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甲氧基二苯乙烯抑制多潜能干细胞C3H10T1/2的脂肪分化
1
作者 范翠芳 朱安娜 +2 位作者 黄婷婷 李露 王素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CYP1B1抑制剂TMS(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对于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脂肪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3H10T1/2细胞株至完全融合后,接触抑制2 d,用激素刺激混合物(IDM)(10μg/ml胰岛素,2μmol/L地...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CYP1B1抑制剂TMS(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对于C3H10T1/2多潜能干细胞脂肪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3H10T1/2细胞株至完全融合后,接触抑制2 d,用激素刺激混合物(IDM)(10μg/ml胰岛素,2μmol/L地塞米松和0.5 mmol/L 3-异丁基1-甲基黄磦呤)诱导分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TMS(0,1.0,2.0、4.0μg/ml)。观察各组细胞分化程度,脂肪分化关键转录核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及其下游靶基因CD36、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的的表达状况。结果油红和TG含量测定结果显示,CYP1B1选择性抑制剂TMS可剂量依赖地抑制IDM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C3H10T1/2向脂肪细胞分化;这一作用源于TMS抑制转录核因子PPARγ的转录和蛋白表达以及下游靶基因CD36与FABP4表达。结论 TMS抑制由IDM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C3H10T1/2向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甲氧基二苯乙烯 CYP1B1抑制剂 C3H10T1/2细胞 PPARΓ 脂肪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效应及初步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成娅 韩飞 +4 位作者 梁月辉 卢春升 刘晋祎 杨惠芳 曹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76-884,共9页
目的分析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olystyrene nanoparticles,PS-NPs)亚慢性暴露对成年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睾酮(testosterone,T)合成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60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完全随机分成对照组(去离子水组)、PS-NPs... 目的分析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olystyrene nanoparticles,PS-NPs)亚慢性暴露对成年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睾酮(testosterone,T)合成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60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完全随机分成对照组(去离子水组)、PS-NPs低暴露组(10 mg/kg,10 PS组)和高暴露组(40 mg/kg,40 PS组),每组20只。每日灌胃1次,连续60 d。末次染毒24 h后,称量并计算各组小鼠睾丸、附睾、脑、肝、脾、肺、肾的质量和脏器系数;运用HE染色分析睾丸组织病理形态差异;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睾丸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分析精液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含量;结合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睾丸组织中T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 PS组小鼠附睾质量显著增加(P<0.05);10 PS组小鼠睾丸脏器系数和40 PS组小鼠附睾脏器系数均显著增加(P<0.05);10 PS和40 PS组小鼠肝和脾的质量以及脏器系数均显著下降(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 PS和40 PS组小鼠睾丸生精小管管腔增大,生精细胞松散,空泡化增多;透射电镜下可见10 PS和40 PS组睾丸间质细胞胞浆中线粒体肿胀和内质网扩张。10 PS组小鼠精子活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10 PS和40 PS组小鼠血清T水平均降低,其中40 PS组下降显著(P<0.05);10 PS和40 PS组小鼠血清LH和FSH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上升(P<0.05)。10 PS和40 PS组小鼠睾丸中CYP11A1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PS-NPs会导致小鼠睾丸病理和功能损伤,并可能通过影响睾丸间质细胞结构下调T生成关键基因CYP11A1的表达,降低T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塑料 睾丸损伤 精液参数 超微结构 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