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大学衍生企业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夏清华
徐丹
李雯
《技术经济》
2010年第12期28-31,84,共5页
本文基于大学衍生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机制,识别出大学衍生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因素,然后以武汉地区高校衍生企业的问卷调研为样本进行Logit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大学衍生企业绩效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包括是否引入代理企业家、外部环...
本文基于大学衍生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机制,识别出大学衍生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因素,然后以武汉地区高校衍生企业的问卷调研为样本进行Logit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大学衍生企业绩效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包括是否引入代理企业家、外部环境对衍生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及母体大学对衍生企业的支持方式,而技术的领先性、技术发明人的产业经验和其在企业中角色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衍生企业
企业绩效
大学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型微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及其集群成长机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承龙
舒刚
夏清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5期107-114,共8页
小型微型企业成长近年来逐渐引起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我国小型微型企业面临着行业内大型中型企业在渠道和终端上的垄断,仅依靠国家和政府在金融、财税上的支持无法扫清成长道路上所面临的障碍。地方政府在推动小型微型企业集...
小型微型企业成长近年来逐渐引起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我国小型微型企业面临着行业内大型中型企业在渠道和终端上的垄断,仅依靠国家和政府在金融、财税上的支持无法扫清成长道路上所面临的障碍。地方政府在推动小型微型企业集群发展,创新商业模式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好引导者与服务者的角色。小型微型企业要突破行业垄断获得持续的发展,关键与核心在于企业需要突破惯性思维,寻求自我改变,勇于创新商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微型企业
企业组织
商业模式创新
企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前后的成长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4
3
作者
夏清华
刘辉
《技术经济》
CSSCI
2014年第9期60-65,共6页
选取117家在2010年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后的成长性进行对比,以验证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否存在IPO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在IPO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除了偿债能力有所提升外...
选取117家在2010年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后的成长性进行对比,以验证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否存在IPO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在IPO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除了偿债能力有所提升外,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多项财务指标在上市后都出现了严重下滑,即存在明显的IPO效应。进一步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盈余管理水平、股权集中度和新股发行资金超募规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IPO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成长持续性与IPO前的盈余管理水平和新股发行资金超募规模负相关,而公司股权集中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持续性无显著影响。最后从上市公司经营者和证券市场管理者两个角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持续性成长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上市公司
IPO效应
成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规模与垄断如何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对熊彼特假说的新检验
被引量:
4
4
作者
夏清华
娄汇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34,共13页
随着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深入,理论界已经认识到商业模式创新属于熊彼特创新的范畴,但对熊彼特假说的检验却大多局限于狭义的技术创新而忽略了商业模式创新。本文围绕企业规模与垄断势力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实证检验熊彼特假说,得出熊...
随着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深入,理论界已经认识到商业模式创新属于熊彼特创新的范畴,但对熊彼特假说的检验却大多局限于狭义的技术创新而忽略了商业模式创新。本文围绕企业规模与垄断势力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实证检验熊彼特假说,得出熊彼特假说对商业模式创新部分成立的结论,即垄断总体有利于商业模式创新。具体来说,企业规模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创造创新子维度具有倒U型影响,企业的垄断势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子维度均具有正向影响。相比狭义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全局性和系统性特征更为明显,因此需要更强的垄断势力作为支撑。本文的结果表明,垄断可能是促进企业尤其是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企业应向"创造性垄断者"方向发展,通过持续创新维持垄断地位和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熊彼特假说
熊彼特创新
企业规模
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业模式的要素构成与创新
被引量:
18
5
作者
夏清华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2-60,共9页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分析,对商业模式的概念从语域与语义方面做了统一,强调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商业概念,包含了与业务直接相关的所有商业要素,提出了商业模式研究的三种分析视角与方法;通过梳理商业模式研究的进展与前沿,提出了商业模...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分析,对商业模式的概念从语域与语义方面做了统一,强调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商业概念,包含了与业务直接相关的所有商业要素,提出了商业模式研究的三种分析视角与方法;通过梳理商业模式研究的进展与前沿,提出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步骤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
创新战略
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技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导向及其商业逻辑
被引量:
7
6
作者
夏清华
黄剑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5-77,共13页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改革,中国科技体制已经从计划管理体制转向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但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机制还不完善,制约创新的藩篱依然存在,这导致了系统创新效率不高,难以满足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本...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改革,中国科技体制已经从计划管理体制转向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但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机制还不完善,制约创新的藩篱依然存在,这导致了系统创新效率不高,难以满足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本文在分析了科技体制改革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商业模式理论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发现,政府过度主导使得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尚不突出依然是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新时代的科技体制改革重点是着力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运用企业的商业逻辑或"游戏规则",重塑科技体制的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及价值实现的全过程,推动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商业逻辑
商业模式理论
创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学衍生企业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夏清华
徐丹
李雯
机构
武汉大学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
出处
《技术经济》
2010年第12期28-31,8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学者的创业角色与大学衍生企业绩效--基于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实证研究"(7097209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学第三使命的认知与实现机制"(09YJA630117)
文摘
本文基于大学衍生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机制,识别出大学衍生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因素,然后以武汉地区高校衍生企业的问卷调研为样本进行Logit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大学衍生企业绩效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包括是否引入代理企业家、外部环境对衍生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及母体大学对衍生企业的支持方式,而技术的领先性、技术发明人的产业经验和其在企业中角色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大学衍生企业
企业绩效
大学创业
Keywords
university spin-off company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型微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及其集群成长机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承龙
舒刚
夏清华
机构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5期107-114,共8页
文摘
小型微型企业成长近年来逐渐引起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我国小型微型企业面临着行业内大型中型企业在渠道和终端上的垄断,仅依靠国家和政府在金融、财税上的支持无法扫清成长道路上所面临的障碍。地方政府在推动小型微型企业集群发展,创新商业模式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好引导者与服务者的角色。小型微型企业要突破行业垄断获得持续的发展,关键与核心在于企业需要突破惯性思维,寻求自我改变,勇于创新商业模式。
关键词
小型微型企业
企业组织
商业模式创新
企业集群
Keywords
the small and micro-enterprise,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enterprise cluster
分类号
F279.275.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前后的成长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4
3
作者
夏清华
刘辉
机构
武汉大学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
宝鸡文理学院
出处
《技术经济》
CSSCI
2014年第9期60-6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学者的创业角色与大学衍生企业绩效--基于中国大学创业的实证研究"(70972093)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10E169)
宝鸡文理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产业集群内创业行为的要素供给与形成机理研究"(ZK14006)
文摘
选取117家在2010年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后的成长性进行对比,以验证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否存在IPO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在IPO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除了偿债能力有所提升外,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多项财务指标在上市后都出现了严重下滑,即存在明显的IPO效应。进一步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盈余管理水平、股权集中度和新股发行资金超募规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IPO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成长持续性与IPO前的盈余管理水平和新股发行资金超募规模负相关,而公司股权集中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持续性无显著影响。最后从上市公司经营者和证券市场管理者两个角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持续性成长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上市公司
IPO效应
成长性
Keywords
GEM
listed company
IPO effect
growth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规模与垄断如何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对熊彼特假说的新检验
被引量:
4
4
作者
夏清华
娄汇阳
机构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34,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572134)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项目批准号:18VSJ058)
+1 种基金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413000094)
文摘
随着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深入,理论界已经认识到商业模式创新属于熊彼特创新的范畴,但对熊彼特假说的检验却大多局限于狭义的技术创新而忽略了商业模式创新。本文围绕企业规模与垄断势力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实证检验熊彼特假说,得出熊彼特假说对商业模式创新部分成立的结论,即垄断总体有利于商业模式创新。具体来说,企业规模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创造创新子维度具有倒U型影响,企业的垄断势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子维度均具有正向影响。相比狭义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全局性和系统性特征更为明显,因此需要更强的垄断势力作为支撑。本文的结果表明,垄断可能是促进企业尤其是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企业应向"创造性垄断者"方向发展,通过持续创新维持垄断地位和竞争优势。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熊彼特假说
熊彼特创新
企业规模
垄断
分类号
F42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业模式的要素构成与创新
被引量:
18
5
作者
夏清华
机构
武汉大学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2-6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70972093)的研究成果
文摘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分析,对商业模式的概念从语域与语义方面做了统一,强调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商业概念,包含了与业务直接相关的所有商业要素,提出了商业模式研究的三种分析视角与方法;通过梳理商业模式研究的进展与前沿,提出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
商业模式
创新战略
价值链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技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导向及其商业逻辑
被引量:
7
6
作者
夏清华
黄剑
机构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5-77,共13页
基金
研究和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中国科技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改革策略与路径研究”(18VSJ0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逆向思维:基于商业模式刚性的动态演化研究”(71572134)。
文摘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改革,中国科技体制已经从计划管理体制转向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但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机制还不完善,制约创新的藩篱依然存在,这导致了系统创新效率不高,难以满足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本文在分析了科技体制改革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商业模式理论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发现,政府过度主导使得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尚不突出依然是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新时代的科技体制改革重点是着力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运用企业的商业逻辑或"游戏规则",重塑科技体制的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及价值实现的全过程,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商业逻辑
商业模式理论
创新机制
分类号
G30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大学衍生企业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夏清华
徐丹
李雯
《技术经济》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型微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及其集群成长机制
张承龙
舒刚
夏清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前后的成长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夏清华
刘辉
《技术经济》
CSSCI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规模与垄断如何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对熊彼特假说的新检验
夏清华
娄汇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商业模式的要素构成与创新
夏清华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科技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导向及其商业逻辑
夏清华
黄剑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