺血损伤、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和血... Salusins是一类新发现的心血管活性肽,包括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salusin-α和20个氨基酸组成的salusin-β。Salusins广泛分布于人和大鼠的多种组织和器官,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减轻心脏缺血损伤、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一系列心血管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由同一前体产生的两种多肽,salusin-α和salusin-β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具有相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usins 心脏 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中的内源性爆发式放电神经元与颞叶癫痫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文挺 胡三觉 韩丹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颞叶癫痫(temporallobeepilepsy,TLE)是常见的难治性癫痫,主要累及到海马及海马旁结构等边缘网络。爆发式放电神经元(bursting firingneurons, BFNs)的活动是促使海马结构产生癫痫电活动及相关病理性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BFNs是一类能... 颞叶癫痫(temporallobeepilepsy,TLE)是常见的难治性癫痫,主要累及到海马及海马旁结构等边缘网络。爆发式放电神经元(bursting firingneurons, BFNs)的活动是促使海马结构产生癫痫电活动及相关病理性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BFNs是一类能够由刺激引起、甚至自发产生成串高频爆发式放电(bursting)的神经元。爆发式放电增加了突触传递的效率,促使突触活动产生短时程和长时程可塑性变化,募集邻近神经元产生同步化放电。BFNs的电活动在癫痫相关性电活动中可能具有起搏点的作用。同时,癫痫电活动也促使内源性BFNs的改变,以及调制非爆发式放电神经元向BFNs的转变,导致海马结构内癫痫电活动的进展和扩散,最终促使癫痫相关性病理性改变和脑的高级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马 爆发式放电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II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邹军 王虹 冯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 (1 7) [Ang (1 7) ]对血管紧张素II(AngII)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AngII组 ,Ang (1 7)组 ,AngII+Ang (1 7)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HU ...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 (1 7) [Ang (1 7) ]对血管紧张素II(AngII)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AngII组 ,Ang (1 7)组 ,AngII+Ang (1 7)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HU VECs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HUVECs上清液中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1(ET 1)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AngII(0 .1μmol·L-1)显著增加HUVECsLDH漏出 (P <0 .0 1)、ET 1分泌(P <0 .0 1)和HUVECs凋亡率 (P <0 .0 1) ,显著减少NO的含量 (P <0 .0 5 ) ;Ang (1 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了AngII的促LDH漏出、ET 1分泌、增加细胞凋亡等作用 ,同时明显促进HUVECs的NO释放 ;单用Ang (1 7)对HUVECs无明显影响。结论 :Ang (1 7)可抑制AngII所致的体外培养HUVECs损伤 ,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凋亡 一氧化氮 乳酸脱氢酶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CNQ2通道蛋白温度敏感性研究
7
作者 余方 王云翠 +3 位作者 刘燕兰 刘万红 彭碧文 何小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49-2049,共1页
关键词 通道蛋白 KCNQ2 温度敏感性 神经元兴奋性 突变型 真核表达载体 显微镜检测 转染 电压依赖性 钾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B_2受体在缬沙坦抑制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赵艳峰 徐江 +2 位作者 郑亚萍 王虹 屈雪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缓激肽(BK)B2受体在缬沙坦(val-sartan)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经差速贴壁法获得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缬沙坦组、AngⅡ+缬沙坦组、Hoe-140组和Ang... 目的:探讨缓激肽(BK)B2受体在缬沙坦(val-sartan)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经差速贴壁法获得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缬沙坦组、AngⅡ+缬沙坦组、Hoe-140组和AngⅡ+缬沙坦+Hoe-140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大小和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上清液中NO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内cGM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7mol.L-1AngⅡ显著增加心肌细胞大小和蛋白含量,降低心肌细胞NO生成(P<0.01),10-5mol.L-1缬沙坦显著降低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蛋白合成增加(P<0.01),促进心肌细胞NO(P<0.05)和cGMP生成(P<0.01),BKB2受体阻断剂Hoe-140可部分阻断缬沙坦的上述作用。结论:BK B2受体部分介导了缬沙坦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效应,该作用与NOc、GMP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缓激肽B2受体 缬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细胞 一氧化氮 环磷酸鸟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mer蛋白介导谷氨酸受体信号转导
9
作者 张澄宇 章江洲 彭碧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8-361,共4页
Homer蛋白是一类联系突触内细胞骨架蛋白、信号蛋白的重要物质。Homer家族蛋白可和mGluRI、IP3R、Shank、RyR中富含脯氨酸的序列结合。Homer蛋白可以自我交联形成同聚或异聚体 ,此多聚体通过与多种蛋白、受体形成复合体并相互作用 ,在... Homer蛋白是一类联系突触内细胞骨架蛋白、信号蛋白的重要物质。Homer家族蛋白可和mGluRI、IP3R、Shank、RyR中富含脯氨酸的序列结合。Homer蛋白可以自我交联形成同聚或异聚体 ,此多聚体通过与多种蛋白、受体形成复合体并相互作用 ,在信号转导、突触形成、受体在细胞定位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ER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Ⅰ亚型 Shank 三磷酸肌醇受体 NMD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尼古丁暴露致子代宫内发育迟缓大鼠骨关节炎易感 被引量:5
10
作者 上官杨帆 汪晖 +4 位作者 谭杨 王林龙 曾一繁 张先荣 陈廖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8-651,655,共5页
目的观察孕期尼古丁暴露(prenatal nicotine exposure,PNE)所致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子代大鼠老年期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易感性及机制。方法于大鼠孕11d起注射尼古丁[2mg/(kg·d)]至分娩... 目的观察孕期尼古丁暴露(prenatal nicotine exposure,PNE)所致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子代大鼠老年期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易感性及机制。方法于大鼠孕11d起注射尼古丁[2mg/(kg·d)]至分娩。正常对照组及PNE子代IUGR大鼠断奶后至6月龄给予高脂饮食,16.5月龄时以长距离跑步6周诱发OA发生。取大鼠膝关节标本切片进行改良Mankin’s评分及免疫组化检测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NE组大鼠出现典型OA症状,如软骨基质浅染、软骨纤维化,Mankin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关节软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水平表达下降(P<0.05)。结论 PNE可致子代IUGR大鼠老年期OA易感,其机制可能与关节软骨IGF-1低表达编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宫内发育迟缓 骨关节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隔器官后适应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舒承福 严晓红 +3 位作者 谭知零 史钰芳 余传坤 付文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7-940,共4页
目的:探讨远隔器官后适应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4例,随机分为I/R组(静脉溶栓治疗)、RPOC组(静脉溶栓治疗+远隔器官后适应治疗)、E... 目的:探讨远隔器官后适应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4例,随机分为I/R组(静脉溶栓治疗)、RPOC组(静脉溶栓治疗+远隔器官后适应治疗)、E组(静脉溶栓+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点滴)、ER组(静脉溶栓+远隔器官后适应+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点滴),每组36例,分析各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 B)及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Ⅰ,c Tn I)分泌峰值及其动态变化,同时比较各组患者溶栓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指标,治疗后进行随访,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CKm B、c Tn I峰值在I/R组、E组、RPOC组、ER组患者中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E组、EROC组、ER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LVED)、计算室壁节段运动指数(wall motion score index,WMSI)均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明显升高(P<0.05);ER组患者LVED、WMSI均明显低于E组和RPOC组(P<0.05),LVEF%明显高于E组和RPOC组(P<0.05),WMSI明显低于E组(P<0.05),但与RPO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随访期间均无失访和死亡病例,E组、EROC组、ER组再梗死、脑卒中、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I/R组(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隔器官后适应及依达拉奉的应用都能显著减少CKm B和c Tn I的释放,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改善室壁运动,从而减轻心肌再灌注的损伤,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远隔器官后适应 依达拉奉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神共养”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功能恢复和突触形态结构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璇 蔺俊斌 +3 位作者 王娟 薛丽 廖维靖 万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5-1111,共7页
目的:探讨"形神共养"的丰富生存环境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神经功能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神养"组(IE1)、缺血"形养"组(IE2)、缺血"形神共养"组(IE3)... 目的:探讨"形神共养"的丰富生存环境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神经功能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神养"组(IE1)、缺血"形养"组(IE2)、缺血"形神共养"组(IE3)、缺血标准环境组(IS)、假手术标准环境组(SS)、正常对照组(NC),每组10只。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IE1、IE2、IE3组均给予丰富生存环境训练;其余组居于标准环境。于第3天、10天、17天、24天、31天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结束后透射电镜观察缺血侧皮质和海马的突触超微结构的形态变化。结果:于训练第10天、17天、24天、31天,IE1、IE2和IE3组的行为学评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与IS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侧皮质和海马IE1、IE2、IE3组突触后致密物厚度、突触间隙宽度与IS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IE2、IE3两脑区突触界面曲率与IS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形神共养"组大鼠的丰富生存环境训练对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功能改善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形神共养 丰富生存环境 行为学 突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鼠DRG神经元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瑞瑞 石文艳 +3 位作者 骆海舰 赵磊 成洪聚 司军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596-598,共3页
目的建立胎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E16天的胎鼠DRG进行原代培养,观察神经元生长状态并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al specific enolase,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结果... 目的建立胎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E16天的胎鼠DRG进行原代培养,观察神经元生长状态并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al specific enolase,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结果培养的DRG神经元可存活1个月左右,并长出突起,形成密集的网络。NSE鉴定细胞阳性表达率高,神经元达到90%左右纯度。结论本文建立了DRG神经元细胞简洁、经济、高效的培养方法并成功鉴定了神经元。为对神经元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细胞培养 背根神经节 特异性烯醇化酶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活动小鼠颅内脑电记录在热性惊厥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维麟 范元腾 +1 位作者 李亮 彭碧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22-1325,共4页
目的建立清醒状态下自由活动小鼠颅内脑电图的描记方法,并比较热性惊厥前后脑电图的改变。方法应用脑立体定位仪将电极植入小鼠海马,连接到RM6240BD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分别描记清醒自由活动状态、惊厥发作时和青霉素诱导癫痫发作时... 目的建立清醒状态下自由活动小鼠颅内脑电图的描记方法,并比较热性惊厥前后脑电图的改变。方法应用脑立体定位仪将电极植入小鼠海马,连接到RM6240BD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分别描记清醒自由活动状态、惊厥发作时和青霉素诱导癫痫发作时的小鼠脑电活动。结果植入电极后,记录的脑电活动比较稳定,减少活动对脑电记录的影响;不同状态下的小鼠脑电活动呈现明显的差异,跟行为学观察的结果具有同步性。结论植入电极描记清醒状态下小鼠颅内脑电图更稳定、可靠,可作为研究药物等其他处理因素时描记脑电图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电极 EEG 热性惊厥 癫痫 实验方法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