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B基因多态性和H.pylori感染与汉族人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江绍伟 章晓联 +2 位作者 宁勇 高尚民 姚群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59-961,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胃癌患者与匹配人群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率和IL-1B基因多态性,探讨IL-1B基因多态性是否增加H.pylori感染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 目的:通过比较胃癌患者与匹配人群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率和IL-1B基因多态性,探讨IL-1B基因多态性是否增加H.pylori感染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法检测胃癌低发区84例胃癌患者和84例与之性别、年龄匹配的普通人群的lL-1B基因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上述人群中的H.pylori感染率。结果:①胃癌患者IL-1B-511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性别、年龄匹配的对照人群(P<0·05),IL-1B-31T/T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84例胃癌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P<0·01)。胃癌患者H.pylori阳性感染者IL-1B-511T/T基因型个体显著多于对照人群。结论:H.pylori感染者胃癌组织中IL-1B-511T/T基因型为主,提示IL-1B-511T/T基因型可能增加H.pylori感染后中国汉族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而IL-1B-31基因型与H.pylori感染后中国汉族人群胃癌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IL-1B 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旋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