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熊洁 刘胜武 +3 位作者 孙平 曹晓春 蒋正明 张秋萍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2期340-342,共3页
对于现在的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摸索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我院从去年起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实践,以芝加哥大学免疫学系的改革模式为模板,兼顾学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一系列适合我院学生的改革措施。相... 对于现在的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摸索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我院从去年起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实践,以芝加哥大学免疫学系的改革模式为模板,兼顾学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一系列适合我院学生的改革措施。相信教学改革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综合能力,有益于后续课程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免疫学》全英文教学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潘勤 刘敏 +2 位作者 罗凤玲 刘焰 章晓联 《西北医学教育》 2015年第1期136-138,共3页
免疫学是当今生命科学学科和支撑学科的现代医学的前沿阵地之一。全英教学是培养国内优秀医学人才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从开展免疫学全英教学的必要性、师资配备、教材选择、教学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认识,期... 免疫学是当今生命科学学科和支撑学科的现代医学的前沿阵地之一。全英教学是培养国内优秀医学人才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从开展免疫学全英教学的必要性、师资配备、教材选择、教学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认识,期望能进一步促进免疫学全英教学的开展并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全英教学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加哥大学医学教育改革模式下的PBL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朗 熊洁 +5 位作者 曹晓春 万瑜 武军驻 张秋萍 章晓联 冯勇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6期944-946,共3页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改革进程,培养能够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自2009年起,武汉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合作,进行了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改革。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单位的教学方式...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改革进程,培养能够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自2009年起,武汉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合作,进行了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改革。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单位的教学方式,坚持以临床为导向有机整合课程,并在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方法,推行小组病案讨论模式,参与式学习并进行形成性评价。教学改革至今已有八年制毕业生一届,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学生四届。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各学科已摸索出了适合本校学生和本学科课程的PBL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PBL教学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学免疫学的新课程——《损伤与反应》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4
作者 刘敏 潘勤 +3 位作者 罗凤玲 熊洁 张秋萍 章晓联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6期1168-1170,共3页
《损伤与反应》课是在医学免疫学的基础上,以免疫学内容为主线,辅以相关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内容,并紧密结合临床的一门新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临床相关疾病及其发生的病理和病理... 《损伤与反应》课是在医学免疫学的基础上,以免疫学内容为主线,辅以相关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内容,并紧密结合临床的一门新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临床相关疾病及其发生的病理和病理生理机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免疫学这一基础学科的教学拓展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损伤与反应 新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反应学全英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熊洁 肖睿璟 +4 位作者 刘胜武 陈朗 曹晓春 蒋正明 张秋萍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1期131-133,共3页
损伤反应学是一门以免疫学为主线,整合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学科的新兴的改革课程。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以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GMER)为标准,以芝加哥大学免疫学系的... 损伤反应学是一门以免疫学为主线,整合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学科的新兴的改革课程。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以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GMER)为标准,以芝加哥大学免疫学系的改革模式为模板,兼顾学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一系列适合我院学生的改革措施。今年,将免疫学教学改革的范围不断扩大,除原有的临床五年制实验班外,在临床七年制和八年制中也开展了损伤反应学课程,并在八年制学生中采取了全英教学模式。全英教学模式的实施,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文水平,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大有帮助,可为祖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损伤反应学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与反应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总结和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熊洁 肖睿璟 +4 位作者 刘胜武 陈朗 曹晓春 蒋正明 张秋萍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5期967-969,共3页
损伤与反应是一门以免疫学为主线,整合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学科的新兴的改革课程。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以芝加哥大学免疫学系的改革模式为模板,兼顾学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一系列适合该院学生的改革... 损伤与反应是一门以免疫学为主线,整合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学科的新兴的改革课程。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以芝加哥大学免疫学系的改革模式为模板,兼顾学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一系列适合该院学生的改革措施。现今,教学改革已进入第四个年头,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主体,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接受与适应情况是衡量医学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将现阶段有关损伤与反应这门学科的教学改革情况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并展望了作者所在院校教学改革的前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我国医学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损伤反应学 教学改革 阶段性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植片IL-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晓莉 周炼红 +3 位作者 艾明 朱祥祥 邢怡桥 谭锦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mediate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rAAV-TGF-β1)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mediate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rAAV-TGF-β1)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rAAV-TGF-β1真核表达质粒载体。40只角膜新生血管化的SD大鼠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实验组(20只):角膜植片预浸泡在rAAV-TGF-β1(10×1012v.g.L-1)的达尔伯克必需基本培养液F12混合培养液中37℃孵育30min;对照组(20只):角膜植片预浸泡在0.1mol.L-1磷酸盐缓冲液中37℃孵育30min。裂隙灯观察TGF-β1对大鼠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排斥反应指数的影响。术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第2个月对角膜植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角膜组织中IL-10的表达。结果对照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0.40±2.45)d,实验组为(18.70±1.51)d,比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2周实验组角膜植片排斥反应指数(3.48±0.86)明显低于对照组(7.65±0.4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IL-10在术后主要表达于角膜的上皮层与内皮层。术后各时期实验组IL-10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AV-TGF-β1能显著延长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其机制与提高角膜组织中IL-10的表达有关。重组腺相关病毒是眼科基因治疗的有效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相关病毒 高危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罗鸿 刘胜武 +4 位作者 陶泽璋 王鹏举 吴展元 王锦云 郭玉德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0例临床确诊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盐酸西替利嗪治疗组30例,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组30例,联合治疗组40例。分别于治疗后第7天和第1... 目的探讨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0例临床确诊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盐酸西替利嗪治疗组30例,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组30例,联合治疗组40例。分别于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由患者和观察者对鼻部和非鼻部症状、体征进行评估计分,根据得分多少进行疗效评价和统计学处理。结果盐酸西替利嗪和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对减轻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均有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疗效等同于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组而高于盐酸西替利嗪治疗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组胺的H1受体拮抗作用与皮质类固醇的抗炎作用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治疗中及重度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方法。理想的治疗药物是既能治疗急性反应症状,又能治疗迟发反应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症 二丙酸倍氯米松 投药 鼻内 生物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炯 周炼红 +3 位作者 邢怡桥 谭锦泉 黄晓丽 吴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mediate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AAV-TGF-β)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及对植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构建rAAV-TGF-β...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mediate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AAV-TGF-β)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及对植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构建rAAV-TGF-β真核表达质粒载体。碱烧伤的方法建立角膜新生血管化动物模型,52只角膜新生血管化的SD大鼠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分为2组,实验组(26只)Wistar大鼠角膜植片浸泡在含rAAV-TGF-β1(10×1012v.g..L-1)的DMEM/F12培养液中,37℃孵育30min,移植到SD大鼠角膜植床上;对照组(26只)Wistar大鼠角膜植片浸泡在DMEM/F12培养液中,37℃孵育30min,移植到SD大鼠角膜植床上。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植片排斥情况,比较2组角膜植片的平均存活时间和各时间点排斥反应指数。术后9d、14d角膜植片行超微结构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角膜组织中IFN-γ、TGF-β1的表达。结果对照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0.75±1.91)d,实验组为(22.85±3.48)d,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植片排斥反应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9d、14d角膜植片超微结构检查显示,实验组角膜植片基质层成纤维细胞凋亡与坏死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实验组植片内IFN-γ表达低于对照组,TGF-β1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rAAV-TGF-β1能显著延长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改变植片的超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相关病毒 高危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超微结构 转化生长因子-β1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华 张奕颖 +4 位作者 尹素改 张小莉 冯黎 刘胜利 张秋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5期25-29,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UA)诱导人结肠癌细胞HT-29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UA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HT-29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cyt-c)、caspase-3及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UA对HT... 目的探讨熊果酸(UA)诱导人结肠癌细胞HT-29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UA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HT-29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cyt-c)、caspase-3及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UA对HT-29细胞具有明显的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50μmol/L的UA作用24 h后,较多细胞呈现出凋亡的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UA可将HT-29细胞阻滞于G_1期,随着UA浓度的增高,细胞凋亡率也相应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A作用24 h后,Livin蛋白和caspase-3酶原的表达逐渐降低,线粒体释放的cyt-c逐渐增多,活化的caspase-3片段逐渐增加。结论 UA对HT-29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UA阻滞HT-29细胞的细胞周期、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以及下调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人结肠癌细胞HT-29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基因诊断
11
作者 彭剑虹 李黎 +4 位作者 李霞 黄伏生 刘焰 柴红燕 周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 检测湖北省大冶市 1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 (SMA)先证者的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 (SMN)第 7外显子的基因缺失。方法 采用PCR DraI酶切法检测先证者及其 6位亲属及 30名正常对照的SMN基因的 7号外显子的缺失情况。结果 发现该患者缺失... 目的 检测湖北省大冶市 1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 (SMA)先证者的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 (SMN)第 7外显子的基因缺失。方法 采用PCR DraI酶切法检测先证者及其 6位亲属及 30名正常对照的SMN基因的 7号外显子的缺失情况。结果 发现该患者缺失了端粒SMN基因 (SMNt)的第 7外显子 ,而正常对照及家系成员均未发现外显子的缺失。结论 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 基因诊断 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固 PER-DraI酶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对活化T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兴高 颜玲 +1 位作者 谢珞琨 张秋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熊果酸在体外对活化的人T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免疫调节药物开发的可能性和提供相关实验数据。方法无菌采集和分离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以不同浓度的熊果酸和PHA/PMA刺激T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反应,ELISA法检测细... 目的研究熊果酸在体外对活化的人T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免疫调节药物开发的可能性和提供相关实验数据。方法无菌采集和分离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以不同浓度的熊果酸和PHA/PMA刺激T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反应,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2、GM-CSF、IL-4的峰值浓度。结果熊果酸对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熊果酸抑制IFN-γ、IL-2、GM-CSF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而对IL-4的分泌影响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果酸抑制活化的T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抑制T细胞的功能,熊果酸有可能作为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然药物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T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RP和血脂在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建忠 章晓联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5-16,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与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健康对照组105例以及119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并发大血管病变者51例,无大血管病变68例)检测血清Hs-CRP、TC、TG、HDL-C和LDL-C。结果:Hs-CRP健康对照组为1...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与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健康对照组105例以及119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并发大血管病变者51例,无大血管病变68例)检测血清Hs-CRP、TC、TG、HDL-C和LDL-C。结果:Hs-CRP健康对照组为1.05±0.59,与糖尿病无论合并大血管病变与否均有显著性增高(P<0.01)。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TC、TG、LDL-C比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增高(P<0.01),而HDL-C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s-CRP、TC、TG和LDL-C与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而HDL-C与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没有关联,因而血清超敏CRP与TC、TG及LDL-C联合检测对大血管并发症的检测、预防和治疗具有很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RP 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icolin突变体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产物的鉴定
14
作者 张家忠 李小燕 +1 位作者 向田 章晓联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构建L-ficolin突变体的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L-ficolin的糖结合位点奠定基础。方法设计L-ficolin突变体基因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EcoRⅠ和XhoⅠ酶切位点。以插入L—ficolin M2(Val144Phe)和M6(Glu 307Asp)点突变的完整编码区... 目的构建L-ficolin突变体的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L-ficolin的糖结合位点奠定基础。方法设计L-ficolin突变体基因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EcoRⅠ和XhoⅠ酶切位点。以插入L—ficolin M2(Val144Phe)和M6(Glu 307Asp)点突变的完整编码区基因的质粒pCDNA3-L-ficolin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突变体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KG.然后通过酶切和序列测定对其进行鉴定;将此表达载体转化入表达菌BL21(DE3)pLvSs诱导表达。并采用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经酶切及序列分析表明.成功地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KG—L—ficolin—M2、pGEX-KG-L-ficolin—M6,SDS—PAGE显示目的蛋白大量表达。结论L—ficolin突变体融合蛋白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为研究L-ficolin的糖结合位点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FICOLIN 突变体 载体构建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ROC曲线数据提取方法并用于miRNA-122诊断慢性病毒性肝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瞿振 胡翠苹 《循证医学》 CSCD 2016年第3期159-164,共6页
目的提供一种数据提取方法并用于micro RNA-122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性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EMBASE、Pub Med数据库,对检索文献进行筛查,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并汇总文献中有关micro RNA-122对丙型肝炎病毒/乙型... 目的提供一种数据提取方法并用于micro RNA-122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性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EMBASE、Pub Med数据库,对检索文献进行筛查,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并汇总文献中有关micro RNA-122对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诊断的结果;对于未正式报道敏感性数值和特异性数值的文献,采用数据提取软件Get Data Graph Digitizer 2.24获取文献中相关敏感性和特异性数值,用于micro RNA-122鉴别健康人和慢性肝炎病毒(乙型/丙型)感染患者,通过Stata12软件等进行分析,结果以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汇总。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其中3篇是关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断,另外3篇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断;共有321名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者(包括112名丙型肝炎患者、209名乙型肝炎患者)以及191名健康对照者被纳入研究;应用我们提取数据的方法表明,通过软件提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数据与原文数据保持一致。数据提取汇总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91(95%可信区间0.83~0.96)、0.87(95%可信区间0.80~0.9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95%可信区间0.92~0.96)。结论以Get Data Graph Digitizer软件创建的提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中数据的方法具有很好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以提取的数据汇总分析表明,血清micro RNA-122可很好地用于鉴别健康人与慢性肝炎感染患者,并且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22 慢性病毒性肝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敏感性 特异性 数据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区Esp J蛋白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中的作用
16
作者 刘丽莎 钟燕霄 +4 位作者 田晴 刘敏 潘勤 章晓联 罗凤玲 《巴楚医学》 2022年第2期26-32,共7页
目的:探究Rv3878基因编码的Esp J蛋白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中的作用。方法:构建Rv3878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诱导纯化并鉴定GST-Esp J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获得血清多克隆抗体并检测其滴度。重组蛋白刺激巨噬细胞,重组分枝杆... 目的:探究Rv3878基因编码的Esp J蛋白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中的作用。方法:构建Rv3878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诱导纯化并鉴定GST-Esp J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获得血清多克隆抗体并检测其滴度。重组蛋白刺激巨噬细胞,重组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检测小鼠巨噬细胞I型干扰素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Rv3878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经诱导提取并纯化后获得GST-Esp J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血清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04 800。重组蛋白刺激小鼠巨噬细胞和重组分枝杆菌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后,Ⅰ型干扰素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结核分枝杆菌RD-1区基因Rv3878编码的Esp J蛋白能促进巨噬细胞产生I型干扰素,增强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并促进细菌在胞内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v3878基因 Esp J蛋白 Ⅰ型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