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寄生性吸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章莹 蔡国斌 +1 位作者 何立 蒋明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目的分析几种重要医学吸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信息,探讨吸虫GPx在生物系统发育中的进化地位。方法从网络数据库获取各类目标序列,用NCBI Blast、Clustal X、GeneDoc、PH YLIP和SEC... 目的分析几种重要医学吸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信息,探讨吸虫GPx在生物系统发育中的进化地位。方法从网络数据库获取各类目标序列,用NCBI Blast、Clustal X、GeneDoc、PH YLIP和SECISearch等工具,以及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进行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来自6种不同吸虫共12个GPx基因,分析发现它们均属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家族,各成员之间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35%~87%)。除卫氏并殖吸虫一PHGPx基因外,其他基因开放阅读框内均含有"TGA"密码子,编码硒半胱氨酸,且其3’-端非翻译区均含有硒半胱氨酸插入序列(SECIS)。除华支睾吸虫一GPx基因组结构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外,其他均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而且,吸虫的GPx基因"内含子?外显子"结构和脊椎动物的PHGPx基因相似,高度保守。结论医学吸虫和脊椎动物宿主的PHGPx基因可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提示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容性和协同进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吸虫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生物信息学 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SDH和LDH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董惠芬 蒋明森 +2 位作者 刘晴 钟沁萍 朱俊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琥珀酸脱氢酶 (SDH)和乳酸脱氢酶 (LDH)含量、分布及变化规律 ,了解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的能量代谢类型。方法 将虫龄 2 6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接种于小盖玻片上 ,培养于RPMI- 16 4 0含2 0 %小牛...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琥珀酸脱氢酶 (SDH)和乳酸脱氢酶 (LDH)含量、分布及变化规律 ,了解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的能量代谢类型。方法 将虫龄 2 6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接种于小盖玻片上 ,培养于RPMI- 16 4 0含2 0 %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培养基中 ,定时运用Pearson法进行SDH和LDH染色 ,用Olympus-BH2 显微镜观察并拍照 ,用HPIAS - 2 0 0 0图像分析仪测量其含量 ,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均具有SDH和LDH活性 ,两者均分布在细胞质内。培养 1d细胞的SDH和LDH活性最强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 ,其活性逐渐减弱 ,其中SDH活性下降较快 ,培养 5d大部分细胞SDH活性已极弱 ;而LDH活性下降则较缓 ,培养 5 6d细胞仍具LDH活性。结论 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的能量代谢类型与成虫相似 ,既存在三羧酸循环需氧型呼吸链 ,也具有无氧糖酵解 ,但以无氧糖酵解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成虫培养细胞 琥珀酸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 细胞化学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基质与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糖细胞化学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明珍平 钟沁萍 +2 位作者 董惠芬 蒋明森 张兆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研究肝基质与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糖类物质的影响。方法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分别接种于普通小盖玻片(实验1组)和铺敷有肝基质的小盖玻片上(随机分为实验2组和3组),培养于含20%小牛血清及常量抗... 目的研究肝基质与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糖类物质的影响。方法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分别接种于普通小盖玻片(实验1组)和铺敷有肝基质的小盖玻片上(随机分为实验2组和3组),培养于含20%小牛血清及常量抗生素的RPMI-1640常规培养基中。培养第4d,实验1组和3组细胞分别在含3μg/ml MNNG的常规培养基中培养48h,彻底清洗后继续用常规培养基培养;实验2组细胞用不含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相同时间。培养第4w。均换用含5%小牛血清的低血清培养基培养。培养第5~7w,每周取各组细胞进行高碘酸雪夫(PAS)染色和唾液淀粉酶处理后的PAS染色,观察培养细胞内糖类物质的含量及分布变化。取培养第6w(MNNG作用后第5w)的各组染色细胞,用HPI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细胞内代表糖含量的光密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3组细胞与实验1、2组比较,PAS染色显示的四种类型细胞其着色均显著增强,淀粉酶处理后的PAS染色显示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多,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培养过程中,第二类细胞数目逐渐增多,体积增大;分裂细胞增多。这种状况在MNNG处理后第5w最为明显。结论肝基质和MNNG联合可显著增强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糖代谢和分裂增殖能力,二者具协同作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培养细胞 肝基质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诱变剂对日本血吸虫成虫作用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明珍平 董惠芬 +2 位作者 蒋明森 易同寅 钟沁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3-84,共2页
  化学诱变剂MNNG诱导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形态结构变化(畸变)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其影响程度进行初步研究.具体方法是将虫龄为28天的日本血吸虫成虫,随机分成二组.一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MNNG(1、2、3、4、5、6μg/ml)诱导24hrs;另...   化学诱变剂MNNG诱导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形态结构变化(畸变)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其影响程度进行初步研究.具体方法是将虫龄为28天的日本血吸虫成虫,随机分成二组.一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MNNG(1、2、3、4、5、6μg/ml)诱导24hrs;另一组用不同浓度的MNNG(1,2,3μg/ml)分别诱导24,36、48hrs.随后均被彻底清洗,并用851培养基培养,每周在光镜下观察虫体形态结构、活力等的变化,记录虫体死亡率以及虫体畸变率,对畸变成虫拍照并做扫描电镜观察.……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基质和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糖细胞化学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明珍平 钟沁萍 +1 位作者 董惠芬 蒋明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4-85,共2页
  本文主要研究肝基质和MNNG共同作用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增殖及细胞内糖类物质的影响.方法:将虫龄为32天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分别接种于普通盖玻片(实验Ⅰ组)和铺敷有肝基质的盖玻片上(随机分为实验Ⅱ和Ⅲ组),细胞培养基为RPM...   本文主要研究肝基质和MNNG共同作用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增殖及细胞内糖类物质的影响.方法:将虫龄为32天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分别接种于普通盖玻片(实验Ⅰ组)和铺敷有肝基质的盖玻片上(随机分为实验Ⅱ和Ⅲ组),细胞培养基为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培养第4天,实验Ⅰ组和Ⅲ组细胞分别在含3μg/ml MNNG的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彻底清洗后继续用含2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实验Ⅱ组细胞用不含MNNG的培养基处理相同时间.……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球菌溶血素与其致病力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强华 林建银 +3 位作者 蒋明森 王耿夏 佘菲菲 苏东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讨肠球菌溶血素的毒力因子作用。方法 分别检测 3 9株临床标本分离的粪肠球菌以及 3 1株健康人群粪便分离的粪肠球菌的溶血素检出率 ;并检测了β溶血肠球菌、非 β溶血肠球菌对 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 临床菌株的溶血素检... 目的 探讨肠球菌溶血素的毒力因子作用。方法 分别检测 3 9株临床标本分离的粪肠球菌以及 3 1株健康人群粪便分离的粪肠球菌的溶血素检出率 ;并检测了β溶血肠球菌、非 β溶血肠球菌对 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 临床菌株的溶血素检出率为 5 8.9% ,健康人群分离株的溶血素检出率为 19.3 % (P <0 .0 0 5 ) ;β溶血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 β溶血株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溶血素 毒力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促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贴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朱俊勇 董惠芬 +3 位作者 蒋明森 钟沁萍 张兆仁 胡世全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 研究肝、肺生物基质及鼠尾胶三种细胞外基质 (ECM )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促贴壁作用。方法 灌注法获取 2 1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虫体 ,冷消化法制备细胞悬液 ,将密度为 2× 10 6/ml的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均匀铺敷三种基质及未... 目的 研究肝、肺生物基质及鼠尾胶三种细胞外基质 (ECM )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促贴壁作用。方法 灌注法获取 2 1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虫体 ,冷消化法制备细胞悬液 ,将密度为 2× 10 6/ml的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均匀铺敷三种基质及未铺敷基质 (对照 )的各组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定时计数贴壁细胞数 ,计算贴壁率。结果 随着培养时间从 8h— 4 8h ,各组日本血吸虫细胞的贴壁率逐渐增高 ,4 8h后下降。同一培养时间 ,基质不同 ,细胞的贴壁率不同。培养 4 8h时细胞的贴壁率 ,鼠尾胶组、肝与肺基质组分别为 6 3 2 7%、4 8 95 %、4 5 36 % ;统计学处理发现 ,它们之间差异显著 ;鼠尾胶组与肝、肺基质组比较 ,p <0 0 1;肝与肺基质组之间比较 ,p <0 0 5 ;对照组与各基质组比较 ,均具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ECM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贴壁作用。其中 ,鼠尾胶对日本血吸虫细胞的促贴壁作用最强 ,其次是肝生物基质 ;肺生物基质的促贴壁作用相对较弱 ,但也强于对照组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日本血吸虫 细胞培养 细胞贴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董惠芬 彭延 +2 位作者 蒋明森 明珍平 钟沁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2-494,499,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与童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含量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AgNORs的影响,探讨AgNORs能否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指标以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联合法培养... 目的 通过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与童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含量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AgNORs的影响,探讨AgNORs能否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指标以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联合法培养虫龄分别为18d和24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与成虫,将童虫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与成虫细胞使用常规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在常规培养基中加入50μmoL/L β-巯基乙醇和1mmoL/L丙酮酸钠。培养第5d,运用胶银法染色,使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培养细胞核内AgNORs颗粒数,测定银染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的百分比和平均光密度。结果 日本童虫培养细胞(对照组)的AgNORs颗粒数目、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均高于成虫培养细胞。统计学分析显示,两者之间的AgNORs颗粒数日,银染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实验组培养细胞与对照组比较,AgNORs颗粒数目明显增多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均显著升高。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细胞三组参数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 AgNORs可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一个简便、敏感的指标。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较成虫培养细胞更具增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细胞培养 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 β-巯基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经钙信号转导途径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 被引量:4
9
作者 林京 林建银 +1 位作者 彭碧文 胡建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3,共7页
目的为探讨胞浆Ca^(2+)是否为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的重要信号分子。方法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以及应用Fura-2荧光负载技术测定胞... 目的为探讨胞浆Ca^(2+)是否为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的重要信号分子。方法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以及应用Fura-2荧光负载技术测定胞浆游离钙浓度[Ca^(2+)]i。结果NO供体亚硝基铁氰化钠(Na2 Fe(CN)5NO,SNP)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过程中胞浆[Ca^(2+)]i明显升高。NO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能明显抑制SNP诱导的速殖子凋亡及SNP诱导的速殖子胞浆[Ca^(2+)]i升高,而不含NO的SNP类似物,铁氰化钾[K_(3)Fe(CN)_(6)]不能诱导速殖子凋亡及其胞浆[Ca^(2+)]i升高。胞外钙螯合剂EGTA,和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阻滞剂异搏定,完全或部分抑制SNP引起的速殖子胞浆[Ca^(2+)]i升高,胞内钙螯合剂BAP TA/AM及胞外钙螯合剂EGTA明显抑制SNP诱导的速殖子凋亡。结论证明NO的供体SNP诱导弓形虫速殖子凋亡主要通过促进胞外钙内流,胞浆[Ca^(2+)]i升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弓形虫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孢子虫病的实验诊断 被引量:11
10
作者 明珍平 董惠芬 蒋明森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3-106,共4页
关键词 隐孢子虫病 诊断 病原学 免疫学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及其与肝基质联合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LDH、ACP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飞 李俊琳 +3 位作者 明珍平 钟沁萍 董惠芬 蒋明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以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为评价指标,研究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饲养层及其与肝基质联合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分MEF与肝基质联合组(后简称联合组)、MEF组、肝基质组和对照组4组。联合组与肝基... 目的以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为评价指标,研究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饲养层及其与肝基质联合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分MEF与肝基质联合组(后简称联合组)、MEF组、肝基质组和对照组4组。联合组与肝基质组预先铺敷肝基质,MEF组和对照组未铺敷肝基质,将虫龄21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分别接种于预先铺敷或未铺敷肝基质的小盖玻片上。肝基质组和对照组细胞培养于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常规培养基中,联合组与MEF组的细胞培养于有MEF饲养层的常规培养基中。培养第7d,运用酶细胞化学方法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进行LDH、ACP染色,OlympusBX51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HIP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其含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4组童虫培养细胞其LDH、ACP活性不同。LDH、ACP着色按联合组、MEF组、肝基质组、对照组依次变浅。定量分析显示,培养细胞的LDH含量,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1);联合组、MEF组、肝基质组培养细胞的ACP含量两两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联合组、MEF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而肝基质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EF饲养层能促进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的代谢,并能与肝基质协同促进培养细胞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培养 MEF饲养层 肝基质 乳酸脱氢酶 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